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星落星如雨 » 第八章 下山,看剑(二)

第八章 下山,看剑(二)

    陆总镖头的讲述还在继续:“所以每到了这‘赏剑大会’举行前昔,上到名门大派的高手侠士,下到我们这样的江湖武夫,无不齐聚邯鄲城,那可真称得上是盛况空前……”

    说到这里,突然发现低头沉思的雨生,就停了下来,“四当家的,四当家的?”

    “哦,哦……您接着说。”从沉思中被唤醒的雨生连忙应承着。

    陆总镖头抬头看了看天,抱拳道:“也歇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就不多停留,多谢四寨主的茶。”说完将一个布袋放在桌上,起身招呼趟子手上路了。

    送走陆总镖头,元宝一边数着袋里的银子,一边啧啧的说,“要说这陆总镖头,那可真是个有头面的人物,每次的过路银子都给这么多!”

    抬头看见又一次陷入沉思的雨生,满是不解的问,“雨生叔,你想什么呢?”

    望着远去的车马,雨生的嘴里悠悠的说,“咱们秋灵寨也该添置一些新武器了。”

    “哦……”元宝应了一声继续数银子,数着数着像是突然间想到了什么,手里的袋子一把扔到桌上,圆圆的身体直接跳了起来,“雨生叔!你要下山!?你要去那个赏剑大会!?”

    看着猴急的元宝,雨生坏笑着,“没有啊!我什么时候说了?”

    元宝的一张圆脸几乎就要贴在雨生的脸上,“你刚刚明明说了要添置新武器!”

    雨生抬手推开挡在眼前的胖脸,“对啊,我是说了,可山下赵铁匠家卖的刀不也挺好的嘛!”

    元宝眨巴着一双小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雨生叔,你别骗我了,你就是要去那个赏剑大会!”说完身体又一次粘上来,“雨生叔,我不管,反正你要去,就一定要带上我。”

    雨生故意板着脸问道:“就算我要去,我为什么要带上你?”

    元宝用他那一双烧饼般的小胖手挽住雨生的胳膊,夸张的摇晃着,“雨生叔……你就带上我吧,从小到大,我还没下过山呢!”

    望着满眼闪着星星的元宝,雨生也不忍心再逗他,“好吧,我回去求求战……哥,如果他同意,我就带上你!”

    说到这里雨生不禁暗自叹了口气,由于当初他的一句戏言,之后三寨主厉倩就说什么也要让雨生叫她姐姐,为了不至于把辈份搞乱,所以大寨主、二寨主也只能被动的变成了哥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是不能适应“战哥、峰哥、倩姐”这些称呼,每次喊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磕巴一下。

    更让他别扭的是,这样的辈份直接导致了眼前这个小胖子虽然只比他小三岁,可还是恭恭敬敬的,一口一个“雨生叔。”

    听了雨生的话,小胖子再一次跳了起来,脑袋直接撞到亭子上面的木梁上,将顶上的茅草都震的掉了下来,虽然疼的呲牙咧嘴,嘴里还是兴奋的欢呼着,“太好喽!太好喽!下山喽!”

    回到寨子中,雨生向大寨主说明了他要去紫焰庄为山寨添置武器的想法。

    本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则,大寨主厉战欣然同意。当然,他的原话是,“只要刀子快,看谁都是菜。”

    去三寨主兼帐房那里领了银子,背上真元宝,带上假元宝,两人愉快的出发了。

    虽然说的是去添置武器,可雨生心里却有着自己的打算,那位司空镇老先生既然精通天下金石,说不定就能够说出自己身上那块圆盘是由什么金属打造的,而且圆盘上刻着火焰花纹,说不定就和紫焰庄有什么渊源呢。如果能够问出这圆盘的来历,那么自己身世的线索自然也就找到了。

    初秋时节,天清气爽,天空中不时有飞鸟掠过,两人的心情也像出了笼的鸟儿一样,自由而欢畅。别说是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开山寨的元宝,就是雨生,在这三年当中,也就只有实在闷得无聊时,才偶尔到山下市集进行一些必要的采买。

    不过由于距离邯鄲路途并不远,而今天才是七月初十,所以两人也并不着急,一路说笑着前行。

    傍晚时分,两人到达了阳泉,在一家小客栈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继续上路。

    临近中午时分,胖元宝的兴奋心情在肚子和脚的双重折磨下早已无影无踪。没下过山通常也意味着没走过这么远的路。

    “肚子咕咕叫,脚上起了泡,左右全是山,前面一条道。”元宝苦着一张胖脸,苦中作乐的高声唱着他新创的歌谣。而前面的雨生也只是一味闷着头向前走,再没有了说笑的心情。

    大约是在元宝第三十次要求休息时,两人才寻了个树阴下的大石旁坐下歇息,刚刚坐定,元宝就迫不及待的啃起了干粮。

    一阵蹄声响起,两匹健马飞驰而过,元宝立刻被带起的烟尘呛得一阵咳嗽,手中的半个饼也落满了尘土。

    在元宝的谩骂声中,雨生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原来行走江湖是可以骑马的。望着脚上磨起的血泡,雨生的心中只有一句话:啊!多么痛的领悟!

