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与呼唤 » 第九章

第九章

    大志下班后来到一家日杂商店,他买了一些“水胶”,这是他请求帮忙进的货,现在的人用的全是化学胶水。他拿到水胶心情很高兴,自从母亲去世后,他不在骑“倒骑驴“挣钱了,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买了一些花曲柳木和黄菠萝木,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打家具。丽娟问他给谁打的,他笑了笑回答:等打完你就知道了,丽娟也没再问。他每天在前屋开始干活,这样发出的声音不会影响丽娟和孩子。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打的家具也接近尾声,过几天他就揭晓他的作品了,最主要的是给自己一个安慰。

    他在前屋干到十点半结束,回到后屋,发现丽娟没睡,正在看学生的作业。他本不想打搅她,可看到丽娟今天表情特别严肃,大志没忍住。悄悄走到丽娟的背后,两只手慢慢伸到丽娟的腋下,丽娟一开始吓了一跳,可后来大志“膈肌”她,她受不了了。她左右摇晃着身体,嘴里叫到:大志别闹,别闹,可大志并没停,还在继续。丽娟放下课本站了起来,躲开了大志的侵犯。大志一般不这样,丽娟看着他,一边问,你干嘛?今天抽的什么疯?大志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说:没什么,我看看是不是“七年之痒”丽娟也笑了,回答:痒。过后丽娟表情又开始严肃了,大志转身想离开不想再打搅丽娟,可被丽娟叫住。大志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大志脸部表情还是顽皮,丽娟在等待他这股劲过去,大志发现有些不对劲,慢慢表情由顽皮转为严肃。

    大志问:说吧什么事?丽娟看大志认真对待了开始说:我想用些钱?大志笑着说:嗨,钱不是在抽屉里吗,用钱不用和我打招呼,丽娟道:我和你商量用多一些钱,大志说:存折也在那里,还是你带来的那个,你去取就是,丽娟看着大志问:你不想问我干什么用了?大志摇摇头,因为丽娟基本不动钱。是这样:丽娟把同学李丹一家的情况和大志说了,这时大志也严肃了起来,心想现在还有上不起学的。大志问丽娟:你们学校给予的减免就这么多了?丽娟点点头。号召大家捐款效果不是更好,丽娟马上说:那不行,他们都是学生这个不允许,老师的捐款也是杯水车薪。大志点点头,丽娟接着说:学校像这样的学生有一定比例,可在我带的班如果有上不起学的,我心里实在过不去,所以,大志马上打断丽娟,问:你们班有几个像这种情况的?丽娟回答:两个,大志毫不犹豫说:我们能帮上这个忙一定帮,明天取钱。丽娟看着大志说: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学生能正常上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呀。大志想了想,又露出顽皮的面孔说:就光嘴上谢呀?丽娟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脸上红晕了,小声说;我去洗漱一下。大志马上说:早这样,问题不就早解决了,丽娟推了他一下。

    过了几天大志叫丽娟和儿子到前屋看他完工的作品,他的作品放在一个架子上,这样看角度好。体积很大.大志用一块布蒙着,他慢慢拽下布.丽娟好半天没说出话来,她看到了一个“炕琴”,她没有看到婆婆卖掉的炕琴实物是什么样,看到大志做的炕琴,非常赏心悦目,刷的清漆.透过清漆,实木花曲柳纹路非常好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儿子小新用手上下摸着,嘴里喊着,好看,好看.问:爸爸,我可以在里面睡觉吗?大志点点头回答:可以,打开门。孩子麻溜钻了进去,大志把中间的门关上。丽娟一面看一面说:做的真好,大志回答:我这照比爷爷手艺差老了去了,说着大志从一旁拿起一张照片,递给丽娟,你看这是我爷爷做的,我无法超越。丽娟看了看照片,嘴里说:是的,爷爷做的非常好,但那时的人,工作单一,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如果你专攻一件事,你也能达到这个高度,大志高兴的回答:谢谢杨老师的夸奖,说着上前亲吻丽娟。炕琴的门开了,小新咧开嘴露出了两颗门牙。

