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 第十二章 羌胡乱起

第十二章 羌胡乱起

    转眼已是申时,我二人去伙房讨了些哺食顺便也给父亲和先生带了些。

    “父亲,已至申时该用晚膳了。”

    见屋内还是毫无动静只得轻敲了几下房门。

    “进来吧,未想竟已至申时。今后两个小子也望先生指教了。”

    “将军这是什么话,各取所需罢了。再说小生是看着他们兄弟二人长大,二人之字皆吾所授。过去只是有实无名,如今实至名归。实乃顺理成章之事。”

    而当我兄弟二人推门而入之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摆好的香案。

    “公恒,公明。快过来跪下,今天是你等拜师之日。还不快见过恩师。”

    而我俩说实话早就把文优先生当作自己的师傅了,从小到大除了父亲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文优先生了。毕竟父亲和先生可以说是董公麾下唯二举目无亲的人了。

    一阵繁复的拜师礼后,总算是敲定了关系。但跟那些大家族中的拜师礼比算是简单地多的了。

    “拜见恩师!”

    “平身吧!字号既然已经赐过了,那就不用了,还是快些用膳好了,看你二人着实都饿的不轻。”我二人腹中不约而同地咕咕作响,倒是这严肃的仪式平添了一分趣味。

    “来,吃吧!”

    一旁的父亲也没闲着,早已将吃食一一装入器皿中。

    大快朵颐永远是让人感到满足的,但我的脑子也没闲着。想到先生,才明了权力确实会改变一个人。曾经的先生从未有任何收徒的念想,一心钻研。但现在手握大权,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和后路考虑。

    “你二人,可曾找到那些小斧子的使用之法?”不多时已然用膳完毕,而父亲也开始关心起那些给我们的新武器了。

    “额,父亲。我二人试了半天发觉这些小斧子好像只能拿来扔。不知我二人是否过于愚钝?”

    “无需多言,到门外试给我看。”

    我和弟弟玩了大半天除了发现这玩意除了竖着扔还可以横着丢外,其他实在是没什么发现。弟弟斜着丢的时候总是直接插进大树之中,而我有时候可以擦着树皮一路刮过去。

    “看来你们和这飞斧还是挺有相性的。熟练了弓箭的人,越练习不但飞斧之术很难长进。还会同时越来越不适应弓矢,所以为父并未先教导你等飞斧之法。既然你二人都有适性,那事不宜迟,从明日开始正式练习!“

    后几日父亲为我兄弟二人演示了飞斧的多种手法,其中最让人称奇的还是回旋之法。着实难以把控,一不小心就容易伤到自己。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都是在这平淡而又枯燥的练习之中度过,年底将近先生或者应该说恩师的脸上也多出了一分愁容。与我父子三人不同,先生乃董公女婿。自是有家室之人,而在我等出征之时董氏一族也早已迁回故地。

    转眼已是一年,元旦将至。却与亲人相隔万里,唯一的姐夫还想要自己的命。这如何不令人叹息。年末之夜,一切如常。毕竟谁都不想想起这个悲伤的事实,能做的只是装作平常无事一般。

    但一阵急促的敲击声却打破了这夜晚的宁静。

    “启禀文优大人!董公连夜骑马赶回,现令小人连夜召集各部校尉前往村头报道!”

    一阵火急火燎的声音从门外传入,还未有片刻便再次离去。八成是赶往下一处去通知了。但语气中的兴奋之感,却是难以掩盖的。

    “董公回来了?太好了!我等终于回乡有望了!快,我们立刻赶往村头!”

    四人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地方。

    “文优,幸苦你了!”

    “董公过誉了,文优早知有此日。只是未想西北会这么快大乱。”

    “嗯,西北已然出事,但还不至于火烧眉毛。何进匹夫已经压不住这帮叛贼了,于两日前才放我离去。处理好流程后,快马加鞭才于此时赶回军中。即刻传令,命董卓军所有部曲。全速行军赶回陇西调集旧部,以最快速度完成扩编。”董卓也没有闲下来,立刻开始分发命令为重掌兵权之事做准备。

    “那岳父您呢?不与我等一同回陇西吗?”

