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唯我本真 » 第二十五章 初到上京

第二十五章 初到上京

    接下来几天,韩旭都未曾再出府游玩。灵儿不止一次跑过来央求他,但都被他拒绝了。

    经过这次事件,他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倒不是说他怕了那道人,只是何必给自己招惹事端。

    再者,他对强大的修仙者也越发的向往。人生虽有百年,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在生前修成三魂之法。他要抓紧一切时间,来提升自己。

    白天他拿着新买的桃木剑一遍遍练着族中剑谱。累了就看看府中借来的各种书籍。

    晚上就用七魄之法不断蕴养命魂。

    如此,三天时间转瞬而过。这天一早,他就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金拓木。

    也不知道这几天他被养父派到了何处。几天未见,他原本黝黑的粗脸变的更黑了。

    韩旭笑着和他的结拜兄弟打了个招呼。原来是金拓木自告奋勇来通知韩旭,车队即将启程返京。

    “终于又要出发了。”

    韩旭没什么好收拾的,几件贴身的衣服,几本带来的书籍,还有一把桃木剑。

    旁边的丫鬟似乎知道韩旭就要走了。

    想要上前道别,又觉得与自己身份不符。

    这几日和这个小公子相处下来,刚开始只觉得这个公子有点不一样。他既不用别人伺候,更不会随便使唤她们。接触的久了,她却觉得这个公子就是个普通的男孩。像她家中的弟弟一样。看着眼前的孩子即将离去,她却越发挂念起自己远方的弟弟。

    韩旭看懂了小姐姐眼中的那丝不舍与忧伤。

    他走到丫鬟身边,有些害羞的向她问道:

    “姐姐,我就要走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叫韩旭,很高兴认识你。”

    那丫鬟双手摆弄着衣角,有些不敢看韩旭的眼睛。

    “我叫徐招娣。”

    从离家那天,韩旭就明白。人生,就如院前池塘中的浮萍,有聚就有散。

    他抬起双手,向小姐姐做了一个标准的书生礼。

    思绪万千只能化作一声‘珍重’。

    离开大理城的时候,韩旭又远远的看到了那座万象楼。修仙小说看了那么多,他已经猜出那是什么地方了。只是目前时机未到,强闯的下场估计会很惨。

    金拓木告诉他,这是未来十多天最后一座城了。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如果韩旭再大点,就能教他骑马了。

    出了城东门,就是奔涌的怒江。怒江绕城一周,在此转弯。弯度使得水流更加湍急。常年的冲刷,让江水的河道比别处更深,也更宽。

    马车行驶在桥上韩旭往下望去,河道两边的石壁被水冲刷的锃亮。轰隆隆的水流声直震的双耳发聋。

    “乖乖,这要掉下去,别说是人。坦克下去也一下冲没影了。”

    韩旭百思不得其解,在这生产力如此落后的地方。如何建起了这雄伟的大桥。

    他超马上的金拓木大声喊到:

    “金大哥,这桥怎么堆起来的?”

    听到动静,金拓木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到:

    “拿命堆的。”

    过了怒江,走过十几里的下坡路。就是云梦草原。四周一望无际,远处蓝天白云。刚开始看的还有点新鲜。时间一久无聊的让人发困。

    韩旭躺在快把人晃散了的车上,既练不了功,也练不了剑。闲的无聊的他就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去感悟灵气。谁知道呢?或许真让自己研究出来呢。

    就这样,车队白天赶路,韩旭就感悟灵气,晚上休息就修炼七魄之法。十几天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沿途经过云梦草原,陕甘两省,直到上京城。车队只在驿站更换马匹,沿途大城能绕则绕。绕不过的就休息一晚。

    即将到上京城前,养父专门找韩旭交代,让他进城只管待在车上。莫要下车,也莫要观望。韩旭虽不解,但还是答应下来。可惜了,本还想好好看看这离阳王都长什么模样。不过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一路上,韩旭设想了各种见到司马微的情景。不管这潘夫人是刁蛮也好,是冷淡也罢,或者干脆对他不屑,对他各种辱骂,或是阴险的假装热情,等等各种心理建设都做了。可一见面,韩旭还是有点措不及防。

    司马微一袭淡紫色的长裙及地,

    身披蓝色薄纱,

    腰间一条白色织锦腰带,格外清新素雅。

    秀眉如柳弯,眼眸似湖水。鼻子小巧挺拔,樱唇不点即红。

    肌肤似雪般白嫩,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高贵气质。

    头上三尺青丝盘起,斜插一只玉钗,温润而不华贵,与这身素装相得益彰。

    若不是灵儿上前喊着母亲,韩旭甚至把她认作潘月英。

    韩旭心底狂呼;乖乖,不是说古代女人老的早吗?这是怎么保养的?

