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唯我本真 » 第二十四章 得悟本我

第二十四章 得悟本我

    韩旭强压下心头的恐惧,大脑飞速的运转。这事只有三种可能。

    要么是灵儿怕自己担心,故意装作不知道此事。如果是这样,自己再问下去,她也不会说。

    要么自己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了。但是自己已修魂法,一般的游魂干扰不到自己。

    那剩下的最后一种可能,就是自己遇到了不得的人了。人家道行太高,能做到此种诡异。

    韩旭不动声色的看向车窗之外,外面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路边的街道上亮起了各色灯光。韩旭不断的暗示自己:莫要慌!莫要慌!车内的气氛又沉默了下来。灵儿这一天也跑累了,托着下巴静静的看着窗外。她有些奇怪,旭哥哥为什么会那样问自己。哪来的什么算卦道士啊?

    等到了府上的时候,灵儿已经在车上睡着了。韩旭叫丫鬟过来把灵儿背回房间,自己却默不作声的来到程护卫旁边。此时程护卫正忙着给马匹解下马鞍,他看到韩旭走来有些误会的说道:

    “公子不必等我,我收拾好马匹自会回屋。”

    韩旭打着哈哈说道:

    “程叔今天辛苦了,多亏你在算卦老道那提醒我。不然我差点上了他的当。”

    韩旭一边说话,一边仔细盯着程护卫的眼睛。

    程护卫闻言一愣,仔细回想了半天才疑惑的问道:

    “公子在说什么?我怎么不记得了。”

    韩旭忙把话题岔开:

    “没什么,我也是累糊涂了。把老家的事情记成了这里。那程叔你先忙,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也不等程护卫回话,就转身朝自己的院子走去。程护卫一脸疑惑的看着离去的公子,也不知道公子这是怎么了。怎么前言不搭后语的。

    韩旭回到自己的屋子,转身就把房门关上。屋里的灯已被丫鬟点亮了。独自在房间里坐好,此时的他早就没了刚才的平静。这件事情,确实有点超出他的认知了。自己以前从村里老人口中,听过一些奇人轶事。也幻想过这世上的仙神怪异。不管是炼气者也好,修仙者也罢。那些故事总归没超出认知范围。可眼前这事,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应对了。正在他胡思乱想之时,门外响起了叩门之声。直把韩旭吓得一个激灵。

    “公子,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帮公子拿过来。”

    原来是丫鬟的声音,他平复了下自己。说道:

    “不用了,我下午吃过了。晚上没有胃口。”

    门外身影听到回话,并没有立刻转身离开。而是犹豫的问道:

    “那公子的桃木剑奴婢就帮你放到门外了。奴婢就住在偏房,公子若是饿了只管唤我。”

    丫鬟的话,让心绪不定的韩旭踏实了不少。虽知道她们帮不上自己,但是隔壁住个人,总好过独自面对。推门把桃木剑拿在手里,心里多了份底气。

    韩旭有考虑过把这件事告诉养父,但是转念一想。他信不信先不提,能不能帮到自己还是个未知。多想无益,该来的也躲不过。那老道对自己有没有恶意也不一定。

    韩旭很晚才熬不住睡着。一入梦境,他立刻招来天地二魂。三魂相聚,神智顿时清明。韩旭先是附身地魂观测肉身。只见肉身依旧是红光一片,气运未曾减弱,也没有厄运缠身。

    他仔细回忆和道人的对话,对方已经收到自己想要的机缘。看来不管机缘是什么,不用自己赠与,甚至不用自己应承,道人就能获得。对方既然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了,那就没有理由再找自己麻烦。至于最后让自己头疼欲裂的八字赠言,应该不是诅咒之类的攻击之法。

    对方说为了不欠自己人情,才赠八字真言。不管真假,自己现在也没法验证。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韩旭沉下心来细细品这八字。这是句话是大明王朝传来的《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全句应是: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自身要多做义举,做好当下,而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河道窄,水流湍急,人能在事态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但这些话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旭想到了很多。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现在修炼的功法。

    自己三魂之法已经遇到了瓶颈,融合天地二魂遥遥无期。想要更进一步,只能慢慢引动练魄之法,用法身精气滋养壮大命魂。这一步是水磨工夫,由不得半点捷径松懈。至于何时能将命魂壮大如天地魂般强大。韩旭心里也没底。是啊,只需做好当下,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水到自然渠成。

    然后韩旭更是想到了自己。

    当他得知当朝宰相即将收他为养子之时的种种表现。

    自己对至亲之人的言不由衷。

    自己想要走上捷径时找的百般借口。

    夫子那日的教诲,真的是暗示自己鱼跃龙门不要错过吗?还是自己故意曲解夫子意思,为自己攀附权贵找的理由。

    自己哥哥可以为了自己,不顾一切去找宰相理论。

    而自己竟虚伪到没勇气伸手拉住他。

    由此延伸,他不断问自己。人前行端言正,内心却狡诈无比。自己这不是典型的小人行径吗?

