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逐玄鹿 » 会盟乐平

会盟乐平

    自岁末起,光阴似快马加鞭,一刻不缓,转眼之间已过数日。

    此时并州乐平已聚义君统共二十四位,个个携精锐之师前来,以匡扶玄帝之名行裂土之事,是为反贼。

    太祖的余威到底还是消散了,恰如开篇所言:太祖威远,余荫不足以万万年。

    ……

    建业二年,一月二十五日,随着建安太守刘笃率领着兵马进了乐平与雍州关口中央的营寨,联军就此集结。

    在刘笃到后的第二天,二十四义君便召开了盟议。

    在一番推举中,袁初为盟主,姬镇与董鹏行为副盟主,这也无所非议,袁初为义,姬镇为名,董鹏行为武。

    袁初居于首位,对其余二十三位义君一拱手,开口道:“今奸佞乱政,我等会盟于此,诸位请互呈盟书!”

    随着袁初说出这番话,诸位义君身后的侍从双手呈上盟书,这些盟书大体为笏板状,以象牙所制,通体白色。

    各义君互相传阅,待二十四盟书传阅过后,袁初便差人呈上一卷玉简,先取所有相似的条约,盟官则在一旁亲自刻下。

    随后,袁初开始说起不同的盟约:“幽州牧书‘破关不得伤及百姓,不得妄取百姓钱粮’,赞同者拍案。”

    众人思索,随后大多不做动作,董鹏行更是直言道:“不纵军士取之财物,欺其妻女,何以安军心?公孙将军莫非有金玉无数可使众军士安心。”

    公孙瑜开口反驳:“自古成事者莫不以仁为重,以民为本,今我等以义名会盟却欲行此不义之事,若是不得民心,便失国本,国本易失难取啊!”

    公孙瑜的话是有道理的,但能做到如今割据一方,这些义君显然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于是在袁初征集众人意见时,竟只有张嗣,李承道,王守三人赞同。

    公孙瑜见状,虽怒却又没什么办法,他能约束自己的兵马,但其他人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

    袁初摆摆手,开始平息众怒:“公孙将军所言不假,可董将军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那便约定不得残害无辜百姓且官仓金银不足以安慰大军时才可夺其财物如何?诸位试想,若将士们连金银之物都拿不到,又怎么会愿意拼死而战呢?”

    见董鹏行有些不满,袁初便是劝解道:“今我等效上古分封之时会盟之制,按理来说,应照古仁人所言,上军不与下军为战,对方若有伤者,我等也需帮着治疗等等,如今我等只需遵循最基本的不残害百姓便足矣了。”

    董鹏行闻言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公孙瑜也知这是最大限度的让步,便也点了点头。

    袁初笑着点头,随后继续说道:“荆州牧书‘夺城而后,归姬氏’,姬将军何意啊?”

    姬镇非常狡猾,未写“归我之手”,而是写“归姬氏”,因联军以义会之,所以必须忠于大玄,所以按照讨佞的说法,打下来的城池也应该还是大玄的,是天子的。

    而姬镇届时便可借故代掌,毕竟他是皇室宗亲,他也姓姬。

    姬镇面色平静,淡漠开口:“我等会盟乃是为了匡扶大玄,若夺下之城池不归姬氏,而归诸位,那诸位会盟于此岂不是一出笑话?”

    马贞嘲讽的笑了笑,开口道:“你荆州出兵不多,所图不小,你说的是归哪个姬氏啊,真的是当今天子吗?”

    姬镇哼了一声,不做言语,荆州兵马本足,会盟途中接到情报,荆南姬氏发兵攻伐荆北姬氏,所以他不得不分兵一半回援。

    众人本就各怀鬼胎,没几个是真为了所谓的“义”而来,于是基本都拒绝了姬镇的提议,仅有几个同意的,袁初便也略过。

    姬镇怒视袁初,好似在质问他为何这项不询问众人,但他兵少,此时没有什么发言权。

    袁初无事姬镇,继续说着:“凉州牧书‘凡有士人或有贤明之人,不得加害,好生对待,以明礼贤下士之意’,董将军此言有理,支持者拍案!”

    众人齐齐拍案,无异议,毕竟得一贤明之人可贤名广传,得一士人可充慧足智。

    袁初随后便接着说了些无关紧要的条约,在取得众义君的同意之后便一条一条刻在了玉简之上,而在盟约全部刻完之后,盟官取锦盒放置,随后将二十四盟书一一收置。

    紧接着,袁初起身,向各义君拱手作礼,在一一作礼之后,袁初拔剑插至面前案上,严肃开口:“二月初一正式会盟并向太祖天地,祖宗神灵宣读盟约,届时木已成舟,不可再改。”

    在停顿了一会儿之后,袁初扫视了一遍所有义君,缓缓道:“渝盟,无享国!”

