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暧娱:请保持微笑距离 » 第14章 贫道

第14章 贫道

    司徒喜听罢,沉默半晌,道:“请我出山,是谁的主意?”答里孛道:“是父皇亲口所言,大将军阿里奇、琼妖纳延等皆为人证。”

    司徒喜道:“既是圣上相请,康里岂敢不尊,只是我不问世事已久,虔心修行,声名威望难以望前项背,只怕前线那些虎狼将士,不肯听我的号令。”

    兀颜延寿道:“国舅请放心,家父颜统军已下如山军令,若请得康里国舅出山,三军将士务必听从康里国舅调遣,有异议者、抗拒不尊者,格杀勿论。”

    司徒喜听罢,顿觉气血上涌,气冲斗牛,热泪盈眶,道:“圣上青睐,感慨莫名,康里就是死,也要为大辽国而死,为圣上而死!”

    说罢,司徒喜从衣袖中掏出两个画有奇异图案的木块,分别递给答里孛和延寿,对二人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到上京去。将这法器攥在手里,随我到外面来。”二人接过木块,但见木块上绘着两个形式相似而内容不同的图案,与方才在外面看到的圆形图腾十分类似:

    来到屋外,司徒喜命答里孛和延寿站在图腾的西南和东南端,自己则站在北端,三人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兀颜延寿本就疑惑这图腾的用处,眼下被命令站在这上面,更是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遂忍不住问道:“国舅,我们为什么要站在这上面?”

    司徒喜道:“这便是舅舅数年来努力的成果,今日得以施展,定教你们大开眼界。你二人听好,我们现在所处的图腾唤作法阵,你们手中的法器便是开启法阵的钥匙,待我催动咒语之时,你二人务必心无杂念,一心想着回到上京,我们便能在须臾之间回到上京,省去许多脚程。”

    二人听了,惊诧不已,好奇心与期待分分钟爆棚。

    司徒喜双手结印于胸前,口中念念有词:

    吾乃无神之精神,足下燃坚强不朽之火焰!

    吾乃真相!

    吾乃世上无人憎恨之邪恶!

    吾乃光明与雷鸣!

    吾乃胸口永世灼烧,洪荒生命之淋漓者!

    吾乃黑夜之守望者、监管者,直到黎明!

    吾乃四海八荒之恩典!

    但见一时间乌云密布,疾风四起,一道浅紫色的霞光自地底窜涌而出,透过法阵图案那深不可测的缝隙,直达天穹。

    待答里孛和延寿睁开因强光而闭上的双眼后,惊觉自己已身在黄龙府,讶异不已。延寿道:“国舅真乃当世其人,一刹那的功夫,便从霸州回到上京,还望国舅赐教,这是何等玄妙之法。”

    司徒喜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这玄妙道术,非神道,非仙道,非人道,非鬼道,乃是黑道。待战乱平定,你若还有心,届时我自然点拨你一二。我们一起去见圣上吧。”

    殿内,天祚帝邓小琪正在踱步踌躇,惊闻国舅司徒喜求见,一时只觉得自己幻听,待见到须发尽白的司徒喜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时,泪水便开始在眼圈内打转。司徒喜欲行君臣跪拜之礼,邓小琪忙将其搀起,道:“这些年,辛苦大舅了。”

    司徒喜亦十分激动,紧紧握着邓小琪的双手道:“陛下皇恩浩荡,虽止不住青丝变白,却足以暖微臣之心。”

    邓小琪命人看座,两个复交谈了许久,才谈到达鲁古之围一事。司徒喜道:“天寿公主已经和臣说了大概情况,臣以为,百闻不如一见,还请陛下恩准臣亲自到前线走一遭,探察敌情与地势,再做决断。”

