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唯我本真 » 第四章 实力不允许我隐藏

第四章 实力不允许我隐藏

    天一亮,东出的红日就照的吊床上的韩旭眯着眼,虽然父亲和大壮已经叫他起床几次了,翻了几次身,最后实在被太阳晒得躺不下去了,才磨磨蹭蹭起身洗漱。母亲已经起了个大早给他和大壮烧满一大桶热水。今天要去学堂了,自然要沐浴更衣才行。母亲虽不是名门,但是做人的礼仪和规矩却不能丢了半分。韩旭穿着完,清爽的从屋内走了出来。只见一位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头上用三尺青丝带扎了个书生髻,身穿一身青色圆领袍衫,袍衫下是白色的里裤。脚下也是一双青色布鞋,后背上背着一个小小的用竹条编造的箱笼。韩立和他穿着类似,只是少了一个放书的箱笼,发青的头皮总让他显得与这身衣服格格不入。其实韩立最是懂事,为了帮父母农忙,狠下心刮了一头的长发。韩旭则相反,他只对夫子的话言听计从,只要穿上这身学子服,便像变了个人一般。不管在家里如何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但只要穿上这身衣服,一言一行丝毫不差的按夫子所教。两人走出门来,朝父母行礼后便一前一后朝学堂走去。韩川和潘氏还有三丫,站在门口看着两人朝村中学堂走去。

    两人从家里走到村中砖路上,远远瞧见村前楼牌前,停着一辆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用明晃晃的丝绸包着,旁边站着几个不知是家奴还是马夫的人。韩旭只觉得这马好大,比村子里的马都要高出两头。一水的棕色毛发柔顺的发亮,神俊异常。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人,来自己村子找谁干嘛的。两人只是远远的多看了几眼,没有过多停留。

    来到学堂里,和几天没见的同窗们互相打拱作揖。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群人互相热烈的聊着。因为村子不是很大,只有几百户人家,所以基本到了学龄的孩童都来这里上学。整个学堂差不多有30多个学子,像韩旭这样七八岁的孩子有八九个。像韩立这样十岁出头的孩子也有十几人。再大的有五六个,都是村里家境比较殷实,准备以后科举的学子。比韩旭小的孩子也不多,有四五个,最小的只有三岁,是村西表舅家的老幺,话都说不太利索,每天夫子上课就趴在书桌上打瞌睡。但是大家都很喜欢他,因为实在是太小太可爱了,夫子也不忍责备他。

    众人还没聊一会,老夫子便手里拿着一本古卷走进了学堂里。众人赶忙起身行礼,待夫子入座后,大家才纷纷坐下。夫子目光扫过众多盘坐在桌前的学子,目光经过韩旭时嘴角露出不可查的微笑。看得出来,夫子今日心情很好。夫子今日教的便是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前朝流传颇广的一首诗,因为其意境磅礴,志向高远。虽已过去几百年,但仍是百家必学诗篇。夫子朗朗读过后,仍闭着眼,捻着胡须,仿佛仍在回味其中意境。过了片响,夫子让大家在纸上背写下这篇诗词。只听了一遍,那些年岁大点的学子还好,虽有几个生僻字需要细细琢磨,但大致内容却是无差。可像韩旭这般岁数较小的孩子,只听一遍,能写出一句半句已经算不错了。至于那些更小的,急的抓耳挠腮。提起笔来半天写不出几个字。夫子没管众人反应,慢慢走下座位,挨个查看每个学子听而写之的诗词。时不时拿笔圈出身旁学子的错字。等他走到韩旭这边时。看到桌上宣纸上的工整笔迹忍不住频频点头,字迹虽稚嫩,但仍有一番风骨透出纸外。等他打眼细看更是吃了一惊,他一直知道韩旭这孩子聪慧,机灵。仍未想到他只听一遍就能纹丝不差的将这篇诗背写下来。夫子忍不住朝韩旭问道:

    “你可曾学过这篇诗,或是你父母教过你?”

    韩旭闻言站起身,朝夫子施了一礼,回道

    “学生未曾学过,父母也没有教过。这是学生第一次受教聆听如此美妙诗篇。”

    这个孩子和他父亲一样,从三岁稚童开始就随他学字启蒙。他对韩旭的了解就像对自己孩子一般。知道他从不说谎。不过他还是被这孩子惊掉了下巴。诗词听一遍就写对的前提就是你要对诗的意思意境理解正确,其次才能考到你会不会写这些字的问题。但凡有任何歧义,绝不可能写对。

    老夫子示意韩旭坐下,拿起他背写的纸慢慢走回自己的桌上。边走边打量,越看越是喜欢。等他坐到塌上后,缓缓点头道:“不错,不错。你既然能写出,就和大家讲讲这篇诗表达的意思和意境”

    闻言,韩旭起身朝夫子和众同窗行礼后,略一思索便说道: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

    众多学子虽然也能体会出诗词的部分意境,但能这么详细准确的将诗词表达出来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老夫子满脸宠溺的看着韩旭,含笑点着头。他眼角看到了学堂最后面窗户外露出的半个身影,只见窗外站着一人,半掩着身子,身上穿着金紫色的明晃绸缎长衫。头戴乌沙翅膀官帽,虽是星目剑眉,面容说不出雍容平静。但是却难掩风霜,乌帽下露出已是斑白的鬓角。他也不出声只是静静打量着学堂里的一切。夫子神情未露丝毫异样。而是朝韩旭接着问道:

    “每个人对诗的理解都不一样,你解释的理解都对,但我只想知道你听了此诗是怎么想的。”

    韩旭想都未想脱口说道:

    “大丈夫当如是也!!

    吾虽生如浮游轻贱,但君子应自强不息。

    志存高远,看尽四时风光。

    行万里路,踏遍万里河山。

    结天下友,访遍人间圣贤。

    穷极四宇。

    才不愧对流水光阴。”

    整个学堂安静的落针可闻。众学子听的瞠目结舌,又觉得胸中好似火烧。夫子一脸骄傲的看向窗外人影,仿佛在说:看吧,这就是我教出的学生!

    半隐在窗后的人默默点着头仔细打量韩旭后,又听了一会就悄然离去。

    夫子仅是得意了片刻,便又接着朝韩旭说道:

    “古之成大事者,皆有坚韧不拔之志。且,世间焉有两全之事。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志向,抛却诸多私情私欲者比比皆是。可事成者又有几人?狗儿,莫要空话逞强。真等鱼跃龙门之时,你莫要吓得跑到你娘身后哭鼻子去。”

    狗儿自然是夫子对韩旭的爱称。大家听到夫子对狗儿的调笑一起哄笑出来。韩旭急的面红耳赤,大声辩解道自己不是吹牛。大家在夫子摆手示意下才停止哄笑。夫子郑重的对韩旭说道:

    “记得你今天在这片屋檐下说过的话。一个字都不许忘。”

    看着夫子认真的样子,韩旭对着夫子作了一个长长的揖。回到

    “学生谨遵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