    其余二十三位义君对视一眼,随后也决绝的将各自的佩剑插至岸上:

    “渝盟,无享国!”

    ……

    荆州

    此时的荆南姬氏正攻伐着荆北姬氏,荆北四太守俱参与会盟,此时可谓群龙无首。

    姬正衢骑着高头大马,目光如炬,镇定自若,而对面的姬峮却神色慌乱,勉强穿上一副盔甲,连剑都不敢提起来。

    姬峮开口:“我不欲与同宗为敌,无奈郡丞大人下令,望阁下海涵。”

    姬正衢嗤笑,嘲讽的说:“要战便战,说这么多作甚,太祖怎会有你这等后辈,窝囊东西,留你于世间徒害太祖名声,前来受死。”

    话音未落,姬正衢便拍马向前,手中一把虎头炎金枪向姬峮刺去。

    姬峮见状慌提剑抵挡,但姬正衢是被姬良称赞力能扛鼎的人物,加上马匹快速奔跑带来的冲击力,又岂是姬峮挡得住的。

    枪剑相交,姬峮虎口疼痛欲裂,剑亦脱手,赶忙向一旁避让,姬峮也知不敌,于是便回马逃窜。

    可笑的是在慌乱之下为了能迅速逃脱,姬峮竟扔下外甲,而仓惶解甲时兜鍪也掉了下来,当真是丢盔弃甲。

    姬正衢也没追,冷笑一声,将枪扬起:“擂鼓助威!骑兵冲阵,步兵紧随!”

    鼓声阵阵,振奋人心。

    姬正衢纵马向前,闯入敌阵,手中金枪挥舞,霎时间,几个军士殒命。

    姬峮军本就因姬峮败于姬正衢而士气低迷,此时姬正衢持枪闯阵,其后还有大军紧跟。

    姬峮军拼杀一阵,见倒地者越来越多,他们终于不管不顾的放弃斗争了,或向后逃去,或跪地欲是投降。

    姬正衢便也追上姬峮,一枪横扫将他击落马下,随后金枪对着姬峮,冷眼而视。

    姬峮不顾疼痛,跪在地上不断磕头,哭丧着脸哀求:“我与你同是姬氏宗亲,同为太祖血脉,如今为何要痛下杀手啊!”

    姬峮本不想交战,但上头却交给他些兵马让他与姬正衢这个杀星交战,他虽不识军务,却也知这些兵马为老弱病残,几番抵抗无果,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战场。

    姬峮恨透了南郡郡丞,死到临头了,姬峮也知晓了这个郡丞的用意,当今是恶毒啊。

    姬正衢罔若无闻,冷笑一声:“太祖血脉岂会如此无骨?要怪就怪你的主子不识时务,欲抗天威吧!”随后一枪穿透姬峮脖颈,向后一提,姬峮顿时便没了性命。

    姬正衢在杀了姬峮后整顿军阵,看着地上跪成一片的荆北军士,冷冷开口:“荆北姬氏罪不容诛,其治之下皆为反贼,全杀了!”

    说的虽是玄语,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震惊,杀俘不祥啊,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杀掉俘虏,这样之后的攻伐中便会徒增许多麻烦。

    俘虏们闻言,全部惊慌的想要逃跑,但四周全是荆南兵卒,他们又如何跑的掉,一个个被按倒在地上。

    这些俘虏异口同声的求饶,可又有何用呢?

    “通通杀光。”

    跟从姬正衢的兵卒们虽不认同杀俘,但军令难违,还是一步一步上前,慢慢将地上害怕至极的战俘一个个处死。

    骂声一片,无数尸体横在地上,死不瞑目,充斥着绝望的眸子中满是痛恨与迷茫,他们好似在咒骂着姬正衢,也不知姬正衢日后会不会梦见这些亡魂。

    姬正衢却无丝毫不适,冷眼旁观,看着一个个年轻的面孔倒下,却是淡淡的吐出“该死”两个字。

    在将战俘全部处决后,姬正衢让兵卒将尸体垒在一起,辅之燃料,就地焚毁。

    一把火点燃,顿火光冲天,烈焰燃烧着油脂,散发出了一种人天生抗拒的味道,兵卒不适,纵他们从军多年,此时也是止不住的犯恶心,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呕吐。

    姬正衢淡漠一笑,摇摇头,开口道:“攻下城后,这事多着呢,适应适应吧。”

    兵卒闻言皆惊,不知眼前的将领是什么杀星下凡。

    姬正衢挥手,示意大军前进,如今巫县守军俱灭,他打算先攻下巫,并以此拓展,攻下南郡,而后向南阳与江夏拓展,最后围攻襄阳,收复荆北部分。

    ……

    看前方,路长且艰;回头望,四遍虎狼。

    见星陨不知何言,待回首已然百年。

    欲揽月扶将倾柱,俱往矣浪淘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