    “我难道就是这样的人吗?”

    “这就是我吗?”

    韩旭不断向自己发问,他的命魂呆立空中,双眼紧闭,脸上表情不断变换。既有懊恼,也有悔恨,也有伤心。这并不是所谓的心魔,而是韩旭踏上修行路后第一次悟道。

    明悟本心,正视自我。

    人从出生开始,就会不断对自我进行认知,也会随着成长不断打翻之前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停止,而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深刻。一个无法正视自我的人,他看到的世间一切都是假的。因为他的‘本我’都是假的。人对所有事物的认知,都是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基础上。如果基础都是假的,那么一切都如空中阁楼。

    此刻韩旭‘悟我’的现象,在修真界中只有金丹期之上的修行者才会出现。

    金丹期是修行的一大转折。这个境界意味着根基已固,肉身已成。可以不用再食五行之气。也就是俗称的‘辟谷’。

    何谓五行之气?

    稻谷之类就是木之气,

    水就是水之气,

    桃子,橘子之类水果属于金之气。

    辣椒,大蒜之类属于火之气。

    牛羊肉就属于土之气。

    普通人就是通过食物等手段补充所需的五行之气。

    而金丹期修士肉体自成循环,孕有洞天。无需靠外界补充。此刻转为内孕神魂。等丹破婴生就到了下一个大阶段-元婴期。而明悟‘本我’是金丹期到元婴期的必经关隘。

    韩旭现在境界肯定没这么高,按他肉身修炼的程度,此时仅仅是练气三层左右。但是三魂大法,主修神魂。韩旭虽然法力不够,但是神魂强健程度远超筑基期修士。虽没有金丹期修士那么强大,但是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到达了明悟‘本我’的状态。这对他未来的修行之路而言,是天大的机缘。

    当天边第一束光照过,盘坐在床上的韩旭缓缓睁开了双眼。

    此刻他的双眼明亮而透彻,犹如新生般,眼神中散发着光芒。

    怎么形容这种光芒呢,

    有对生的炙热,有对世界的好奇,有面对一切的坦然。

    韩旭伸手轻轻向脸庞摸去,入手一片冰凉。这是自己流的泪吗?

    昨晚潘桂仁回来的很晚。总督府那边的人已传回消息,王命已经失踪。

    虽然一切都在潘桂仁预料之中,但是没想到尉迟督军行动这么迅速。

    王命的死活无关紧要,即使他肯咬出尉迟文茂。皇帝也会想尽办法保下他。自己敲山震虎的目的已经达到。

    至于曹雍,结局已经注定。他不会跑,也不敢跑。

    留下,妻儿尚存一息。跑了,全家死光。

    以他的决断,一定会疯狂咬死尉迟文茂。只有这样,他在都丞这边才有价值。

    自己在大理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大半。昨晚他和姚总督私下聊了很久。本以为是一场毫无营养的会面,没想到姚亦然突然讲起朝中局势,以及自己的种种担心。

    潘桂仁一直认为姚亦然会子承父业,属于坚定的保皇派系。

    却没想到他比他父亲看的更远,想的更透彻。

    至于他最后甘心加入到自己阵营。潘桂仁并未放在心上。

    他的话是真是假?呵呵。雏鸟才会在意真假。

    有些事,只要做了,就绝无退路。

    临走前,潘桂仁把大泽县的人事安排告诉给了姚亦然。虽然自己也能越过他直接安排,但是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等他回到府上,已经是午夜了。程护卫还站在院中等着向他汇报。

    潘桂仁并没急着询问什么,而是直接对程护卫说道:

    “陪我去花园走走。”

    两人行走在后院月下的湖边,脚踏在石板上发出轻轻的啪声。程护卫一边走,一边向潘桂仁汇报着一天的经过。当他说道万象楼时,潘桂仁眉头下意识的皱了一下。他并没有打断程护卫的汇报。等他相信听完所有的汇报之后,他才抻着腰对程护卫说道:

    “小英啊,你在府中待了有二十多年了吧?你觉得这个公子怎么样啊?”

    程护卫本名程英。十几岁就来到相府,最早就是给相爷牵马养马的小伙。后来被相爷信任,逐渐培养成自己的贴身护卫。相爷从不拿他当外人,他有话向来也直说:

    “公子不仅聪慧机灵,而且为人质朴,心地善良,对下人们很是爱护。对灵儿也是极好。”

    潘桂仁闻言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说道:

    “聪明嘛,倒是有几分。质朴,呵呵,那都是装的。不过,岁数还小。还来的及扶正。”

    程英听了只是跟着傻笑,他可不敢胡乱评价。

    潘桂仁一转身又对程英叮嘱道:

    “哦!对了,那个万象楼不要再领公子过去。一群牛鼻子老道而已。真要是一把火给他点了,倒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程英听罢赶忙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