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 第二十六章 各成一派

第二十六章 各成一派

    “董公有令!即刻开拔!进京勤王!”传令骑兵紧急赶回雍州各郡后,终于联系上了四散整顿的部队。所有人一听要进京城,立马就来了兴致。多少人这辈子唯一的梦想就是上都城洛阳看上一眼,再不济进长安也行。原本还在计划着只有三万个人的位置到底该谁去的时候,突然被告知所有人都可以进京城。自然是激动无比,各部以最快速度收拢部曲。先后向洛阳进军。

    随后又收到了李儒派人送来的加急令,自是不敢多做停留。马不停蹄地行军月余才横穿雍州抵达洛阳,此时已是十月末。而董卓早在九月初就掌控了洛阳局势。我带着自己这一校随着父亲走在了洛阳正门之前的官道上了,真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再一次见到如此高耸的城墙,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转战冀州西北,住过最大的地方也就是河东郡的老家。这一次我做足了准备,要好好体验一下这帝都中繁华的生活。而现在所担心的就是作为行伍之人,没有朝廷旨令恐怕很难有机会在这洛阳城中随意活动。

    刚近城楼,就看到董公在上边迎接我等入京。有这些心腹部曲在董卓才是真的放下心来准备搞些动作了。我等来到原本严格守卫而空置的校场,现在就算有人发现那七万人是假的。也已经无济于事了。待五部共六万余人全员入京后,董卓也不再犹豫。十一月初,董卓择吉日自拜相国,封郿侯,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权势已经如日中天。

    管住这帮才收编的西北流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董卓显然也不想管。借用这些匪兵的手,骚扰一下和董卓不对付的宗族董卓还是很乐意的。这同样闹的城中是鸡飞狗跳,虽说我很厌恶这种纵兵破坏的行为,但自己却真的很想去看看这个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机会来的东汉帝都。而命运却再一次和我开了个玩笑。

    更重要的一点是,父亲麾下被董卓塞进来了一大批朝廷官军改组后的部曲。因为人数过多,就导致各部又再次需要扩编。这次直接扩编到了杂牌将军的容量,各部辖三万。还要再加上吕布的三万。为了防止皇室反复,董卓对禁卫缩编回了常规编制。西园解散,所有部曲都收归五中郎和吕布管辖。

    城中共有正规编制二十六万余部队,五中郎及吕布各辖三万。加上缩编后八万的禁军归董卓指挥,其余零散人员全部遣散。吕布当初承诺了不动他的部曲,自然还是三万并州军。牛辅董越不说,他们自然是当狗的先锋军。董卓看谁不爽他们呲着牙就上了,但这两人不再合作了。随着吕布加入,不但牛辅感受到了危机。董越也感受到了希望,他们之间也开始争权夺利。比拼掠夺,想要在董公面前获得更多的赏识。

    胡轸被董卓任命统一训练骑兵。加入朝廷禁卫和西园重组骑兵后直抵三万。为此还暂时征调了并州军的下属五千骑兵一同协调,但吕布却一直看不起这个姓胡的。而胡轸统领了这么多年的骑军。自然不会放弃骑军统帅的位子,这就导致两个人彻底杠上了。虽然不能明着翻脸内讧,但为了统领骑军。就没少见他们互相陷害。

    段煨一心想要重整其叔父,段颖位至三公的荣光。很少再理军队,放弃了几乎所有军职。只能维持常规训练,而董公自然也是知晓。就把不怎么需要看护的老兵调任到了他的麾下,全力支持段煨入朝。因为他自己也意识到朝中几乎没有心腹。

    这么一来,步兵的训练就只剩下父亲可以掌管。除了骨干之外其他的老兵几乎都被抽空了,但所幸的是有人可以挑选。多出来的随意挑选,超编也没问题作为后备兵员训练。不行的直接遣散。要是实在不够,再到城里另召新人。原本在官位上尸位素餐的二世祖几乎都踢干净了,剩下的士兵虽然缺乏战斗经验但还算有的练练。毕竟西园军就算不咋样但也是打过大仗的,董卓就算再膨胀也知道有兵才有权。额外给徐荣塞了三万的预备兵名额一同训练,防止出现意外或者兵力损失。将可调用兵力维持在三十万左右。

    而禁军的八万自然不好直接指染,依旧作为面子上的妥协由皇室任命。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董卓这个太尉亲自干涉。

