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寻找与呼唤 » 第八章

第八章

    这几年马老板生意业务量大了,又雇了个人叫耿乐,才刚满十八岁,大家都叫他小乐,康杰和他一起干活。马老板坐在桌子前核对着票据,桌子上的手机响了,他也没看是谁,一边看着票据一边接,喂,你好,可对方一说话,他听出来了,是浙江老家妻子来的电话。他越听表情越严肃,最后他应声放下电话,票据不看了,他在思考。

    第二天马老板在店铺里面后面的库房走了一圈,把小乐叫去和他办事,马老板临走吩咐康杰把库里墙边的货倒出来,要放新货。康杰开始倒货,他倒到最后几件的时候康杰发现一件货的下面有一叠钱,而且都是百元的大钞,他捡起来数了一下,一共一千两百元。康杰疑惑不解,但他也没想太多,先收起来,继续干活。下午马老板回来,康杰从兜里掏出钱递给老板,马老板确没接钱,非常吃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康杰把在那拾到的钱告诉老板,老板反问不是你们掉的吗?康杰回答:不是我掉的,小乐也摇头,老板又开口了:可这钱也不是我掉的呀,康杰想了想说:是不是送货的人掉的。老板摇摇头说:不可能,那些货都快半年没人动过了,这样吧你拾到的就归你了。康杰马上说:那可不行,不是我的钱我是绝对不能要,说完把钱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了。两个打工的都走后,马老板看着桌上的钱,脸上露出了笑容。

    原来马老板接的电话是老婆打来的,告诉他,他父亲住院,医院已下发病危通知书了,家里让他马上回去。回去他犯难,生意就得交给康杰,尽管康杰的业务能力是把好手,完全能独挡一面。而且通过这几年的接触,人品也不错,可康杰毕竟是个外人,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可家里没人来照顾生意。他想到一个试探人的残酷办法,那就是用钱试一试。是他把钱放在货低下的,结果现在钱在桌子上。他三人盘点库存后,生意暂时交给康杰放心地回老家。

    半个月后马老板“送走了父亲”回来了,账目清楚,分文不差。到了月底马老板单独找康杰严肃的谈了一次话。康杰一开始没听明白,马老板问康杰看自己有多大年龄,康杰一头雾水,他还真不知道老板的真实年龄,南方人一般不表明自己的年龄。康杰没有回答上来,摇摇头。老板告诉他:他今年五十四岁。孙子也有好几岁了。自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意,没人接管他的生意,老婆早就让他回去,可生意还好他又多干了几年。这次回去,老婆说什么也不让他干了,他想干到年底,可老婆不让,钱多少是多呀,该回家了。说到这康杰看到马老板有些感慨,是呀自己在外好几十年,孤身在外不容易。老板深深地一声长叹。眼睛盯着康杰眼睛问:康杰你想做我这样的生意么?康杰马上摇摇头,老板问:为什么,你不是很想开一个自己的店面吗?康杰马上回答:我哪有钱开店呀。心想为了开店和老婆都离婚了,直摇头。老板看了看他又说:我把我的店盘给你,你看行吗?康杰的头还是直摇,这么大店面我更盘不起了。老板微微一笑问到:康杰你手里现在有多少钱?康杰面带羞愧地说:这些年他攒了不到二十万。马老板点点头,这样我给你分析一下,你是能开店的,康杰瞪大眼睛洗耳恭听,但他觉得马老板是和他开玩笑。马老板看着他表情严肃:我这房租一年九十万,当然上交租金一年一交。今年才过去五个月,还有七个月你不用考虑房租的事,你现有的二十万流水刚刚可以,每天的流水你也知道,各种炉具的底价你也知道,有些是我们这里独有的炉具,赚得更高。康杰马上说,可拿什么给你房租钱呀,老板这时脸上略红,笑笑接着说:你先不用给我房租,你赚了钱按月给我就行,康杰说;那有这好事,老板接着说;可你也得付出一些。康杰看着他,没明白他要付出什么,马老板说:这个档口一年最少能赚四十万到五十万,炉具除了更新换代,最受房地产的影响,看这年头房地产将更有发展,也是炉具销售好的时候,能赚得更多.一年过后你除了把房租钱给我以外,把你一年的利润按最低四十万给我,我只收一年的,他指了指周围的货,以后这就全都归你了,你看行吗?康杰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暗地里盘算了一下,也很佩服男方人的算计之道,老板要是盘给别人,可已一次性拿走全部的钱,兑给他,老板不用干活多收了一年的利润,真是高手,但一年后就全归他了,这事也很划算。康杰问,马老板可这,老板立刻明白他的意思说,康杰我相信你,再说我们写个协议不就行了吗。康杰连忙:谢谢,谢谢。两天后康杰成了这家店的新老板。牌子他一直没换,他高兴的睡不着觉,他好像在做梦。本来自己的理想是在老家的市里开一家炉具专卖店,就很知足了,现在他炉具是在批发的顶端,他睡不着。康杰很努力,就像马老板说的今年炉具卖的特别好,一年后康杰给马老板全部兑现了完,而且富富有余。“康杰非常高兴,每逢过年的时候他特意带着重礼到浙江马老板的家看望他”。

