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 第二十三章 灵帝归天

第二十三章 灵帝归天

    突然之间就结束了?除了一开始的奇袭陈仓外,一场战斗都没打光是从陈仓一路跑到金城战斗就结束了?没有阻击,没有围攻,没有防御反击,也没有伏击。只是一路狂奔就可以结束战斗?这种运动作战的方式第一次改变了我对于战斗的认知。产生疑惑的我只得向父亲询问,但在父亲讲解过后我才知道这种快速机动作战的独特性。而曾经的胡文才将军正善于此道。

    董卓也没有料到是什么给了皇甫嵩如此大胆的作战规划,虽然董卓在西北混了这么多年也知道这是最直接解决西北之乱的方法。但要是金城紧闭后边北宫伯玉的亲军追了上来,而自己的步兵却来不及策应的话。他董卓的这些心腹就要全部葬送在金城之下了!

    但正是这个被灵帝病危逼出来的“奇”!让谁都没有想到。刚刚夺下金城的第二天,皇甫将军就急忙将军权移交副手。让他带队行军回司州,而自己则只身先行向洛阳赶去。董卓接过指挥权后就开始向四周扫荡招安残部,这可是一份肥差。正常三军作战,这些俘虏和归降者都是要三方互相制衡并且调动给主帅以及朝廷特派员也就是执金吾来直接管辖。但这次既没有执金吾,也没有其他将军和董卓抢夺战果。所有的好处全到了董卓一个人的身上,而且是一整个州内随他瞎搞在军权上他甚至已经超过了雍州牧。

    本来皇甫嵩可以分一杯羹但奈何朝廷不稳,他没法离开太久。现在是真的完全没人抢,而正是这一时期董卓的势力得到了急速的膨胀。原本董卓麾下由羌胡组成的湟中义从只是一小部分,现在倒好不断吸收招安导致越来越多。再加上大量的雍州贼匪被清剿招安,董卓的直辖军力几乎翻了一倍还多。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一瞬间过于臃肿,几乎所有原本的老部下全被这些招安者和俘虏拖住了。他们不是曾经董卓麾下的老兵也不是完全自愿加入董军,现在这操练和整编的问题是真的让董军所部焦头烂额。这段时间董卓能调动的部队可能只剩下自己的亲兵了,一旦有了利益所有人就都开始乐此不疲时间也就快速流逝。部队的编制再一次开始大幅扩充,董卓麾下五部全都严重超编。而我也帮了华雄一把,因为势力扩张胡轸可用之人变多了。在我的请求下,胡轸也就同意了把华雄调任到了我父亲的麾下。

    原本是我们四部各有五千,牛辅部将近八千。剩余两千混合非战斗部队为董卓直辖。现在倒好,算上零零散散收编来的部队四部各辖一万。牛辅更是扩到了将近一万五千之众,但董卓在这么臃肿地扩军之后显然有所忌惮。把原本的辅助部队全换给了牛辅,自己聚拢了五千飞熊精骑来保证不会有人妄图篡权。仅仅一年,董卓的部曲瞬间膨胀到了将近六万。这要是搁几年之前,早就是欺君大罪连坐九族。但显然现在的朝廷已经没心思管这个在西北盘踞数十载的董氏私军到底有多少人了。

    如果说都这么明目张胆地扩军朝廷都毫无察觉,那这个天子也基本就当到头了。但灵帝还不至于昏庸到这个地步,他还是注意到了这里的异变。中平六年(189年)一道圣旨让董卓恨不得直接带着五千精骑杀上京城。

    “气煞我也,多少年了!我董仲颖十五年前天天求着这道圣旨不来,现在我有实力了却征调我为少府?我董仲颖宁死不从!”天使突然降临董军征调董卓入京任职,本来以为是个什么大官。董卓还特地把所有心腹全部从雍州各地招来,一同庆祝这荣耀的一刻。但令董卓没想到的是,朝廷征调他为少府(九卿之一,说难听点就是皇宫里管仓库的)!别说三公了!它甚至都不是个武职!而不是武职就意味着他必须交出所有的军权然后去朝廷报道,董卓当然不可能放下这六万大军去洛阳管仓库。自然是大发雷霆,拒不接旨。

    但灵帝显然是知道董卓不可能就这样妥协的,果不其然几天之后天使再至。这次任命升职为了并州牧自负军政,并允许携满编兵士任职。已经是天子之下最大的官职之一了,再不同意就只有可能是要谋反了!但其实依旧是个陷阱,满编是三万。但董卓的势力早就不止三万了,只要他接旨就意味着他必须自裁一半。而这剩下的一半还需受朝廷制约。朝廷有权力征调他手上的老兵,而皇甫嵩更是早就在半路上等好了。直接拿他自己手上三万中央军和董卓手上的私兵一对调,董卓就只能带着皇甫嵩的中央军去并州上任了。就算他能到并州,也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构不成任何威胁。

