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星落星如雨 » 第七章 下山,看剑(一)

第七章 下山,看剑(一)

    时光荏苒,转眼距雨生登上秋灵寨四寨主之位,已过去三年。

    在这三年中,这位年轻的四寨主为秋灵寨带来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秋灵寨全体匪众文化素养有了明显提升。

    据说,准备在来年推选出一位年轻佼佼者进京去参加科考,力争为本寨增添一名“状元土匪”。

    并且对于普通匪众,绝大多数已经可以做到,在打劫的时候遇到字画,能够认识落款上的顾恺之、吴道子。

    在此期间,四寨主颁布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法令,那就是凡是劫掠到的书籍,一律不准焚毁、损坏,必须尽数搬回寨中。三年过去,效果十分明显,由雨生主持筹建的秋灵书舍藏书已突破五千卷。只是这其中一些深奥、晦涩的书籍,即便是全寨学问最高的四寨雨生也不能参透,更不用提那些只通过了初级识字班的匪众了。

    不过雨生却是实实在在的从中受益良多,因为都是劫掠所得,所以这些书籍门类繁杂,涉猎广范,就算不能全部读懂,雨生四寨主已经勉强可以算得上是博览群书了。

    另一项为全寨所称道的改革举措就是,在第三年里,将简单粗暴、极具风险的拦路抢劫,逐步调整为收取过路费。

    正如所有的改革之初一样,这一举措的提出,遭到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一致反对。

    首先是里,秋灵寨高层一致认为,拦路抢劫虽然具有风险性,但却是从古至今传承了千年的从业形式,贸然改变一定会引起波动。当然,最后在四寨主一番权衡利弊后,勉强同意试行。

    其次是外,对于拒不支付过路费的商旅、过客等不同级别的目标,四寨主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其一,对于人数不多、实力较弱的中小型目标,主要采用恐吓、威慑的形式。具体作法就是,跳出十至五十名彪形大汉,手持各色造型夸张的武器,对目标实施精神上的威压,当然不排除恢复本色,暴力解决的可能。面对这样的阵势,绝大多数肥羊都会因为恐惧而乖乖就范。

    只是这也带来的一个弊端,那就是山寨中相当一部分精壮成员,自此不再专心习武,而是整日对着镜子苦练怎样才能做出最为恐怖的表情。

    其二,对于人数众多、实力较强的大型目标,如镖局,主要采用袭扰、制造障碍等形式。具体作法为:放滚木、挖陷坑、堆巨石等等,为目标制造各种麻烦,令其不胜其烦,无法顺利行进。

    由于针对不同层级采用不同的收取标准,并且对于配合度较高的过客,还提供了茶水、干粮等增值服务。经过短短的反抗期之后,绝大部分过客为了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接受了这种破小财、免大灾的温和方式。

    短短半年时间,这项举措就推行的顺风顺水。尽管大寨主厉战总觉得这种做法有失盗匪本色,但看到稳定且一路上升的银钱收入,也就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接受了。

    由于争斗数量的减少,就有大量的人员闲置下来,这些闲置下来的人手开始更大范围的开荒垦田,养桑种麻,一时间,整个山寨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

    出于山寨高层要尽量做到文武兼备的考虑,在三位寨主的敦促下,雨生习武了。由于雨生偏执的认为,只有用剑才能突现一名侠盗的气质,所以实际给雨生授业的,就是三位寨主中唯一用剑的二寨主厉峰。

    用二寨主的话说,雨生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而当事人雨生则谦虚的认为,二寨主可能是见多了山寨里的庸才,所以这话也不可以全信。不过三年苦练下来,一套二寨主自创的“奇峰”剑法,雨生使的也是轻灵飘逸,挥洒自如。

    在这期间,雨生始终没有间断派人下山去打探常爸的消息,但是音讯皆无。之所以没有亲自下山去寻找,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留在山寨里,对常爸而言,是一个固定的处所,他如果知道了,可以轻易的找到自己。如果自己也离开了,那江湖之大,能够相遇的机会就会更加渺茫,不过这种消极的等待显然已经临近了极限。

    太行山,井陉,群山环抱的陉道旁,一座木草搭成的小凉亭里,一个“圆圆”的少年正在望着远山发呆。

    这少年看起来能有十三四岁,圆圆胖胖的身体上顶着个圆圆的脑袋,居于正中的是个圆圆的蒜头鼻子,鼻子上方一双不大的眼睛同样也是圆圆的,最为可爱的就是那两只圆圆的招风耳朵,让人总忍不住想去捏一捏。

    他的名字叫厉元豹,是秋灵寨里标准的“匪二代”。原本十分霸气的名字,在一次被四寨主雨生叔捏过耳朵后,就变成了人人喜欢的“元宝”。

    身为根正苗红的“匪二代”,元宝想不明白,明明是占山为王的强盗土匪,为什么不明刀明枪、痛痛快快的上去就抢,而是窝窝囊囊的坐在这里收过路费。不过想规想,雨生叔的话他还是无条件言听计从的。

    毕竟三年前大破万松寨的辉煌战役,元宝作为后援团,是亲自参与过的。那时的他,实在想不明白,一面小小的铜镜,怎么就能有那么大的威力?当然现在的他依然想不明白。不过在他的意识当中,也不需要明白,只要听雨生叔的就行了。

    想着心事的元宝忽然感觉耳朵被捏住了,这感觉对元宝来说再熟悉不过。回过头高兴的喊了声:“雨生叔!你怎么来了?”

