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一百一十三 缺水问题

一百一十三 缺水问题

    李领导介绍道,

    “我们的用水主要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方面。而在维度革命开启之后,我国工业规模呈指数级扩大,工业用水也指数级扩增,部分节点城市已经出现缺水状况。而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等以后节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建设,那绝大部分节点城市都会缺水。所以现在,要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全国性缺水这个问题,其实是叶蒙在指出昆城会缺水时就向刘领导说过的,但当时连第一艘巨型飞艇都还没问世,在刘领导汇报后zf也没太重视,直到最近两个月有节点城市缺水了,这个问题才被重视起来。

    李领导接着说,“目前的参考方案是滇省所用的雨水存蓄方案,大致就是用一种叫雨水收集器的东西,将其大量铺设在滇省境内各处山上,收集雨水,并在山下修建蓄水池将其存蓄起来,并通过管道调往昆城以及其他滇省境内节点城市。这个方案也是当初叶董提的,效果很好,所以我们想将其复制到其他省份,解决用水困难问题。大家觉得怎么样?”

    在场大多数人是听说过这个方案的,少数没听说过的也在李领导介绍这个方案的时候上网快速查了查。

    不过在李领导问大家看法后,现场却陷入沉默,过了几秒,才有人说道,

    “这个方案的确能起到一些效果,但效果有限。因为其他省份和滇省情况不同,滇省是存不住水的喀斯特地貌,在存住水后水资源自然能大量增加,但是其他省份的河流湖泊水库原本就已经将大部分雨水资源存住了,所以再大量铺设雨水收集器效果不大。”

    “那你看这个问题改怎么解决?”李领导问道。

    “我认为仅仅靠雨水是解决不了国内将出现的用水危机的,必须要增大水资源来源。核心方法就是的大量建设海水淡化工厂,然后修建遍布全国的运河或管道构成水网,再通过水网将淡化海水抽到全国各工业基地。”

    我去?!

    还真敢想啊!

    这种工程量简直逆天啊!

    而且在工程建好以后,不管是海水淡化还是通过水网送水,所需电量也是天量,要知道我国地势可是西高东低,并且分为三级阶梯,落差达到四千米以上!

    当然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暂不考虑,但将水送到第二级阶梯也得往上抽1000米,有的地方甚至要抽2000米,这需要的电量未免太大了。

    于是现场一片哗然。

    不过众人仔细一想,基于当前维度带来的工业指数级发展速度,要建立大量海水淡化工厂和全国性水网也并非不可能的事,而且由于高空能源站大量铺建,电量供应也在指数级提升,所以满足水网抽送水所需天量电力也是可以的。

    李领导想了一会儿,“这个方案,看起来是有可行性的,但是这个工程一时半会儿完成不了,那么在此之前缺水问题怎么解决呢?”

    有人试探性地问道,“要不,那些水量暂时赋予的省份先支援一下其他省份?比如滇省现在可用水资源不是大量增加么么支援一点儿给其他省份也不碍事吧。”

    “这怎么行?”

    反对的是滇省武领导,毕竟这场会议就在昆城举行,他自然会参会。武领导接着说道,

    “滇省过去一直是工业落后省份,现在刚建立起一些工业基地,你们就将用水心思打到我们身上来,太不地道了吧?”

    “唉!武领导别激动,这不是因为目前你们省份水资源暂时有富余,所以才想借用你们一点儿水嘛,而且这也是暂时的,等以后水网建好后就不用你们的水了,说不定水网还能将淡化海水送上来给你们用。”

    “暂时也不行!”武领导仍然拒绝,“现在工业都在指数级发展,滇省也同样如此。现在我们的水是暂时够用了,但说不定过两个礼拜就不够了。所以啊,想借我们滇省的水用,没门!”

    “哈哈哈!”

    武领导的语气将大家逗乐了,只不过现在看来好像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增加用水,那该怎么办呢?

    会场沉默几秒后,有人说道,

    “我倒是有个提议,不过不是增加水资源的,而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

    “什么办法啊?说来听听。”李领导来了兴趣。

    刚才那人说道,“工业用水主要是冷却水,以前都是直接让冷却水蒸发走,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冷却装置做成密封的,将蒸发的水蒸气重新收集起来再利用,这样利用率就提高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紧张问题。当然,这种密封冷却装置需要做的很大,不然水蒸气不能远离要冷却部件的话,冷却效果就不够好。”

    “这不是问题,”李领导说道,“现在不管是建筑还是大型部件,制造效率都很高,而且土地价格和租金都很便宜,就算增大冷却装置让工厂占地面积增加不少,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

    这个主意让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不少,算是议题中不小进步。但是这也只是缓解用水紧张问题而已,还无法解决。

    李领导又问道,“那么,大家还有其他办法么?”

    过了几秒,仍没有人回答,就在李领导想询问点子最多的叶蒙时,叶蒙主动开口了,

    “有个办法估计可以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生态有一定影响。”

    “说说看。”

    “就是在各地修建水坝,将国内绝大部分河流截断,地形合适的就修建水库,不合适的就挖大坑,将水存起来。我国这么多河流,存起来的水应该足够用到海水淡化厂和水网建起来那天了。”

    啥?!

    这TM——也算办法?

    众人石化了。

    不愧是维度革命发起人,这种逆天办法也想得出来。

    李领导也不禁扶了扶额头,叹道,“这个办法——还真是别具一格啊哈哈。这全国的河流都断流后,对陆地上的生态暂时应该没太大影响,但是对水里的呢?”

