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海重明录 » 第十四章 识佞臣黄昭海战 护华侨陈泽扬名

第十四章 识佞臣黄昭海战 护华侨陈泽扬名

    国姓自安平集结三镇及亲卫,率领水师大军出海。

    近金岛,已能望见其土,缀青横岸,波浪起伏。国姓在船凭栏回忆。清廷挑唆其家门之变,令人恨恨不已,为大明土地、侨民惨案,收安平,征吕宋,耗时数月,方能回师金厦。

    此时所待命者十万海上大军,精兵强将。围金岛,见周全斌弃守此地,国姓登岸入府,拜过鲁王灵堂。

    金门部下文武如沈佺期、王忠孝,皆为鲁王发丧带孝。国姓祭拜后与此二人及将官们道:“念尔犹忠,非抗命之党,收尔守岛,圣监国王恩浩荡,尔等莫行不义!”

    厦门周全斌,刘国轩等辈,心虚于花粉案知情不报,乃与郑经勾结,断然已决定降清。

    世子己准备渡船前往清营,一文人打扮者正乃世子经,与昭娘登船前,召都督周全斌、总兵刘国轩:“经,承蒙两位将军效命,晓之大义,乃定于今日前往清营。然我父率兵近海,经不知带兵之法,不知各位将军可否前往虚晃之,我入清营,必借以我世子之便,好教清兵往救将军?”

    周全斌不敢出战,刘国轩思之有理,为大局,回道:“臣愿往。”

    闻其出战,周全斌心暗喜,道:“臣当在岛上,静候殿下与将军之信。”

    郑经布置妥当,即趁夜登船,乃带昭娘出海。

    刘国轩率水师出海掩护政经。遇国姓先头二镇水师,打出信号,欲行解释。

    黄昭、萧拱辰等远远探得刘国轩动向,立发兵出战。

    二人皆好杀伐,统率二镇雄兵,非置叛贼刘国轩于死地不可,鼓舞众将士:“其叛逆之举昭然若揭,还听其何言,直捉了他!”

    黄昭亲掌福船,扬帆在前,直冲入刘国轩阵。

    见其来势迅猛,刘国轩命令:“掉头后退。”然而此时海上风浪大作,将两军卷到一处。

    原国姓爷两军,于狂风暴雨之中,始开兵戎相见之恶战。

    “接战登船!”黄昭命令。萧拱辰亦强行闯入风暴中,包围刘国轩水师。

    电闪雷鸣之下,黄昭已登上船头,大风呼啸之间,其铁盔都为之吹下,只得暂系紧发髻,然风势之大,双方许多将士都已是披头散发。

    于暗淡天色之中,黄昭与各部下想速寻刘国轩主船。至少对其还比较熟悉。

    暴雨如注,天色愈加昏暗,黄昭二人虽识水性,大船颠簸毫无惧色,惟天色黄如一片沙暴,旗号难辨。所幸两人奋力战了十回合,见一主船且战且走,必刘国轩主船也。

    黄昭勇登船头,大雨之中,手中铳者因潮甚,不得引火,率众以铳身搏杀,竟亦将此船夺下,然搜遍此船,奈何奈何,竟不见刘国轩踪影。

    “此佯攻也!”黄昭与萧拱辰怒道。

    因风暴加剧,风卷所过帆为之裂,双方皆不再冒进,乃撤兵。

    刘国轩坐小船而走,回港后,浑身湿透,问周全斌道:“周围如何了?”

    “此时国姓已分兵三处,欲围岛。”周全斌为此投敌心切。

    “世子爷如何还未发消息?”刘国轩、周全斌等待郑经来信数日,焦急异常,得知冯锡范又携郑克塽走,自己已成孤军。

    两人自不顾士卒,仅带愿降者将官数名,以接引郑经为由,出海投清。

    谁知清廷本有内奸在其侧,上报清庭福建水师:二人接引郑经。清廷以为郑经走失,一时间搜城寻找。

    有清廷一部渡金厦找人,黄昭驶出风暴后,运送刘国轩船之际,正遇清廷所发船只,下令必须将其包围。

    “清兵出港了!杀上去!”黄昭亲自驾快船断其后路。

    其麾下将士火绳枪已不潮,以绳网登上敌船,向船上敌军开火。

    敌军不过奉命寻人之勇字兵,而真无勇也,船尽为黄昭所夺。

    “好汉饶命,实不知贵军已攻入金厦也!”