    自从李儒完成规划将吕布拉入争夺体系以及董卓自封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一切都变得复杂了,原本以为的牛辅李儒吕布三系纷争。意外地随着董越的野心膨胀变成四系纷争。四系之间互相下绊子,使得内部关系越来越混乱。而随着董卓掌权,和大批文臣的启用。李儒的观点不再像过去那么有效果了,为了自保同时身份差距太大李儒只得逐渐淡出了朝堂。虽然他的个人意见对董卓的影响还是立竿见影的,但因为牛辅等人的行为越来越越界。使得李儒不敢再过于刺激这些愈发不受管辖的旧部们。

    李儒呆在我部军营和府中处理公文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我们也被迫赶鸭子上架忙着训练部队。因为老兵抽调过多,只剩下一些骨干。就导致我和弟弟同时升任中郎统帅五千开始带兵训练。原本是轮不到我等的,排在前边的骨干不在少数。但因为预备役的问题,中郎人数扩充到了十一人。加上父亲本人,才好不容易将这近六万人整编到位。父亲他们的官职也归入朝廷,升为杂牌将军兼中郎将。

    六万新兵的造册和文书工作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但实在缺乏文职人员和老兵骨干。张既已经连轴转了想要处理如此之多的琐事依旧困难重重,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前来巡视的李儒先生才能完成整体规划排序。还说等进了城带着德容和公明一起逛逛这繁华帝都呢,现在看来是没希望了。没累死在这军营里就算是天大的幸事了。

    为了保证整编新兵能快速获得足够的实战经验,得经常拉段煨手下的老兵来进行对练。人数不够就只能再找这并州新秀吕布的麾下来凑,但别说吕布这私兵的战斗素养的确是高的离谱。这也导致他手底下这些并州将军各个心高气傲地很,处处找茬。想和他们讨教一二就没见哪个给过正脸,谁都知道这需要时间才能逐步融合。但看着这帮人处处提防敝帚自珍就心里来气。特别是那个带头姓高的家伙,三言两语中字字不离讥讽。好似天下除了他手下的兵外就只有农夫了!

    “哼!这不是董公手下最能征善战的徐将军的心腹吗!咱也不欺负你,本将也知道为了练兵你们被抽调的就剩骨干了。听说这十一位中郎之中,徐家公子竟然占了两个位子?看来这徐将军也不怎么样嘛!就怕这俩人不是二世祖哦!有胆子让他们两个出来比划比划,缩了就当我没说。但也别怪我看不起你们西北军,就羌人那点战斗力。怎么跟我们常年拼死的胡人比,你们说是不是啊!”这找茬的是另一位将军,胡子拉碴大嘴漏风。欠揍的很,听下边说这人姓魏叫什么魏续。跟董公新义子吕布有点亲戚关系,狂的很。他虽然没办法找五位老将军的茬,但找下边的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现在董卓为了稳定关系,频频跟吕布示好。搞得这三万并州军飘得一塌糊涂,他们一直认为是他们才帮董公拿到了洛阳。西北军就是来抢食的。而吕布手下这帮子将军反差很大。要么简言寡语蔑视一切,要么闲的蛋疼天天找茬。骑军调配过去的是个叫侯成的领队,把胡将军气的不轻。仗着吕布如日中天,经常性的不服从西北战法训练。而剩下的步兵,自然是偶尔被董公下令调来营里和新兵对练。闲暇之余,这帮人总是耐不住性子来找我们这帮徐将军的骨干挑事。

    谁指使的不用猜也知道,董卓年纪大了经常性地会喜欢讲过去的事情。讲着讲着就到了徐荣那,听的最多的人自然是吕布。论武力和统兵他还真是天下谁也不服,每次一听到董卓夸赞徐荣就来气。自然是授意手下这帮老兵来咱们这找茬了,他虽然不好拉下脸面去和徐荣单挑。毕竟按照身份徐荣还是他叔,但找茬这活并州军可太熟练了。

    一听到这姓魏的在那瞎嚷嚷就让人上火,弟弟自然是忍不住。抄起斧子就准备去揍那个二货一顿。但要论顺序,还轮不到他。家里老二先上,别到时候让人家说我这个老大怂。“让开!刚刚是哪个在那满嘴喷粪的,赶紧给我滚过来受死!”

    “吼哟!还真赶出来,本中郎乃并州军统领,魏续魏文短!汝乃何人!”满嘴臭屁的魏续本以为这帮二世祖不敢接战,今天正好能逞一下口舌之快。

    “本中郎就是讥讽了半天的徐家长公子!徐毅徐公恒!来吧!多说无益,手下见真章!”哼!今天不给他这臭嘴上留下两道口子,我就不姓徐!

    “好!这才有点我边关将士的样子,拿我枪来!我要教训教训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