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唐末当反王 » 第29章 鸳鸯戏吻

第29章 鸳鸯戏吻

    婉儿向李无妄道谢后,随他前往瞿萝处。

    瞿萝见婉儿到来,眼中闪过一丝关怀,轻声问道:“这位姑娘是何人?”

    李无妄简短地说明了婉儿的遭遇,瞿萝听后,脸上露出愤慨之色,她连忙上前,紧紧握住婉儿的手,柔声道:“婉儿妹妹,你受苦了。从今往后,这里便是你的家。”

    婉儿眼中含泪,感动不已,哽咽道:“谢谢瞿姐姐,婉儿愿为义军尽一份绵薄之力。”

    瞿萝点头,随即吩咐手下为婉儿安排一间干净的房间,让她稍作休息。

    此时,县衙的财宝已被义军搜刮一空,堆放在大厅中央,金光闪闪,令人咋舌。

    李无妄望着眼前的财宝,眉头紧锁,沉声道:“这些财宝,足以让县令赵仲达富甲一方,皆是民脂民膏。我等身为义军,岂能私吞此等不义之财?”

    瞿萝点头称是,道:“公子所言极是。这些财宝,应当用于义军之需,或分给贫苦百姓,以解他们燃眉之急。”

    李无妄颔首,随即转身对众将士道:“诸位兄弟,这些财宝,一部分用于义军军饷开支,购置武器铠甲,以备战之需;另一部分,明日分发给曹州城内外的贫苦百姓,让他们能度过这个冬天。”

    众将士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李无妄又转头对瞿萝道:“瞿舵主,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务必确保每一分财宝都用在刀刃上。”

    瞿萝拱手道:“公子放心,瞿萝必不负所托。”

    ……

    县衙易帜,成了李无妄义军的策源地。

    目光所及,下一个目标直指曹州府。

    半月间,李无妄在冤句广纳兵源,数千难民闻风而至,义军之众,已逾万人。

    那县令弃衙而逃之后,向曹州刺史禀报,请求发兵征讨。

    然义军声威日盛,曹州府连王仙芝的叛乱尚且难以应付,岂敢轻易触动李无妄这根硬刺?

    与此同时,系统的民怨值已然冲破十二万。

    李无妄立于窗前,望着夜色中的星空,心中感慨万分。

    造反之举,如今看来,实乃明智之选。

    高骈远在西川抵御南昭之患,朝廷四处烽火连天,起义军此起彼伏,朝廷之力,已难以顾全大局。

    义军借此良机,正可壮大势力,一展宏图。

    历史上,朝廷初时派刘巨容前来镇压黄巢之乱(今已演变为无妄之乱)。

    然而刘巨容此人,心怀私念,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唯恐镇压义军之后,朝廷不再重用,故而未来不会对义军下狠手。

    加之杨复恭失道寡助,各路藩镇自守一方,对李无妄、王仙芝等反民视而不见。藩镇巴不得天下大乱,自己便可偏安一隅,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不受朝廷调遣,不纳贡赋,逍遥自在。

    ……

    夜色沉沉,曹州城外,战鼓隆隆,旌旗猎猎。

    李无妄率领的义军在此集结,准备向曹州城发起攻击。

    天平节度使薛崇率领三万士兵前来镇守曹州,双方大军在沙场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州城的城楼太小,如果三万士兵缩在城楼里,便是坐以待毙,因此只能在城门前与义军决战。

    义军一方,冲天大将军的旗帜迎风飘荡。

    李无妄列于阵前,目光如炬,望着对面天平军的行伍。

    瞿萝、李诗涵、黄巢、吴苍、尚让、林言、赵章等将领,骑着战马,分列阵前。

    李诗涵手持长剑,道:“李郎,天平军虽众,但我等士气高昂,定能一战而胜。”

    “诗涵所言极是。我等虽为义军,但心中所系,乃是大唐社稷的福祉,岂有不胜之理!”

    李无妄振臂高呼:“诸位英雄,今日之战,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与你我的存亡。我等当齐心协力,奋勇杀敌!”

    众将士齐声应和,呼声震天,士气如虹。

    对面,天平节度使薛崇见义军士气高昂,心中不禁一紧。

    他深知李无妄非等闲之辈,今日之战,恐怕难以轻易取胜。

    然而,作为朝廷命官,他岂能坐视不理?

    薛崇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喝道:“天平军听令,誓死保卫曹州!”

    天平军将士齐声应和,战鼓擂动,双方大军如潮水般冲向对方。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李无妄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瞿萝、李诗涵等人紧随其后,奋勇杀敌。

    天平军虽众,但在义军的勇猛冲击下,渐渐败退。

    薛崇见势不妙,心中焦急万分,却也无计可施。

    战斗持续至深夜,天平军终于溃败而逃,退往郓州。

    李无妄率领义军乘胜追击,一举攻下曹州城。

    城破之际,城内的官员领着百姓欢呼雀跃,迎接义军到来。

    李无妄骑在马上,望着欢呼的百姓,很是受用。

    看来成王败寇,说得一点都不错,反贼又怎么样?赢了就是百姓眼中的将军,甚至是皇帝。

    婉儿在军队后勤方阵中,目光偶然扫过一众官员,忽见一熟悉背影,心中一凛,忙走上前,向李无妄禀道:“将军,那便是冤句的县令赵仲达,正是他掳了小女子至县衙,欲行不轨。求将军为小女子做主。”

    赵仲达闻言见状,脸色骤变,浑身颤栗,想要逃跑,看了一眼乌压压的义军,却走不动路。

    他本以为此战天平军必胜无疑,自己躲在曹州城内,待战后自可安然无恙。加之他自恃官职在身,李无妄这等义军首领,必不会因一女子而轻易加害于他。故而在义军攻入城中后,他仍随众官员前来,企图以投诚自保。

    然而,他哪里料到李无妄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仁慈。

    李无妄一听婉儿之言,脸色一沉,随即向身旁的小兵示意。

    几个小兵得令,迅速上前将赵仲达押至李无妄马前。

    赵仲达见势不妙,连忙跪在李无妄马下,颤声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小人知错了,求将军开恩,饶小人一命!”

    李无妄俯视着跪在脚下的赵仲达,冷笑一声,道:“你身为朝廷命官,却行此禽兽不如之事,欺凌百姓,何曾想过饶人一命?今日你若不死,何以平民愤?”

    赵仲达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如筛糠,哀求之声愈发凄厉。

    李无妄剑光一闪,赵仲达的头颅已滚落在地,鲜血四溅,冷声喝道:“此等狗官,死有余辜!”

    众将士齐声喝彩,士气更是高昂。

    婉儿眼中含泪,望着那滚落的头颅,心中既是悲愤又是感激。

    她深知,那一夜若非李将军攻打县衙,自己恐怕难逃那狗官的魔爪。

    李无妄挥剑指向曹州府衙的方向,高声呼道:“众将士,随我入城,安抚百姓,共谋大业!”

    众将士齐声应和,声势震天。

    城内的百姓见义军入城,夹道欢迎,不少百姓自发地拿出家中的酒肉,犒劳义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