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 第80章:任其施为

第80章:任其施为

    南掌使臣走了,虽然他在面对朱瞻墡的时候几度出言不逊,但朱瞻墡并没有杀他。

    不是因为什么狗屁“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潜规则,这条潜规则狗屁不是,之所以不杀,只是朱瞻墡留着他命还有用罢了。

    所谓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确是封建时代战争的潜规则,但却并非整个封建时代都在沿用这个规则。

    相反,这条规则被沿用的时间很短很短,短到和封建时代漫长的历史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条所谓的潜规则,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中原大地还没有完成大一统,各个国家不说是天天打,但也是年年打。

    打的时间长了谁都烦,最终,在一系列的原因下,战争在很多时候就成了走过场,因此才诞生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条潜规则。

    说白了,这条规则就是诞生自一种另类的和平时代,要真是像元末明初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谁还管什么潜规则。

    再说了,朱瞻墡是谁?是一个敢在草原上公然实行车轮斩的人,是敢不分平民还是士兵,直接火烧交趾一锅端的人。

    他才不会在乎这狗屁的潜规则呢。

    之所以放了南掌使臣,单纯就是因为朱瞻墡想拖着南掌,等他解决完交趾的事情,到时候再回过头来收拾南掌。

    在这个时代,讲规矩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但有些规矩又不好不讲,尤其是坐在某些位置上的人。

    朱瞻墡相信,等那个使臣把消息带回南掌,南掌就会投鼠忌器。

    一来,南掌以后就不敢帮助黎利了,最起码也得收敛不少。

    二来,碍于师出无名,南掌也不敢和朱瞻墡有正面冲突。

    三来,因为本身就有错在先,南掌恐怕会巴不得龟缩起来,毕竟要是因为不协助宗主国平叛和支援黎利的事情被大明问责,结果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承受的了。

    不过,除了南掌使臣之外,还有另一拨人也在着急的传递着消息。

    ……

    顺天府,皇宫,乾清宫。

    对于朱瞻墡“交代”的事情,张辅不敢拖沓,当天就把消息整理成奏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顺天府。

    当朱高炽收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虽然此前收到自己这个儿子火烧交趾的时候他就已经很不好了,但是现在……

    嗯,更不好了。

    “随他去吧。”

    就在朱高炽低着头站在床边,等待着老爷子的怒斥时,却不曾想等到的却是如此随意的一句话。

    “啊?”朱高炽茫然地抬起了头。

    “从表面上来看,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无法收场了,但实际上却远比以前更好处理。”

    朱棣看着面前的大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交趾的事情尾大不掉,从永乐五年咱们第一次对交趾出兵开始到现在,哪怕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交战,但双方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这点没变过。”

    “常年的交战,赋税什么的尚且好说,但是年年都征兵,早就让百姓对交趾这两个字厌恶透顶了。”

    “瞻墡这么一闹,其实不一定是坏事。”

    “明天吧。”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棣坐直了身体,对着旁边的总管条件打了个手势。

    “明天把这件事昭告天下吧,记得把瞻墡所取得的战果描述的详细一些。”

    “另外,南掌作为大明的从属国,不协助大明平叛,反倒是和叛贼互相勾结的事情,明天也一并昭告天下吧。”

    “是!”朱高炽愣了一下,但旋即就明白了自己父亲的想法。

    ……

    的确,有些时候,明面上看起来的坏事,其实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舟水之论都知道吧?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都学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过,学都学过,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当真。

    舟水之论的确是正确的,这个毋庸置疑,但它并不适用在每一个场景中。

    不过那和现在的大明没什么关系,现在的大明是属于相对和平且强盛的朝代,所以舟水之论还是比较有用的,最起码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得在意一下民间的声音。

    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大明和交趾多次交战,但就是拿不下对方,这已经让百姓的心中有了不满的情绪了。

    如今朱瞻墡火烧交趾,甚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交趾的国都升龙城。

    对于这件事,官员们会因为自身利益和站队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反应,但百姓们的反应大体是一致的。

    对于百姓们来说,朱瞻墡不是什么杀人如麻的大恶人,而是一个解决了大明的一个大问题的英雄,更是一个能让他们家中男丁少上一次甚至是好几次战场的英雄。

    至于怎么样才能尽量减轻自己儿子的罪责……这个朱高炽擅长。

    交趾是大明多年的敌人,且负隅顽抗,不听教诲,大明努力十余年仍未能够规劝成功,对于这种叛逆,自然就不应心存仁德之心了。

    至于南掌……什么从属国?那不是支援交趾的共犯吗?

    想到这里,朱高炽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其实他早就有这种想法了,只不过现在大明当家做主的仍旧是老爷子,他不能越权。

    别看他现在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权力很大,但也不能逾越。

    甚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更不能逾越。

    在永乐一朝的二十年间,朱高炽为什么能够稳坐太子之位,不可动摇?正是因为他明白!

    朱高炽很清楚,太子是有天然劣势的,那就是面对自己两个弟弟的蠢蠢欲动,他不仅不能与之对抗,还得在老爷子面前说他们的好话,不然的话就是兄弟不睦,他这个大哥要担主责。

    但是,太子也是有天然优势的,只要不犯错,那他就不会被人从太子之位上踢下来。

    无过废储,这可是大事!

    ……

    “那……爹,儿臣这就回去……”

    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朱高炽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然而他刚准备告退,嘴巴里的话就咽回去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样东西。

    方才奉老爷子的命令离开的总管太监,如今正托着一样东西,躬身站在朱高炽的面前。

    那是……皇帝印玺!

    “交趾的事情,就交给瞻墡那个小兔崽子吧。”就在这时,朱棣的声音响起,让朱高炽转过了头。

    “那小子有分寸的,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退下吧,天色不早了,我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