    有了实权的董卓当然是舍不得的,但他已经没有反抗的理由了。因为他那多出来的三万本就是违法势力,他敢报出来那就是自己找死。实在是没有办法,董卓只能硬拖。但究竟是什么给董卓带来了硬拖的勇气呢?其实是朝中宦官集团的一纸密令,灵帝已命不久矣。只要灵帝一去帝都战乱一起,说不定朝廷担心意外就废弃调任让他依旧驻守雍州。

    但奈何麾下各部皆被降军拖住实在是抽调不出人手,只得自己只身携之前所调配的五千精骑于长安一带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这一拖就是数月,而洛阳之内也早已是风起云涌。四月,灵帝重病过世。宦官集团秘不发丧,妄图为长子刘协拖延时间来聚拢权力。但显然何氏一族也不是吃素的,内线早就透露出灵帝归天的消息。何进显然不会给刘协任何翻盘的机会。也不管是否属实当即便按长幼顺序让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强行将皇权掌控在何氏一族手上,但这显然不符合规矩。宦官依旧声称灵帝病重并未归天,拒不颁布少帝即位的圣旨。而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局面,灵帝成了薛定谔的猫。他可能活着,也可能死了。

    就这样朝中政局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何进一脉照常上朝左右朝政。虽然新帝尚未及冠并不能朝前听政而是依旧居于内宫。而张让一脉则拒不承认,同时声称刘协才是钦定继位者并且灵帝还未西去。现在何进所想之事,就是如何彻底干掉张让残党。

    “现朝中,仅有董仲颖一人势力未能掌控,此前任命其上任并州也是一拖再拖。本将认为他应当是接到了宦官密令,若是张让与董仲颖里应外合恐生变故。本将意下即刻召董仲颖携部入京!先夺其兵权,以防后患。不知诸位爱卿可有高见?”何进现在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半个皇上,除了不能坐在正中间之外所行之事与皇上一般无二。

    其下瞬间就分为两派,以袁氏一族为首的实权派为了谋取利益浑水摸鱼。别说召董卓入京,他们恨不得召天下英豪入京。现在朝中别看是被何进压制,但只要外官入京再加上袁氏一族门生遍布天下。等到那个时候,是谁听谁的就不好说了。

    而另一边则是则是朝中老臣卢植郑泰为主的保皇一派,他们自然是明白袁氏一族的那点小心思。再加上外兵夺权之事并不少有,为了天子考虑自然是不能同意。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没有宦官干政较为干净的朝廷,而不是一个为了驱逐宦官引入外兵导致势力盘踞更加混乱不堪的朝廷。

    两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何进本来也拿不定注意。但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灵帝之母董氏秘密与宦官集团达成协议。保持统一口径灵帝尚在,而太后董氏则妄图替代刘辩之母何氏临朝听政。这一拳打在了何进的命门之上!这显然是符合祖制,但却是何进根本无法接受的。一旦董氏接收,他何进可能就是第一个被处理的对象。何进可不相信董氏与董卓并无联系,要是董氏联通宦官集团一起召董卓率部入京勤王。那么何进就将处于一个无比危险的位置。

    所以何进没得选了,只得抢先利用大将军之身份召董卓率部入京。而在董卓到达并被卸除兵权之前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灵帝已去,强行废掉董氏!而这也是一场豪赌,入内宫他就算贵为大将军也依旧只能卸甲除剑只身入内。若是带人或者披甲,董氏就可直接定其妄图刺杀灵帝。这罪责可就大了,但令何进没想到的是。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已然无牌可打,灵帝是他们最后的一张底牌了。一旦被何进揭穿他们都将万劫不复,所以内宫行凶这大逆不道之事也只能狠心下手。

    而内宫动手的后果谁都知道,那就是立即被定性为逆贼。果不其然,在宫外守着的何进部将吴匡等闻听何进被杀,遂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等斫宫门而入,又纵火烧南宫宫门。在这一刻,一切都完了。何进暴死,宦官反叛两方势力瞬间蒸发。反而让朝廷陷入了罕见的势力真空期,这也为董卓今后能轻而易举地扫除大部分对手埋下了伏笔。

    袁绍亦引兵入宫,杀宦官赵忠等。而剩余的张让、段珪等核心人员发动最后手段劫持少帝,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但袁绍等人却并未追赶。而是关闭宫门,大杀宦官,死者二千有余。宦官集团就此覆灭,但这也是袁绍走的最烂的一步棋。何进暴死,灵帝归天。但好死不死的还真有宦官们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险,一张伪造的立刘协为帝的诏书。如果给时间请大能仔细辨识自然是逃不过法眼,但真要立刘协为帝的人谁会给这种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