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清纯帝继后之涅槃重生 » 第十六章:生子

第十六章:生子

    自从淑玥有孕之后,恭贵人便自觉恨错了人,又恼怒自己滑胎,竟在当晚薨了。

    皇帝听闻也只是微微皱眉,便吩咐以嫔位礼仪追封,也算是纳入后宫的第一个新人,不想让外头的人觉得自己太过无情。

    秀答应自从上一次诬陷淑玥不成反倒被禁足之后,也消停了不少,只是她情急之下攀扯上了顺嫔,而顺嫔对自己羽毛极其爱惜,被秀答应诬告,虽然现在不能动她,想着往后也会慢慢找回。

    而皇帝仿佛是含了对淑玥的愧意,除了每日去陪淑玥或者贵妃用膳,平日里便只歇在纯妃和顺嫔处。

    皇后和贵妃听闻淑玥怀孕,也是又惊又怒,皇后身子本就因为永琏早殇而每况愈下,如今听闻娴妃怀孕病情更加严重。

    而贵妃听闻娴妃怀孕也是惊怒不已,若非自己大公主早早夭亡,自己也不会伤了身子,早早的没了生育能力,一想到如此就更加怨恨皇后。

    纯妃自从听闻娴妃怀孕后,一直祈祷她盼子只生女,不要夺了自己永璋的宠爱。

    淑玥就这样有孕至五个月时,皇帝闲暇之余看着淑玥隆起的肚子,感概道:“若是位皇子……”他看着淑玥笑容淡淡的,便笑着改口道:“当然,公主也是好的。”

    淑玥便笑盈盈地缝着一件水蓝色的婴儿衣衫:“皇上膝下只有皇后娘娘诞育的三公主固伦和敬公主和顺嫔妹妹诞育的四公主和硕和嘉公主,臣妾也想添一位公主与两位公主作伴呢。”淑玥知道后宫众人都乌眼鸡似的盯着她这一胎,她便让人传出话,说这胎是女胎,常常发梦,梦到有一女孩儿在梦中陪自己玩耍。这起子本是无影的事说多了,众人也就信了。

    有孕八个月之后,皇帝便吩咐接生姥姥预备着,而淑玥的掌事宫女星光也愈加忙碌,对宫里进进出出的任何东西事无巨都细细细查看。淑玥入口的一饮一食均使用银针仔细查验过,再叫叶太医叶时珍细看了才能入口。

    连生产时用的银剪子白软布乃至一应器皿及衣衫被褥都反复查看,生怕有一丝错漏,直熬得星光两眼发绿,看谁都是森森的。

    次日,内务府送来灯火嬷嬷、水上嬷嬷各十名,淑玥。亲自挑选了两名,身份最高,儿女双全的嬷嬷备用。

    九月初一起,在翊坤宫“上夜守喜”,太医院也有六名御医轮流值班,以备不时之需。

    乾隆四年九月初十,也就是重阳节的第二日,淑玥在阵痛一天一夜后终于诞下了一位皇子。

    寝殿内放着光滑可鉴的小巧樱桃木摇篮,明黄色的上等云缎精心包裹着孩子娇嫩柔软的身体,孩子乌黑的胎发尖,凑出两个圆圆的漩涡,粉白一团的小脸泛着可人的娇红,十分糯软可爱。

    彼时皇帝正守在奉先殿内,闻知消息后欣喜若狂,向列祖列宗进香之后,即刻赶到翊坤宫。

    思云早已陪侯在淑玥身侧,皇帝看了新生的皇子,见了淑玥,便亲手替她擦拭汗水,喂了宁神汤药,笑道:“《穆天子传》中有言‘璂琪玉属也’此子是朕登基后的第一子,便叫‘永璂’可好?”

    淑玥吃力的点点头,看着乳母抱了孩子在这含笑欣慰不已。

    永璂的出生倒是极好的缓和了两人因恭嫔那件事之后出现的裂痕。淑玥有时候会想,难怪男人和女人之间一定要有孩子,孩子就是相连相通的骨血,原本只是肌肤相亲的两个人,再腻歪再欢好,也不过是皮相的紧贴,肉体的依附,可有了孩子彼此的血液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凝处,打不开分不散的。

    这个在乾隆四年九月初十诞下的皇子,成为皇帝登基四年后得到的第一个皇子,也是皇帝失去嫡子永琏后得到的第一个皇子,几乎是弥补了他那痛失爱子的巨大痛苦和空落,皇帝喜不自胜,日日设宴,又赏赐翊坤宫上下,连着皇子的生母娴妃也是春风得意,恩宠不衰。

