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繁杂世间简单活 » 21 徐文静

21 徐文静

    大方向定下来之后,豆豆私下跟我聊养鸭场那块地,说那块地位置绝佳,开窗就能看河,开发价值最大。现在那块地在我名下,只要我同意就能干。

    不过拆迁需要动用她现在几乎所有的可用资金,还需要拉一个有实力的合作方进来。

    我给徐文静打电话,她说现在手里刚好有笔资金,立刻答应下来。

    豆豆拟了个三方协议,我提供地,大海集团出七成资金,剩下的钱豆豆来搞定,大家共同来开发。施工交给楚中天的中天建设,作为附加条件,建材优先从大海集团采购,包括村里的拆迁改造项目。

    徐大海知道后亲自来了一趟,他觉得这事跟天上掉馅饼似的,不看看心里不踏实。他粗算了一下,这个项目做下来,我跟徐文静赚的还大海集团还多,还是房地产暴利。他有些好奇我是通过什么手段搞下这么好的土地资源的。

    我苦笑,我哪里用过什么手段,当初不过是单纯地想帮村里解决困难,谁会想到有一天变的这么值钱。

    可村民们听说这件事后很不平衡,他们觉得鸭厂终归是村里的地,就算在我名下,我也该大家分点利。我觉得没啥问题,但豆豆不干,她说从法律角度上鸭厂已经跟村里没关系,土地本质上都是国家的并不归村里。

    我说从我个人那部分里出就行,我已经得了大便宜,况且这么多钱我自己拿也不踏实。

    徐文静笑笑,说“谋可寡不可众,利可共不可独。”我已经学会曾国藩笼络人心的手段,她也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来。豆豆见我俩都表态,也就没说什么,说让点也无妨。

    村民们对我们的处理方式很是满意,搬迁起来特别利索,楚中天很快就把村子推平,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工。

    而隔壁几个村因为拆迁问题一直闹腾个没完,等我们开始建好售楼处,他们还在扯皮。我们也因此掌握了先机,成为整个片区第一个开盘的项目,销售火爆异常。

    紧接着鸭厂项目也开盘,豆豆把它定成高端项目,价格八千多一平米,即便如此也被抢购一空,一些南方来的老板甚至几层几层的买,疯狂的很。

    豆豆接着往上调价,但是越涨价他们越抢着买,生怕被被人买走一样。

    我看的目瞪口呆,都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多钱。

    这样的热潮一直持续到所有房子都卖完,村里的回迁房两年后也全部建好,村民们高高兴兴地领了钥匙搬进新家。我也分到两套房子,我住不过来,就送给小孙一套,他这个第一书记可是什么都没有。

    小孙再三拒绝,我说这是他应得的,这些年他为村里的事很辛苦,项目办理手续他也很积极的帮忙协调、奔波。况且,他也该为林雪考虑,他们已经在一起,总得有自己的房子。

    小孙拉着我差点抹眼泪,说啥也不说了,这辈子就认我这个兄弟。

    分完住宅就是商铺,豆豆按之前的承诺的,拿出一半商铺给村里,足有五千多平,一年光租金就能收三百多万,每户能分五万,足够吃穿用度。剩下的商铺,她自己留了四千多平,给我转了一千平。

    她笑着说这个项目全部收益都在这些商铺上,老规矩,她给我两成。

    我说不合适,而且之前也没说过。

    豆豆哈哈大笑,说这些事根本不需要说,就我这个老实人不懂,别的村主事人要的更“逼样”狠,而且还要分走一些工程牟利。她给我的商铺都是通过正规流程走的,放心收租就行。

    我叹息,这些事难道都没有人管吗?