    司马微没回应灵儿,走上前一把牵过韩旭的手。蹲下身来,细细打量着韩旭面容。一边看,一边赞叹道:

    “景仁若是不说,只看模样,说是夫君私生子我也信。”

    韩旭被这么个大美女抓着手离近细看,脸上羞的通红。旁边潘桂仁见状一脸无奈的说道:

    “夫人,当着儿女们面,怎能说这些。”

    司马微只是瞪了一眼潘桂仁,那嗔怒的表情直似小女儿撒娇。她转头对韩旭说道:

    “我儿路上累了没有?快随阿母进屋,阿母给你准备了一桌好吃的。”

    旁边灵儿不乐意的噘着嘴说道:

    “阿母偏心!哥哥来了,就不疼灵儿了。”

    司马微另一只手这才牵过灵儿,宠溺的说道:

    “也有我们灵儿的。”

    韩旭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向司马微见礼。

    看了眼含笑的跟在旁边潘桂仁,或许这才是他这么多年没有再娶的原因。

    只有在这里,潘桂仁才能卸下所有包袱,笑的如此轻松。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走进堂屋,直径六尺的玉石圆桌上摆满了各色佳肴。

    司马微拉着韩旭坐下,韩旭好奇的打量了一眼屋内环境。

    棕色的黄花梨木一体打造的木椅,既显纤细,又是实用。

    一旁的紫檀木架上,除了一些修饰精致的松,竹盆景。还有一个半尺长的玉如意,一个老子骑牛西行座雕,一个细口长身玉净瓶。

    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青色的纱帘随风而漾。

    此时虽是三伏日中,屋内却不感半分闷热。

    潘桂仁于主座坐定,司马微还在忙着给韩旭夹菜。潘桂仁咳嗦了一声,冲她问道:

    “月英去了哪?怎么没见她。”

    司马微这才有功夫看了他一眼。不以为意的说道:

    “三公主叫她去宫内了,说是蜀国来了一个卜算大师在宫中讲课。两人不知又打什么鬼主意。”

    潘桂仁眉头轻皱,无奈的叮嘱道:

    “已是出阁的年纪,就不要让她到处乱跑了。”

    司马微不以为意的说道:

    “除了你,那丫头何曾听过我劝。夫君莫要操心了,她去宫里也是因为公主天天招她。”

    潘桂仁有点生气的说道:

    “那个熏玉就是个疯丫头,身为公主而不自律。上次被我在府中训斥后,就不敢来这里了。人家是公主,圣上随便指个人就能嫁掉。我看她最后嫁谁。”

    潘桂仁话音未落,门外就传来应答。却是人未至,声先到。那声音如黄鹂般清脆,婉转。

    “女儿又不是大白菜,扔在街上还让人挑挑拣拣不成。”

    韩旭闻声望去,只见门口一个挺翘身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粗一看,好一个俊俏公子,玉树临风。

    细一打量,却是个美娇娘扮男装。

    只见她高挺的鼻子,

    薄薄的嘴唇,

    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中。

    英俊的侧脸,

    面部轮廓完美的无可挑剔。

    人一进屋,便冲主座潘桂仁行了个书生礼。

    “月英见过父亲大人。”

    灵儿也从座位上一下冲到月英怀里。

    潘月英一边搂着灵儿,一边打量着说:

    “一月未见,灵儿都长高了。”

    潘桂仁嘴上虽骂的狠,此刻脸上却掩饰不住的微笑慈祥。摆手对月英说道:

    “好了,成何体统。见见你韩旭弟弟。”

    韩旭闻言赶忙起身站到一旁,向月英行礼道:

    “弟弟韩旭,见过月英姐姐。”

    潘月英眉毛一挑,打量着韩旭。冲他问道:

    “是不是灵儿说我坏话了?不然为何初见我就如此紧张?”

    韩旭心下一囧,这刁钻劲果真如灵儿所言。他慌忙酝酿措辞道:

    “弟弟只是见姐姐打扮如此英武,才一时紧张。姐姐莫怪。”

    司马微拉过韩旭坐下,对他说道:

    “旭儿不必理会她,她疯惯了。”

    灵儿却非要跑到姐姐那边坐下,给她端碗拿筷,一脸的讨好。

    韩旭不禁暗叹一声:'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潘桂仁由于公务繁忙,常年在外。家中夫人司马微却是个不爱操心的宽厚性格。在这种环境下,潘月英十岁起就扛起了家里的各种产业账务。

    相爷名下各种产业,相府中的一切用度,账目,支出等都由月英打理。若是她还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儿,又有谁会把她当成一家之主。所以她的性格逐渐变的越来越坚毅。家里的丫鬟,仆人,护卫见了她如同老鼠见了猫。

    这顿饭就在一家人欢颜笑语下吃完了。吃过饭,潘桂仁就要急匆匆的进宫面圣。他走之前交代月英安顿好韩旭。

    韩旭一路默不作声的跟在月英身后。潘月英没有开口的意思,韩旭也不想主动搭话。

    走了好久,等走到一处偏僻无人庭院,潘月英突然转身望向韩旭。韩旭没反应过来差点撞在她怀里。

    潘月英一双妙目死死盯着韩旭双眼,韩旭既没开口提问,也没移开眼神。只等着她发难。

    “叫你姓潘可曾委屈了你?”

    韩旭神情不变,一脸坦然的回道: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潘月英一脸不屑的说道:

    “既然有所不为,干嘛来这里。”

    这话虽是藏头藏尾,韩旭却是理解啥意思。

    “受邀而来,也可返回。”

    潘月英被气的不轻,含怒笑道;

    “如此有骨气,就不知道吃不吃得苦。”

    韩旭也笑着回道:

    “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

    潘月英见他油盐不进,一连气的说了三个好字。

    “好,好,好。既然如此,这简陋偏院,弟弟不介意吧?”

    韩旭盯着她的眼睛笑着回道:

    “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