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血统:大贺探案录 » 拨开乌云见明月(四)

拨开乌云见明月(四)

    陈书昂到留乡县的这段时间一直在下雨,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陈书昂还没有到之前,这里就一直在不断的下雨。要么大的糊眼睛,出门都感到困难;要么虽是小雨,也可以淅淅沥沥一整天不见停。留乡县是一个偏干旱的县市,以往一整年下的雨都没有今年这段时间下得多。这里的百姓纷纷在感叹,或许是上天也在为李大善人的离世而悲痛。

    由于来的路上受寒,陈书昂的哮喘病还是发作了,只是比较轻。在他到这里的第二天一大早,县令谭俊豪就急忙来探望这位新科状元,也就是来调查李府失火原因的临时巡查。得知巡查大人哮喘发作后,很快就把县城里最好的大夫请来为他看病。大夫的结论是让大家尽量不要打扰这位病人静养,县令也很识趣,从那天起就没有再来打扰过,只是让家里的下人每天送点新鲜水果或者当地特产到陈府以作慰问,同时再了解一下大人的身体状况。

    而陈书昂也就安静的待在杨正到留乡县新置办的宅子里养病。

    这座宅子距离衙门不远,出门往右就当是散步也不需要一刻钟。

    “杨正,你看大人的哮喘病应该没有什么吧!”薛勇眉头紧锁着问道。

    “没有什么,少爷应该就是想休息一下。”杨正把玩着手里装满茶水的茶杯悠闲地说道。

    “我们到这里已经十日有余了,他就不着急?”

    “没有外人的时候,还是叫他少爷吧!他对于大人这个称号可不太喜欢。”

    “什么?”听到杨正这样说时,薛勇脸露鄙夷,一丝嫌弃从眼神中快速掠过。

    “不喜欢,还考科举。”

    “哎!生于此时的陈家,少爷怎能如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杨正感叹地看着天空中的飞鸟。

    “难道陈府里下人们的议论是真的。”茅塞顿开的薛勇也抬起茶杯喝了一口杯里的茶水。

    “好茶!大红袍。”

    “薛爷也懂茶?”

    “稍微懂点,你也不要认为一个武夫就什么都不懂。想当年,我对进这张口的东西还是有点要求的。”薛勇看着杨正说道。

    “真是对不起,薛爷,是我,是我,说话没有分寸。其实,我也不是这个意思,主要这种茶叶是专供陈家各位老爷、夫人饮用的,外面基本没有,只是觉得。”杨正没有说下去。

    “你想说:‘外面的人都没有喝过?’对吧!”

    “这,”尴尬的杨正,只能低下头赶紧喝口茶亦作掩饰。

    “武夷山大红袍是我在当捕头的时候,一次查案过程中,在一豪商家里有幸品过,这种花果香与绵绵不绝的持久回甘真是令人终身难忘。”

    “是啊!的确是好茶。”说着,两人各自又品了一口。

    “薛爷,针对这起案子,您有没有什么见解?”

    薛勇看了看杨正,又品了一口杯里的茶,故作神秘的说:“来时,我们经过义庄,看守义庄的谢大爷到是和我说了一些。但是他对我说的,基本属于留乡县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不能太当真,毕竟都没有真凭实据。”

    “这位谢大爷说些什么?说来听听。”

    “不太好吧!都没有实据,要不还是先去打探一下,就这样直说,我总觉得不太适合!”薛勇有点为难地说道。

    “怎么会,我们只是先看看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之后,少爷必定要派人去调查。说吧,说吧,薛爷!我两先总结分析一下,多给少爷点休息时间。”

    “嗯——好吧!既然是你问,那我就说说吧!”薛勇故作思考了一会儿后,放下了茶杯,神情严肃地缓缓说道:“谢大爷说:‘关于李宅失火这件事情,他们觉得:可能是有贼人盯上了李家的财产,打算来偷,结果中途被李家人发现,所以只得放火杀人;第二种嘛,也有可能是家里人为争夺遗产造成的这场意外。第三种,或许真是意外,由于李家的下人都放了假,这段时间又特别冷,所以家里的火炉没人照看,最终导致了这场大火。’”

    “薛爷,您觉得哪种的可能性大一些?”

    “我觉得,第一种,被贼人盯上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

    “为什么?”杨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薛勇。

    薛勇回答到:“因为李家的确很富有,如果本来只是想盗取李家财产,结果,中途被李家人撞见,破坏了他们的好事,加上可能又没有找到李家放地契、房契、铺约、银票的地方,所以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杀死李宅的人泄愤,之后又担心身份被暴露,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一把火把李宅烧了。争夺家产这种情况,不是不会发生,但,至少要想好退路,人都烧死了,还争夺个屁,除非能发现一个逃过此难,还活着的李家人,而且,如果要继承家业,那这个活着的李家人迟早也会暴露。至于,炉子起火这种情况,还真不好说,说没有可能也不是绝对的。”

    “这样啊?我先到的这段时间,也到处打听过。基本和薛爷说得差不多,他们有些还猜测,是不是以前李家人和什么人结过大仇,所以导致了灭门,但为什么要等李誉死后,才杀人放火呢?既然是大仇,怎么又会放过李誉呢?我是实在想不通!”

    薛勇眼睛一亮,“哎呀!你们这些读书人,有时就是不太明白转弯这个道理。关于这个猜想还真不好说,难说,是李誉帮过这个人,不对,应该是护着这个人,李家其他人却想尽办法害他(她),积怨颇深。所以只报李家仇,不包括李誉本人。难道是私生子!对了,还有吗?”

    “有,还有一种说法是,李誉不想一个人走,怕孤单,所以干脆回来把全家人都带上。”

    “这,这也太天花乱坠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薛勇咽了口口水。

    “杨正,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

    “什么?”

    “我觉得,这起火灾真的很奇怪。”

    杨正似有不解地抬起头,直视着薛勇。“请说,薛爷。”

    “按道理来说,家里发生了火灾,多多少少都会有人跑出来求救。你说对吧?怎么可能连一个都没有出来呢?连最基本的求救都没有。在我看来,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宅子里的人已经没有求救的必要了。”

    “哦!对啊!”

    “还有,在义庄的时候,我去看了李家人的尸体,但是谢大爷一直尾随在后,我也不好的仔细去查验,不过,幸好,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什么蛛丝马迹?”

    “这就不能随便说了,等见到仵作以后,看看他那边的验尸情况,或许才能解开这些疑惑。”

    “哎!看来这里面的‘疑惑’真的很多,还是需要等少爷病好以后,跟着他去了解更多的具体情况才行。不过李老爷真是留乡县的大善人,这里的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惜他才走了一个月,家里就发生了这起火灾。对了,朝廷为辅助少爷这次办案,指派的京城捕头马勇已经到留乡县了,现在他暂住在衙门。谭县令说他已经开始着手调查火灾起因了。薛爷,您认不认识这个人?”

    “我在京城做捕快,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不认识这个人,好像都没有听过,不过我可以去打听一下。看情况吧!如果需要,之后再去找以前的同僚了解一下。”薛勇挠着头,眼珠向右上方看去。

    “听说,这位捕头在京城非常厉害,他姓马单名一个勇字。但,为什么我们也是住在京城的,怎么好像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奇怪!”

    “你犯过案?”

    “阿,这,这到没有!”杨正尴尬地向口里猛灌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