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清纯帝继后之涅槃重生 » 第五章:赏赐

第五章:赏赐

    淑玥和思云从长春宫出来以后,看着外头秋色名丽如画卷,便想着去御花园里逛逛。

    彼时秋光初盛,御花园中各色秋菊开的格外艳丽,姹紫嫣红,颇有春光依旧的绚美繁盛。美景当前,思云也少了方才在长春宫的沉闷,一路绕过斜柳假山,淑玥见前头亭中嘉贵人金沁柔和纯嫔苏斓曦正在闲话,便与思云看着池中红鱼轻跃,自己取乐。

    嘉贵人和纯嫔背对着他们,一时也未察觉,只顾着自己说的热闹。

    斓曦笑道:“其实姐姐封为娴妃,我倒觉得皇上选这个“娴”字为封号,真是贴切。”

    嘉贵人沁柔拈了娟子笑:“姐姐说来听听,也好叫我们知道皇上的心意。”

    斓曦拔下头上福字白玉鎏金钗沾了茶水,在石桌上写了个大大的“娴”字,笑吟吟道:“闲字,女旁,皇上登基之后最爱去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那儿,娴妃娘娘好些日子没见到皇上了,可不是一个闲着的女人,无所事事吗?”

    嘉贵人沁柔拿着娟子捂了嘴笑,倒是嘉贵人身边的宫女星玉机灵,看见淑玥就站在近处,忙低呼一句:“贵人乏了,不如咱们早些回宫里歇息吧。”

    这样突兀的一局,连斓曦也觉得不对,回首看见了淑玥一行人。斓曦并不畏惧,索性轻蔑地看着淑玥,娇滴滴道:“嫔妾不过是说文解字,有什么说什么,娴妃娘娘可别生气。”

    嘉贵人瞟了淑玥一眼,“娴妃娘娘哪里会生气,一生气可不落实了纯嫔姐姐的话吗?不会不会。”

    淑玥听着她们奚落,心头有气,只是硬生生忍住了。自己前世的记忆中,苏氏是一个很柔弱的人,怎么这一世她的性格变成了这样牙尖嘴利了?难道因为自己重生还会有蝴蝶效应不成?

    思云实在听不下去,她壮着胆子回嘴道:“娴妃娘娘面前,咱们虽然是潜邸姐妹,也不能如此不敬。”

    斓曦微眯了双眼,招了招道:“柏常在,快过来说话。”

    斓曦的位分比思云高,斓曦召唤,思云稍微犹豫还是不敢不去。待思云走到近前,斓曦伸手托起思云的下巴,仔细端详着:“一个我父亲治下江南平民家的女儿,靠着皇上才得到一个五品府丞的一官半职,如今做了常在,嗓子眼儿也大了起来了。”

    思云窘得满脸通红,只说不出话来,苏斓曦越发觉得有趣,银嵌琉璃珠的护甲划过思云的面庞,便是一道幽艳的光。思云只觉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颤声道:“纯嫔娘娘,你想做什么?”

    斓曦笑吟吟凑近她,“我想……”

    话未说完,斓曦的手已经被淑玥一把撩开

    淑玥冷然一笑,将思云护在身后,“凭着嫔位的身份,吓唬一个常在算什么本事?你也不过只能在本宫面前做口舌之稽罢了,见到本宫,还不是要屈膝行礼恭谨问安。”

    淑玥紧接着瞥她一眼,缓缓道:“人在什么身份就该做什么事,若你觉得贵妃位分在本宫之上苛责本宫是理所应当,那么本宫要来为难你,也是情理之中,你合该承受。”

    斓曦嘴角一扬,毫不示弱,“你虽是妃位,位分远在我之上,可我有三阿哥,你尚且无一儿半女,此时我位份一时在你之下,你便以为你坐稳了妃位,我便没有出头之日了吗?”

    淑玥微微一笑,“你自持皇子榜身,却不想想我出生名门后族,家世显赫,你不过一汉人出身罢了,连旗民都不算,虽然你父亲官至从二品巡抚,但终究是汉人,你若真要与本宫讨论何为身份,何谓高贵,就好好管住自己,做合乎自己身份的言行,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高贵。”

    淑玥话音未落,却听到身后一声婉转:“本宫当是谁,这样牙尖嘴利不肯饶人的,只有娴妃了。”

    淑玥微微欠身,冷眼看着她:“昔日在潜邸中,贵妃对臣妾也是尊敬有加,虽然嚣张跋扈,仗势欺人出了名,但是对臣妾还是维护着脸面,怎么今日就本性暴露了呢?”

    贵妃瞥淑玥一眼,大是不屑:“此一时,彼一时当日你与我平起平坐,我自然不得不维护表面平和,可你如今只是妃位,本宫是贵妃,尊卑有序,如同云泥之别,你自然要时时事事在我之下,若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便不用在这后宫呆下去了。”

    淑玥默然不语,贵妃描得细细的柳眉飞扬而起,“怎么你不服气?”