    尽管一百个不愿意,在雨生的劝说下,元宝还是磨磨蹭蹭的起身了。

    这一次,两人的速度可就慢了许多,顶多走出了十里山路,西山边的日头就只剩下小半张脸还露在外面,前面还是黑压压的一片群山。看来,今晚他们恐怕就要露宿在这荒郊野外了。

    就在雨生四处张望准备寻找可以歇下的地方时,随着“镗啷啷”一声锣响,几个彪形小汉从路旁蹿出,一字排开挡在了路中央。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彪形小汉,因为这几个人看起来全都是面黄肌瘦,一脸菜色,完全是一副没吃饱的样子。

    雨生觉得有些好笑,倒不是笑他们那副破衣烂衫的打扮,他笑的是,作为专业劫道的,这一次反被劫道的给劫了。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为首的那人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着左右的人。众人先是愣了一下,片刻后才会意的齐声接道:“留下买路财!”看样子排演的还不太熟练。

    雨生有些无奈,似乎天下所有的强盗都只会说这套单调又没有新意的词。

    刚刚当上四寨主的时候,他也曾经提出过一条修改方案,那就是:朋友自打远方来,惜命就别惜钱财,留下金银能活命,否则管杀不管埋。

    但山寨高层讨论后一致认为,这怎么听都像是要饭乞丐唱的数来宝,缺少霸气。刚刚从乞丐转型成为强盗的雨生听了,有些心虚,也就没再坚持。

    由于见惯了寨中兄弟那经过对镜苦练的怒目横眉,面对这样毫无威慑力的阵势,元宝有些不太确定,“雨生叔,他们……也是强盗吗?”

    “能说这套词的,应该……就是吧?”雨生看着元宝,脸上哂笑着回答。

    在元宝的意识中,想当然的以为强盗就应该是膀大腰圆、凶神恶煞的,所以他还是不太相信,“那他们也太……太……?”

    就在元宝还在想应该怎么形容这一伙不像强盗的强盗时,对面几位似乎等的不耐烦了,为首的那位挥了挥手里已经有些生锈的刀,“我说你们,嘀咕什么哪?让你们把银子交出来,听到了没有?别逼着大爷们动手啊?”

    虽然这威胁的话依然还是没什么威慑力,不过倒是让元宝相信了,他们还真的就是强盗同行。思索一番后,元宝终于想出了那个形容词,那就是:太可怜了!

    所以元宝有些乞求的看向雨生,“雨生叔,要不……我们就给他们点银子吧?”

    雨生也同意元宝的意见,再怎么说大家也都算是绿林同道,就肯定的向元宝点了点头。

    得到雨生同意后,元宝又向雨生征询道:“那……应该给他们多少?”从小长在山寨的他实在对银子的价值没有什么概念。

    雨生思考了一下,“那就……给他们十两吧。”

    尽管现在的雨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穷困的小乞丐,可曾经得到一角碎银就非常开心的他,还是觉得这十两银子已经是个很大的数目了。

    对面的几位听到他们要给银子,脸上已经露出了喜色,可是听到雨生说出十两时,喜色立刻又变为了怒容,“十两?你们打发要饭的哪?”

    尽管雨生真的很想承认,可顾及到人家的自尊心,还是平和的问道:“那你们想要多少?”

    为首的那位看到雨生口气有些松动,胆气也就更壮了,“少废话!把身上的银子全都交出来!少交一文钱,就让你们脑袋搬家!”

    这样的要求,自然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接下来的过程很简单。根本不用雨生出手,从小练就童子功的胖元宝,用他那双攥起来像两个小小馒头的小小拳头,小小的教训了他们一番。

    依照江湖规矩,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一干小毛贼,自然还要撑着面子说一番“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朋友留下字号,它日定当如何如何”,之类的场面话。

    可一听说面前的两位正是来自最近风头正盛的秋灵寨之后,立刻摆出了一副“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懊悔之色。强烈要求两人到他们的山寨小住一晚,并传授一下秋灵寨先进的管理经验。

    看着他们那一副如果不同意,就要抱腿痛哭的架势,又考虑到不答应就要露宿荒郊。叔侄二人也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傍晚时分,这个小小的寨子上下一片欢腾,晚宴虽然谈不上丰盛,但总比他们身上的干粮硬饼强多了。当这一帮乌合匪众听说了眼前这位就是传闻中“智破万松寨”,又引领秋灵寨蒸蒸日上,旧貌换新颜的四寨主之后,雨生就更是被奉为神明一样捧上了天。

    面对这样的热情,雨生自然不能没有表示。为了解决他们当前的困境,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雨生提出了一条最为行之有效的整改办法,那就是:并入秋灵寨。

    有了四寨主的举荐,想到马上就可以加入方圆几百里内福利待遇最好的秋灵寨,这一众人自然是兴奋得彻夜难眠。

    第二天,两个被劫道的劫了道的劫道的(虽然绕,可逻辑绝没有错),不但安然无恙的继续上路,还获赠了两匹全寨仅有的瘦马。

    显然是第一次骑马的元宝,那是既兴奋、又刺激。经过短暂的适应后,一路策马狂奔,迎着扑面而来的山风,兴奋的大声高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