    “不,朝廷的平叛大军明年年初就将进驻三辅。这次还是皇甫将军领兵,但军中统帅多为官宦子弟。他们还以为这些羌人和黄巾匪贼一般好对付呢,早晚要出事。我会留在军中监控尔等动向,时不时会向你等传递消息。记住,想办法把它透露给北宫伯玉他们。只有皇甫嵩溃败才能真正助我上位。去吧!”

    “诺。”

    董卓也未曾多留,吩咐些许后就再次赶回了洛阳城中。而我们这些西北来的土包子连进城的机会都没有就再次踏上了离去的道路。只不过这次是回乡了,大家的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许。

    月许,大军总算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而扩军之事自然也是紧锣密鼓地展开。董卓经营西北几十年,名声在外。一说重回西北要扩军,别说曾经的那些老部下,很多年轻壮士都非常渴望能进入董公麾下。毕竟这西北战乱之地,常年被羌胡扰乱。能在胡人面前硬气是每个西北男儿都渴望的事。更别说现在羌人又开始在西北为非作歹,这种憬愿更是愈加迫切。

    军力一下子扩充了数倍。而这次我却是和弟弟也互换了一下位子,我反而是来到了胡文才将军的麾下。两人均官升二级。被提拔到了都伯的位子,统帅百人。十都为一校,五校一中郎。父亲等人按照编制来说已经和黄巾平叛时的皇甫将军平阶了,牛宗弼的势力更是级速膨胀。他手下的势力都快抵得上一个半中郎了。

    “集合!”

    今天是改组以后第一次在校场集合,真的很好奇我的直属上司是个怎样的人。弟弟原来一直在斥候营混,对于正式编制的这些将官反而是一点都不了解。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直接统帅!本校姓华名雄,以后只准称呼我华校尉!现在从各都伯开始,依次报数!”

    军队急速膨胀必然导致战斗力下降,好在董军旧部原本最低都是伍长。现在只是官复原职,对于领兵都有经验。所以扩充以后并不是非常混乱。只是要将这些新兵做到号令划一要花些时间罢了。

    转眼又是半年,这新兵总算是像点样子了。我还曾托弟弟在军中询问了一番贾文和先生的下落,但现在看来他确实是趁势离去了。朝廷大军早于三月就已抵达三辅。而后董公经常派人快马传信给我部,但说实话恩师是怎么和韩遂北宫伯玉他们联络的着实没想明白。明面上肯定是不可能的,这可是犯天下之大忌。逮到可就是叛国罪,但效果感觉很有用。皇甫军屡战屡败,逐渐不支。但实在是猜不透到底是这帮羌人挟持西北望族后有脑子了,还是情报起到了作用。现如今就连三辅之地都已岌岌可危。

    又过两月,已然是中平二年八月。再平不了叛就要入冬了,到时想要打赢羌人就是难上加难了。朝廷威望严重受损,天子终于忍不住了。无论何大将军如何担保,都保不住他这手下的朝廷军了。直接将皇甫嵩一撸到底,调任回京听候受审。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统帅三军。与副将执金吾袁滂讨伐胡人北宫伯玉。同将中郎董卓周慎二人提拔为破虏及荡寇将军辅之。

    现在的董卓才是真正地大权在握,即刻调我等归任。因为董卓上位的最大原因就是向天子保证自己无需朝廷配发一兵一卒。现如今国库空虚天子又爱财,自是巴不得如此。要不是张温出的钱着实够多。这三军统帅之位可能就是董卓的了,所以董公与张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有些锋芒相对。

    羌人大军已然进驻到扶风郡一带再往东就威胁到长安外围的三辅地区了,而陇西郡则远在雍州最西侧反而受扰较少。长途跋涉后终于在美阳一带会师。

    “启禀董公,西北大军已然带到!”

    “好!各位都是我西北猛士!今为讨羌,汇聚至此。本将万分感激!执此矛戈,兄弟一心!随吾一起重建那曾经的荣耀,屠尽这羌胡乱匪!”

    “必胜!必胜!”

    军中将士群情激昂,但就在此时传令而至。

    “报!羌胡忽然急速行军,将近美阳。张司空召诸位即刻前往中军大帐商讨防守事宜!”

    “哈哈!没想到这帮贼匪这么快就来送死了!走!诸位随我前去一趟,让这帮活在襁褓的皇亲国戚们看看!我们西北虎狼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