    镇政府和乡政府联合召开会议,“关于现代农业养殖培训和扶贫政策讲座”省城专家和农村信用社人来人讲座。大志分配的任务是,全程组织乡镇有一定经验的养殖户到会参加培训,并包保灵泉乡灵泉村三个养殖户的任务。他举手同意这个灵泉村的任务,是因为灵泉村的村长是老同学许平,有事好沟通,再说这也是扶贫的好事。培训的地点设在镇政府会议室,

    开讲的第一天,许平带来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叫郑刚,算是灵泉村养殖的大户了,有六十多只羊和四头架子牛,都是传统养殖方式。大志问许平:怎么不多来几个人呢,许平回答:你想的好,磨破嘴皮他们也不敢干,能保住这三户我就万幸了。

    大志是组织者,一开始对培训并没有放在心上,可他不能离开培训的讲堂,所以在讲课的时候他也在听,省城的专家从养殖模式开始讲,没几分钟大志竟着迷了。他也拿笔记本开始记录,心想以后下乡可能用的着。

    几天的培扶讲座结束了,欢送席间大志和省城专家聊起养殖。大志问:您说,养殖利润非常可观吗?专家说:不一定,肉种养殖目前适合你们这地方,看你们养殖的规模和技术,首先要引进杂交好的品种,要有当地的畜牧技术人员帮助才可以,科学对比饲料,用心什么都会成的。大志点点头,专家看看大志又说:其实这次在扶贫上是个机会,基础建大棚,信用社俩年无息贷款,购买牛羊三年低息还贷,这非常有利发展养殖业,现在全国牛羊供应缺口相当大,前景广阔呀。

    培训结束后大志带领这批培训养殖户到内蒙一家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大志当看到这些规模养殖深深被震撼到了,半机械化流程,技术人员四名,全部育种。养殖户们增加信心,个个回去开始从新选址,申请贷款。

    灵泉村养殖户郑刚早有扩展养殖的想法,他找到许平村长要求给他一块地,想盖一个新的大牛棚,和羊棚,许平告诉他自己选,但不能占用耕地。他围着灵泉村四周转了几圈,终于发现了一块宝地。离村子两公里的地方有一块地,这里原来是县里一家企业早年开发的采石场,没干几天就废弃了。可留下一栋平方房子,全部用石头盖的,用来采石工人住宿休息的地方。石头房早以废弃。现在房顶已经塌陷,邓刚雇了几个工人从新修缮,完全可以住人。离石屋不远有一个泉眼,常年泉涌不断,离房屋下一百二十米处是一条小河,宽处有十几米窄处仅三米左右。河里还有有柳根鱼,船钉子等鱼,河里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每到入冬就是是林蛙栖息地。河的对面也是一片荒地。养殖离不开水。郑刚把申请递交上去等待考察。

    一天大志通知许平,信用社的人员两天后要到实地考察。许平给郑刚打电话,可没人接,许平亲自来到郑刚家,可家里大门紧闭,好在羊圈里郑刚的弟弟在,一问,郑刚生病住院了,问什么病,弟弟回答:好像是什么肾炎,许平告诉弟弟:你通知你哥两天后务必到场,坚持一下。下午许平接到一个不好的消息,郑刚得了尿毒症,已经开始透析治疗了,养殖的事干不了了。大志听到这个消赶忙问,换人不行吗?许平说我都问了,机会难得,可还是没人敢干。

    两天来大志陷入沉思状态,他想到,他的包保任务是小事,这个名额如果损失掉太可惜,它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机会。他经常下乡,知道那个石头房的地方,特别是每年的十月末树叶红了,那里有最好看的’五花山”景色,很多人都停车驻足观看。

    第二天他上班后,他在观察同事。他第一次这么仔细观察,有看小说的,有打电话联系酒局的,有拿着报纸并不看想心思的,而时间确一点一点的过去,他打了一个寒战。其实他也经常这样,上班除了下乡和有活动,其他时间很是无聊,所以他利用业余时间骑倒骑驴和打家具。可这也不是他的本意,他想干点什么,也可能是天意给他的机会。他手里拿着他这次培训的笔记本,两天来翻来覆去没睡好觉。