    他夜晚关店的时候拿起电话先给父母打了电话,把这一年的喜讯告诉了父母,康母嘴里只说好,好,眼睛确看着老伴,老伴还是摇摇头,康母放下电话后摇摇头后,嘴里说,老瞒着好吗?老伴说;不瞒着咋办,“孩子“我们也没认,再说,咱儿子不是说他俩没小孩才离的婚吗,这小孩是不是咱家的,我们也没法确定,康母叹了口气,哎,那“孩子”都那么大了这是什么事呀。

    康杰给大志,许平,冯小利分别打了电话,得到了祝贺。他还特意叫小利到广州来工作,这里工作机会多,哪怕给他打工也行,冯小利说;谢了大杰,我在东北很好,父亲的活他已经接手了,他喜欢这个活,并说有机会一定到男方去看康杰。康杰撂下电话兴奋的睡不着觉。他到对面东北人开的饺子馆想喝酒,这家外面还有露天的烧烤,买了一盘饺子和一些烤肉串,来了一打啤酒开喝,心想,吃再好的美味也赶不上心情愉快。

    冯小利的父亲以前是一个县土特产供销社的供销员,供销社早已经”黄了”,他就靠着他熟知的人脉自己单干。收土特产季节性很强,但一到各种货采收的季节就得抓紧时间采购。有东北木耳各种菌类,微菜坚果,凡是长白山山脉的物产,他都收过。可年龄不饶人,加上这几年腿脚有些不好使,他把这个活就交给了儿子小利。儿子小利跟谁父亲十几年到处收货,得到了父亲的“真传”,一些货一上手掂量一下,甚至用眼睛看一下就能看出来货的品质和应给的价格。他为人真实,从不欺骗客户,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喜欢这个工作是因为无拘无束,也符合东北人豪放的性格,他不想落后于他人,特别是大志的那股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他做起了现代的“肩客”。

    外面的寒意袭人,十月金秋的时节到了。冯小利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收货,他要进入长白山腹地。尽管他已经单独在外干这活有三年了,可父亲还是要吩咐几句,收熟客的少收生人的,在外不要斗勇好强,每年的生意就是多挣少挣而已。小利点头,他尊重父亲,特别是父亲在外的为人,他知道安全回家是父母唯一的要求,小利回答说:爸妈您放心,我一定小心。父亲送小利到大门外,看着他上车。冯小利此次出行,行程两百六十公里,目的地长白山露水河林区。傍晚他到达目的地,来到一户人家。

    这家的院落很大,大门能开着卡车进出。接待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清瘦,皮肤黝黑显得非常干练,此人姓吴,小利叫他吴哥。二人握手,吴哥高兴地说:兄弟请进,二人进到屋里坐下前小利把一包礼物递给吴哥,说:这是我爸专门给您的,吴哥接过包,并没有打开,赶忙回答:谢谢冯叔啦。吴哥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饭菜马上就好,先喝点水。小利回答:谢谢吴哥,又给您添麻烦了,吴哥脸部略有严肃地说:嗨,兄弟,说这就“外道了”,是我请你来的。说着话,吴哥的媳妇端上来一盆菜,小利忙站起来说:嫂子麻烦你了,吴嫂笑着回答:哪里的话,你来了就高兴,来吧吃吧。小利回答一句:那我就不可气了。吴哥问:兄弟喝那种酒?小利看了一眼,在一个木箱子上放了一排大酒瓶,每个酒瓶能装三十斤酒,有泡人参的,有泡灵芝的,还有小利认不出来的。小利是这里的常客回答:喝本地小烧,吴哥笑了笑,捧起酒瓶倒满了一个钢制的水杯,杯里足足有二斤多。再倒在小玻璃杯里,每个小杯能装二两半。桌子上的菜有满满一盆小鸡炖蘑菇,还有四个小菜,小利看了一眼,这个蘑菇是今天刚从山上刚采来的松树伞磨,炖出来的小鸡和汤是紫红色的,这种蘑菇吃着“肉头”,味道极其鲜美。这时吴哥的姐夫也到了,小利都认识,握手后坐下。吴哥端起酒杯道:来,欢迎小利兄弟的到来,先干一个,三人一饮而尽。两杯酒下肚,小利开始问了:吴哥,今年是大收年还是小收年?吴哥微微一笑,望了望天花板道:今年东北气候适宜,我上过山,看过了,是大收年,球塔也非常大。小利高兴;那太好了,吴哥的姐夫说了一句:兄弟,你可要带够钱呀,小利忙回答:没问题足足的。吴哥说:明天我们一起上山。小利立刻回答,好。三人喝到深夜,小利睡在给他准备好的房间,他要在这度过一个月时间。

