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苟在唐末当反王 » 第55章 争风吃醋

第55章 争风吃醋

    演武场上,寒光铮铮,剑影重重。

    韩宝真持剑而立,虽已年迈,却老当益壮。

    他凝视新收的弟子,道:“你虽有领悟剑道的潜质,但为师见你方才舞剑,知道你基本功尚未打牢,‘五法’怕是未曾掌握吧?”

    李无妄虚心低头:“还请师父不吝赐教。”

    韩宝真开始传授剑法精髓:“学习剑法,五法为基,分别是:眼法、击法、洗法、刺法、格法。眼法为首要训练。练剑者需具备如炬之眼,观剑、观走、观手,平视、斜盼、意顾,以此增强感知……

    “接着!”

    说着,他将手中的长剑抛向少年。

    李无妄一惊,下意识避开,生怕剑刃伤及自己。

    长剑在空中划过,最终“恐龙抗狼”掉落在地。

    见状,李诗涵忙躬身拾起剑刃,递给李无妄,鼓励道:

    “没关系,我当初比你更害怕接剑。

    “你需记得,接剑时,凝神注视剑尖,以防不测。

    “若剑尖朝上,你便伸手去抓下方的剑柄,反之亦然。

    “若剑尖直刺而来,侧身闪避后,上前一步,反手接住,再环转手腕,正手持剑。”

    她一边说着,一边示范。

    言犹在耳,韩宝真已将另一柄长剑掷出。

    李诗涵翩若惊鸿,轻巧接住,看向李无妄,微笑道:“初学难免生疏。多加练习,自会得心应手。”

    李无妄拱手致谢:“多谢郡主赐教。”

    李诗涵安放剑刃,款款坐回茶座。

    翠翠为她奉上一杯香茗。

    韩宝真继续悉心教授:“五法之一的眼法,首在专注。望剑时,神光应注于刃锋,随其移动而移动,以此训练目光的敏锐。

    “你且试试,将心神凝聚于刃锋,感受其动态。”

    “师父教诲,弟子谨记。”李无妄依言而行,全神贯注。

    “今日你便先练习眼法一个时辰,待你稍微掌握之后,我再传授你其他基础剑法。”

    韩宝真吩咐完,悠然自得地走到一旁。

    李诗涵忙起身相迎,请师父安坐。

    翠翠乖巧地为韩宝真捶肩按摩。

    李诗涵打趣道:“师父,李公子还未学习基本功,便自创了一门太极剑,也算得上是个准宗师了!”

    韩宝真意味深长地一笑,“师父虽然老了,但眼睛不瞎。”

    其实,李无妄适才舞剑时,他一眼便看出了这少年是在乱砍一通。

    但此子的根骨属实不错,其身高体长更是超越了自己。

    并且,少年眉宇间正气凛然,言行举止不令自己排斥。

    加上自己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便驾鹤西去了。

    诗函这小妮子虽然聪慧,但在剑道的领悟上仍有所欠缺,难以达到自己所创【唐剑廿四】的最高境界。

    为了让自己的剑法不至于失传,眼下也确实需要招个好徒弟。

    因此,韩宝真这才借坡下驴,将李无妄收入门下。

    师父的言外之意,李诗涵了然,感激不尽:“承蒙师父不弃,李公子本无基础,您却肯慷慨收纳。”

    韩宝真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笑容。“你这小丫头,伙同心上人来蒙骗为师。你若是想让我收他为徒,直言便是,何必演那么一出戏,几乎让那小子下不来台。”

    李诗涵娇笑:“多亏师父未曾揭穿李公子的‘假剑法’,否则若是令他难堪,那便是我的过错了。”

    韩宝真轻轻捋着胡须,道:“那小子究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让你如此偏爱,不惜请为师出山,来栽培他?”

    李诗涵双颊微微泛红,忙解释道:“师父误会了,我与李公子只是朋友,我也没有对他特别优待啊!”

    此言一出,一旁的翠翠忍不住掩嘴轻笑。

    日已西斜,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为刻苦练剑的少年披上了一层金色光辉。

    李无妄立于演武场中心,依照韩宝真的指导,目光紧随刃锋移动,练习眼法。

    一个时辰过去,眼法已初入门道,感觉视力、捕捉力都提升了不少,目光炯炯有神。

    李诗涵心中暗喜,拿起一柄长剑向他扔了过来:“李公子,接住了!”