    晚上他来到丽娟跟前,看着丽娟。丽娟看着他一脸严肃问:有事吗?大志点点头,大志这一阵子老是嬉皮笑脸的,今天这么严肃丽娟有些害怕,忙问:怎么了?大志看着丽娟认真说:丽娟我的木工活干的怎么样?丽娟没明白,可还是回答:很好呀,手艺精湛。大志接着说,如果我要是没工作,大志停顿了一下,我说的是”如果”,我去给别人家搞装修能不能养活你和小新,丽娟笑着回答:那富富有余,不过你甘心这样么?好像你志不在此。大志说:既然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什么了,大志坐直了身子,一脸严肃,丽娟我想和你商量一个大事.丽娟也坐直了看着丈夫,大志说:“妈”活着的时候我是不敢提这事,妈不在了,你一定要支持我,丽娟看着大志严肃的表情:说吧什么事,大志一板一眼回答:我想下乡搞养殖,并把情况核盘说给了丽娟。丽娟听完后并没有急着回答,他相信自己的丈夫干事认真有能力干好,但她在想搞养殖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有必要吗。她反问了一句:你在乡下我和小新在家,分开你舍得么?大志说,从镇里到灵泉村二十公里,翻一个山岗就到了,我可已每星期回来看你和小新。看到大志信心满满丽娟没在说什么。大志说:你放心两年我就能出成果,再说就是退一步我搞装修不也能养你们吗。丽娟笑了,说了一句:就是你太辛苦了,算是回答,大志像接到圣旨一样捧着丽娟的手亲吻。丽娟心里很无奈,但不好拒绝丈夫,因为丈夫总想干点什么事情,她不想拦着。

    许平接到大志的电话一时说不出话来,是真事吗?是的我马上到,大志回答完撂下电话。他同事对他的辞职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他只是微笑了之。

    今天他亲自带人对石头房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结果是,信用社人员结论:地方绝对的大,可贷款没这么大。大志,许平笑了。信用社人员又说:分两笔款,一笔是建大棚用的款,等大棚建完后,经过考察发放第二笔购牲畜的款。许平忙问,怎么不一次到位,信用社人员道:这是规定。大志忙说:没事,大棚很快就建好。

    中午大志在许平家吃饭,还没等喝第一口酒大志就开口道:以后我俩可是邻居了,你又是村长,我的忙你必须帮。许平假装生气回答:怎么吃我的饭,还给我下任务。大志说:那必须的。许平回答:你放心吧,我能支持的全力以赴,来先喝一口,二人碰杯。大志放下酒杯说:你先给我找一个人,年龄不要超过五十岁的,最关键的是人要靠谱,许平点点头回答:这没有问题,再一个是秸秆等草料你帮我联系。我好做青贮饲料,许平说:那好办,你过来上地里拉秸秆不要钱,如果给你送每捆你要掏钱,大志忙说;那就让他们送,我给钱,这样他们有动力,许平点头回答:对,这样更好。许平看了看大志问,老同学,你在养殖方面是个外行,而且刚刚介入,畜生那玩意也不是好摆弄的,大志说;是的,人的因素最重要,我一定要找一个内行人才行。

    在建大棚前大志打电话咨询了来讲课的教授,教授一听是大志要搞养殖,非常高兴,认真回答:半封闭式的,最主要的是在东北建大棚,一定要用粗圆钢,能经得起大雪的压力,如果有困难你可以找你们县城兽医站的任德权,他是我们在校的同学,他在这方面是一个有经验的行家,大志连声谢谢。

