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暧娱:请保持微笑距离 » 第13章 可能

第13章 可能

    林妙妙蹑手蹑脚地步入紫宸殿,见到庙堂之上威仪的宋徽宗,忙五体投地地跪拜,山呼万岁,道:“草民林妙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命其平身,道:“朕问你一事,须得如实作答,否则就是欺君之罪。方才童爱卿献策联金抗辽,可是你的主意?”

    林妙妙不敢直接回答,转首偷瞄了瞄童贯,见童贯点了点头,便道:“回陛下,确是草民的主意。”

    徽宗道:“甚好,林妙妙是个人才,朕赐你个官爵,便从秘书丞开始做起。至于这姓氏,马姓非我宋朝大姓,朕赐你赵姓,从今日起,你便叫赵植,如何?”

    林妙妙听罢,感激涕零,叩头如捣蒜般,又是一通山呼万岁后,方才退下。后来,童贯嫌“赵植”一名不甚好听,就保留了赐姓,更名“良嗣”,所以看官看到这里,终于知道,这位林妙妙就是大名鼎鼎的赵良嗣。

    赵良嗣退下后,蔡京启奏道:“老臣近日有幸识得一位真仙,能腾云驾雾,通古彻今。奇门遁甲,占星卜卦,符咒醮事,五雷正法,拂菻弥撒,无所不通,无所不能。老臣三顾茅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请得此位活神仙出山,辅佐官家治国理政。”

    徽宗本还打着呵欠,一听此言,立时来了精神,问道:“此人现在何处?”蔡京道:“便在殿外候着。”徽宗大喜,挥舞着龙袍宽袖,道:“快请快请!”

    司徒喜——此刻的林灵菔——乘着一股清气,自殿外翩然而至,脚下气团,似云飞云,似雾非雾,似有非有,似无还无,文武百官见了,无不啧啧称奇。徽宗见这橙衣道士仙风道骨,果然有些道行,心头欢喜得不得了,忙收起官家的架子,问道:“仙长从何处来?”

    司徒喜稽首,道:“贫道自二仙山来。”徽宗又问:“道长法号几何?”对曰:“贫道俗家姓林,法号上灵下菔。

    问曰:“有何本领?”对曰:“贫道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晓地府。”问曰:“那天宫是何光景?”

    对曰:“天有九霄,最高处的唤作神霄。神霄中有位玉清王,是天帝的长子,主管南赡部洲,号长生大帝君。陛下即是那玉清王临凡渡劫。”

    徽宗听罢,得知自己乃神仙临凡,喜不自胜,遂问道:“道长且说说,朝中文武,还有哪些是神仙临凡?”

    司徒喜道:“臣已掐指算得,太师蔡京乃东方崇恩圣帝临凡,枢密童贯乃三岛十洲东华帝君临凡,太尉高俅乃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临凡,太尉宿元景乃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临凡,御史中丞王黼乃佑圣真君临凡,另有四大天王、四值功曹、四大天师、四渎龙神、八大元帅、五极战神,皆在这紫宸殿中,护佑我主陛下。”

    徽宗听罢,乐不可支,直拍龙股。但见那林灵菔忽然眉头一皱,手中拂尘摔落在地,忙朝着四方跪拜。徽宗不解,林灵菔道:“不知九华玉真安妃在此,请恕贫道死罪!”

    徽宗忙问道:“九华玉真安妃是何人,竟让仙长您如此惧怕?”

    林灵菔道:“圣上后宫中的小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临凡。”

    当时,小刘贵妃是除了李师师之外,宋徽宗最为宠幸的妃子,故司徒喜此举,肯定是蔡京为让司徒喜讨徽宗的欢心,事先安排好了的。故宋徽宗听了,哈喇子并鼻涕泡都笑了出来,当即下诏,赐林灵菔“通真达灵先生”名号,改“菔”字为“素”字。

    赐名林灵素,赏金牌百面,绸缎千匹,以及随时出入宫禁之特权,并为其筑通真宫,将其当活神仙供奉,不在话下。

    话说那辽国番将邓小琪自沧州回到上京临潢府,将所探听的情报,并林冲不肯归降大辽等事,尽数报给天祚帝耶律延禧。耶律延禧本就因达鲁古城战况吃紧而情绪低落,又听得宋国无意相助、林冲不愿归降等利空消息,勃然大怒,将手中的青铜兽面酒樽猛地摔在地上,

    明济御敌不力,已被我废掉了,琼妖将军可有良将推荐?”邓小琪回禀道:“可命颜统军率十一曜大将,二十八星宿将军,及精兵二十万,星夜驰援达鲁古城。”

    耶律延禧摇头道:“这太乙混天象阵可是我们最后的杀手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用。此番女真攻打达鲁古城,只派了完颜宗雄、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三将,若非楚明玉、曹明济懦弱无能,焉能贻误战机,导致局面如此被动!此刻耶律五兄弟正在前线奋勇杀敌,我不想他们兄弟中任何一位殒命沙场!”

