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演义尘封的三国英豪们 » 第十一章 好景不长

第十一章 好景不长

    “拿下!”

    我等随朝廷大军班师回朝之时,大家还一路欢天喜地讨论能得到什么封赏。但没想才入洛阳城门,就遭受朝廷羽林禁军缴械。

    “召原东中郎将董卓。因收复广宗之时,攻城懈怠贻误战机。迫使大军固步不前,恐有通敌之嫌。使得朝堂震怒,罪该致死。然天子明晰事理,以上下一心讨贼为重。为稳定军心不曾即时召回,现如今黄巾已定天下太平。特遣天使宣读罪名,但念及其收复平乡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现叛董仲颖减死罪一等,收押天牢听候受审。其麾下各部不得入京。当即移交皇甫中郎麾下,屯于河南尹郊外随时听候调遣。钦此!”

    “臣。。。领旨,谢陛下不杀之恩。”

    这一刻的董卓瞬间苍老了许多,虽说李儒在回军之时告诫过。朝中常侍大将军皆不容他,班师之后必遭秋后问罪。但他着实没有想到这来的会如此之快,而罪责之重稍有不慎可能就将万劫不复。

    而我本人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刚到洛阳城下就突然转向,不但没能进城反而还朝着东南方行去。离洛阳帝都越来越远了,本来还想借机会进城看看这帝都到底是什么样呢。。。但现在看起来八成没机会了。

    不知走了多久却来到了河南尹地界。这河南尹作为帝都卫城,自然不是河东郡能比。要是有机会在这逛逛也是极好的。但没想到刚过界碑就被下令就地扎营,还不准我们出入。周边全部被皇甫将军的部队围住,一时之间倒是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啥封赏没有不说,怎么感觉好像还被监禁了。

    没过几日,大军再次开拔。这次却是来到了一个被清理出来的废弃村庄当中,听说这里当初是司州黄巾地方首领的秘密据点。后来被唐周检举,连根拔起。虽说在那之后朝廷就没再限制此地出入,但为了避嫌也没人敢再回到这个地方。就这样一个原本富庶的村庄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虽说有个地方住了,但同样还是被限制在村庄当中不准出入。周边的其他部队已然离去,但是围绕村庄巡逻的羽林骑兵还是有不少。虽说村中有些残破,但好歹是帝都之下。只要稍稍修补,这地方说实话还是不错的。

    毕竟这一路来的实在不明所以,只能这样勉强安慰安慰自己了。

    为了节省空间让更多的人有屋可住,同时避免因为董卓的突然消失导致军中人心惶惶。文优先生立刻开始以亲属以及编制关系分配房舍,以长期驻扎为前提防止各部之间产生冲突。别人可能以为这只是临时驻扎,但李儒知道这是一次没有终点的等待。虽说朝廷肯定是不敢动平贼功臣,但具体什么时候有机会能放出天牢重掌军权。说真的就要看西北那帮羌人的造化了,要是他们被击退。那么董卓将会被无限期囚禁。风头一过私下提审,我们重回西北的梦想可能就要永远落空了。

    为了节省空间,我兄弟二人又被调回了父亲的麾下。虽说此处乃天子脚下,但毕竟只是个曾容纳数百户人的小村子。想要塞下严重超编的董氏大军实在是有些为难,就算不算上直属后勤人数依旧直抵五千之众。谁都不愿再继续居住在那简陋的行军帐篷之中,那就只好大家一起挤挤了。

    “哈哈!弟,好久不见喽!”我背着自己的小背囊踏上了归途,只是这次的家换了一个地方。但只要有父亲和弟弟在,不管身处何方它都永远是我的家。照着段校尉给我画的地图,在这小村中七拐八绕地终于来到了先生分配给父亲的住所。而在这乡野小道的对面则是另一个同样背着包袱的身影。

    “就知道是你,哥!不知道这次能在这个新家呆多久。咱一起进去吧,好久都没见过父亲了!”

    “父亲,我们回来了!”

    当我兄弟二人推开这略显破旧的房门之时,映入眼帘的除了正在清扫地面的父亲外。文优先生竟也坐于案几之后处理公文。

    “恭迎先生,小子不知先生大驾光临。实在有失礼节,还望先生恕罪。”

    “无妨,我也未曾向徐将军提起过自己会来此处。汝二人自然是不可能知晓实情,本来也未曾如此打算。但当鄙人处理好房屋之后,方才想到自己的住所却是被遗忘了。一时竟找不到空隙插入,这才想起你父子三人所住的这间小屋。”

    “先生说笑了,能与先生同处一室实乃我兄弟二人之幸事。行军半载,在很多时候都有些拿捏不定。这才意识到谋略之重,本来此次卸甲之后就想继续跟先生学习学习。现在反而是方便了不少。”

    这时原本在一旁清扫房屋的父亲,却是抬起了头来。

    “嗯,看来汝等二人这半年行伍算是没白参加。已然知晓自身所缺之处,这两天就跟着先生后面好好学学。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长此以往只会遭人猜忌寸步难进。为父及你董伯父都为此吃过大亏,不能明晰天子之意只会平白便宜了他人。以至功名两空。希望你们二人不要走上我们的后路。”

    一说到这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件重要之事。

    “先生,董伯父呢?为何我一直未曾见到伯父身影,而且为何我等不入京城反而在此驻下了呢?”

