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谍报生涯 » 第3章,案中有案

第3章,案中有案

    广西与广城本来是相邻省份,有一条方便快捷的两广铁路,乘坐火车的话大半天天便可以到达,然而这时正值多事之秋,两广地区匪患严重,各路地方军摩擦加剧,战火甚至蔓延到了铁路区域,使得两广铁路被迫中断运营。陈宏才一行人不得不选择先北上到达湖南再改道广城,这样一来路程多了近一倍,时间也接近两天。为了节省时间,陈宏才只得选择乘坐一辆即将出发的货运列车。

    并且在湖南接手了一批资料,原来是处座令人送来的,想必是处座早有打算,为了节省破案时间才想的这么一出,到这也说明了广城刺杀案破案的时间紧迫,尽管陈宏才内心疑惑加剧,也只得签收文件,然后带领一众手下登上南下列车。

    一夜无话,别动队员们在列车上整理出了一个地方,在一堆货物旁凑合了一晚,而陈宏才则相对好一些,分到列车上的一个小房间,可由于位置靠近列车头,噪音十分大,加之货运列车舒适性不佳,一路人颠簸得十分厉害,本就神经敏感的陈宏才根本睡不着,所幸拿出在中转站接收的文件,坐在在昏暗的灯光旁细细分析起来。

    第二天,经过一夜的资料研读,陈宏才终于理清楚了案件的来龙去脉,也有了破案的头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除了得益于陈宏才这个谍报老手出色的侦破技术外,广城站提供的案件调查报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原来,广城站的杨广义也并非尸位素餐之徒,在接到警察署的汇报后就火速赶到了案发现场,由于现场没有被破坏,尽管车辆已经被烧得面目前非,但广城站的技术人员仍然提取到了几条关键线索。

    1.轿车油箱被人做了手脚,底部被人用特殊的工具戳出一个极小洞,导致燃油泄露,即使一行人没有遭遇刺杀,轿车也开不出十里坡,因为然后到了十里坡已经所剩不多。甚至就连后车厢的备用汽油也被人动过手脚,汽油里掺杂了树胶等物质,而这种混合汽油由于粘性过大,根本不能被轿车内燃机利用,如果强行利用,也会有爆炸的危险。

    2.刹车系统用被人更换了几个零部件,,轿车刹车系统失灵,这才导致轿车滑下山坡,撞在树上。

    3击杀林耀等人的子弹制式不一,有威力巨大步枪子弹,也有许多种手枪弹。不过从死者头颅部位取出的子弹口径基本一致,为美制勃朗宁手枪弹。

    然而这就有第一个矛盾点,因为轿车行驶到十里坡地区,油箱内的燃油已所剩无几,而备用汽油又在后备箱中,那即使是轿车失灵撞在树桩上也不足以发生如此大爆炸,顶多是发动机失灵。

    而且从现场的爆炸程度以及轿车损毁程度而言,倒不像是由于发动机失灵引燃汽油引起爆炸,反而有点儿像是被人用汽油泼在车上,接着点火引燃。由于军情处是专门做这种刺杀暗杀起家的,所以对一手法特别印象深刻。于是广城站的特工又仔细搜索了一番,终于在后备箱有了重大收获,发现了少量的炸弹碎片和钟表零件,由于碎片过小,且轿车里里外外被烧得面目全非,军情站的特工们在第一次搜索中竟也没有察觉。

    从搜查而来的碎片来看,这枚定时炸弹的体积不会太大,而且炸药也并非烈性炸药梯恩梯,而是民间多为流传的土制炸药。

    如此一来,刺杀过程就变得清晰明了,应该先是藏在轿车后备箱的定时炸弹发生爆炸,威力不大,但却引燃了后备箱中的备用汽油,然后司机想下车处理,不曾想刹车系统失灵,汽车不受控制撞在了路边树桩上,然后一伙等待已久的蒙面匪徒从发起攻击,先用威力巨大的步枪近距离袭击车上的人,步枪子弹威力巨大,在近距离内能把毫无防护装置的轿车轻松打个对穿,车上成员中弹后几乎没有生还可能,随后又用手枪对尸体进行补枪,避免留下活口,之后洗劫车上财物,最后往正在燃烧的汽车上火上浇油,一行人带着洗劫来的财物逃之夭夭。

    其实当陈宏才把材料看到一半时,就把这个结果推测了个八九不离十。但陈宏才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件案子如此清晰明了,广城站的人还不能破案。既然现场有如此多的破绽,那抓住一个便可顺藤摸瓜,抓住行凶匪徒以及幕后黑手那是分分钟的事,甚至如果是自己亲自指挥,不出三天就可结案,何至于此。

