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繁杂世间简单活 » 20 拆迁

20 拆迁

    徐文静喝了口茶,张了张嘴,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儿说了。

    徐大海笑笑,说人这辈子至少该有三次觉悟,第一次是意识到父母的平凡,他们并不是无所不能,很多事还是要靠自己;第二次是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无论你处在哪个位置、多拼命也经常会感到无能为力;第三次则是意识到子女的平凡,谁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但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得允许他们犯错,接受他们技不如人。

    最后他又给我们倒了一杯茶,说“喝完大胆去做就行,把大海集团弄没了都无所谓,因为它本来就没有,而且早晚会没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徐文静听完整个人都轻松不少,点头说她懂了。

    我没有跟她去大海集团,因为那终归是徐家的产业,况且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

    回到区上,我把精力放在面粉厂,现在江瑶压力比较大,我得帮她分担一些。现在不仅订单减少,客户付款也很慢,要不是有军需撑着,资金很可能跟不上。我们跑了几个面食厂,效果并不好。

    回来的路上,我看着密密麻麻的塔吊,决定找豆豆聊聊。工地上对面粉的需求量很大,但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一般都到小作坊采购低价产品,并不买我们的。但该试还是要试的。

    豆豆现在是大忙人,找她还得预约。

    前台小姑娘让我等了一会儿,才带我上去找她。豆豆看到我笑着让我坐,她瘦了很多,看起来没以前喜庆,不过变漂亮了,就是那句经典的口头禅没有变。

    她一开口就说自己“逼样的”快累死了,还是以前挣女人钱舒服。

    我问她要不要面粉。

    她一愣,随即“咯咯”笑个不停,说哪有我这样谈生意的,难道不应该先叙叙旧拉瓜拉瓜感情什么的吗?不过这才是我的风格,简单直接。她说用我们的面粉没问题,只要价格跟她之前采购的一样就行。

    我说我们的质量不一样。

    她说她当然知道,但民工们又无所谓,吃饱就行。

    我说那就算了。

    她再次“咯咯”笑起来,说这就谈完了,我就不再争取争取了?

    我点点头。

    豆豆大笑着说她都服了我了,这让她很被动,那就直说了,她现在需要地,我们旧厂区不是停工了吗,把那块地卖给她,她在哪里搞个商场玩儿。

    我说那是工业用地。

    她神秘一笑,说这就不用我操心了,她自有办法把土地性质变过来。只要我答应,别说她的工地,别的工地她也有办法让他们用上我们的面粉。

    我拿起电话打给江瑶,她想了想说我决定就好。

    豆豆在旁边偷听完,喜滋滋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小林兄弟合作愉快。

    我说我还没答应呢。

    她伸出两根手指,说这个数,我有不答应的理由吗?

    我不明白,说两千万买那块地?

    她没好气地说是单独给我两千万。土地流转需要走招拍挂流程,有征收补偿标准,那个不用我来操心,到时候自然会算出来公对公打到我们账户上。

    我说我不需要,给面粉厂就行。

    她眨眨眼,说知道我是个实在人,到时候她会操作,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天她就让人把“逼样的”合同弄出来。

    我回到面粉厂把事情跟江瑶说了下,包括那两千万。

    江瑶笑着摇了摇头,说给我的就是我的,她不会眼红,她的命都是我救回来的,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第二天我们跟豆豆签了合同,她动作很快,立刻就有人来测量,几天后给了我们一个补偿数额,一千八百万,竟然还不如豆豆给我的好处费多。

    但是豆豆也没有食言,很快就有七八个工地跟我签了订单,而且都是现款。有了这笔资金和这些订单,我们面粉厂的财务状况立刻得到缓解。

    而我的账户则陆陆续续收到五花八门的款项,什么劳务费、咨询费、广告费……每次金额都不大但连续不断,半个月下来刚好两千万。我要转给面粉厂,江瑶不要,说钱在我身上比在公户里更好,万一哪天遇到困难再说。

