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81章:不同的反应

第81章:不同的反应

    翌日,清晨。

    一队人从皇宫中走出,朝着礼部的方向而去。

    很快,半个时辰不到,一张诏书就贴满了顺天皇城的大街小巷,在顺天皇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然后快速朝着周边村镇扩散。

    皇宫,文华殿。

    朝廷的事情,无论是有多特殊,哪怕是特殊到要避着官员,官员也永远会比百姓更早知道消息。

    如今的朱棣早已经不上早朝了,但每日的早朝却从未断过,只是由朱高炽代为处理政务。

    在今日早朝时,朱高炽就将朱瞻墡在交趾所取得的“战果”公之于众,并且当即决定要昭告天下。

    毫无疑问,遭到了以杨荣为首的一众文官的反对。

    不过,朱高炽却并没有和他们纠缠,直接把老爷子给搬了出来,说是老爷子亲自定下的命令,没有更改的可能。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们顿时都安静了。

    别看文官在朝堂中搅风搅雨的,甚至还有言官“不畏强权”,敢于死谏,但那都是有前提得。

    永乐朝之所以待文官们不薄,是因为当年靖难,朱棣攻进应天皇城的时候杀了太多太多的建文旧臣。

    打天下要用到武将,但治天下却需要用到文人世子。

    因为担心引起文人世子的反感,所以朱棣才对这些人颇为仁厚,甚至一度诞生了陈谔这种人。

    但实际上,那都是因为这些文人士子能够分得清局势。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是皇帝想要广纳贤良、听取建议的贤名,这个时候上去死谏一波,既不会威胁自己的生命,还能成全皇帝和自己的好名声。

    但有些时候,皇帝都已经做好了决定,之所以告诉朝臣只不过是通知一下让他们开始动起来,而不是要听取他们的建议。

    这种时候你要是搞什么死谏,那怕是真的是死谏了,只不过是先死再说别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还是有不少真心为国为民的。

    只不过吧,这样的人……下场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

    “太子殿下,陛下那边……”

    杨荣看着低头处理政务的朱高炽,又看了看身边的金幼孜、杨士奇等人,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有些话,他说不出口,也不敢说出口。

    “事情已经有结论了,你们照做就是。”处理完手中的这封条陈,朱高炽抬起头看着杨荣说道。

    “无论是采用什么办法,但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隐瞒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早些昭告天下。”

    “至于之后的事情……父皇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

    说完这句话,朱高炽又低下了头,开始面对面前的条陈。

    而下面的杨荣等人面面相觑,看表情似乎都有话想说,但却没人开头。

    他们都清楚,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能适当做,有些事情不能做。

    上谏,甚至是参宗室子弟的过错这种事情,其实是有不同结果的,但交趾这事儿……还不一样。

    历史上,因为生性残暴被废为庶民的皇室子弟并不是没有,但那都是对下人、对百姓残暴的。

    你见过有哪个对敌人残暴,最终被废为庶人的?

    既然不可能被废为庶人,那最坏的结果就是象征性的处罚一下,比如罚俸几年之类的。

    杨荣等人都知道,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皇帝是乐于见到有这么一个宗室子弟的,因为能够处理掉很多不好处理的事情。

    ……

    文华殿中的人各有各的心思,但顺天皇城乃至周边的百姓就不一样了。

    在朝廷将交趾的事情昭告天下之后,很多人都觉得朱瞻墡要完了,废不废为庶人的暂且不说,最起码少不了一顿口诛笔伐的。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谈论这次大明与交趾的战争,朱瞻墡更是话题的中心,但和人们所预料的相反,百姓们对于朱瞻墡都是褒多于贬。

    原因很简单,朱瞻墡的所作所为对与百姓们来说是有利的。

    首先,战争得和钱粮挂钩,虽然眼下大明没有额外加税,但若是战争打的时间久了,谁也不敢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甚至,在大多数百姓看来,这种事情是必然发生的,因为历史上这种事情多了去了。

    其次,朱瞻墡的方式对于大明的将士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不用和敌人真刀真枪的拼杀了。

    在战场上,死的最多的永远都是普通的士兵,而这些士兵却都是百姓们的父亲、儿子、丈夫。

    最后,和第二个原因有些类似。

    如果朱瞻墡能够一举解决交趾的问题,大明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最起码不会因为交趾发生战争,到时候百姓们的父亲、儿子和丈夫也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了。

    至于那些朝臣们所考虑的名声什么的,那不在百姓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百姓们来说,亲人健在、家庭和睦、能吃饱穿暖、子孙后代能成家立业延续血脉,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了。

    而除了百姓们之外,也是有不少人支持朱瞻墡的。

    只不过,他们的支持……有些纠结。

    ……

    户部。

    夏原吉自成为户部尚书开始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间他几乎没有过告假,更没有在当值的时候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是今天,夏原吉却一直不在状态,脑子里时不时地就会想起今天的诏令。

    他在心疼。

    今天是先上的早朝,在早朝上朱高炽把交趾的战况告诉了群臣,然后让礼部整理出来,再昭告天下。

    从得知交趾消息的那一刻起,夏原吉就在心疼。

    他不关心什么朱瞻墡的宗室身份会不会被废除,他也不关心什么大明的名声会不会因为此战受到什么不好的影响。

    他只知道,好多好多的钱没了。

    朱瞻墡一把火下去,他是省事儿了,但在夏原吉看来,有无数白花花的银子也随着这一把火化成了灰烬。

    首先,交趾那漫山遍野的树,在这个没有水泥的时代那可都是建筑材料。

    其次,交趾那边的水稻基本是一年三收,而眼下就快到第三季稻谷收获的时间了。

    最后,在这个封建时代,人也是财产,是货物。

    大明虽然不是奴隶制,也没有奴隶的存在,但那只是表面上的。

    大明是有贱籍的,而在贱籍中虽然有商人这种有钱但是没有身份的人,但更多的还是那些不是奴隶但与奴隶无异的底层人。

    青壮可以去挖矿,女人就更不用说了,更抢手。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朱瞻墡的一把火……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