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 第十三章 局中博弈

第十三章 局中博弈

    这些年西北战乱不断,家家户户为了逃命几乎都有养马。精通御马之术的更是大有人在,其中更是不乏投靠董族的羌胡部族。更何况董卓在陇西武威经营多年,不断整合各部势力,兼并马群选取良种。使得董卓手下的骑兵庞大到了一个几乎可怕的程度,已然超过了朝廷的三水骑军。

    这要是放在平常,已是欺君大罪。要么接收朝廷收编进入三水营,要么就会被朝廷大军围剿。但现在天子都已自身难保,又能拿董卓如何呢。

    董卓去张温那开军议已经有些时候了。而其他人算算时间差不多了以后,自然也是聚集于中军大帐等董公回来下发任务。父亲为了能让我二人更快地接触并了解军中事宜,也将我等作为参谋带入帐中。

    片刻之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帐外传来。随着帐帘挑起,氛围也开始逐渐沉重了起来。

    “诸位将军!有些时日不见了。扩军之事实在有劳各位。看着我西北大军如此兵强马壮,本公深感欣慰。”

    “董公实在言过,若不是董公经营西北多年名声在外。我等怎么会如此容易地召集部曲。”

    “怎是我董仲颖一人功劳?各位随我董卓横行西北数载,名望同样不小。如今本公年事已高,难以再上阵对敌。今后建功立业还是得多多指教各位才是。”

    多日不见,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

    但有些核心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胡文才作为西北各大宗族领袖中的一员问出了各位将军最关心的问题。他身为西北望族,宗族荣誉为重,对军功一事一直很上心。这一次不再是我军单独行动,有了朝廷友军一同争抢功劳。他自是不想被中原的那些官宦子弟压在头上,但毕竟天子在上。要是朝中有人使绊子,恐怕又会陷入曾经的困局。而他们也已经没有资本再去等另一个十五年了。

    “末将等自是唯董公马首是瞻!只是此次并不只有我等一军,与友军难免有所碰擦军功更是难以分清。我等是否要让?末将听闻这张司空在朝中甚有人脉。若是惹怒其人,会不会再让我等陷入河东之困?”

    董卓轻蔑地一笑,显然没把他张温当回事。便回道:“嗯。但这次各位无需担心。本将于朝中混迹半载,宦官外戚早已势同水火。就连三公都已是素餐尸位,天子也已无力左右朝政。他张温乃大将军一派。为了把他张温摆上统帅之位,何氏一族没少在皇上面前摆我的道。我自然不会让他何屠户好过,与常侍合作势在必行。今日才见过张伯慎那土财主,真乃见识短浅之人。说什么要彰显天子威仪保护城中百姓,需出城迎战。还不是怕我董仲颖分了他的战功!哼!这帮猪猡根本没见过羌胡之人的御马之术。竟然敢在敌锋正盛之时,跟胡人打野战。我倒要看着他是怎么身败名裂的!”

    这倒是让立于一旁的李儒打了个寒蝉,这要是把张温给卖了那可就捅大篓子了。“董公万万不可!年初皇甫将军平叛未果,屡战屡败。现如今朝廷大军已入劣势,要是张温部溃败而我等未曾及时救援。这美阳可就难守了,美阳一破其后只剩扶风一县。若敌军奇袭绕过,可就直接兵临长安城下了。那时天子之怒可不是我等能挡之事。此举只弊无利!再加上何大将军于朝中运作,我等最少都要背上叛国之罪。而我等与众常侍之联合并不稳固。若是再有把柄握于何进之手,张常侍可能会将我等作为弃子。那可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嗯,此言有理。文优所虑我也清楚,但每一想至我董仲颖要去全力支援这个没脑子的蠢蛋,就实在是令我难以忍受。”董卓虽然非常窝火,但为了大局为了他手下的兄弟他不得不进行妥协。

    李儒的本职工作就是为董卓排忧解难,显然李儒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想法。“董公多虑。虽说不能看其覆灭,但让其吃场大亏并不是难事。羌胡各部互不相服,极难统领。就算是西北大族来了也是一般无二。张伯慎这么大一个肥羊作为诱饵,就算是他北宫伯玉亲临都难以整合这些抢夺战功的部族。而这时就乃董公之机,我军从侧路轻骑奔袭直取敌首。而敌军首领根本无力调集散开至四处烧杀抢掠的各个部族。自然是无力回防,轻而易举便可击溃中军。剩下的自然就是分割围剿清理残余,我想各位将军早已精通此事。也无需在下多言了。”

    牛辅本来还担心自己什么功都捞不到。说不定为了救他张伯慎还得损兵折将,但没想到尽然还有机会奇袭敌军大帐。这可是大功一件,要是抢到了自己的势力说不定还能再扩大一番。为了稳住自己继承者的位置,牛辅自然是物尽其用。一番恭维更是少不了说不定董卓和李儒一高兴就把这领军的位置给他了。“军师真乃神人,这无解之局瞬间便彻底逆转。他张伯慎想逼我等参战,损耗实力。现反倒成了我等之诱饵,着实高明!”