    鸭厂那项目就离谱了,在豆豆的操作下价格一天一涨,最后卖到一万二一平米,成为开发区最贵的项目之一。

    正如徐大海所预料,即使给村民分了六千万利润依然高的吓人,我跟徐文静加起来赚了五个多亿,看着自己银行卡里那一长串数字,我都有些麻了。

    我问江瑶面粉厂需不需要钱,江瑶“咯咯”直笑,反问我觉得呢。

    我苦笑。

    因为在这期间,面粉厂也被拆迁,区里在郊区给批了很大一块地,还给了一笔让人难以置信的补偿,让我们尽快搬走。江瑶把公司变更为“江林食品”,除了之前的面粉业务还加入食品加工,可以生产饼干面包什么的。

    现在食品厂账户里趴着大笔资金,哪还需要我的钱。

    面粉厂搬走,之前我买的那批房子也就没有用处。我本来想卖掉,江瑶说我又不缺钱,不如租出去,现在开发区房价涨的厉害,放着可以增值。

    我忙不过来,就全权委托给小兰,她现在有一半的时间在帮我往外租房子和商铺。小兰说她快成我的助理了,得加钱。我说租金都给她,她大笑,说开玩笑的,帮哥哥做事情天经地义。

    我说我认真的。

    她眨眨眼,说我这是要包养她呀。

    我说养她一辈子都行。

    小兰撇嘴,问徐文静会同意吗,真是个傻哥哥。

    我噎住,不知如何回答。

    村子完成拆迁改造后变成了河口社区,不再需要村长和书记。村民们联名上书,一致要求我做社区主任,但区里不同意,说已经确定了人选。

    小孙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调到区中学当校长,并和林雪领了证。

    婚礼之后他单独跟我喝了两杯,说这些年全靠我的帮助,才能度过一个个坎儿,现在既和喜欢的人结了婚,也能顺利回到自己喜欢的教育行业,感觉像做梦一样。我说这是他自己心正,要不也不会有今天。

    小孙笑着说论心正他可比不了我,不过我年龄也不小了,该考虑结婚的事了。我跟他碰了一下杯,说顺其自然就好,我现在最大的难题不是结婚,而是这么多钱该怎么处理。

    他白了我一眼,问我啥时候也学会装了。

    我是真发愁。

    现在面粉厂不缺钱,徐文静也不缺钱,我都不知道该给谁。

    所以第二天我就给毕主任打电话,想给他捐钱。

    隔着电话,我都能听见毕主任把嘴里的水喷了出来。他说少捐点他自然欢迎,上了亿他可没法要,昌平已经基本完成全民脱贫的任务,这么多钱他没地方安排,慈善机构也要对捐款人负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勉强接收了三千万,还给我安了个“昌平慈善先锋”的荣誉称号,上了电视。

    我跟边部长诉说自己的苦恼。他摸着下巴说现在村里的坟都已经迁进公墓,我要实在想找点事做,就好好规划一下,在山上弄一个度假庄园。

    我觉得这个想法挺好,正好给徐文静一个惊喜。

    我联系了楚中天,他立刻派设计师来现场考察,并出了一个效果图。

    他借着山势设计了一个三千多平米的中式院子,亭台楼阁层层递进,山环水绕移步易景,非常漂亮。我让他再设计一条路,从山上一直接到大路上,方便开车进出。就是预算有点少,我让设计师使劲加,连铺地都用的玉石,最后也只能用掉六千万。

    庄园修了大半年才完工,有边部长帮忙监工,每个细节处理的都很到位。我俩站在院子里,怎么看怎么满意。

    “就是空了点。”边部长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赶紧把我儿媳妇娶回来生几个孩子。”

    我点点头,脑中很自然地浮现出徐文静的模样。我们已经在一起三年多,之前一直忙项目的事,现在告一段落,也该有一个结果了。

    我把徐文静接到山上,把钥匙交给她,说以后她就是这里的女主人。

    她激动地抱住我,说这里简直就是她梦想中的世界。但是,这里实在太大,她建议让江瑶和小兰也搬过来住,大家在一起比较热闹。

    我问她是不是认真的。

    她笑着说当然,如果是她先遇到我,肯定接受不了我有江瑶和小兰这两个红颜。可事实是在她之前,我就跟她俩经历了那么多事,谁也不能让时光倒流。与其耿耿于怀,不如跟她们处成姐妹,大家成为一家人不是更好?

    我紧紧抱住徐文静,有妻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