    黄昭擒获清官,审问:“莫话其他,道上缘由来,尔众至此所为何事?”

    “大人饶命,不得郑经影踪,便出海来寻。”清官似乎口中不严。

    黄昭又问:“刘、周逆贼,遁走之何所也?”

    遂得刘国轩、周全斌与清兵接触地:金厦西南之岛上。

    黄昭与萧拱辰商议:“你我奉国姓之令围厦门,攻于岛之北,如今厦门空虚,清兵动向频频,虎视眈眈。实在脱不开身?”

    萧拱辰:“我等正调兵攻岛之际,更须防备清兵趁乱而来。既如此,西南海路乃朱阿尧将军所在,传书于他,就近追回刘、周。”

    二人营镇之水师,需调兵向厦岛进发,乃请朱阿尧立发快船,往西南小洲追去。

    朱阿尧正于金岛南线过来,闻讯立即调兵,向报信兵道:“此二贼者劝之必难也,然从金岛人言语可知,二贼所挟人,非尽从之。全军听令,即刻发兵鼓屿。”

    ……

    陈泽守于安平,将安平、鸡笼开拓得欣欣向荣。

    郭之奇正与郑氏完婚,得陈安德消息:安德于妈祖血战西国与清兵,因厦船不防敌船冲撞,凭其船速,暂退往钦州,但得知西班牙擒获一个王子,定是国姓爷世子。

    诣陈泽之府邸,郭之奇报陈泽郑世子沦难,陈泽与其议事:“郭老,郑经既于妈祖港被抓,须立即传信国姓爷。某愿出岛,不攻入妈祖,不返!”

    郭之奇分析:“若郑世子为运去远西,或是献给清兵,事态即溃。安平开垦渐丰,陈将军身为垦官治岛有术,事态紧急,近有文官从武之裴德,可代陈将军守岛。”

    陈泽传令水师集结,要将岛上军务交付裴德:“裴将军文武兼修,代我与郭老镇守岛上,我因郑经事,急需出海!”

    裴德见过众人道:“各位,臣并非贪功,只是敢问陈将军,可否让在下代为效劳,出海一趟?”

    陈泽微笑道:“裴将军心意我领了,只是此去事关重大,战事凶险。还需你向国姓爷求情,我擅自离岛!”

    裴德示意:“陈将军治理有法有度,我等楷模也,将军所定夺,自然事出有因,希望将军之行顺利!臣必尽力守好岛上!”

    其余岛上将官亦认为陈泽于国姓之后再行出征,裴德为主持繁务不二人选。

    陈泽将大小事物交托裴德与郭之奇。见裴德与官员融洽,处事谦和,甚是欣赏其人。

    郭阁老真识人有术,陈泽心想。

    祭拜各神之后,陈泽以自捐粮饷为主,挥师出征,于港口告别郭、裴等官:“众位放心,泽深知此事不可不成!不成,惟见军法处置!”

    陈泽率领水师,加一艘厦船,由郭之奇代请示国姓,自己挥师妈祖。

    大军航近妈祖,一路畅通,竟毫无敌情,心想:是否迁界令已祸入妈祖?陈安德多少水师,如何也没敌过清兵。乃想派人去钦州湾。又想,陈安德足智多谋,准是诱敌长入钦州之计!

    若如此,妈祖乃至广东水师必然空虚。

    当即铁了心,就算攻妈祖失利,再退亦不迟。

    陈泽数千人乃攻上妈祖岛,清兵不堪一击,葡萄牙亦为之突袭,弃守沿岸炮台。真近于无人防守,不费吹灰之力。

    攻入葡萄牙南湾首府,陈泽望着官邸炮台,逼问清兵与葡萄牙人,郑经下落。

    葡萄牙官心里叫苦,偏偏此时西班牙大船走远,道:“郑经不愿降清,却被西班牙人献给清兵,硬挟持而去。”

    陈泽身旁的文臣怒斥:“你葡萄牙想起自己国家被邻国处处为难挟持,就没有想过反抗吗?”