    来的人正是秋灵寨人气最高的四寨主常雨生。

    三年时间已经让他的容貌发生了改变,从一个瘦弱干枯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身材壮硕的青年。原本清秀的脸上平添了几道刚直的线条,更加显得英气勃发。

    随手端起旁边桌子上的一碗茶,一饮而尽后,雨生懒洋洋的坐在元宝旁边,“山上太无聊了,战……哥他们整天除了骰子牌九,就再也没什么新花样。”

    其实倒也不是雨生真的觉得骰子牌九无聊,只不过不管他们玩的多么热火朝天,只要见到雨生出现,立刻一哄而散。

    秋灵寨的每一个成员,不管男女老少,都在心里立下一条规矩,那就是:“绝不和四寨主赌钱!”

    “山上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张脸,看都看烦了,还不如下来陪你值守,至少还能有新鲜的过路人陪我聊聊天。”雨生一边摆弄着手里的茶碗,一边兴味索然的四下张望。

    作为太行八陉之一,这井陉作为连通晋冀的要道,其作用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正是初秋时节,满山的翠绿已被渐凉的秋风吹得显出了一丝萧瑟,空荡的陉道上行人寥寥,也难怪元宝等得那样的无聊了。

    “合……吾……”随着一声清亮悠长的镖号,一队车马远远的出现在陉道上。

    见到有人出现,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色,元宝喜的是等了一上午,总算有买卖上门了,雨生喜的是终于能有新鲜的人陪他说说话了。

    “合……吾……,合……吾……”又是两声镖号过后,元宝也拢起手掌回应了一声:“合……吾……”。

    随着车马的走近,雨生已经能够看清镶金镖旗上的“隆盛”两个大字,见到这两个字,雨生脸上的喜色更浓了,“原来是陆总镖头的人,太好了!我已经有阵子没见这陆老头了。”

    车马停住,一个五十岁上下满脸精干的老人来到亭子前,没等他开口,雨生就率先迎了上去,“陆总镖头,辛苦辛苦!来来,坐下来喝杯茶,让兄弟们也歇歇脚!”

    陆总镖头见到雨生,也快步向前走了两步,满面带笑的抱拳道:“哟!四当家的!辛苦辛苦!”

    将陆总镖头让进亭子里,雨生笑着说道:“陆镖头,大家都是老相识了,您也不用每次都要来一回这虚头巴脑的什么‘撂牌子’、‘三点头’了吧?”

    陆总镖头则是一脸的正经,“那怎么行?就算是再熟这江湖规矩还是不能免的,不然传出去,让道上的朋友说我这陆老头越老越没眼色了。”

    雨生大笑着说道:“您陆总镖头玲珑剔透,左右逢源的,谁敢说您没眼色?”

    陆总镖头也大笑着回应,“四当家的年纪轻轻,就能在这山寨中独挡一面,那才是真正的八面玲珑,神通广大啊!”

    客套寒喧一会后,雨生一脸苦闷的向着陆头镖头问道:“陆总镖头,最近整天的闷在寨子里,很是无聊,外面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说来听听?”

    陆总镖头凝神思索了一下,“好玩的事,怕是也没什么,但要说当今武林当中最大的盛事,那就是七月十七邯鄲城‘紫焰庄’的‘赏剑大会’了。”

    听到这话,雨生顿时来了兴趣,“赏剑大会?赏的是什么剑?”坐在一旁的元宝也瞪圆了眼睛凑上来。

    陆总镖头啜了口茶,缓缓说道:“这‘赏剑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说是赏剑,实际上就是售剑,是由武林中最负盛名的‘铸造世家’司空家主持举办。凡是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司空家出来的武器,那就是品质的保障。人常说‘炉火纯青’,凡是铸造冶炼,那炉火达到天青色,就是最佳的火候。而这司空家却掌握着一门独特技艺,他们在冶炼时,那炉火却是紫色的。”

    见到两个年轻人听得饶有兴致,陆总镖头又接着说道:“这赏剑大会通常时限为三天,第一天展售的都是些由庄中学徒打造出来的普通制式刀剑;第二天展出的就是由司空家嫡系宗室弟子所打造的武器,这一级别的武器已非凡品,随便一把拿到江湖上都会是人人称羡的稀世珍品;而第三天,才是整个大会的压轴大戏,展出的武器通常只有一把,这把武器则是由‘紫焰庄’老庄主司空镇历时五年时间亲自打造的。如果说第二天展出的武器是稀世珍品,那么第三天的这一把,那就完全称得上是‘神兵利器’了。最主要的是,这司空家虽然铸造技艺超群,可平时是根本不出售武器的,只有在这五年一度的赏剑大会时,才会出售一些。”

    重新饮了口茶之后,陆总镖头又接着说道:“这位司空老庄主,如今已过古稀之年,毕生精力都在致力于冶炼铸造,对于天下各类的金石那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听到这句话,雨生的心头“突”的一动,瞬间陷入了沉思中,已至于陆总镖头接下来的话他根本没有听清,手下意识的摸向了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