    “牛中郎过誉了,只是此次作战还有几点需多加注意。其一,我等需邀周将军于两侧共袭其军切不可独占其功。张温吃了亏,自是要找代罪之羊来顶替。若是我等一意孤行,这通敌陷害之名是少不了的。”李儒自然是明白牛辅的那点小心思,虽说并不在意但万万不会让牛辅的一意孤行坏了大事。

    “那我等直接突入敌军把敌军贼首杀灭,那这通敌之嫌不是不攻自破了吗?”牛辅怎么会允许到嘴的肉还要被别人分上一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张帅本就与我军势同水火,想要陷害董公什么理由都可以。再说这羌胡统帅我等还真杀不得,据线报消息此次统帅乃韩遂边章二人。此二人具为我西北望族,周慎动得,张温动得。偏偏我等动不得,雍州乃我军根基,若我等想有朝一日入主朝堂各族支持必不可少。我等不但不能拦其二人,还需故意放任逃走。其麾下羌胡各部不得死战,若有突围者听之任之。待平叛了结,这些部族皆可为我军所用。万万不可结下仇怨,断己后路。”

    董卓也不想平添仇怨,毕竟这边章韩遂二人与其关系还算不错。“好!军师所言甚是,那下边本将就开始发号施令吧。各中郎听令!现命各军骠骑全部暂时移至胡中郎麾下,以备奇袭所用。其余各部迅速整合部队,于奇袭之时同步围剿羌胡各部。执行吧!”

    “诺!”

    本来牛辅还想抢一抢这个职位,但既然不能动敌军的统帅那这个位子也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我本就于胡中郎麾下,再加上父亲的安排。自然是成为了临时组建的骑军大队中之一员,而队长当然还是我原来的顶头上司华雄。父亲到处疏通费劲心思让我分得一个位子是有缘由的。毕竟要是以后董军掌权,我受命统兵在外一界校尉还是雍州来的却连马都不会骑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更何况我本就长于河东,受困于朝廷只有机会骑骑代步马。这战马却是第一次骑上,高头大马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练习了数日之后,总算是掌握了父亲教我的持斧御马之术。父亲的绝活之一就是精通羌胡的双腿御马,无需缰绳便可操控自如。左正右反持斧于左侧,尖对于前,可刺可撩防不胜防。我还没这技术,实在无法只靠双腿御马。只得将斧刃背面夹于左腋,手握斧柄作骑枪状。

    又过几日,韩遂军已然逼近。张温部即刻开拔前去迎战。果不其然,大批步兵在一帮子连战马都不会骑的官宦子弟手下和羌胡骠骑打野战。是真的活腻歪了,才刚接战就被破开了好几个口子。

    当初皇甫将军分兵各处依城固守未能奏效,反被分割牵扯逐个击破。让朝廷军不再敢与其打消耗战,越来越多的朝中将领主张直接决战之策。这其实没错,面对奔袭劫掠为常的羌胡二族确实只有直击核心逼其决战才能破局。

    与各地征召而来的朝廷军不同,我军将士皆为董军根基。少一个对于董卓来说都是伤筋动骨之事,朝中无人不想除去董卓这些心腹将士,嘴中利牙。而大将军一系更是如此,张温这一手是为阳谋。明知野战羌胡大优,官军损耗必然不小。董卓若参战必会伤亡,直接折损董军实力。而他却随时可以从大将军手下获得补充。此消彼长之下,只需几场大战董卓就将变为无牙老虎。若是不从,拒不参战,那更是正中他张温的下怀。一手叛国之罪就能将其一撸到底,顺手还能接管其手下西北雄军以充实自己的势力。

    但这次张司空错的离谱。他竟直接以大军之势,强压至敌军面前逼其野外决战。实在是太小看羌胡各部的狼群分割战术了,不过这也难怪。没在西北摸爬滚打过的人绝对不会相信哪怕三倍于敌的兵力,只要统军不严,不能行令划一。和几乎全员骑兵的胡人打野战,只需几次冲锋拉扯就会被彻底割裂而不得不各自为战。人数优势自然也是荡然无存。

    随着斥候快马加鞭地将增援指令传至董公大帐,我等的开拔号令也即刻传来。

    “各部骑军听令!大战在即,军令如山!即刻开拔,随本将奔袭敌营!去杀他个天翻地覆!驾!”胡文才收到信号后一马当先,而各部整合起来的轻骑大军也随着将旗急速奔行了起来。

    华雄也早已整好军备,领着我等按照此前安排之序。一字长蛇地跟上前军的步伐。

    “我们走!”

    马蹄声轰轰作响。如此之多的骑兵一同开拔,那场面着实壮观!望着身前华校尉那雄壮的背影,以及周边各骑那虽然互不相识但肃穆坚毅的眼神。我的心中也不由得热血沸腾,第一次觉着这才像个打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