    可陈宏才不明白的是,广城刺杀案,困难的不在于抓捕匪徒,而在于寻回被劫财物。从广城站的行动报告来看,广城站已经抓捕了几位嫌疑人,他们都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兵,一共七人,分别是化锦瑞,林辉,陈大胜,田文光,田武光,钟恒。理由林耀的轿车曾以维修为名在军校短暂停留过,负责维护的正是步兵三班的学生兵。

    其中以田武光的嫌疑最大,因为轿车的备用汽油则是他从总务科领取的,并且从他的房间发现了大量制作定时炸弹的工具材料已经藏在床下的大笔法币。因此广城站的人员完全有理由怀疑田武光

    其次就是化锦瑞,负责车辆维修,并且在案发前一天与林耀的副官发生冲突。

    至于其他几个,都与刺杀案有脱不开的关系,并且都不能提供不在场证明。杨广义一怒之下下令全部抓捕归案并严刑拷打,试图从中找出破案的可能。

    本来这件案子的思路正确,嫌疑人也被陆续抓捕归案,破案只是迟早的事,可难就难在丢失财物的追寻。而在警察署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抢劫案,能把罪犯抓捕归案已是不易,丢失财物更是没有尽数归还的道理,抛开警察署的人中饱私囊不说,劫匪也会在第一时间把抢劫得手的财物挥霍一空。虽然处座命令广城站在短时间内破案,但是却可以先找个替罪羊交差,最多广城站私下凑齐丢失的财物再上交,先解决燃煤之急,在以抓捕逃犯为名慢慢追查此案,这样也不失为一条上全之策。

    至于财物,陈宏才相信广城站完全有能力拿的出手,要知道广城自古以来就是商业发达,丝毫不逊色与国都金陵,别的不说,就是杨广义上任以来,到辖区内到各处打秋风也是一笔巨款。难道杨广义要钱不要命不成?

    直到陈宏才看到陈述报告的最后一页陈宏才才恍然大悟,同时也是被惊得一下。报告的最后一页是广城站站长亲笔书写的一封信。

    不由得感叹“广城刺杀案居然是个案中案”。原来处座从年初大力支持开设广城站,并不只是加强中央对广城地区的控制力,更重要的是借广城站的特权,在广城地区大力走私,要知道这时候的广城虽然经济发达,但却只有十三行一个港口负责对外贸易事物,外国商品进入广城地区需缴纳高额关税,有的外国商品的关税更是其本身价值的好几倍。更不用说目前黑市上有价无市的军火电材与管制药品。

    可以说,广城地区如今地方军混战,土匪纵横,其中处座可谓是出力不小,虽然协助中央军收复了广城地区仍然能继续这笔生意,可走私的红利便要分极大的一部分给领袖,甚至领袖可以完全撇开军情处的人,直接从中央军入手,加大走私力度。

    而处座如此重视此案也并非是想加大中央军对广城地区的掌控力度,更加不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中校军官出头,而是怕自己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引来领袖不满,要知道现在军情处风头正盛,在各界接连打击异己分子,早就是人人喊打,可无奈军情处是个特权部门,处座也是领袖的红人,那些不满处座的人才不发难。

    可如今死的不只是一个林耀那么简单,原本林耀一行人只有六人,可遇难的却是八人,多出的两人就是广城站的高级特工,他们携带着广城站这一年走私的账本北上述职,本想搭个顺风车,可没想生出了这般意外。

    所以,让杨广义头疼的正是这丢失的账本,也不知是在大火中烧成灰烬还是被歹徒不知明细一并抢走,若是真的葬身火海倒还好说,怕就怕被歹人抢去,或者说,这伙歹人本就是奔着账本去的,杀人劫财不过是障眼法。

    看完这封信,陈宏才久久不语,如此一来,他终于明白了一切,也知晓了这一次南下之行的凶险万分。搞不好真的得人头落地,即使不像之前在广西站牺牲的队员一样死在异己分子的刺杀中,也会死在处座的手中,以处座的为人,若是搞砸了此事,别说这么多年的犬马之劳和同乡情谊,自己说不定还会死无全尸。这也是为什么开头陈宏才望着窗外岭南美景却心如死灰的原因。

    接收的文件共有两份,一份是案件陈述报告,另一份是人员资料,里面有林耀一行人与几个嫌疑人的资料。正当陈宏才想查阅人员资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