    淑玥笑意淡然,“礼仪已然周全,贵妃连人心也要一手掌握吗?若真要如此,就不是以威仪压人,而是以德服人了。”她在度福身,“贵妃娘娘位份在我之上,我不会不尊,但也请贵妃明白,您的高贵应当来自敬服,而非威摄。”

    淑玥说罢,径自离去,思云也立刻急急跟上。

    嘉贵人金沁柔见贵妃气得发怔,旋即笑道:“贵妃娘娘,别听她饶舌,眼见她以后的日子是不好过了,娘娘何必与她费口舌,倒是今日纯嫔姐姐为你嘲讽娴妃其心可嘉,况且娴妃在您之下,将来还怕不能收拾得了她吗?”

    贵妃眉头微松,笑向沁柔和斓曦道:“有嘉贵人和纯嫔与本宫一心,本宫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皇帝刚刚登基进后宫的日子并不多,每日敬事房的递了牌子上去,三四日才翻一个绿头牌,先是皇后,然后是贵妃,仿佛是按照位置来的,淑玥也没有想过自己这一世会不会得宠,只想着自己平淡一生就好,有恩宠固然好,没有自己也不会强求,但是上次做的那个梦里似乎一直有一个男子在等着自己,在自己心里最柔软处,每次想起来就忍不住嘴角上扬,心里也痒痒的,想看清他的容颜又猛然转醒。

    这一夜晚来风急,连翊坤宫院中的几色菊花都被吹落了,满地花瓣堆积。京城的天气,过了十月中旬便是一日比一日更冷了。

    淑玥用毕晚膳换过了燕居的雅青色绸绣枝五瓣梅纹衬衣,浓淡得宜的青色平纹暗花春绸上,只银线纳绣疏疏几枝浅绛色折枝五瓣梅花,每朵梅花的蕊上皆绣着米粒大的粉白米珠,衬着挽起的青丝间碧玺梅花钿映着烛火幽亮一闪,地下新添了几个暖炉,着装上了上等的银屑炭,燃起来颇有松枝清气。

    淑玥捧着一卷宫词,斜倚在暖阁的榻上,听着窗外风声呜咽如诉,眼中便有些疲倦,她迷蒙的闭上眼睛,忽然手中一空,握在手中的书卷被谁抽走了,便蓦然睁开眼,却见皇帝笑吟吟的俯在她身前,晃晃手里的书道:“还说看书,都成了瞌睡猫了。”

    淑玥忙起身福了福,嗔道:“皇上来了,外面也不通传一声,专是来看臣妾的笑话呢。”

    皇帝今日来便是来安慰娴妃的,想着自己最近几日一直没来翊坤宫,而且翊坤宫和钟粹宫的事也应该给淑玥一个解释,便开口道:“朕才刚刚登基,诸事繁杂,能用的人不多,前些日子在御花园听闻你受委屈了,今日便过来看看你,也给你仔细说说。贵妃的阿玛高斌是先帝留给朕的肱骨之臣,朕为了照顾他的颜面,也为了让他安心为朕办事,只能将其全族抬旗,赐居贵妃钟粹宫的殊荣。更是为了照顾她的颜面,给了高氏贵妃位份,仅仅给了你妃位的位份,也是委屈了你。”

    “东西六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皇上赐居贵妃东六宫的钟粹宫,臣妾居住在西六宫的翊坤宫也并无不妥,至于位份,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什么委屈也没有了。”淑玥重活一世当然知道皇帝最在乎什么,最想听什么,说的也是他最爱听的,至于淑玥自己怎么想的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自己前世就是因为一句“有我在,你放心”“淑玥,朕在这无人之巅清冷得很,你愿意陪在朕的身边吗?”现在想来这些话都觉得可笑,论画饼还得是眼前这位人啊,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他,没想到最后却是那样的结局。

    皇帝微微松开她:“有你这句话,朕就知道自己没有嘱咐错。”

    他停一停朝外头换了一句,“李长,拿进来吧。”

    李长在外答应了一声,带着两个小太监捧了一幅字和一幅画进来,笑吟吟地向淑玥打了个千儿:“给娴妃娘娘请安。”

    淑玥含笑额首:“起来吧。”李长答应着,吩咐小太监,展开那幅字,却是斗大的四个字——懿恭婉顺,接着打开了那幅画是《昭容评诗图》

    皇帝笑道:“朕亲手为你写的,如何?”