    “你董伯父被收押天牢了,大将军和常侍都不想让董公入朝。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手私通敌匪故意延误战机足以抵消一切。而这一次想让我等重归西北,可就真得看这些羌人的造化了。说来也可笑,曾经我等恨不得打到这些羌胡永世不得翻身。现在却巴不得他们胡作非为,董氏一直在暗中支持羌人叛乱。很多西北望族的消息都是我们透露出去的,让他们成功地挟持众望族横扫西北。真是造化弄人啊,哎。。。”

    “此次不知要困于此地多久,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但西北羌军在我等的干预之下几乎没有遭遇过什么像样的抵抗,按照我的计算最迟明年年初之前朝廷就再也无法压制这些羌人了。”

    李儒逐渐开始有些自言自语了起来,虽说这一切都被他算计到了。但这种无可奈何,只能看天子何念的感觉却甚是难受。

    而在这一刻,说实话我想到的不是这命运难料。而是贾文和先生曾经对我说过的一番话,这可能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先生,您曾时常教我以己度人,方可自醒。我觉着以您的谋划这重归西北之事已然面面俱到。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董公迟早会出来的,只是平定西北的早晚不同罢了。待掌权西北再次班师回朝之时,就是董公大成之日。只是在下觉得先生到那个时候和如今的董公岂不是如出一辙?董公最起码还有我等强军,让他人不敢轻举妄动。但先生到那时该如何自保?小子实在是想不出破局之法,还望先生指教。”

    一说至此,文优先生反倒是愣住片刻。而父亲却也是面带笑意地坐在了一旁,只有弟弟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嗯。。。你说的对,当局者迷啊。精谋细算,却是忘了自己的身份。董公膝下无子无孙,我和宗弼兄皆为继者。这位子太高了,带来的利益已然不是情义可以左右干涉的程度了。待董公上位定会犹豫宗族继任之争,我虽无心争抢。但宗弼可能不会容我,其势之大几乎无人能及。只怕到时坑害于我,让我身败名裂。那可就真是无妄之灾了。嗯,着实需我再三思虑。”

    而身处一旁的父亲也紧咒起了眉头,说实话这并不是文优先生一人的顾虑。父亲也常年和宗弼将军互不对付,要是真有那一日。我父子三人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公恒啊,你倒是让为父想起一事。前些日子于战场之上多次使用弓矢,但说实话为父看的出它并不适合你。早年训练之时,为父还以为是你不甚用功。但现在看来并不如此。本来我并不是很想将此物教于你二人,但现在看来很有必要了。这些东西是为父在军中命铁匠打造的,你二人先拿去到外边试试手。为父还有事要和先生详谈,出去吧。”说完父亲就回身从架子上拿下俩条皮革交与我二人。

    “诺。”

    这倒是让我感到很新鲜,还是我与弟弟各人一条。待我走至门口之时才发现,这上边尽然插满了一个个斧刃呈圆弧状的小斧子。比单手斧还要小,但看上去很是奇特。

    “哥啊,这玩意是拿来干啥的。。。我怎么越看越像球型菜刀?难道父亲是要教我们厨艺吗?但是这一套刀具完全一个模样,难道做菜还能把刀切断了?”

    “emm。。。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觉着这东西是个消耗品。要不然也不会做成这样,还弄出来这么多一模一样的。”

    再三研究了一会后还是没什么头绪,反而是弟弟在一旁把他当菜刀玩了起来。

    “哥你别说这玩意还真挺轻便的,我把它抛起来还是能直直地落在砧板上。以后可以拿来耍帅了!”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了个想法。这东西怕不是拿来扔的吧。。。就和弓箭一样。”

    别说还真是,玩了玩还挺顺手的。这力道砍树上可比弓矢强多了,还能拔下来重复用不会折断。这要是能找的回来倒还是真不错。就是不知道能扔多远。

    兄弟二人在这玩地不亦乐乎,而天色也渐渐黯淡了下来。看来父亲和文优先生讨论之事还挺重要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