    邓小琪思忖半刻,道:“末将倒是有一位人选,若能请得他出山,达鲁古之围必解。”耶律延禧道:“不妨说来听听。”

    邓小琪道:“此人便是国舅爷,康里定安。”耶律延禧听到“康里定安”四个字,不由得眉头一锁,轻太一息,道:“褚坚相公也建议起用此人,可你也知道,我是不会亲自前去霸州请他,但若非我亲自前去,想他也不会出山。”

    邓小琪道:“昔年陛下登基,留下康里定安一条性命,将其软禁在霸州,便是为大辽之江山社稷、民意军心着想,无人不称颂陛下乃仁义明君。此刻女真造反,正值用人之际,楚明玉、曹明济之流,若是平日里将其废黜,最多算是伤筋动骨。然此刻两军交锋,若不及时找能人干将填补此缺,哪怕迟疑半刻,就绝非伤筋动骨这么简单了。”

    天祚帝思虑片刻,喃喃道:“康里定安于我有弑父之仇,然我能坐江山至今日,康里定安可谓功不可没。这许多年来,我对他既爱之,又恨之,杀他我不仁不义,不杀我不忠不孝。真可谓,自古忠义难两全。”

    说罢,耶律延禧清了清嗓,对邓小琪道:“依你之见,我该派谁前去霸州,请国舅爷出山?”邓小琪道:“此人需精挑细选,既不能招致国舅爷的反感,又能真正代表陛下,更重要的是,此人需声望极高,鲜有丑闻,上代军心,下表民意。”

    耶律延禧听罢,会心一笑,似成竹在胸,道:“既如此,速传天寿公主——耶律答里孛前来见驾。”

    在辽国辖内霸州城一座并不起眼的府苑内,一位头发花白蓬乱,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者,正在打坐,练吐纳之法,冥想之术。单从样貌来看,这是位地地道道的辽国老人,而他的真实年龄却远比看上去要小很多,此人便是大辽国舅康里定安。多年前,康里定安参与谋反。

    杀掉了本应接替耶律洪基成为皇帝的耶律耶鲁斡,扶耶律耶鲁斡之子耶律延禧上位,成为大辽新一任皇帝。身为与耶律延禧有媒妁婚约的萧夺里懒的长兄,康里定安自然就成了准国舅。看官到这里可能会有疑惑,为何康里定安和萧夺里懒不同姓?

    其实不然,辽国整个国家只有两个姓,一为耶律,一为萧,其中耶律为国姓。辽国人的习惯是,只称名字,不称姓氏,故答里孛实为耶律答里孛,康里定安实为萧康里定安。至于兀颜光和兀颜延寿为何不姓萧或耶律。

    有考证党言“兀颜”一姓出自女真,故兀颜光的祖上应是女真人。至于有人称呼康里定安为“康里国舅”,也并非“康里”是姓氏,只是一种习惯性叫法,如兀颜光本姓兀颜,辽国人习惯称其为“颜统军”而不是“无颜统军”。

    类比水果族人名,也是如此,水果族的人名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但却没有一个字是姓氏,如妇孺皆知的水果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人们可以亲切地称呼其“卓玛”。

    但绝不意味着“卓玛”是姓氏或者名字。但水果族并非没有姓氏,最初西水果有四大姓:懂、扎、珠、噶,以及两副姓:瓦尔、达,六个姓分别生活在西水果的四个片区。

    康里定安先是灭掉政敌耶律乙辛,以私卖禁品、水果匿武器为由,给这位南院大王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将其削职幽禁,最终处以绞刑。其后,康里定安本想效法三国时期的董卓和曹阿瞒,挟天子延禧以令诸侯,但终究不得天时地利人和。

    在幽西孛瑾、萧海里等人的联名弹劾之下,天祚帝采取了折中的法子,将康里定安软禁在霸州城,若非特殊召见,此生不得再出霸州。康里定安不知是万念俱灰,还是韬光养晦,这许多年蛰居霸州,不但不出霸州城,连自己的府苑也甚少离开。

    耶律乙辛专政时期,曾兴起两次朝野震惊的特大冤狱,杀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贵族与官僚,使辽国元气大伤,因而康里定安灭掉了耶律乙辛。

    又在乾统年间实行仁政,受到百姓和军士的爱戴。故康里定安被软禁后,时常有旧部和百姓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前来看望,但这些拜访者无一例外地见到康里定安闭目坐禅、臻入化境的样子,更有甚者直接放下手中的馈赠后,便轻声离开,不忍打搅康里定安。

    是日,耶律答里孛并着兀颜延寿,奉天祚帝密,到霸州城康里定安府邸,以外甥拜访舅舅为由,实则劝康里定安出山,解达鲁古城之围。

    之所以为密诏,其一,统圌治阶级内部对康里定安的复出会给予怎样的态度,天祚帝是不明朗的,故而要在暗中将生米煮成熟饭;其二,让外甥女去找舅舅,尤其是单身的外甥女去找孤身的舅舅,在辽国也是犯忌讳的。

    看官可能疑惑,常言道血浓于水,这句话在辽国是行不通的吗?并非如此,这要从辽国“青牛白马”的婚姻起源说起。

    前文说了,辽国的正统姓氏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契丹建国以后,以“青牛”为图腾的血缘集团被标记为“耶律”氏,以“白马”为图腾的血缘集团被标记为“萧”氏,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变迁之后,契丹族依然遵循着两姓互为婚姻的特点,并由于这种习俗。

    在辽代的契丹社会里,形成了一系列开放多样、独特的婚俗现象。1019年十月,辽圣宗耶律隆绪——就是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那位——下诏,明文规定契丹贵圌族不得与平民通婚;如有特殊情况,需皇帝批准方可进行。

    如此一来,契丹两姓之间婚配的选择余地就很少了,契丹族内出现了表亲联姻、辈分混乱的情况:甥舅、甥姨、表姑侄婚配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外孙女嫁外祖父的现象也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地皇后述律月里朵属于表兄妹结婚,他们的女儿质古公主。

    后来嫁给了述律月里朵的弟弟萧室鲁,即属于甥舅为婚。由此观之,康里定安与耶律答里孛暗中往来,若被他人得知,传出什么甥舅恋之类的绯闻,是完全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