    淑玥前世已经知道这是每个宫里都会有的,并不是自己独一份儿的东西,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便欠身道:“臣妾多谢皇上。”

    皇帝忙扶住了她,柔声道:“《书·无逸》中说‘徽柔懿恭,怀保小民’,孔子曰‘以美道和民,故民怀之;以美政恭名,故民安之。’这个‘婉’字也贴合朕给你的封号‘娴静温婉’。日后宫中度日,唯有恭敬婉顺才能得到美誉。”

    淑玥真想给眼前这个人一个大大的“拇指”(耳光),把职场惯用的某些伎俩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也怕是只有眼前这个人了,明明就是让自己恪守三纲五常,偏偏还要说的这么道貌岸然,淑玥越来越觉得前世的自己怎么会爱上这么个男子。

    皇帝接着说:“这《昭容评诗图》并不是说你学识浅薄,而是说淑玥你的才情堪比唐中宗时期的上官婉儿,博才而又多学。”

    这《昭容评诗》图说的是唐中宗上官婉儿品评沈佺期与宋之问的诗,中宗年间,有一年正月三十,中宗与群臣到昆明池(今西安市)游玩赋诗,众臣唱和诗歌一百多首。于是中宗命在帐殿前扎了彩楼,令上官昭容登彩楼评诗。

    沈佺期与宋之问都是中宗时期的著名宫廷诗人,在当时名气不分伯仲,对唐代近体诗格律诗体制的成熟与完备都做出了极大贡献。但这两个人都自负诗才,互不服气。所以这种情况下,要对他们的诗进行评判,还要让彼此心服口服,实非易事。

    更何况,这一次的诗,两个人写的诗都题为《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都是五言六韵排律依韵诗,内容都是即兴写景,歌功颂德,甚至开头都差不多。

    宋诗开篇:“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春天我有幸参加皇上在昆明池举行的诗会,只见浩渺波涛旁边帐殿千门打开),沈诗开篇:“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皇上车驾趁着大好春光游转,昆明池像银河似地浩渺回环),两首诗的开篇都是由中宗皇帝在昆明池边举行赛诗盛会,池波浩渺的壮丽景色起笔。

    在这种情况下,上官婉儿抓住两首诗的结尾进行评判。沈诗结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诗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沈佺期的诗结尾是自谦写法。微臣,是谦称。雕朽质,出自《论语.公治长》:“朽木不可雕也”,本意是指孔门弟子宰予才质低下不堪造就。豫章材,豫为枕木,章为樟木,都是优秀木材。又,汉武帝曾在昆明池建豫章观,池中设豫章台。沈佺期这两句诗是自谦之词。

    而宋之问诗的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意思是:不必担心今晚没有明月,因为皇上游幸昆明池,夜明珠将照耀得如同白昼,昆明池的景色也将会更美妙。

    结尾两相比较,婉儿的结论是:沈诗“词气已竭”,宋诗“犹陟健举”。意思是:沈佺期的诗结尾意竭气尽,没有余味,读起来感觉境界不高,不能震撼激动人心,谦恭是够了,却未免有垂头丧气之感。而宋之问的诗结尾境界开阔,有高举旗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之感。如此一比,宋优沈劣自见。在场诸君俱心服口服。

    正因为上官婉儿的出众才华,“一时辞臣多集其门下。”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还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昭容文集序》里说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淑玥以前在那拉府的时候看过这个典故,当时自己的阿玛还叫自己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像上官婉儿一样做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如今想来不知是祸是福。

    淑玥听着刚刚皇帝对自己说过的话,明白皇帝语中深意,沉吟道:“那臣妾便吩咐内务府的人将皇上的字做成匾额放在翊坤宫正殿,可好?”

    皇帝拢一拢她的肩:“你与朕的意思彼此明白,那就最好了。”

    往下的日子,皇帝依着各人位份,在各宫里都歇了一晚,也把宫训图和亲笔御书送给了各宫之人。

    这十二幅《宫训图》分别是:

    《婕妤当熊图》,挂在咸福宫,御笔匾为:内职钦奉(勇敢);

    《西陵教蚕图》,挂在储秀宫,御笔匾为:茂修内治(创新);

    《太姒诲子图》,挂在长春宫,御笔匾为:敬休内则(教子);

    《昭容评诗图》,挂在翊坤宫,御笔匾为:懿恭婉顺(读书);

    《姜后脱簪图》,挂在启祥宫,御笔匾为:勤襄内政(相夫);

    《班姬辞辇图》,挂在永寿宫,御笔匾为:令仪淑德(知礼);

    《许后奉案图》,挂在锺粹宫,御笔匾为:淑顺温和(尊老);

    《马后练衣图》,挂在景阳宫,御笔匾为:柔嘉肃静(节俭);

    《徐妃直谏图》,挂在承乾宫,御笔匾为:德成柔顺(忠直);

    《樊姬谏猎图》,挂在永和宫,御笔匾为:仪昭淑慎(劝谏);

    《燕姞梦兰图》,挂在景仁宫,御笔匾为:赞德宫闱(愿景);

    《曹后重农图》,挂在延禧宫,御笔匾为:慎赞徽音(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