    但这种钱,我拿的特别不踏实。

    好在我很快便找到它的用处。我们之前的宿舍老厂区,卖掉以后已经被豆豆用铁皮圈起来拆除。小兰让人在新厂区仓库隔了个临时住所,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我到离面粉厂最近一个快交房的精装修地产项目,以优惠价买了一个单元给大家当宿舍,一共39套。最顶上的三套是两层复式结构,一套一百六十多平米,两套两百多平米,我跟江瑶、小兰刚好一人一套。

    她俩来签合同时人都是懵的,说我真是财大气粗,两千万说花就花了。不过其它房子江瑶让我都写自己名下,毕竟现在员工不稳定,而且也没有上个班就送房子的道理。

    小兰很激动,虽然她只要了那套一百六十多平米的,但终于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她说感觉就跟做梦似的。江瑶觉得有点惭愧,她对住的地方向来不讲究,以前都没考虑过大家的住房问题,还好我想到了。

    大海集团在徐文静的带领下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过也参考了我们的部分建议。除酒店和办公楼这两个核心资产,建材公司是目前最赚钱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剩下那些板块要么整合要么拆分,要么干脆卖掉。一番折腾下来只剩地产、酒店、建材、贸易四个子公司,人力成本可以节省三分之一。

    当然,完成这一切遇到不少阻力,那些被裁掉的老员工心中不忿,到处说徐文静坏话。她展现出商业女强人的一面,完全不为所动,说只要把该给的补偿给够,无愧于心就行。

    这一年大家过的心惊肉跳,好在最后都挺了过来。

    过年时我带徐文静拜祭奶奶,她郑重其事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纸钱飞舞,火光跳跃,我知道她这是开心。

    翻过年来,上面出了新的刺激政策。整个开发区就像打仗一样,铺天盖地的搞建设,一条条马路开工,一个个小区崛起,数不清的老房子被推倒,我们面粉厂都快被塔吊包围了。

    更没想到是,从开发区到昌平市新修了一条快速路,正好经过我们河口村。

    小孙喊我到区里开会,区里的大人物说我们村因为有山有水,被规划成了生活区,要迁拆改造。方案已经定下来,区里会帮忙找合作方,当然最好我们拿着图纸自己去谈,条件合适了推进起来更容易。

    小孙说这是好事,村民们可以住进楼房,改善生活条件。我却觉得未必,大家已经习惯了住院子,未必愿意搬进高楼,还有以后土地都征走,村民们没田种靠什么生活?

    果然,全体会议上,村民们大多不愿意变成城里人,除非,给的钱足够他们下半辈子生活。

    小孙犯了难,补偿标准是区里统一定的,房子和钱只能二选一,想全都要没有开发商能承受。我说他们要的只是以后的生活保障,只要有人能够提供就业就能谈。小孙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农村人大多没有别的一技之长,总得要吃饭。

    小孙去区里反应情况,碰了一鼻子灰回来,说上面让村民们自力更生,自谋出路,要是给我们开了先例,其它村怎么办,谁有能力安排这么多就业?

    边部长听说后有些气不忿,说不能为了发展不顾老百姓死活,这事还得从长远打算,我作为村长得想对策。

    我想了想,再次联系豆豆。

    她二话不说开车赶了过来,还嫌我这样的好事跟她说晚了。她说这事解决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村里可以自己成立公司,回迁时让开发商盖上一圈商铺往外出租,靠租金就能养活这些村民。这项目给她就行,肯定给弄的合合适适的。

    小孙高兴地搓着手,说这样就好办了,他立刻召开大会。

    豆豆也参加了会议,她以开发商的身份跟村民们商量了很长时间。对于大家的条件,她基本都能满足,加上她能说会道,很快就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两天后她又送来回迁明细,每户分多少面积补多少钱都清清楚楚。

    我跟小孙不得不佩服她的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