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血统:大贺探案录 » 拨开乌云见明月(五)

拨开乌云见明月(五)

    三天后,陈书昂带着薛勇和杨正,来到了衙门。见到病好的临时巡查陈书昂,县令谭俊豪非常高兴,立刻做了相应的安排,可是马勇昨天去查案一宿没有回来。所以,他们一行人只能先从之前救火的军巡铺那里询问一些当天救火时的情况。

    正当,他们想从仵作那里得到李家人死亡的真实原因时,却得知,仵作因为老家有急事几天前突然请假回去了。验尸结果和验尸单倒是已经附录在案情的卷宗内。

    问了一上午,基本没有什么结果。眼见陈书昂略显疲态,谭俊豪建议在临时巡查没有完全康复之前,还是由他们每天去陈府汇报当天的调查进度比较适合。

    之后,谭俊豪便派人把所有案情卷宗整理好一并送去了陈府。

    回到陈府,陈书昂吃完午饭就去午休了。只留下,一脸焦急的薛勇和充满好奇的杨正一直在他房门外等他。

    一个多时辰不到,陈书昂终于睡醒了,他们三人去到了堆满关于李宅火灾卷宗的书房。

    在陈书昂的授意下,他俩才打开这些卷宗。而薛勇首先选择的就是验尸结果和验尸单,他把这些资料一一抽了出来。在旁边找了把椅子坐下后,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起来,随着一页一页地翻过,原来明亮的眸子也逐渐失去了之前的光彩,渐渐地似乎出现了一团迷雾,这时的他眉头也微微蹙了起来。

    “少爷,这个案子或许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火灾,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我们还是回京城比较好!”

    听见薛勇这样没头没脑的说辞,陈书昂和杨正,先是一愣,之后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薛爷,怎么了?”杨正先问道。

    “是啊!薛总管,为什么这样说。”

    薛勇走到了桌子前,摊开验尸结果,让陈书昂和杨正很清楚的看了一遍,“那天我在义庄看过李家人的尸体,好像不是烧死那么简单,他们脖颈上,都有一处细细的伤口,我有点怀疑是被利剑割破的,但你们看,验尸结果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是被火烧死,或者是被重物砸死。”

    “薛总管,你确定?”陈书昂看着薛勇,眼神中似乎隐隐藏着些许忧虑。

    “哎!我只能说他们每个人脖颈都有这处伤口,至于真正的死因,还要仔细验一下,才能确定。”

    “可是,仵作都已经有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去哪里找个能验尸的人?”杨正问道。

    “我倒是会一些,但只是皮毛,如果不是太复杂的,也能验一下。”薛勇说道。

    “那就麻烦薛总管亲自去验尸,对了,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薛勇点了点头。“好,不对啊!大人,你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吗?我们现在应该立刻回京城。这起案子,没有——”

    陈书昂强行打断了薛勇的话,“我听懂你的意思了,可如果现在回去,我们面对的不止是指派我来的那些官员,还有陈家,崔家,以及很多与此相关的人。”

    “少爷,你现在想的不应该是这些,在我看来你都没有弄清楚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少爷,你先等等,听薛爷说完。薛爷你快说啊!”杨正的表情显得极其复杂。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仵作的验尸结果真的作假,那他背后的人是谁?县令吗?或者比县令更大?那县令和他们是一伙的吗?现在京城来了捕头,他必定也能看出李家人的真实死因,可他也没有提出来,也就是说或许他也默认了仵作的验尸结果,他背后又是谁,他们是三方人马,还是两方,还是一方,少爷,你知道吗?”

    “李誉都已经病死了,他们家就是一个富足一方的商贾之家。”陈书昂不解地说道。

    “李家怕不仅仅是富足一方吧!据我这段时间的了解,他家或许已经是富可敌国了。只是因为在留乡县,一个小县城。所以,关注的人不是太多。”

    “少爷!”

    陈书昂手一抬止住了要说话的杨正。

    一副沉思良久的表情。“这样,你们两,现在立刻启程回京城,我留下来,继续调查。”

    “什么,少爷,我是你的书童,你在哪里,我就必须在哪里。”

    “你一个书童,没有必要陪我留在这里,你和薛总管一起回去!我会写封家书,你们回去的时候帮我带去给二老,我会告诉父亲这里的真实情况,让母亲想办法帮我。毕竟人都来这里了,能不能调查清楚,是能力,但至少要有个态度吧!”

    “不行,少爷,我一定要留下,就让薛爷回去吧!”

    “什么!说得像我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一样。我就一个人,烂命一条,如果少爷真要搅这趟浑水,除了我,谁能帮他,当然,我指的是武力。”

    “我也是,从来陈家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当作陈家的人了,无论自己身份如何,我都已经把少爷当成了我的亲人。除非是少爷嫌弃。”

    “你们在想什么啊!临别遗言吗?谁说留下就一定会死。如果真像薛总管说的这么危险,我们是不是应该做准备。你们回去是为了找支援。”

    “知道了,让薛爷去!”

    “出事,你能保护少爷?”