    其实小利来收的山货是这个时期产的坚果,松子。露水河一带林区是红油松产地,油松茂密,树龄长,无霜期短,上百年的树龄比比皆是。红油松几十年才结果,树高三四十米,一但结果,松塔硕大,果实饱满,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有小收年和大收年之分。那得看气候,气候好的年头是大收年,红油松枝头硕果累累,今年就是一个大收年。这几年离他家不远的梅河口市,已经是东北最大的松子交易市场了,难得的机会。

    第二天吴哥叫醒小利,吃过早饭,一会来了六七个人,都是吴哥的亲朋和邻居。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是胖子,没有小孩,没有岁数大的,当地人称呼他们为“跑山人”。吴哥带他们跑山很多年了,他们都非常默契,不用吩咐各带’家什”,开着一辆半截车出发了。四十分钟车路,还有半小时步行的山路,他们来到一块空地,这是吴哥前天采的“窝子”。他们开始用朔料布搭棚。作为临时营地。

    小利和吴哥开始巡山,吴哥肩上斜挎一副绳子,递给小利一副“脚扎子”,当地人也有人叫它“脚登子”。走了一会吴哥抬头看了看几颗松树,看着冯小利,挑逗式问一句:兄弟,行吗?小利笑了笑回答:没问题。他俩迅速绑好“脚扎子”,开始上树,小利跟父亲来时候经常上树,他父亲并没有反对,反而鼓励他。父亲认为男孩子勇敢点是好事,将来能顶门立户,他们几乎同时来到树顶,从树杈间能看到对方。他们看到,满枝头是松塔,都抑制不住露出欢快的表情。吴哥掰了一颗在他面前最大的一颗,扔给另一颗树上的小利,小利接到手后,掂量一下,足足有八两。他们下树,下树时比较难一些,得有技巧和绳索的保障。脚落地,他们继续往前走,吴哥脚步慢了下了,而且很轻。远处有动静,吴哥停下来听了一会,小利也听到了一些动静,吴哥笑了笑说:是外地人员来采塔的,这几年外地的人越来越多了。小利问,吴哥你怎么知道是外地人,吴哥笑着回答,本地人一班不带女人上山的。正说着,有女人的尖叫声。吴哥说:不好,迅速向尖叫的声音方向跑去。果然是一对外地的夫妻,“男的采塔女的捡塔”,男的下树的时候一个枝条折了,往下坠落,中途被几个枝条档了几下,停在了一个粗壮的树杈上。他俩及时赶到,女的发现了来人,像发现了救星,指着树上更是大喊:救命,帮帮忙,帮帮忙。吴哥向上看了一眼,对上面的人喊到;好,你别动,什么情况?上面的人冲下面叫:叫声带着害怕和痛苦,我一个胳膊可能折了,下不去了,吴哥马上回答:你等着别动,他和小利迅速绑好脚扎子,吴哥喊:兄弟你上对面的那颗树,小利明白,他迅速上旁边的一颗树。吴哥上到那个人的树叉跟前,但不能靠近,那个树杈不能承重两个人了,吴哥攀到那个人的上面树杈,用剪塔的钩子挂好一个绳套套在那个男人的一只脚上,把另一头的绳子甩给在另一颗树上的小利,小利顺利地接过绳子。吴哥喊,兄弟,挂在一个粗的树杈上,吴哥也把自己的一头也挂在一个粗壮树杈上,他俩先把他用力吊起来那个人,然后慢慢放,几分钟后人放了下来。吴哥查看了一下外地的男人,发现该人的胳膊没有骨折,只是脱臼了。吴哥问:你是那的人,男人带着痛的腔调回答:是贵州的。吴哥说你挺住,我喊到三,把你的胳膊端上。只见吴哥喊到一,一使劲,胳膊端上了,男人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胳膊慢慢能动了,女人连口谢谢。吴哥问你今年头一次来,男人点点头。吴哥嘱咐地说:以后下树时要脚底先踩稳,而且不要踩旧树杈,要尽量利用新树枝,有任性,不容易折断,男人连连点头。心想刚才就是踩一个旧树枝造成的,心里暗暗佩服。

