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四十一 可行性标准

四十一 可行性标准

    是啊,这是研讨会,不是评审会。

    很多人这时才反应过来,而这群航空专家一直在做的只是提问题挑刺,这完全是评审会而非研讨会的做法。

    不过若只是因为叶蒙拿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又批评了航空专家们几句,就指望航空专家团以研讨会形式来对待此次会议,那也是不可能的。

    刚才和叶蒙一番唇枪舌战的航空专家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一个老专家被一个外行小辈当众教训,还不好正面反驳,因为对方的确有理,这让他实在是抬不起头来。

    于是他就努力寻找反击的点,过了没一会儿,他突然眼睛一亮,马上敞声道,

    “你别以为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可以教训我们,你还不配!刚才你说机场高度在一千米以上,你知道一千米意味着什么么?”

    哎呦!

    众位航空专家突然反应过来,怎么没想到这事?

    部分航空专家倒也没对叶蒙有多大敌意,但还是有不少反对叶蒙的,不过无论是谁,现在都很想知道叶蒙会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凝结层,云彩成形的高度。”叶蒙淡淡说道。

    提问的老专家一愣,他没想到叶蒙早就知道这点,不过他还是接着问道,

    “既然知道,那为何还要把机场高度设在这里?不怕云彩降低机场能见度吗?”

    叶蒙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问道,“你知道安225吧?”

    嗯?

    众人疑惑,安225是史上最大的飞机,但这都哪跟哪啊?

    航空专家邹眉道,“这跟安225有什么关系?还是架已被摧毁的飞机?”

    “那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几个叫剑开天门的视频?内容就是安225穿过一层云雾,将其划出一条长长的大裂缝,露出蓝色的天空,就像被把剑劈开一样,所以叫剑开天门。”

    现场有几个反应快的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我艹!

    难道是——?

    只听叶蒙接着说道,“既然总重六百吨的安225可以剑开天门,那重几万吨的飞艇能开什么?”

    哇!

    全场一下就沸腾了!

    还能这样?!

    “飞艇的密度可比飞机低了一个量级,也就是说,它开天的能力还要再乘十倍。”叶蒙用带有一丝傲气的声音说道,“仅仅一个机场上的云层算什么,如有需要,港口的飞艇集体出动一次,整个昆城上空就能从多云变成一片晴空。”

    “可是飞艇钻不进立体机场的柱体里边!”老专家还不甘心。

    “用得着进去么?飞艇上的大风扇一吹就没了,而且机场自己就可以装风扇,飞艇只要把外围弄干净就行。更何况,机场的高度还能整体升降,或者人工消雨,总之解决办法不止一种。”

    噗!

    老专家一口鲜血吐出来。

    当然这只是现场一些观众的脑补画面,毕竟这不是武侠世界。但老专家的确是脸色差到极点,像是一下又老了好几岁。

    飞艇除云这个想法让会场热闹了好一阵才安静下来,这时又有一个老航专家发言了,

    “叶总监,用飞艇去除云雾这个想法的确不错,但是飞艇引起的湍流你想过没有?”

    湍流是现实中常见物理运动,在机场如果一架客机起飞后,后一架客机一般要等一会儿再起飞,主要原因就是要等前方客机产生的湍流散去。

    飞艇划过天空后同样会产生湍流,而且由于其体型无比庞大,对空中机场客机起降的影响绝对比客机湍流的影响大得多。

    这位专家接着道,“如果飞艇一天只除一次云雾,那就算等半小时让湍流散去也影响不大,但如果当天云雾很浓呢?只除一次恐怕不够吧?”

    虽说之前叶蒙说过不要将问题斗甩给他,但现在这位老专家之所以问这个,恐怕多半是自己找不到答案,所以才询问,而且他的语气至少比之前那位好些,因此叶蒙也就不再用反问式语句回答,

    “没必要去等湍流散去。”

    嗯?

    不等湍流散去,难道是直接起飞么?确定飞机不会直接坠落?

    还不等老专家说出疑惑,叶蒙就解释道,“方式前面也提到了,只不过这次主要是让飞艇用风扇吹跑道外边。湍流顶多算两三级风力,但飞艇风扇全开能产生八九级大风,任何湍流在其面前都会由乱流变成单向气流。”

    我去!

    这又是一种新思路啊!

    过去人类解决机场湍流问题的措施只有等,毕竟人类不可能顺着客机起飞轨迹去安装风扇,也从没有人去这样设想过。结果今天众人仍是按照固有思维来处理问题。

    而最终解决办法还是叶总监想到的,怎么他老是能想到这些新奇的解决方案呢?

    这位专家也忍不住佩服叶蒙,但却不能直接说出来,不然就是打脸前一个和叶蒙争论的老专家同事了。于是他只是点点头,“请继续。”

    叶蒙回到正题,首先还是像介绍平板立场那样,将立体机场防火性和结构稳定性都介绍并证明了一遍,然后宣布介绍完毕,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位航空专家奇怪道,“你刚才不是说立体机场比平板机场多了很多好处么,怎么不都介绍一下?”

