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唐末当反王 » 第6章 智破藩局

第6章 智破藩局

    李诗涵眼看这温馨的时刻被翠翠打断,心中不悦,语气十分严厉:“谁让你上来了!我不是嘱咐过,让你在楼下等我吗?”

    翠翠委屈不已,垂首作手势以示歉意。

    李无妄见翠翠因为自己而受责备,劝道:“诗涵,别怪翠翠姑娘了。”

    李诗涵一愣,怒容消散,展颜一笑,问道:“你…你适才唤我何名?再说一遍。”

    李无妄看着她期盼的眼神,只得重复:“诗涵,诗涵,诗涵!行了吗?郡……诗涵。”

    李诗涵的心情霎时由阴转晴,双颊微微泛红:“你唤这么多遍作甚,真是羞人。”

    说罢,美目偷瞟了李无妄一眼,羞涩却又开心。

    李无妄见她如此反应,故意说道:“既然羞人,那我仍称你为郡主吧!”

    李诗涵一听,顿时急了,“别别别…不羞人不羞人,人家…人家好生喜欢听。”

    她低下头去,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仅仅是一个称谓的变化,竟让郡主心甜如蜜。

    李无妄不免会想,这放到现代来讲,能否称之为“恋爱脑”?

    然而无论如何,有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美貌无双的女子,如此青睐自己,在前世四十年惨淡的一生中,怕是连做梦都不敢想。

    郡主秋波流转,那双眸子仿佛会说情话。

    李无妄若是说心无所动,岂不是自欺欺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纵是真的龙阳之体,怕也难挡此情之深吧!

    更何况,他李无妄是个正常男性。

    他越想越乱,心念纷飞之际,索性收敛思绪:

    我来绮梦院,意在诛贼,非是为了儿女情长!

    ……

    李诗涵心情大好,与翠翠说话的语气温柔了不少:“你有事情要禀报么?”

    翠翠以手势作答,指尖舞动,似在细述事情原委。

    李无妄目不暇接,未能明了其意,乃问郡主:“诗涵,翠翠所说何事?”

    李诗涵闻听李无妄又称呼自己“诗涵”,很是受用地甜甜一笑,解释说:“翠翠说,京兆尹已至绮梦院,请求与伱一见。”

    李无妄愕然,“京兆尹想要见我?可是我与他素未谋面啊!”

    李诗涵亦疑惑,道:“走,我们下楼一观究竟。”

    “善。”李无妄心怀疑云,与郡主并肩走下楼梯,至于堂前。

    此时尚未到开门迎客的时辰,厅堂内人烟稀少,仅有鸨母、白瑜、文秀、江墨池与数名小倌,以及些许伙计在侧。

    另有京兆府官员六人。

    门外官兵列立,既守在门户,又时而向内窥视。

    为首的军官,又是上次为难李无妄和小莲的那人。

    李无妄暗说:这长安城何其小也,屡屡遇见这狗军官。

    见郡主袅袅婷婷而下,厅堂之内,大门之外,众人皆行跪拜大礼:

    “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其声势浩大,震动屋宇。

    李无妄站在郡主身边,俯视众人,虽然他们所跪的不是自己,但心中却涌起一股凌驾众生的感觉,仿佛天下尽在掌握。

    难怪历史上的帝王要让所有人跪拜,这种权利带来的征服感,实在微妙,令人心神俱爽。

    郡主端然立定,正色而语:“诸位平身。”

    言简意赅,不怒自威。

    众人这才敢抬头起身。却仍垂手侍立,不敢稍有懈怠。

    此时,京兆尹上前一步,向郡主致敬:“见过郡主。”

    郡主轻启朱唇:“杨大人,此来绮梦院,所为何事?”

    李无妄想起史书里的记载,乾符元年的京兆尹,好像是杨知至。

    现在听郡主称呼他为“杨大人”,那想必没错了。

    杨知至向郡主回禀:“下官此来,乃因一桩要案,需向贵院的李无妄李公子求证。”

    郡主俏皮地看向李无妄,轻声言道:“他找你,你与他说吧。”

    “善。”李无妄拱手示敬,“杨大人,小生李无妄。敢问你所说的是何案件?”

    李无妄心念电转,自穿越至此,从未做过任何不法之事,何以与官府的案子有牵连?

    莫非是那反诗《不第后赋菊》的事?

    可是,当时周围并没有目击者,怎会查到我这里来?