    理清了其中缘由,陈泽想,郑经不知葡萄牙之变,乃上岛休整,被叛徒出卖。

    事不宜迟,陈泽欲追清兵。岛上大明人见国姓爷旗号,释以郑经事:“郑经落到西班牙人手里,乃见妈祖又兴害民之能事,不忍之,于是表明身份要与清廷沟通,被其擒去。”

    陈泽旋即率领士兵追击:“众将士,吾等驾海远渡而来,岂有空手罢归之理!随本将军一同杀清兵,夺回世子!”

    杀上妈祖以北,正将清兵抓来审问。而有士兵得百姓相告,更为及时来报:“于香山湖找到郑经,清兵正押其往白足岭、广州方向去。”

    “全部集合追敌,与本将军杀出去!”陈泽士兵追赶几日,占得高处,突袭截杀官道敌兵。清兵不及放箭,被陈泽之尖兵杀倒一片。

    清廷亦有强将,见劫道,临危不乱,率部下反击。见陈泽皆步兵,冲完乃要放箭。

    陈泽见状,持斧亲自劈落两人,劫下郑经,清将领不敢放箭,乃向陈泽冲击。

    三个骑兵齐齐奔至,使着砍刀仗着马高,迎头劈来。

    此时,陈泽竟然倒握斧柄,用柄格下三刀,再回手勾拳,拳握斧刃者所过之处,三人持刀之手当即为之所废,大呼其痛,乃不能再战。

    清军将领皆惊起格术之神,叹道:“其救郑经之心如此坚决!”其部下建议:“此贼从海上一路杀来,无人可挡。连葡国人都落荒而逃。大人自然不会获罪于失职。”

    清兵乃收拾撤兵。

    郑经失魂落魄,任由陈泽带走。陈泽有感郑经爱民之心,曾有机会遁走,至少亦可乔装为庶民,然其见民之受害挺身而出,其心可嘉也。虽浪荡而不失正心,乃盘算将其迎回安平。

    不过,也正因郑经不失仁义,其亲信乃抗命于国姓,以其原委真难断也。

    然而亦有原因,郑经辗转之间,海上痛失其爱妾昭娘,其入妈祖乃为其寻地埋葬。乃见侨民之事。

    陈泽心思缜密:此战杀伐太重,清兵若复返妈祖,必为难百姓。

    筹划护华人坐船而去,码头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陈泽问其华人:“约有几户?”

    华人有户官答:“至少三百户!”

    陈泽部下叹道:“妈祖虽小,人数终过多,难以尽数登船。”

    陈泽苦思之下,召华人议事:“众位乡亲,我军带女眷儿女先走,男丁派几位勇毅者用清兵引信、服饰,装作清官清兵。凡遇清兵来袭,尽可降之保命。其葡萄人关囚室再放出,未必识得也。”

    陈泽乃运一众百姓妇孺避难,每船皆满载,命令东归,钦州正逢大战,乃直趋安平。

    百姓皆道是陈公护侨,其实亦有郑经葬爱一番故事。

    然而此战虽一度攻入葡萄牙据点,陈泽未及想西班牙国大船,正正好好不在港内,其乃出港搜寻陈安德于雷州等海域也。

    来日仍将与妈祖西、葡两国,战之。

    郑经此刻战战兢兢窝在船舱,陈泽亲自看守。郑经不知其父如何为难自己,心想:起码昭娘已得安葬,自己纵不与其同葬,也往地下见矣。

    永兴王于贵州门户举大军,得悉:国姓爷攻几岛后,去金厦排解门户之变,乃乳母私通之事。

    王乃派人将其事训示沐府之沐神保、杨高学、及地字门乳母,并再查其乳母家人。

    地字门收到陈进才消息,回报,其姐妹系李海岳乳母,忠厚本分,然大姐花惜雁,据说安坤死后,与守土官吕宏炀勾搭。

    永兴王闻之,二乳母既可用,疲于再问。

    纵是要问,水西之土也未收取。

    水西,水西,永兴王感到,成败就在水西。

    国姓爷在今厦,终知清兵搜郑经不得,自料到郑经虽不孝,但未不忠不义。

    此后大明军为厦船取名时,此护侨厦船为第一艘得名之船:妈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