    李无妄转头,只见长剑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他凝神注视,待剑刃飞近时,准确抓住剑柄。

    “不错,有进步。”李诗涵赞赏道。

    她每次掷剑都故意把控好角度以及速度,确保李无妄接得住,也防止他受伤。

    几番练习下来,李无妄每次都能轻易接住。

    这一幕被韩宝真看在眼里,却不甚满意。

    他沉声说道:“诗涵,你这般故意放水,不是在帮他,反是在害他。战场瞬息万变,飞箭流矢,岂会这般慢悠悠的?恰好还是顺手接住的角度?”

    言罢,一个健步上前,从武器架上拔出一柄长剑,向李无妄极速飞掷出去。

    剑尖直指少年,气势如虹。

    “危险!”李诗涵惊呼一声,唯恐李无妄受伤,便要伸手去抓那剑刃。

    不料李无妄反应神速,侧身避过,反手抓住末端的剑柄,手腕一个环转,将长剑稳稳握在手中。

    李诗涵愣住了,不成想李无妄才练了一个时辰,便有如此反应速度。

    岂不知她当初练习接剑,四五天也未达到这般境界。

    韩宝真满意笑道:“不错,孺子可教。”

    日升月落,时光荏苒。

    李无妄初窥眼法的门径后,数日来,潜心修炼韩宝真传授的“五法”之余四法:击法、洗法、刺法、格法。

    击法习练,豹头击如猛虎下山;跨左击、跨右击似灵蛇出洞;侧左击、侧右击等若惊鸿艳影。

    李无妄挥汗如雨,剑光闪烁,苦练不辍。

    洗法轻巧灵动,凤头洗若飞凤起舞,飘逸脱俗;虎穴洗深藏不露,腾蛟洗游龙出海,一洗前尘。

    李无妄身形腾挪,剑法绵密,防守中透出丝丝凌厉。

    刺法主攻,逆鳞刺锐意前行;坦腹刺大开大合,双明刺则如双龙出海,左右夹击令人防不胜防。

    李无妄剑法犀利,锋芒毕露,尽显进攻本色。

    格法为守,举鼎格沉稳如山,旋风格似旋风疾舞,御车格坚如磐石。

    李无妄舞动长剑,密不透风,一一化解对手攻势。

    韩宝真频频点头,对弟子的成长颇为满意。

    李诗涵时常陪伴在旁,目睹少年剑法日益精进,心中甚慰。

    这一日申时初刻,练武场内剑光闪烁。

    师父因事外出,便由李诗涵陪李无妄练剑。

    “师弟,看招!豹头击!”李诗涵轻喝一声,剑尖直刺李无妄胸口。

    李无妄身形一闪,巧妙避过,同时反手一剑,“虎穴洗!”

    剑锋贴着李诗涵的剑身滑过,试图夺其兵刃。

    李诗涵娇躯微侧,巧妙化招,“逆鳞刺!”手腕一翻,剑尖如灵蛇一样直奔李无妄咽喉。

    李无妄气定神闲,使出一招“举鼎格”,双剑相交,铿锵作响。

    几十个回合下来,二人大汗淋漓,收起兵刃,坐下歇息。

    李诗涵娇喘微微:“师弟剑法进步神速,真是可喜可贺。”

    李无妄拱手,言辞恳切:“全仰仗师父教诲,也多谢郡主多日以来的悉心指导。”

    李诗涵嘟起樱唇:“你还叫人家郡主啊!说多少次了,还是不改口,又想讨打!”

    李无妄面露尴尬,腼腆地唤了声:“李诗涵。”

    李诗涵娇嗔地皱了皱鼻子,“把‘李’字去掉。”

    李无妄尝试换个称呼:“诗涵师姐。”

    李诗涵几近抓狂,“把‘师姐’去掉!”

    “诗……”李无妄正要说出那更为亲昵的称呼,却被一阵脚步声打断,转头望去,“翠翠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