    叶蒙答道,“这些优点只是直观判断出来的,还没有具体设计方案,所以没有更多内容供介绍。如果想验证,那就看航空专家们有没有兴趣去做这些设计了。”

    这里叶蒙只是没有很详细的设计方案,但大致方案是有的,而且还是记忆碎片给的,所以肯定能实现。

    但是在现场很多航空专家眼里,大概就是谁声称谁就得举证,并不考虑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哪怕作为外行的叶蒙一开始就说的是自己只论证防火性和结构稳定性。

    所以对于其他方面问题,如果叶蒙仍只将大致方案介绍出来,保不齐又有航空专家挑各种问题来进行攻击。

    叶蒙的确想推动飞艇各相关领域快速发展,但不会求着别人去做这些事,所以他懒得再给自己找麻烦,干脆直接将问题推给对方。而且现在他已经说明了未来地面机场将会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空中机场的初步方案,至于对方考不考虑那也随便。

    叶蒙这么一说,刚提问的专家就不知道改说什么好了,不过另一位航空老专家说道,

    “不对吧,叶总监,你刚才给出的几个解决方案也挺好的,应该是事先有所准备吧。但不至于只准备了这么点儿,现在不接着介绍了,难道是对刚才我们的质疑不满么?可技术讨论不就是在不断质疑和解答的过程中进行完善的么?”

    叶蒙淡淡说道,“质疑也没什么,但刚才那位老专家言辞激烈,好像和我有仇一样,要不是几个问题我都给出方案了,现在他岂不是已经脱下皮鞋上台抽我来了?”

    “哈哈,”台下其他专家们忍不住发笑。

    被叶蒙第二次批评的那位老专家脸阴沉的可怕,但他真要是发火那就是被叶蒙说中了。

    而问话的老专家觉得自己的专家同事也真是的,质疑对方就行了,老是控制不住脾气攻击性那么强干嘛?不过他也不可能当众说自己同事的不是,于是说道,

    “何专家是激动了点儿,但技术讨论产生激烈争论也是很正常的嘛。”

    叶蒙摇摇头,“很抱歉,我不认为对基于客观物理规律所实现技术的讨论需要带有这么强的攻击性,诸如“你还不配”、“自以为很聪明”的用词可不仅仅是激动而已。”

    老专家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台上这位年轻人的说话方式他还真没见过,一般来说如果讨论问题时某人很激动话语带有攻击性,对方要么是忍着,要么是同样激动地展开反击。而台上这位在问答时始终保持冷静,同时也带有反击,在事后又拿出对方有言语攻击这点做批评。

    老专家正在想着怎么回应,又听叶蒙说道,

    “更关键的是,请问你们是来研讨还是评审的?如果是评审的,那我要介绍的防火性和结构稳定性已经介绍完了,你们也没什么异议,会议是不是到这就结束了?如果是来研讨的,截止目前为止,你们还没有提过任何建设性方案,只是在质疑,是不是只要有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你们就认为空中机场不可行了?”

    “怎么会呢?”老专家说道,“刚才客机会往平板机场空隙掉下去的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们也没直接否掉啊,后来不是又继续讨论了么?”

    “也就是说,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可以先放着,然后讨论其他问题。那如果在所有问题讨论完后,不存在哪个问题可以严格证伪,是不是你们就认为空中机场具有可行性?”

    “这怎么行?”老专家下意识否定道。

    “那你们认为空中机场具有可行性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方案才行么?”

    “这——”老专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们一开始准备的可行性评判标准还真是这样的,虽然前面有个问题没这样去评判,但只要对大部分问题这样评判,也能轻易否掉空中机场方案。但是被叶蒙拿到台面上来问,那就显然不可能了。

    如果所有问题都有解决方案,那也就不是具有可行性,而直接就是机场建设方案了。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是每个问题都能严格证伪,那方案就是有可行性的。

    只不过在实际项目评估时,各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严格证明或证伪,所以如果只有少部分问题看起来明显不可行,方案还是能被认为具有可行性的,这些看起来明显不可行的问题会再次进行重点验证。

    这种评估标准其实已经算比较严了,但老专家也没有将这个评估标准说出来,不然标准一旦上了台面,就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哪怕这个标准也比较难满足,但万一真的通过了呢?

    那样搞不好就会正式立项来研究空中机场,最后真的开始建设也说不定。但空中机场这种东西,只是为了避免飞艇而做的无奈选择,相比起现在的地面机场几乎没有任何额外好处。对他们航空领域的人而言,做这件事完全就是出力不讨好。

    最好的选择就是,仍然坚持地面机场,至于什么巨型飞艇,通通离机场得远远的!

    所以在一开始,航空专家团就没打算让空中机场方案通过。但现在台上的这位叶总监已经将问题挑明,他们不能直接回答,也不能就此结束会议,不然根本拿不出否掉空中机场方案的理由。

    会场中又陷入僵局。

    “哦呦,这小子可以啊!”邵康感慨道,“没想到他会将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谈,这样难题就扔给对方了。”

    “是啊,”刘领导点点头,“这招非常高明啊,不玩虚的,直捣黄龙。”

    “呵呵,这家伙情商不咋地,关键时刻却总能出妙招。”

    “人家这是大智若愚。”刘领导夸赞道。

    “哪有?”邵康用夸张的表情否认道,“我家小蒙可不愚,只是有点儿愣。”

    ...

    叶蒙见对方也不答话,就说道,“不回答标准是什么吗?那好吧,我走了。”

    叶蒙说完就往下面走。

    ?

    还能这种操作?

    在科研机构或者国企待了一辈子的在场专家们哪见过这种情况,没想到这位叶总监不仅在解决技术问题上思路新奇,做人风格也很新奇啊!

    “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