    邓小琪道:“大舅一路旅途劳顿,暂且歇将一晚,待明日天明,我命三军精骑劲旅护送大舅前往。大舅不知,您屈尊霸州的这段时日,我大辽国年轻一辈英杰辈出,个个是嗜血的苍狼,勇猛的好汉——‘千杯不醉’阿里奇以一敌百,‘大茂天虫’琼妖纳延智勇双全,‘青霞断’只儿拂郎、‘冻云截’曲利出清有万夫莫当之勇,‘似宫深’洞仙文荣、‘披冰玉’乌利可安更是百年不遇的巾帼女将。有他们护送大舅到前线去,定可保大舅性命无虞。”

    司徒喜道:“多谢陛下替臣思虑得如此周全,只是臣以为,目标越大,越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此番前去乃是探察敌情,而不是去支援前线,人应该越少越好。臣请陛下准许天寿公主与臣同行,其余人都不需要。”

    邓小琪听罢,略显狐疑地望着答里孛,问道:“孛儿,你可愿与舅舅同去前线,探察敌情吗?”

    答里孛躬身行礼道:“儿臣愿同舅舅前往。儿臣定当保护舅舅周全,力争圆满完成任务。”

    兀颜延寿在一旁,悄声对答里孛道:“要不你求求陛下,准我与你同去吧。”

    答里孛道:“舅舅有那么厉害的法术,你尽管放心好了,万一遇见什么棘手的事情,打不过我们就跑,瞬间就会回来的。”延寿道:“既如此,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启程后一定倍加小心。”

    按照天祚帝的预计,舅甥二人从秘密出发到顺利得返,少说也要十数个昼夜,然天祚帝不知,这淘气的舅甥二人在返回黄龙府当夜,便借司徒喜再度施展“黑道”法术之瞬移,分分钟从黄龙府抵达达鲁古城。也就在是夜寅丑交接之时,司徒喜定下放弃坚守达鲁古城、退守阿楼冈。

    以退为进之策,并得到了答里孛的坚决支持,因为舅甥二人见到的达鲁古城,如同裂如大红莲地狱一般,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司徒喜虽通黑道法术,却也无法救助这许多辽国士兵。司徒喜看出,完颜阿骨打是要与辽国打持久战。

    女真的士兵和粮草会源源不断地从后方短程输入,然辽国的士兵则需星夜驰骋以御敌,在天时地利方面已然不占优势。是故孟子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而达鲁古城之战的结果,也是尽人皆知——辽军兵败,突围北徙阿楼冈。

    话分两头,按下辽国如何突围、司徒喜如何指挥三军撤军不表,再说那山东的水泊梁山。是日,“白衣秀士”王伦正慵懒地摊在头领椅上,吐纳着乍暖还寒的阳春之气,忽有小卒子来报:“禀告大王,有七位好汉前来拜山,为首的自称是东溪村保正晁盖。”

    王伦听罢,猛地直起身子,呆滞了半刻,又瘫软回去,道:“我梁山与东溪村素无往来,晁盖来我梁山做什么。林妙妙,你和宋万去山门看看。”

    那林妙妙素闻“铁天王”晁盖乃当世枭雄,一身本领,仗义疏财,专门结交好汉,今日有幸相会,实乃得偿半生之夙愿,遂与“云里金刚”宋万点了十数个喽啰,到山门迎接晁盖等人。

    林妙妙同宋万来到关上,见到“旱地忽律”朱贵并着晁盖一行人在山门处等候,忙近前施大礼道:“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莅临山寨,山寨上下蓬荜生辉!”

    晁盖一抖宽袖,露出双手与小臂,紧紧攥住林妙妙的双手,道:“好汉生得豹头环眼,莫不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妙妙林教头?”

