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唐末当反王 » 第30章 掩贼救巢

第30章 掩贼救巢

    李无妄攻下曹州之后,迅速接管了官府的库银。

    官员们心知肚明,钱虽重要,但性命更为要紧,因而不敢有丝毫藏匿,只是略留些许以维持生计。

    至于曹州的赋税,李无妄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先免除了沉重的农业税,又将私盐合法化,让百姓们得以负担得起日常所需的粗盐。

    这一举措,无疑深得民心,曹州百姓对李无妄的敬仰更胜往昔。

    日暮时分,李无妄忙碌完一天的政务,回到书房之中。

    小莲已为他泡好了一壶热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小莲柔声劝道:“相公,近日曹州事务繁多,你切勿太过劳累。”

    李无妄将她拥入怀中,微笑道:“有你在旁,我又怎会感到劳累?”

    两人相依偎间,情意绵绵。

    此时,门外忽传来敲门声,黄巢的声音随之响起:“主公,有要事相商。”

    小莲忙起身,步至门前,打开门扉。

    黄巢面色凝重,步入书房,拱手道:“主公,有一消息,需得告知于你。”

    李无妄请他入座,问道:“黄将军有何要事?”

    黄巢沉声道:“王仙芝与我有盐帮之谊,他听闻我在主公帐下为将,故修书一封,他说想来曹州与你会合,共图天下。”

    说着,从怀中取出书信,递与李无妄。

    李无妄展开书信,细细阅读:

    “黄巢贤弟,别来无恙。闻君投入李无妄将军麾下,共谋天下大事,愚兄甚感欣慰。昔年盐帮之中,你我沉浮商海,情谊深厚。今虽各奔东西,但志向未改,共图天下之心犹在。

    “吾今据菏泽之地,聚义士于旗下,然势单力薄,难成大事。闻李将军英勇善战,深得民心,曹州一役,威震四方。愚兄钦佩之至,故欲前来曹州,与君会合,共谋大业。

    “若得李将军首肯,吾将率部众前往,届时你我兄弟联手,必能横扫天下。望贤弟转告李将军,吾之诚意,天地可鉴。”

    李无妄读罢书信,陷入沉思。

    王仙芝此人,在历史上多次险些被朝廷招安,恐怕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是史书上又说,十一月份,朝廷势会派遣大军前来征讨。

    若此时不与王仙芝会师的话,自己势单力薄,定会被朝廷剿灭。

    李无妄思来想去,一筹莫展。

    黄巢见主公沉默不语,知他心中所虑,拱手道:“主公,王将军此来,乃天赐良机。若得他相助,我等兵力大增,定能抵挡朝廷大军。”

    李无妄沉吟片刻,道:“黄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兵力薄弱,确实难以取胜。”

    黄巢点头称是:“王仙芝麾下义士众多,且菏泽之地民心归附,若能与他联手,则大事可期。”

    李无妄踱步数回,终于下定决心,那就先利用一下王仙芝吧!到时候如果不是一路人,再划清界限。

    “好,便请黄将军回书一封,告知王将军,我等同意会师,要他速来曹州,共商退敌大计。”

    黄巢闻言大喜,拱手道:“主公英明!末将这便去准备书信。”言罢,转身欲去。

    李无妄忽又唤住他:“且慢。书信之中,需言辞恳切,表达我等诚意,并告知王将军曹州的现状,以及我等计划。”

    黄巢点头应是:“主公放心,末将定当妥善处理。”说罢,转身离去。

    十一月,秋风萧瑟,寒气逼人。

    正如李无妄所料,杨复恭借皇帝圣旨,派下的围剿令,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

    刘邺率领的淮南军、杜审权率领的忠武军、穆仁裕率领的宣武军、李种率领的义成军以及薛崇率领的天平军,五路兵马共计十万众,浩浩荡荡,直扑曹州而来。

    不过话说回来,高骈在西川驱逐南昭,已去了三十万兵马,朝廷还能再调度十万大军来镇压自己,这是李无妄意想不到的。

    曹州城头,李无妄与王仙芝并肩而立,颇有王者风范。

    打了两场大胜仗之后,李无妄的心态也改变了不少。

    以前他觉得大唐还可以救一救,但看遍了曹州百姓的水深火热之后,他才明白,只有推翻现有的统治,才能真正挽救国家。

    至于这个国家,以后是不是还叫“大唐”,那就要看他李无妄的意愿了。

    可能他会使用历史上黄巢的国号“齐”,也有可能会使用他一直喜欢的国号“庆”或者“奉”或者其他。

    “李将军,朝廷此次来势汹汹,我等当如何应对?”王仙芝沉声道。

    李无妄道:“朝廷兵马众多,我等若固守曹州,必遭围攻,徒增伤亡,起义难成。不若弃城而走,转攻沂州(今山东临沂),杀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王仙芝眉头微皱,道:“李将军好不容易攻下曹州,百姓归心,士气正盛,此时弃城,岂非前功尽弃?”

    李无妄摇头笑道:“王将军,城池得失,乃兵家常事。我等起义,意在天下,非争一城一地的得失。敌众我寡,当以游击战术来应对,避免正面硬拼,减少伤亡,保存实力。临沂地处要冲,可退可进,极为适合游击战。”

    王仙芝沉吟半晌,终是点头称是:“李将军高瞻远瞩,王某佩服。便依将军之计,速速下令行军,今夜攻取沂州!”

    李无妄当下传令三军,整顿行装,准备出发。

    夜色渐浓,秋风萧瑟。

    义军将士士气高昂,列队前行。

    行军途中,李无妄与王仙芝商议攻取沂州之策。

    王仙芝道:“沂州守军不多,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等需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才行。”

    李无妄心说,这不是废话么?当然是兵贵神速了。但面上又不好反驳,便点头称是,道:“王将军所言极是。”又提出自己的攻城计划,“我等可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进攻,吸引敌军注意力;另一路则绕至敌后,突袭其粮草辎重,使其不战自乱。”

    王仙芝恍然大悟,抚掌笑道:

    “李将军此计甚妙!便依此行事。”

    “呃……此非妙计,兵法基础尔。”

    这也算妙计?

    李无妄有点轻视王仙芝了。

    史书上说的不错,王仙芝比黄巢稍逊一筹,几番交流下来,便能看出端倪,此人几乎不懂兵法,难以共事,早晚会成为炮灰。

    李无妄虽智勇双全,但也不想轻易背负庸才拖累,除非那人愿将麾下将士悉数交由自己统领。

    待到攻下沂州,便与他分道扬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