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蝶变十五 » 第四十九章 带着儿子写作文,为中考做准备

第四十九章 带着儿子写作文,为中考做准备

    选房的事讨论的差不多了,景心蓉对儿子讲:“下午的时候咱们弄一篇作文吧。”

    一听这话,儿子的脸马上就皱了起来,拉着长声儿说:“知道了。”说完起身就要走。

    景心蓉一把拉住他:“咱们今天下午踏实弄一篇作文出来。明天一天你自由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行不?”

    见儿子脸色好转,景心蓉又接着说:“咱们必须得在中考前弄几篇例文出来。今天这个作文就以咱们去海边挖嘎啦为题。这事儿刚过去,细节都记得,好写一些。”

    儿子敷衍地点点头。

    景心蓉拍拍他的胳膊说:“你别不在意。就挖嘎啦这个小事咱把它写细了,写好了,到时候你可以把它套在好多题目上。比如说这些年的中考题目,有的要求写童年趣事,那你把你挖嘎啦这个事写成是你小时候跟爸妈一起去挖,这不就扣题了吗?还有的题目是让写乐观,那怎么体现乐观?你挖嘎啦的时候挖半天挖不着,你还不气馁,还继续挖,最终成功挖到了嘎啦,这也符合题目要求啊。”

    儿子听到这里,态度认真了一些,点点头。

    儿子没有午睡的习惯,吃过饭后,景心蓉把桌子收拾了,碗筷洗干净,便叫儿子开始弄作文。

    她把笔、作文纸放在桌子上叫儿子的时候,儿子拖拖拉拉地从屋子里走过来,“哐嘡”一下子坐在椅子上,拿起笔问:“写啥呀?”

    景心蓉耐住性子,平日里一说学语文、学英语,儿子就是这个态度,特别得不配合。

    这也,这两科他成绩不好,也没啥成就感,就算补课,也不是说一次两次就能见到效果的。

    话又说回来,越是他不擅长的课越得下功夫补,不能老让他这么瘸腿着。

    “咱们先把中考作文捋一下。你们学过的作文类型有哪些?一般就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景心蓉放慢语速,希望儿子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说明文。”儿子接了一句。

    “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啥的。通常情况下,中考的大作文主要考的就是记叙文或者是议论文。记叙文你们比较熟悉,小学时就一直在写。议论文,或者说是话题作文,通常就是给你一段材料,然后让你自己命题来写。这个命题实际就是你提出论点。然后在写的过程中,你等于要用事例证明你提出的论点,所以它等于是一个议论文。这个写过吗?”

    儿子歪歪脑袋:“好像写过吧。”

    “咱们今天呢,就先写一篇记叙文。这个记叙文除了在考记叙文的时候,你能用得上之外,写议论文的时候也有可能用得上。比如说咱今天上午说了,你这个挖嘎啦的这过程可以用来印证你的乐观。那么如果要是有一个话题作文,让你从材料当中提炼出来,说乐观看待人生,就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那么你这个挖嘎啦的例子就可以作为这个论点的证明,放在作文里。”

    听了这些,孙书兆坐得稍微正了一些。

    景心蓉继续说:“咱们这样,先写开头和结尾。假如说这个作文题目就叫《挖嘎啦》,那你开头怎么写?”

    儿子琢磨了一下,开口道:“这个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海津挖嘎啦。”

    景心蓉心说,还是小学作文的水平啊,但嘴上却夸着:“好,挺好。时间、地点和人物都有了,挺好。这是一个挺标准的开头。行,一会儿就这么写。”

    景心蓉又问:““那这结尾怎么写?”

    “我今天挖到了很多嘎啦,特别开心。”

    “好,这也算是扣题了。因为咱不知道中间要写多少字,你就把这个结尾写在第二页的最后一行就好。”

    “来,你把题目,还有开头和结尾先写了。”景心蓉拍拍桌上的作文纸。

    “妈,嘎啦的嘎怎么写?”提笔没写两个字,儿子就开口问道。

    景心蓉从旁边扒拉过一张纸,刚要拿笔写一个,又想起来:“你等一下啊。我查一下嘎啦还有别的名字不,咱们找个简单的,这样你好记。嘎字太难写了。”

    儿子手里开始转笔,等着。

    “噢,嘎啦又叫蛤蜊,还可以叫花蛤。就写花蛤吧。花朵的花,这个你肯定会。蛤是虫字边,右边一个合作的合字。”

    儿子一边听,一边在纸上照着写,写完给景心蓉看:“是这两个字吗?”

    “没错!继续啊。”

    儿子接下来按照刚才说的,把开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写完了。这过程中,免不了有涂涂改改,或者不会写的字又问景心蓉。

    看他把这两段写完,景心蓉接着启发他:“然后,咱们中间咱们得考虑一下,咱们分为几段来写,大致都是什么内容?”

    “中间分两段?”

    “分两段行。那你打算写什么内容?”

    “那就说我跟爸爸妈妈下海。然后我就挖,一开始挖了半天也挖不着。后来看到妈妈挖出来了,我才有信心接着挖,没想到还真让我挖到了几个。”

    “行,挺好,这已经有一个基本的结构了。咱们老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嘛。你这个就有波折,读着就会比较有意思。那这中间两段分别写什么,你是不是已经分出来了?”

    “第一段写我怎么挖也挖不着。第二段就写我终于挖到了呗。”

    “行,这么排布很好。”景心蓉想了想,又说:“那在这两段之前咱们还得加点儿内容,就是介绍下挖嘎啦需要什么工具。”

    “要有铁耙子,水桶,还有雨靴或者是穿鞋套也行。”

    “没错,你印象还挺深的,总结得挺好。就是在写挖旮旯之前,我们要先写一下这个挖旮旯的准备工作。”

    孙书兆拿起笔来,想写,但又停下来,把笔在手里转,然后问:“那我怎么写?我说我看到那个岸上有卖铁耙子的,就过去问,他说多少多少钱,您就买了,是这样吗?”

    “咱们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挖嘎啦这一块儿,关于工具准备就可以不用写得那么详细。你可以一笔带过,说你从岸边儿买了这些工具,或者直接就写成咱们是从家里带过来的,事先准备好的也行。”

    儿子听到这里就面露难色,他不喜欢写作文,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写作文需要编。对于他来说,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景心蓉知道这一点,她说:“那这样,我说一段,你来照着我说的写,好不好?前面你不是写了,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海津挖嘎啦。不是,挖花蛤。咱们给个时间,说早晨十点左右,我们就来到了海边儿,只见海滩上已经密密麻麻的,来了好多人。我赶紧从车上拿下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一个铁耙子,一个小水桶,还有几副鞋套儿,对爸爸妈妈说:‘都这么多人了,咱们也快点儿下海去吧。’”

    儿子在一旁已经在抠手,在景心蓉催促下,开始把这段加到作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