    林妙妙道:“晁盖哥哥在上,请受林妙妙一拜。”晁盖忙劝阻道:“教头是山寨头领,哪有拜我等之理?这几位都是与我生死与共的弟兄,待我为教头引荐。”

    遂将“智多星”吴加亮、“尺八腿”刘唐、“短命二郎”阮进、“立地太岁”阮通、“活阎罗”阮七、“入云龙”公孙胜一一介绍给林妙妙,众好汉惺惺相惜,有如久别重逢。林妙妙不说二话,并宋万、朱贵引着晁盖等人来到大寨聚义厅下。

    见王伦与“摸着云”杜千已候在聚义厅门口。王伦见到晁盖,阴阳怪气地说道:“久闻铁天王晁盖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小可未曾远迎,失敬失敬。”

    林妙妙听了王伦这话,心中不免有些窝火。晁盖道:“王头领谬赞了,我晁盖是个不读书的粗鲁之人,近日得罪了官府,殃及我这一众兄弟,幸而公孙道长提议,让我等来投奔梁山入伙,我等才有缘见到白衣秀士的尊颜。还望王头领能够收留我一众弟兄,我七人甘愿做头领帐下一小卒,为王头领和众位头领效犬马之劳。”

    王伦皮笑肉不笑道:“晁天王所言委实折煞小人了,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只有像天王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才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真豪杰。诸位好汉一路旅途劳顿,待小人安排美酒佳肴,为众位头领接风,入伙之事咱们从长计议,边吃边聊。”

    王伦这句话,不单让林妙妙听着难受,也在无意之中得罪了秀才出身的吴学究。

    脉毫无保留地讲与王伦、杜千、宋万、林妙妙和朱贵,先说那“白日鼠”白胜夫妇招认了智取生辰纲一事,观察何涛到郓城县时文彬处通气,恰逢时县令卧病在家,由有孝义黑三郎美誉的“及时雨”宋江代为接待何涛。何涛拿宋江当自己人。

    自然一五一十地说出了捉拿晁盖等人的妙计,却不知宋江和晁盖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再说宋江趁着闲隙,策马飞奔至东溪村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教晁盖等七人连夜逃离东溪村。七人在公孙胜的建议、吴学究的妙计之下。

    一把火烧了家当,连夜投奔梁山泊。最后,又说到那何观察听闻晁盖等人逃跑,连同捕头黄安、朱仝、雷横一道在半路设伏,众好汉擒贼先擒王,割了何涛的耳朵和黄安的鼻子,砍伤了朱仝的左臂和雷横的右股,吓得兵卒们丢盔弃甲而逃。

    王伦听到这儿,不住地叹道“妙哉,妙哉”;林妙妙本也听得热血沸腾,露于形容,被王伦使劲瞥了一眼,却也不得不收敛下去。吴学究见此情状,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捋着山羊胡,默不作声。

    晁盖逗哏讲得兴起,王伦捧哏捧得到位,可就是丝毫不提山寨入伙一事,这让阮氏三雄、刘唐等人很是心焦,但大哥都没说什么,自己也就不好说什么。

    宴罢,王伦命朱贵安排晁盖七人至关下客馆内安歇。朱贵告退后,晁盖大笑三声,道:“我等犯下如此弥天大罪,若不是王头领错爱,我等早已流离失所。王头领大恩,我等不可不报。”

    吴学究听罢,“嗤”地一声笑了出来。晁盖见了不解,问道:“先生为何发笑?”

    吴学究摇着羽扇,道:“哥哥性子直,看人只看表面,不看内心。这位王头领是只彻头彻尾的笑面虎,别看他在席间与哥哥一唱一和,心里不知盘算了几百个来回,要赶我们下山呢。”

    晁盖听罢,心头一惊,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吴学究道:“王伦若是有心收留我们,早在宴席上便可定夺,何故推到明日?杜千、宋万这两个,虽说是王伦的心腹,但却没有王伦那一肚子的坏水,王伦让他们做什么,他们照做便是。只是那位豹子头林妙妙……小弟觉得,他才是我们七人能否入伙的关键所在。”

    公孙胜道:“贫道见那林妙妙,与王伦貌合神离,看起来像个吃黄连的哑巴,却又不经意透露出鄙夷王伦的神情。贫道以为,哥哥可让吴学究去找那林妙妙交交心,说不定能让他改弦易辙,帮我们说话。”

    吴学究道:“道长所言,深得我心。我不但要让他帮我们说话,还要让他帮到底。”

    晁盖道:“二位贤弟成竹在胸,为兄便在这里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