    小利回来的时候心里特别愉悦,可能是在别人有危险的时候能帮到别人,他心里很开心。吴哥看出他高兴的样子说到:你的身手不错,小利笑了,没有回答,到了营地他俩对刚才发生的事都没提。

    第二天小利开始按等级,大小收购松子,收购的松塔就地加工,经过水洗去掉杂子松油,再晾干后装袋发货。

    清晨丽娟来到教室,同学们起立:老师好,丽娟回答:同学们好,请坐。她开始点名,当点到李丹同学名字的时没用回音,她抬起头看了看李丹的座位,空的,这几天李丹就躲着大家,她好像有心思。丽娟问班长:昨天下课时她量校服了吗?班长回答:老师,她没量就走了。丽娟心里明白,可她也不能不来上课呀。丽娟没有找到李丹家长的通讯方式,傍晚丽娟叫一个同学给她指路,这个同学知道李丹的家。

    李丹的母亲三十几岁,可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一双大眼睛好像老也睁不开,暗淡无光,不知那捡来的一双皮鞋,常年不打油,四周都磨起了毛边,一只脚穿着袜子,一只脚没穿,她干活回来看了一眼李丹,没和她说一句话,径直到了屋里。对屋里躺着的男人直接问:你“拉”了吗?男人回答,姑娘给收拾了,女人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男人,到外地打算做饭。可还不知道做什么,她连叹气的劲都没有。她今天到田里帮人家掰了半天玉米,那家人给她了十块钱,可她没花,她想起来还有一些红薯,她洗了洗装进锅里,看着火苗,眼睛在游离。这时有人敲门,李丹把大们打开,一看是杨老师,马上眼里流出了泪水。丽娟蹲下一边抚摸李丹的头一边说:你家大人在吗?李丹点点头。

    丽娟进屋,外屋地没有超过一米高的东西,杂乱的堆放在个个角落。李丹的母亲看到来人,站了起来,李丹上前:妈,这是我们杨老师,李丹的母亲点点头,看看四周,叫到:姑娘去给你们老师拿个板凳去,李丹从一个角落里拿出一个板凳,丽娟坐下。李丹母亲问:杨老师您来什么事?丽娟看了看李丹,李丹低下了头,丽娟没有告诉孩子没去上课的事,只是说:就是来家访一下,我们互相沟通一下,对孩子学习有利。李丹的母亲松了口气说:我这没什么事,看看李丹只要她没事就好,噢,我想起来了,你们学校订校服了,这个我们家实在订不了,我家实在拿不出钱了,我也真的没办法了,她爸这样,说到这眼里流出了泪珠。李丹也哭出了声音。丽娟问:李丹她爸怎么了?李丹母亲长长叹了口气道:去年夏天下大雨,房子漏了,她爸上房去修,结果从房上摔下来了,腰椎折了,现在还瘫在炕上呢。丽娟表情严肃,同情地点点头。女人看看杨老师道:老师谢谢你们学校,给我家减免了学杂费,丽娟道:应该的,女人看了看女儿,道:杨老师要不这么办,你问一下,你们上年级有没有剩下的旧衣服,穿上也一样啊。丽娟说:这样吧,衣服的事您就不用操心了,可孩子的午饭一定带足,她还在长身体,可不能影响到她的身体呀。女人点点头回答:那是一定,那是一定。丽娟转身看着自己的学生李丹,李丹还在抽搐,丽娟说:好像也是向女人说:李丹的学必须要上,其它的你什么也不用管,你今年就小学毕业了,再有五年学习你就长大了,你对家就有用了,都会好的,你明白吗?李丹点点头,今后有什么事一定和我先说,不要先做主张好么?李丹明白杨老师的意思,一个劲的点头。

    丽娟回到家打开李丹的作业本,字迹娟秀,是一个用工的好孩子,不能让孩子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事,她在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她们班里还有一个条件和李丹一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