    思及此,李无妄手心微微汗湿,静待杨知至的回答。

    杨知至娓娓而谈:“也并非甚么大事。乃是日前,有一男子在绮梦院门前持刀行凶之案。公子是为当事人,下官特来探望公子,伱没伤着吧?”

    李无妄一听不是因为反诗的事来,方才松了口气,道:“有劳大人挂念,小生幸免于难,仅有些微擦伤,已接近痊愈了。”

    李诗涵细观李无妄脸上的伤痕,“已然结痂,待血痂脱落,应该便复原了。”

    说着,伸手抚摸少年的脸颊。

    此番举动,令在场所有人震惊不已。

    众人诧异,郡主为何与这少年如此亲密?

    绮梦院的人,上次见郡主与李无妄举止亲昵,还是在膳堂的时候。

    当时二人仅仅只是并肩而坐,尚且保持男女礼数。

    此时郡主竟伸手抚触了少年的脸面!

    短短数日,两人关系进展得何其迅速!

    白瑜震惊之馀,多少有点吃醋,但念及自己与郡主之间的差距,还是强自抑制了。

    从上次李无妄为他两肋插刀的那天起,白瑜便对这位新同事产生了莫名的情愫。

    近日李无妄均与白瑜、文秀等人共进午餐、晚餐。

    但是,每日申时之后,便不见李兄的踪影。

    白瑜这次看见李无妄与郡主并肩而下,方才明白李兄申时之后,原来是与郡主在一起。

    二人下楼时身上还流着香汗,也不知他们在三楼作甚?

    杨知至见李无妄与郡主关系匪浅,更显得毕恭毕敬,说道:“李公子,那企图伤伱的泼贼为我衙门严惩,乱棍之下,已然伏诛。下官带他的喉结来呈,公子要过目吗?”

    李无妄皱着脸,摆手道:“喉结便不看了吧!既然歹徒已经正法,此时便过去了。死便死了,若是留那人的性命,也恐怕他再伤及无辜。”

    杨知至说道:“李公子所言甚是。经查实,那恶贼早有前科,正是官府悬赏通缉已久的采花大盗,名唤‘常莽’。此次能擒获此贼,亦全是公子与绮梦院的功劳机。下官代表京兆府衙门,向郡主、李公子表达谢意。”

    杨知至拍手,下属随即呈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子。

    打开一看,内藏白银二十锭,每锭重五十两,合共一千两。

    郡主嫣然一笑,问:“杨大人,你这是何意耶?”

    杨知至恭敬回答:“禀郡主,此乃通缉采花贼,悬赏的赏银。李公子勇擒此贼,功不可没,此乃京兆府衙门给予的嘉奖。”

    言讫,拿出一张榜文,“郡主请看,这是上月常莽的通缉令,悬赏千两。吾等衙门依大唐律例行事。还请李公子笑纳,以作为万民表率。”

    李无妄推辞道:“擒拿此贼,是众人合力,非我一人之功。何况,我来绮梦院,原非为图此悬赏。”

    杨知至坚持请求:“公子虽然无心求赏,但是法度如此,公子应得的荣誉,何必推辞?”

    郡主见李无妄立功,甚是欢喜,微笑劝道:“李公子,既是法规所定的悬赏,伱便收下吧!”

    李无妄这才颔首应允,接过那沉甸甸的赏银,交给翠翠放好。

    杨知至拱手道:“李公子高风亮节,下官佩服。今日事情已毕,下官便不打扰诸位了。”

    言罢,率衙门里的众位官员、官兵告退,走出绮梦院。

    临去之际,门外的军官瞧见李无妄傍立郡主身边,心生疑窦,向杨知至探问:“大人,前些日卑职分明目睹那李公子受丞相之邀,同乘一轿,缘何此刻又现身绮梦院?且与郡主在一起?”

    杨知至沉吟片刻,说道:“李公子身份尊贵,我等为人臣子,还是少探听为妙!”

    话虽如此,他自己的内心却愈加感到蹊跷。

    萧丞相与田公公在朝中水火不容,绮梦院又是田公公的隐秘产业,郡主更是田公公的义女。

    若如军官所言,李公子与丞相有交情,那么按理说,他确实不应该现身于绮梦院,更不可能在郡主左右。

    莫非李公子潜入此地,另有所图?

    为策万全,杨知至决意明日早朝,将此事密告田令孜,以备不虞。

    他坐上轿子,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