    “是,至死保护。”

    看着一直在争论的二人,陈书昂觉得既好笑又无奈,一瞬间,似乎这段时间的阴霾都消退了。

    “你们啊!总把问题延伸到可怕的地步。事情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如果京城来的捕头马勇的确像薛总管说的那样可疑,那的确让我们多了个厉害的对手,可我们还没有和他碰面,一切还属未知。”

    听着陈书昂说的话,薛勇不自觉的开始点头。“少爷说得不错,好像一开始,我就没有看好这个马勇,所以自然把他视为了敌手。万一是他也发现了李家人的真实死因,却不相信这里衙门的人,所以,嘴上没说,但仍旧在调查,这好像也说得通。看来,还是要和马勇见上一面,才能确定他的身份。”

    “意思是,现在基本能确定有问题的是仵作和县令谭俊豪。”

    “是的,今天等他们来,与这个捕头碰个面,试下水深水浅。”

    “那我这边也去尽快打听一下马勇这个人。”

    “好。”陈书昂把已经堆满文书的桌面,勉强收拾了一下。让他们二人靠近一些。

    “如果你们现在不走,决定和我一起调查,就必须要听我的,一旦发现真有危险,我们都必须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尽快赶回去报信,搬救兵。知道吗?”

    “知道,怎么又变危险了?”薛勇说道。

    “不是你说的,这次调查有可能很危险嘛!”

    “这,这。”薛勇有点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睛。

    “少爷,你现在是把最危险的情况分析给我们听吗?”

    “是,希望是我判断错了,但薛总管说的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相比之下,我更相信薛总管的判断,现在为以防万一,丑话说在前头,出了事,先保自己的命,听见了没有?”

    “嗯。”杨正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好。”

    “我就先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你们看看是否可行?现在第一要紧的就是确定李家人的死亡原因,这点只能靠薛总管了,你现在马上去义庄,记住不要被其他人发现。我们就在府里等着谭俊豪和马勇,试一下他们是否是一伙儿的。如果不是,或许我们多了个帮手,如果是,我们就要更加小心谨慎了。”

    “好的,但如果薛爷不能完全确定李家人的死因,我认为薛爷应该尽快找一个能验尸的人,确定死因。”

    “是的,杨正说得对。”

    “好的,我现在就去义庄,少爷,如果你要写信给老爷,尽快写好,我明早一起送出去。”

    “从明天开始,薛总管就不要再露面了,私下进行调查。而杨正,想个身份,既能陪在我身边,又能出去调查。”

    陈书昂一说完,薛勇、杨正就互相看了一眼。

    “什么身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呢?”陈书昂抬起头,看着屋顶自言自语到。

    薛勇也认真思考起来。

    “你们看乞丐,行不行?”杨正问道。

    “不错,这个身份可以到处去,而且也不会太引人注意。不错!”

    “好,我们现在就这样先定了,如果有什么状况,立刻调整,随时互通消息。”

    “好,少爷,那我先去义庄,有什么发现,我们之后再议,如果在我还没有回来之前,谭俊豪他们就来了,你们能拖就拖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让少爷装病了。不要和他们说太多,我看这个县令可不简单。还有,就是你们仔细查找一下,李家人的尸体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案件卷宗里都有这些记录,互相佐证一下。”

    “好,薛总管,一切小心。”

    一溜烟,就快到晚饭时间了,薛勇依旧没有回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书昂和杨正的心里开始了担忧,不知是验尸环节出了问题,还是来去的路上出了问题。一个下午,他们都心神不安的在家里等待着消息。

    晚饭前,谭县令家每天送水果的下人来了,这次来的目的不是送水果,而是来告诉陈书昂,马捕头还是没有回衙门,而县令谭俊豪下午摔伤了腿,所以,今天无法过来汇报案件调查进度了,时间只能推迟到马捕头回来后。

    听到这样的消息,陈书昂他们也算是把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

    亥时,薛勇终于回来了。他的回来既带来了他们最不想听的坏消息,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十三具尸体中,他仅能确定其中三具的死亡原因是利剑。而其他的,他看见了伤口,却无法判断究竟是不是利剑直接导致死亡的。

    一听到这个坏消息。陈书昂,他们只得把找能验尸的人放在了第一位。但听到好消息,又让他们为之而振奋。

    原来,在薛勇验完尸准备回来的时候,无意听到之前看守义庄的谢大爷正和现在看守义庄的人谈论衙门仵作郑大伟,一个连老家都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怎么会突然因为老家有急事赶回去。

    感觉事有蹊跷的薛勇,直接去向郑大伟平时生活的地方,经过一番打探后,得知他本人,老实、胆小,最主要的是这个人相当正直,甚至可以用迂腐形容。也是这时,薛勇在之前的计划下,又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太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仵作郑大伟应该不愿卷入这起案件,他或许现在已经被县令等人软禁了,目前应该没有生命之忧。”杨正高兴地拍手叫道。

    “嗯,的确有这个可能,如果能找到郑大伟会更好,那下一步对于我们来说,就有利了。”

    “嗯,我知道了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