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辈那些事 » 第三十章 我的祭祀记忆

第三十章 我的祭祀记忆

    这更鼓地的祭祀。

    我自己也亲身参加过。

    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2000年夏天的一个周末,还没到放暑假。

    我们一家人都参加了那年更鼓地的祭祀。

    那时候人好多啊。

    以本地小镇刘氏为主体,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地区远道而来参加祭祀的后人。

    数不清有多少人。

    场面很浩大。

    小镇有很多刘村。

    各村的舞狮队,先是在自家村的祠堂舞狮子,然后到了时间,就去刘氏祖屋汇合舞狮子。

    舞完之后。

    各村的舞狮队就到大路这里来。

    这条大路是县道,是去更鼓地的必经之路。

    在大路这里,各个村的村民已经在大路边等候舞狮了,特别是挑饭挑水的那些人,老早就准备好了。

    各个村的村民在大路这里找到自己的村所属,接好长龙。

    各村都有跑腿的,前前后后,来来回回的跑,交流信息。

    从外地赶来祭祀的刘氏队伍,事先都有名额的,会按照人数,平均分摊在每个村。

    等所有村都准备就绪,队伍就往更鼓地行去。

    我父亲是壮丁,老早就去村里帮忙。

    我的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大约早上九点多,就去大路找队伍。

    我老远就看到很长很长的队伍了。

    最前面的打头的队伍,扛着一只很大的宰杀好的猪。

    虽然人多队伍长,但要找到自己村也容易。

    自己村的人长相熟悉。

    而且我们坝尾村的村口就是大路。

    我母亲带领我们来到村口位置,这里就便是我们村的队伍集中地了,我们加入其中,融入到了队伍里面。

    我们村的队伍有挑茶水的,挑饭的,挑菜的,挑碗筷的,拿旗帜的,敲锣打鼓的等等。

    虽然我们九点多就在队伍里,但是离队伍出发还早,因为参加的人太多了,要安排妥当,我们在原地等了好久,估计到了快11点,队伍才开始出发。

    队伍走的不快,一路鞭炮,走走停停,我看到我母亲也加入了挑饭的队伍,大人们很客气,都要抢着挑一段路。

    平路还好,后面要上山的时候,挑东西的就比较吃力多了。

    我们族谱对更鼓地的描写是“猛岭之巅”四个字。

    当然,古人习惯夸大用词。

    不过。

    更鼓地的地势在建国前确实是挺高的。

    因为建国之前,我们小镇是没有大路的,都是山路小道。

    更鼓地在望头岗之上,望头岗本身就是一座山,更鼓地在其之上,所以这更鼓地的地势确实比较高。

    但建国后,就不一样了。

    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大路。

    我们小镇西边跟龙川县接壤。

    建国后为了打通两地的交通,政府在望头岗山顶上开了一条县道。

    由此一来,这地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了县道这么一对比,这更鼓地就变得低矮了许多。

    我只觉得上山还没有走多久,怎么就到更鼓地了。

    在如今看来,更鼓地的地理位置可能半山腰都说大不上了。

    我对更鼓地的祖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当年我们村不是龙头,挨近不了更鼓地。

    只能远远观看。

    我记得,每个村的舞狮队要一一在更鼓地舞狮。

    然后更鼓地附近围着很多人。

    大人们纷纷对自家小孩子们说道那里就是更鼓地,说地方怎么宽怎么好。

    我一眼看去,在我小孩子的眼光里,我并没觉得更鼓地有什么特别,感觉就一普通的山地,但大人们一个一个的都说好,搞得我当时心里一阵迷糊,因为我看不懂哪里好。

    但我们是真的在山上吃饭。

    而且茶水,饭菜,碗筷真的一应俱全。

    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大家要集体在山上吃饭,我问了大人,有的大人说也不知道,只说历来都这样,有的大人说那是陪祖宗一起吃个饭,团团圆圆。

    我虽小,但我觉得这说法好像挺有道理。

    山上几乎没有平地。

    都是微微倾斜的。

    我们吃饭的时候,有碗有筷,煮好的白米饭在饭桶,大家不慌不忙,自己动手,负责厨事的族亲把菜用菜盘子分装开来,在地上铺好几块桌布,然后把菜盘放在桌布上,一块桌布能放七八碗肉菜。

    由于是夏天,天气热,那天的太阳很大。

    所以这饭菜茶水,时间相隔那么久还是热的。

    我们村100几人是有的,大家围成一圈夹菜,而且都很自觉,夹好菜的就退身出来,让其他人进来夹菜。

    场面一点都不乱,井井有序,非常和谐。

    此时生活条件上来了,肉菜管够,是吃不完的。

    而且还挑来了好多烧酒,啤酒。

    能喝酒的男丁,在山上放开心的畅饮,这饮酒的吆喝声很大,壮丁三五成群坐下,一声吆喝,跟祖宗敬酒。

    场面非常热闹。

    那天正当是中午,太阳好大,大家都在找树乘凉,但山上的树并不很多,每棵树的下面都站了些人。

    我当时六年级,我记得好清楚,我那时打了饭菜,找个能落脚的地方坐下,吃的有滋有味。

    吃完饭,然后去茶水桶那里打了一碗还是温热的茶水。

    好舒适啊。

    我还遇到了我班主任,班主任坐在我旁边吃饭,我班主任是我们村里的,按辈分我喊她姐。

    班主任姐姐教书很严厉,教的语文,她教书的态度是一丝不苟的,我一直很怕她,上她的课我动都不敢动,也很怕她叫我起来回答问题,但她其实对我的学习是很关心的,我成绩一般,却给了我一个副班长。

    班主任姐姐在学校一直是不苟言笑的,但这次族亲相聚,我注意到她很开心,一路笑颜逐开。

    我好像这一路,包括吃饭,都没有注意到我的父亲,回到家问了问,才知道我父亲今天可超忙了,因为他负责舞狮头。

    怪不得。

    这些日子,放学后,我有见到父亲在家的时候,双手拿着箩筐舞来舞去,原来是把箩筐当狮头在练习。

    但在祭祀中,我对我母亲有印象,我母亲没多少闲着,特别是吃完饭的时候,我母亲就要跟村里的其他妇女一样,一起收拾东西,不能留下纸巾,酒瓶,饮料瓶等垃圾,要收拾好,收拾干净,等收拾好了,大家才纷纷排队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