    大志从书店买了一本《未来养殖发展趋势》的书,如获至宝。总是有人对每一事物着迷,他看了一夜。第二天他一个人来到石头房,走到山上最高处,环顾四周,他高兴地大叫了三声: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他需要这片土地,哪怕它贫瘠,这就是他想来的地方。刚开始他想在石头房边盖大鹏,现在他从新做了规划。他充分发挥他灵感的智慧,离石头房六十米外开始建大棚。建大棚的工人个个摇头,不可理解,大志笑而不答。大棚用了十天时间建成,棚顶大志特意用了红色的彩钢瓦,离远处看格外耀眼。一切顺利。畜牧款一到大志到内蒙养殖场购买了120只育肥羔羊,和相应的草料及豆粕,并签订运输包保协议。回到家大志告别依依不舍的丽娟,置身搬到石头屋。当天许平带来一人,此人叫邢军,四十九岁,身体健壮,但不爱言语,但干起活来不惜力气,大志很满意。

    运羊的车到了,大志上前问送羊人的师傅:羊都打过疫苗了?来人回答:都打过了,你放心,必须打,你就点数就行。小羊欢快地跑着,入圈后,大志和邢军开始拌料,小羊刚到大志特意多放了一些玉米和豆粕,一开始小羊有应急反应,没几个吃的,过了几个小时后它们都抢着吃了。大志抚摸着一头小羊,心想我的理想之路开始了。

    他半夜起来看了看,没发现任何问题才放心睡觉。两天后他发现有些羊离群,不爱进食,他马上调整饲料的配比,可效果甚微,难道喂食多了,不能呀,他是严格按数量和配比来的,不应该。又过了两天,羊吃的饲料更少了,时隔一天邢军发现一只羊死了,大志看后蹲在那,好像安慰自己和邢军说到:没事,它体质弱自然淘汰。可又过了一天又有四只羊不行了,这可吓坏大志。邢军抱着羊快哭了,大志进羊圈内发现了问题,有的羊拉稀了,不好羊得病了。

    他不会给羊治疗,他想到教授告诉他的一个人,他马上坐车赶到县畜牧站。可找的人不在站里,站里的人给了他地址,他终于找到要找的人。此人名字叫任德权,外号叫“老一”一开始大志不知道大家这么叫他是什么意思。此人五十多岁,早年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县兽医站原站长,四十五岁那年下乡的路上把腿摔折了,一直留下了毛病,走路左腿用力小,步伐不协调,比正常人要慢一些,想快的时候就骑自行车。他还有一年工龄就到病退年龄,现几乎不上班。由于在养殖方面经验丰富,一些养殖户都暗地找他,他给治疗打疫苗赚些钱。他看到大志来访,特别是老同学介绍来的,他非常高兴。大志说明来意,他点点头,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心中已经有数,但他必须到现场去看一看。他带好药随大志到了养殖场,他看了一下马上发现了问题。他吩咐大志停止给羊喂食,漏粪板的边缘用干草铺上,只喂温开水。任德权开始给羊用药,三人忙到了半夜,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四头羊”挂了”。三天后羊缓了过来,开始正常进食了,任德权脸上露出了笑容。几天里大志明白了羊得病的原因,原来大志进的这批羊刚断奶了不到三个月,这几天加上降温,羊得了感冒,羊拉稀的原因是漏粪板的边缘是水泥地,夜间羊趴在上面睡觉着凉了。

    几天下来的接触,大志和任德权建立深厚的友谊,大志发现该人谈吐不俗,腿脚不好但没有自卑感,特别是听到大志对农场独到见解和规划时非常感慨地说:我要是年轻几岁就好了,大志忙说:任站长,您退休后如果不嫌弃我这地方小您就来,养殖这块归您管,钱和股份您谁便挑。任德权看着大志想了想,大志是真诚的。以前有人也邀请过他,但都没有明确表态,不是待遇等问题,关键是人品,他觉得和大志对撇子,反正退休后他也要有这方面的打算,这是最佳工作,二人握手言定了。养殖的事一遇到问题大志就请教任德权,任德权也随叫随到,一年后任德权退休如约来到农场。两年后羊的出栏达到四百头,大志用自家的房屋抵押贷款,建了另一个养牛大棚,购进四十头架子牛开始育肥,心想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