    说到这,李领导转头看向会场一边,问道,“郭教授,你是这方面专家,你说说看。”

    郭教授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说道,

    “额,对于总量很大的生物,比如鲤鱼、草鱼,即便截流几个月也没太大关系,它们可以钻到泥土里,等过段时间又水后,总会有一些活下来的会重新钻出来,而且河流上游也有不少水库,里面也会有很多鱼类可以存活下来。

    但是对于总量很少,或者生活在河流下游的生物,比如江豚,那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

    “江豚啊——”李领导也犹豫起来,这种濒危物种是国内花了很大精力才将其保留下来避免其灭绝的,现在要是执行这种截流方案直接让其灭绝了,那损失就有些太大了。

    这时叶蒙问道,“那么能不能将江豚先捞起来,由人类照顾,等河流恢复后再放生呢?”

    “这个——”郭教授犹豫起来,这种办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这期间多半会有一些江豚不能养活,虽然最终可以将这一物种保存下来,但是说实话他不愿意这么做,所以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在郭教授犹豫期间,另一位水利生态教授就说道,

    “可以的,要保留下江豚这一物种不难,只不过这样难免会导致部分江豚死亡,就看能否接受了。”

    然后众人就将目光转向李领导,现在就看他怎么决定了。

    李领导无奈了,这个问题他也不敢轻易决定啊,而且这也不是现场投票就能决定的,于是他便说道,

    “那这个提议就暂时保留吧,之后我会反应给上级的。不过这里我还个疑问,那就是大部分河流断流,就疑问着长江这种航道也会断流,那么接下来内河运船就没法航行了,这该怎么办?”

    说完,李领导就看向叶蒙。

    叶蒙现在情商至少比以前提高了一点儿,他知道李领导现在是将皮球踢给自己,但他自然不会随意接招,于是说道,

    “由于现在飞艇数量在指数级增加,所以在不久以后,哪怕所有轮船都不再使用,国内运载需求也能满足。当然,这会让很多从事内河运输的人失业,就看zf怎么选了。”

    这下皮球又踢回来了。

    李领导心理无奈感叹道,这小子现在也学奸诈了啊。

    然后李领导便说道,“那这个问题就交给上级讨论决定吧。但截断河流这个办法只能解决青藏高原以东省份的缺水问题,而疆省的缺水问题怎么解决呢?国内河流基本都不经过那的。”

    叶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疆省周边水源的调运工程又在做呢?”

    “有的,”李领导说道,“从阿尔泰山和伊犁河谷同样乌城的运输管道已经在建立了,但这点水量远远不能满足疆省用水需求的,毕竟那里有一个国际港口城市。”

    “那看来暂时没办法解决了。”叶蒙干脆直接说道。

    啊?

    众人一愣,还有叶董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过这时有人问道,“请问可以从贝加尔湖修建管道运过来吗?”

    贝加尔湖是世上第一大淡水湖,而且由于其平均深度达到一千多米,淡水存量达到世界淡水总存量的五分之一,淡水资源可谓是相当丰富!

    不过马上有人反驳道,“那也基本没用,贝加尔湖淡水资源的确很多,但只是存量多,流量却不大,我们如果不加限制调用的话,湖水总量就会下降了。而且e国那边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刚才提议的人说道,“用存量也没关系啊,只要咱们和e国那边承诺,等海水淡化厂和水网建好后就将贝加尔湖被用掉的淡水存量补上不就行了吗?”

    这个办法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呢?

    李领导想了想,摇摇头,“这个办法只是技术上可行,实际上还会牵扯到很多问题,不管最终能否行得通,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谈得下来的,到那时候咱们的淡化厂和水网都已经建好了。”

    好吧,难道疆省缺水问题真的没办法解决?

    但疆省的乌城是一个非常重要港口城市,如果缺水问题不解决的话,那接下来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损失就太大了。

    会场再次沉默,过了一阵,李领导说道,

    “那这样吧,接下来我们集中资源,先在津城建立尽量多的海水淡化厂,并修建一条从渤海到达疆省乌城的输水管道,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这项工程。大家看怎么样?”

    从渤海到乌城有四千多公里,要在一个月内完成这项工程,哪怕借助飞艇,也还是有难度的,但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这时有人说道,“其实有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淡化厂建在青海湖,那里距离乌城只有1700公里,管道可以更快建立。”

    诶!这是个好办法啊!

    不过还是有人质疑道,“但是青海湖海拔三千多米,到时候咱们就得将淡化海水抽到三千多米的地方,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提出建议的人说道,“也不是很大啊,反正只要将青海湖重新布满就行了,又不用一直往那送水。”

    “那这样相应管道不就浪费了么?”

    “浪费就浪费呗!相比起解决了乌疆省用水危机所带来的收益,这点儿浪费不算什么。”

    好吧,看起来是这个道理。

    于是调用青海湖的水去乌城的方案就通过了,这样全国范围内的缺水问题都有了暂时的解决方案,除了河流全面断流还需上级决议。

    不过关于水利建设的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李领导接着说道,

    “调用淡化海水的确是个长期可行的用水方案,但毕竟是长期方案,所以所需电量以及维护运营成本在长期看来还是很大,因此还需要讨论一下有没有成本更低的长期用水方案。这里其实已经有一个参考方案,也是国内早就提出的方案,很出名,叫做藏水入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