    而长春宫的皇后却沉浸在失去亲子的痛苦与打击之中,日复一日的病重下去。

    四阿哥永璂出生后,便特许淑玥养在了自己宫中,并不曾送到阿哥所去,这是格外的恩宠与荣昭,落在外人眼中,既是娴妃与四阿哥盛宠与荣耀的象征,亦是在向后宫昭告娴妃在皇帝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四阿哥的出生到满月的欢宴足足持续了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抚养着大阿哥永璜的贵妃和抚养三阿哥永璋的纯妃,也求皇上把自己的皇子移到了自己宫中抚养,趁着最近高兴,皇帝也便答应了下来。

    如此,从前热热闹闹的阿哥所也清静了下来,只是形同虚设罢了。阿哥所中除了最低等的洒扫宫人,其余的都打发出去了。

    因着皇子们都回了自己额娘的宫里,而皇帝最近除了逗留娴妃的翊坤宫之外,往贵妃蕴蓉的钟粹宫和纯妃斓曦的景仁宫去得多了。

    转眼便到了新年,淑玥早已能够下地走路,这一日,皇帝邀请后宫诸位嫔妃去慈宁宫像皇太后请安,永璂也被抱到慈宁宫中。

    “儿臣请皇额娘安,愿皇额娘颐和长乐,福寿绵遂。”皇帝和皇后首先对着皇太后跪地祝福道。

    “臣妾等请皇太后安,愿皇太后令德长寿,万福俱全。”后宫妃嫔在皇帝和皇后请安后便接着说道。

    “孙儿请皇祖母安,愿皇祖母福寿安宁,岁岁今朝。”皇孙中自永璜为首带着和敬公主以及永璋,乳母抱着和嘉公主与永璂如是说道。

    “好好好,都起来吧。”皇太后口中连连说着,脸上洋溢着笑容,“宫里一团和气,哀家看着也高兴,都别守着规矩了,入座吧。”

    看着后宫妃嫔依次落座以后,太后便开口道:“话说,古来重长子嫡子,永璜年长,虽是长子,但是庶出,养在贵妃膝下,永琏薨逝,皇帝已追封其为端慧太子,好在娴妃诞育了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子,功勋显著,不知皇帝准备如何封赏啊?”

    皇帝一听,连忙起身躬身道:“娴妃诞育朕登基后的第一子,功在社稷,朕打算晋封她为贵妃。”

    贵妃蕴蓉听的此言,娇躯一晃,本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说出来。

    “皇上,娴妃妹妹到底年轻,虽诞育贵子,功在大清,但娴妃家世衰颓,于前朝无所助益,若皇上此时晋封贵妃,会寒了贵妃的母家高斌的心啊。”皇后听闻皇帝居然要晋封娴妃为娴贵妃,连忙阻止道。

    “皇后,后宫不得干政。”皇帝眼神冷凌的看向皇后道。

    “皇帝,皇后所言并无不妥,自圣祖时钦定《大清后宫汇典》以来,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答应常在官女子无定数,当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崩逝之后,孝昭仁皇后尚且为贵妃,待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立为皇后之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只是贵妃,即便在孝懿仁皇后即将崩逝之际,也并没有册立温僖贵妃为贵妃,先帝在时,敦肃皇贵妃年氏在世之时,哀家尚且为熹妃,也并无双贵妃并立之事。”皇太后见皇帝似要发火,便开口劝道:“娴妃今年才二十二岁,你潜邸众人有一些比她年纪大的珂里叶特氏,陈氏尚处于常在答应的位份,如今即便是娴妃诞育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子,骤然封为贵妃,怕也是会寒了潜邸众人的心呢。”

    “娴妃娘娘诞育皇嗣,功在千秋,嫔妾等不敢有丝毫怨言。”珂里叶特氏和陈氏听闻,连忙跪地答道。

    “嘴上说什么,心里想什么,哀家也是打嫔妃过来的,怎会不知啊。”太后含着一缕怒颜道,“皇帝最近常去高位嫔妃处,冷落了后宫诸人,还望皇帝新欢旧爱都一一顾及,这样子孙才可繁荣昌盛,大清才能兴旺。”

    “儿子谨记皇额娘教训。”皇帝被太后这么一说,也只好歇了这晋封的旨意,转头对着跪地的陈氏道:“既然皇额娘今日提起,那便晋嘉贵人金氏为嘉嫔,常在珂里叶特氏和柏氏为贵人,答应陈氏和凌氏为常在吧。”

    秀答应玉书不知道今日还可以晋封,便连忙跪地谢恩。

    “朕打算让内阁拟几个封号给珂里叶特氏、柏氏和陈氏,都是潜邸的老人,朕也不想亏待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