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筑长天 » 第二章 修行往事

第二章 修行往事

    莫家所在的小镇,中央之地是一处市集,市集虽然不大,却衣食住行样样俱全。

    当街叫卖之声,讨价还价之声个个都十分洪亮,显得中气十足。

    有贩夫走卒穿行其中,也有佩剑侠士坐而饮酒,高谈阔论。

    酒馆的掌柜往来翕忽,每张桌子路过都会笑脸相迎拱手见礼,食客们都觉得稀奇,老掌贵平时都是坐在柜台后面与人点头致意,几乎没有起身迎客的时候,怎地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当铺一身褐色锦衣的老掌柜独自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摇着蒲扇悠然晒着太阳,若是与相识之人对视,也会笑着点头,便算是打过招呼。

    市集的氛围淳朴而融洽,直至一老一少踏入市集入口。

    两位陌生的来客突兀地行走在街道上,吸引了不少的目光,令街上的嘈杂声似乎降了一些。

    此地有东西南北四门,东西二门供应镇上居民进出市集,北门是居民进出小镇之门,唯有南门鲜有人迹。

    南门也有官道,然此道自南门入口算起,往南百公里外无一户人家。

    再远,可就到海边了,那里可不是人地。

    所以镇上就有人说,从南门进来的可不是人。

    不是人那是什么?

    妖呗。

    棺华池缠了玄武一路,始终没能让他松口,整个人闷闷不乐。

    玄武四下看了看,周围人的目光不太友善,也仅仅不友善,低下头问棺华池:“你要吃点啥不?”

    棺华池冷笑一声:“饿了我不吃,等着把自己饿死,唉就是玩。”

    玄武摇了摇头:“你这幅身躯也不像能食人间烟火的。”

    棺华池不乐意了,嚷嚷道:“你那个旧友还没给你回信吗?我们马上都到人家门口了。”

    玄武抬头看一眼天上的太阳,已经接近中午了,便径直走向附近的一家酒馆。

    棺华池瞪着眼睛,心说天微亮就已经传信出去了,都快中午了还没回信,人家多半是不想搭理你。

    “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二人刚寻个空位置落座,店小二眼疾手快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拿着抹布擦着面前的桌子,给二位陌生的客人满上小镇独有的凉茶。

    棺华池抬头看了玄武一眼,低下头嗫嚅道:“炖一锅野生王八汤,不是野生的不要。”

    玄武倒茶的手一顿:“爆炒竹笋来一份。”

    棺华池猛然坐直身体,一拍桌子,怒道:“王八要切一百零八块,多一块少一块我跟你急!”

    玄武头也不抬,语气平淡:“竹笋切成三寸长,细可穿针,不然可别说我不给钱。”

    棺华池气极反笑:“不要用盘子,用王八盖给我装。”

    玄武品着茶,这小店倒也有意思,茶水里居然还真给加了些许茶叶。

    饮尽茶水,玄武坐正身体,淡淡道:“我的菜也别用盘子,找两片大笋叶装好了端上来。”

    小二满脸为难,这俩人可不像是正经来吃饭的。

    边上的老掌柜手指顿在算盘上,心神放在争吵中的一老一小那边。

    “算了,三碗大米饭,三两酱油,不要小菜。”

    棺华池大口喝了一口凉茶,大大咧咧抱着脑袋向后一躺,走了一个多时辰的路,早就累坏了,没太多精力跟这王八争吵。

    “啊?这…”

    店小二愣住了,他在酒馆做了没有十年也有七八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吃米饭拌酱油的,这是哪里的吃法?

    不过吃啥都行,可别打起来。

    老掌柜心神一松,抬头看了过去。

    玄武品茶的动作一顿,放下茶杯仔细打量着棺华池,这人啥时候喜欢吃这个了?

    他当年在武府大力发展食堂,多少山珍海味的食谱传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为的就是武府的学子能有一个好的饮食环境,他会吃这个?

    “小老弟你怎么回事儿?吃这个报复谁呢?又不让你掏钱,就吃这个?”

    玄武眯着眼睛双手一揣,就好像刚才无端的争吵没发生过一样。

    “你想吃啥自己点啊,又不是给你吃的。”

    棺华池白了玄武一眼,丝毫不打算添几个小菜。

    玄武点点头,对小二说道:“按他说的弄,给我整碗清汤面,少油少盐,多放葱花。”

    “好嘞,二位稍等!”

    店小二放下茶壶,去了后厨,他可不敢真把什么王八汤、炒竹笋给报上来。

    仅三碗米饭、三两酱油、一碗清汤面,不等玄武再度品完凉茶,便已被小二端上了桌。

    “二位客官慢慢享用,有需要招呼一声!”

