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寒樱 » 第四章 回府

第四章 回府

    清晨,东山院。

    尚凝华趴在小桌案上,手边的千字文才写了两个字,歪歪扭扭,像会蠕动的虫子。

    尚卫青踱步进来,身后还跟这个小婢女,尚凝华听到了动静,但是懒得抬头,每次受罚,不管自己怎么哭闹撒娇都不管用,抄字是逃不过的,但是能拖就拖...

    “奴,给六娘子请安,特来感谢六娘子。”

    一个小丫头的声音,还有点熟悉。

    尚凝华抬起头来,阿碧?

    “阿碧,你?你怎么来了?”阿碧还是被发现了?

    阿碧娘亲是丰登院的厨娘,阿碧常常帮着阿娘在厨房干活。昨日阿娘在丰登院干活,阿碧也跟去了。尙凝华发现了阿碧,她是跟着阿碧到的厨房。阿碧说她长大了要像她阿娘一样做厨娘,尙凝华想在行动上支持她,就趁着灶房没人让阿碧烧菜,结果...把灶房烧了。

    祖父疼爱她,阿爹怕祖父也不会罚她,但是如果让人知道烧灶房的还有阿碧,阿碧一定会受罚的,所以俩人从灶房跑出来后,她就让阿碧躲起来了。

    尚凝华起身走到祖父跟前,摇着尚卫青的袍袖,“祖父,不关阿碧的事,是我让她跟我一起去灶房的。”

    尚卫青轻轻拉开她,看着俩人,“今日阿碧就去亨馆,去学厨艺。”

    亨馆,尚凝华去过的,是武道城里最有名,最好的酒肆,亨馆的掌厨,每隔三月一换,由竞选获胜者担任。这个轮换制,吸引无数烹人,老饕前来。烹人为自己正名,老饕为一饱口福。若是在武道城的亨馆担任过一季掌厨,将来不论去哪里的酒肆,酒楼,都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亨馆不只是武道城最好的食馆,更是大盛烹人的炼金炉。

    阿碧去了亨馆,便可以学习最好的厨艺,一定受益匪浅。

    看着阿碧走出东山院,尚卫青摸着尚凝华的丫髻,“丫头,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你可懂?”

    尚凝华看着祖父,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茶汤沸了,尚卫青为自己添茶,不及不许十分从容,茶盏里热气升腾,白色水气萦绕在茶盏周围。尚凝华回到小桌案前,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刻的尚凝华,身姿端正,一笔一划十分认真。

    尚怀英用过早膳,去了城南的庄子。

    母亲在他续弦的事情上是执着了些,但是母亲有些话也在理,孩子成长的时光里,亲人的陪伴很重要。

    快七年了,那个孩子已快七岁了。

    城南的二进小院。

    一个老妪在院子里扫洒,金大媳妇领着一个梳着总角脸蛋白净的小儿等在正屋前,小儿衣着整洁,身子瘦小,眉眼间同尚怀英有几分相似。

    当年杨止梅将他换走,尚怀英偷偷将他送到庄子上。

    这些年,一直由金大媳妇帮忙照看。

    尚源稚嫩的行礼,“家主。”

    尚源对尚怀英并不陌生,几乎每月都能见着一次。

    夜里,东山院。

    “是该接回来了。”

    尚怀英无奈,“认祖归宗怕是不可能了…”

    尚卫青叹息,“以养子的名义接回来吧,一个谎言一旦开始,想结束就难了。”

    几日后,阿源进府。

    尚怀英的养子,取名,尚源。

    住在前院静益轩,和尙凝华他们一起上家塾。

    尚怀英若在在府中,定会去静益轩小坐,府里上下都知家主对养子的看中。

    尚源进了家塾,尙凝华自然是欢喜的,她时常跟着阿爹,祖父去庄子,尚源喜欢画画,尚凝华每次见他,他都一身墨渍。

    这日下了学,尚凝华拉着尚怡沁去找尚源踢毽子,尙凝华最多能踢三四个,尚怡沁性子文静但身子骨却是灵活一次能踢七八个,尚源不会踢,每次都是一两个。

    尙凝华安慰他,“没事的,你多多练习就能踢得和我一样好了。”

    尚源点头。

    尚凝华又道,“玉娘子踢得可好了,能踢好多花样呢,毽子像长了翅膀一样。”转头就对金柳道,“金柳,快去喊玉娘子。”

    没多久玉娘子就来了,拿了新做的枣泥酥饼。刚进庭院,还没来得急行礼,就被尙凝华拉着往里走。

    “玉娘子,快来踢毽子,会飞那种。”

    尚怀英回了尚府,径直来了静益轩,刚进院就听见孩子们欢快的叫好声。

    缓步进去,三个总角围着玉娘子拍手叫好,玉娘子穿浅青色齐胸襦裙,梳着反绾髻,发髻上一根盘丝银簪,落落大方。素手微拉襦裙,眼波随着毽子流动,翻身,换脚,侧踢,一个外旋,肩头一抖,身体旋转,毽子同她一起飞舞着,玉娘子面露微笑,许是踢得热了,脸颊处泛着红晕。

    尚怀英停下脚步,这是他见过的那个冷面玉娘子吗?

    “玉娘子踢的好。”

    忽的,毽子落地,玉娘子收了笑容,向尚怀英行福礼。

    秋风瑟瑟,天气渐凉。

    深秋里,学堂边上的柿子熟了,黄橙橙的果子挂满了枝头。

    尙凝华惦记它很久了,以至于这几日先生讲什么都没听进去。

    今日下学,尚凝华第一个跑出来,抬了小腿就要往上爬,尚怡沁拉了拉,“六妹妹太危险了。”

    尚源站在尙凝华身后张开细小的双手想护着她。

    圆滚滚的尙凝华努力半天,手脚并用也还处在原地蛄蛹,脸都憋红了,笨拙又好笑。

    尚恩豫和尚恩锦闻声走来,“这是怎么了?”

    金柳行礼,憋着笑,“六娘子,想摘柿子。”

    尚恩豫看着还在努力的妹妹,笑道,“六妹妹等着,阿兄帮你摘。”

    说完,拉开妹妹,拿了金柳手上的布袋,把袍角塞进腰带里,挽起袖子就开始往上爬,毕竟跟着教头学了这么多年武艺,臂力没的说,三五下就上树了,找了根结实的树干骑着就开始摘柿子,直到布袋装满。

    日落西山。

    尚怀英来东山院给尚卫青请安。

    看到坐在秋千上心情低落的尙凝华。

    “这是怎么了?”

    尙凝华撅着小嘴,“阿华不会爬树。”

    尚怀英眼角抽了抽,顺着女儿的话问道,“阿华爬树做什么?”

    “摘柿子,掏鸟蛋。”

    尚怀英伸手揉了揉额角,“阿华是大家闺秀,不用会那些。”

    “为什么大家闺秀不用会那些,会的多不好吗?”

    会这么多,真的好吗?尚怀英语气温和,“阿华现在小,学不了太多,等阿华大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很多很多了…”

    “那等阿华长大了会比阿兄们还厉害吗?”

    “阿华现在就比阿兄厉害啊。”

    尙凝华一脸不信。

    “我们阿华,会打络子啊,你阿兄就不会。”

    尙凝华脸上有了笑容,重重点头,“还有吗?”

    “阿华琴弹的比阿兄好!”

    “还有吗?”

    尚怀英牵起尙凝华走到曲流边,“阿华还会逮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