    小二走的干净利索,生怕多待一息就被二人给抬上餐桌一样。

    装米饭的碗其实并不大,比棺华池的小手略大一分,三碗米饭拌酱油吃完还剩下约摸一两多的酱油,但棺华池却吃的意犹未尽,他已经很久没有吃酱油拌饭了。

    他第一次吃酱油拌饭也是在五岁,在小池园,那是他还叫池竹的时候修行所在地,是他师父流渊的道场。

    砸吧了几下嘴,棺华池抬头对玄武说道:“比小池园种的米差远了,那可是师叔祖特意从云渡山弄过来的,费了老大劲才在小池园那穷乡僻壤养起来的。”

    他真的有点想念小池园和师尊了,还有那个从婴儿时期照顾他的温婉师叔流霜。

    小池园原本只有流渊一人,外出游历的时候捡到了一个女婴,带回小池园后取名为池松。

    他自己可不会奶孩子,但是流渊有个师妹池霜,于是一封书信从云渡山把池霜招呼到小池园来替他带孩子。

    精心照顾了五年以后,池松慧根初显,所以被流渊带出来,打算最后一趟游历红尘后开始指导着池松修行,也就是这时捡到了还在襁褓中的池竹。

    因为两个小娃娃都尚且年幼,流渊才决定不再外出,一边教导池松修炼,一边照顾着取名为池竹的婴儿。

    刚回云渡山没多久的流霜,再一次被流渊从云渡山招呼到小池园带池竹。

    和照顾池松不同,流霜惊奇地发现池竹一岁便认得哪个是师父、哪个是师叔,两岁就能出口成句,三岁的时候每日天微亮便准时去砸流渊的房门,嗷嗷喊着:“老登我饿了,起来做饭!”

    流渊因为俩孩子两次传信云渡山的事儿被当时的云渡山掌门时震看在眼里,这位流渊的师叔也时不时会前往小池园看望一番,去逗逗这俩小不点的同时也带一些好东西过来。

    小池园的院子角落,有时震种的灵稻、灵蔬,还有一棵一夜闻道果树,这树首次开花步入成年,花落后又两年方才再次开花,再过三年结果,果实一夜而熟,故名一夜闻道果。

    据说,此果可令人入道。

    院中有个小塘,里面养有几尾锦鲤,甚是好看,但时震觉得有点单调,便在塘边栽种了一颗桃树。

    流霜师叔在池竹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但没有回到云渡山,据说是修为遇到瓶颈,寻求突破契机。

    流渊也是在这时开始负责教导池竹修行,师姐池松那年十岁,接触修行已有五年,因为资质不错,一直进步稳定,可池竹却吊儿郎当,不太好好修行。

    常来窜门的时震总是乐呵呵靠着那颗桃树,看着流渊去逮满院子乱窜的池竹。

    流霜走后就没人给唯一需要吃饭的池竹做饭了。

    流渊不咋会做饭,比他炼的丹药还恐怖,白瞎了时震从云渡山带来的好东西。

    于是五岁的小池竹只能自己做,蒸的灵稻饭,搭配上师尊流渊买的酱油,每日三餐有两顿都要吃酱油拌饭。

    灵稻饭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又是灵物,仅需一两左右,就能让池竹活蹦乱跳,偶尔时震这位师叔祖也会从云渡山给俩孩子带些贡果和山上灵膳坊特制的糕点过来。

    简单的酱油拌饭,池竹锲而不舍吃了十多年,哪怕是早已辟谷也时不时吃上一口,实在是让流渊摸不着头脑。

    后来,池松二十岁,池竹十五岁的时候,流渊开窍顿悟,于小池园内白日飞升。

    流渊临近飞升之际,那一日的小池园内格外的热闹,师叔祖时震在,流霜师叔也不知从何处赶来,还有云渡山久不出世的三位天师。

    流渊踏入天门的那一刻,突然回首望向小池园的二位弟子,面容慈祥,紧接着抬指向北方落下金光,随后便消失在天门之中。

    师姐弟二人抬头凝视着天门消失的地方久久不语,时震与流霜以及云渡山三位天师追寻金光而去。

    这是修行界一千二百年来唯一一位飞升之人,无数人亲眼目睹这一幕,也看见了那一抹金光。

    这光,在北方栖冢山化作了一座大阵,这是时震和流霜去而复返带回来的消息。

    当时有云渡山十二位长老在北方紧紧盯着,生怕有人出手干预流渊飞升,皆是亲眼看见那金光落地为阵。

    没了师尊以后,时震邀请二人前往祖庭云渡山继续修行。

    池松婉拒了师叔祖,决定与师弟建立一座道观,以供奉师父流渊。

    池竹同样婉拒邀请,却也拒绝了师姐,他想去游历红尘。

    去亲眼看看此方天地。

    也看看师父临近天门回身一指的风景。

    分别之时,池竹没有带最爱吃的灵稻,唯独薅走了小塘边的桃树。

    流霜带走了师兄遗留下来的一应物品,其实也就是几件换洗的道袍,以及一根常常用来抽池竹屁股的拂尘。

    池松舍不得那几尾锦鲤,连水带鱼全部兜走。

    剩下的一些灵稻灵蔬则是被时震迁回云渡山,那棵一夜闻道果树却送给了池松。

    自此,某座山上多了一座叫青松观的道观,红尘中多了一个行踪不定的道士。

    云渡山的大殿里多了一座雕像,乃是时震亲手雕刻的,正是羽化飞升的道尊流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