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驸马 » 055 毒丸?大补丹?

055 毒丸?大补丹?

    严嵩又喘了一会儿,才继续道:“你无需自责,这是人性使然,为父也是逃不过这个贪字,就算他王琛,也是如此,甚至说句大不敬的话……”

    说到这里,严嵩却停了下来。

    但在场的几人,有哪个不明白严嵩要说什么?

    如果不是上头那位太贪,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会近二十年坐的这么稳?

    严世蕃道:“可是,爹,我还是不明白这些跟王琛说的那些有什么关系!”

    严嵩道:“他是在利用这个贪字啊。”

    “利用贪字?”严世蕃不解。

    严嵩道:“你以为咱们老家那些人,只在他们自己那个圈子里玩儿吗?”

    罗龙文脑子里一下子闪过了一道光:“茶商、瓷器!!!”

    严嵩点头:“含章说的不错,这么多年来,他们做的可不只是粮食这门生意,瓷器、茶叶甚至是私盐,他们一点儿没落下。”

    严世蕃还是想不明白,但他却不好问了,只得转头看向罗龙文和鄢懋卿。

    不过严嵩却没等这两人开口,就道:“这些年,他们唯独没做过的就是海贸,虽然他们也知道海贸获利不菲,但具体有多少,他们压根就不清楚。”

    “而王琛,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他奏请朝廷拿出一两个名额来,然后让这些人光明正大的去做。”

    “届时,以他们的体量,你认为他们会获利多少?”

    严世蕃这下算是明白了,而且是真正的明白了。

    他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他是想从内部瓦解他们?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从内部瓦解他们!”

    罗龙文和鄢懋卿脑子也转的极快。

    俩人对视了一眼,鄢懋卿道:“这是阳谋啊,真正的阳谋。”

    罗龙文脸上浮现了一抹担忧:“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归善驸马如此的厉害?”

    严世蕃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尴尬。

    严嵩冷哼了一声道:“所以他才会说你们蠢。”

    ……

    半月后,江西

    “万二爷,小阁老的信,您看了吗?”

    “看了,你们胡家大爷,也看了吧?”

    “二爷,我们家大爷、二爷、三爷都看过了。小的今儿来拜见二爷,就是我们家大爷想让小的问问您,万家是如何看待这事儿的。”

    万二爷手臂搁在桌子上,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桌面,好半晌,他才开口道:“你们胡家和李家是什么意思?”

    来人道:“李家什么意思,小人还不知道的,但我们家大爷的意思是,做!”

    “啧啧!”万二爷啧啧了两声道:“你们家大爷好魄力。”

    来人讪笑。

    万二爷叹了一口气道:“小阁老信中已经说的那么清楚了,你们家大爷还准备往坑里跳。”

    来人道:“其实一开始我们家大爷也不同意,但吴家大爷说服了我们家大爷。”

    万二爷道:“哦?吴家大爷?吴玉?”

    来人点头:“对,就是吴玉,吴家的大爷。”

    万二爷眉头皱了起来:“老吴这是什么意思?”

    来人不吭声。

    万二爷又敲起了桌子,半晌:“吴家大爷还在你们庄子上吗?”

    来人忙道:“在的,我家大爷一直陪着。”

    万二爷猛的站了起来:“带我去见你们大爷。”

    ……

    胡家庄

    青山绿水间的一栋凉亭里,万二爷见到了胡家大爷和吴家大爷。

    “老吴,老胡。”

    “存章兄。”吴家大爷和胡家大爷一同起身相迎。

    万二爷名书,字存章,嘉靖二十二年中举人。

    吴家大爷名玉,字石美,嘉靖二十二年中举人。

    胡家大爷名阅,字执心,嘉靖二十二年中举人。

    这三人是同窗好友,年轻时曾一同游学,他们三人以吴家大爷吴玉为首,嘉靖二十二年共同中得举人功名,今两广总督吴桂芳与吴玉同辈,称吴玉为表哥,两人只差不到两岁。

    “老吴回来不仅不告诉我,还直接跑到老胡这里住下。怎么?是我万老二不配和你称兄道弟是怎么的?”

    万家二爷虽是读书人,但为人做事,身上总有一股子匪气。

    吴家大爷和胡家大爷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存章兄,你啊你,这么多年了,还真是一点儿没变啊。”

    万家二爷也是哈哈大笑起来:“我是没变,但你变了啊,你看看你,这肚子大的,我还以为你身怀六甲了呢。”

    “你……”吴家大爷假装生气、作势要打,但手刚抬起来,自己先绷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这,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万二爷收起了笑容:“行了,不和你们闹了,咱们还是说正事儿吧。”

    吴家大爷和胡家大爷对视一眼,俩人也收敛了表情。

    万二爷道:“小阁老的信,你们都看了,老胡本来是不打算掺和的,但老吴你却说服了他,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吴家大爷略微沉吟了片刻道:“有些话,我已经跟执心兄说了,我本不欲重复,但你来了,所以我再重新说一遍。”

    万二爷忙点头。

    吴家大爷道:“存章,咱们祖祖辈辈一直在这个圈子里转,有些事情咱们并不知道,我家二弟去了两广,我才清楚这天底下其实并不是只有粮食这一项买卖。”

    万二爷道:“可这是根,只要咱们能牢牢控制着粮食,这天下再怎么乱,也乱不到咱们头上。”

    江西的两榜进士,自宋以来,就是全国最多的。

    出现这情况,一是江西的文风颇盛,再一个就是江西的物产颇丰,或者更直白的说,就是江西是非常重要的产粮区,甚至自汉武帝时期起,江西就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到了宋代,江西更是成了‘赋粟输入京师为天下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江西不缺粮,于是江西人就有了时间去读书。

    读书人多了,江西的文风也就越来越盛,文风盛了,产出的进士也就越来越多。

    在江西,张、胡、万、熊、刘、李、蔡、王(排名不分先后)都是产进士的大姓,这些家族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积累,已经几乎控制了江西三分之二的土地。

    作为江西最大的地主,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历朝历代最大的粮商。

    一开始,这些人还没意识到他们手中握着一股怎样的力量。

    但经过辽、宋、金、元甚至明处之后,他们渐渐的懂了。

    他们手中握着的,是一个在天下大乱中稳坐钓鱼台的力量,甚至是一个可以……改朝换代的力量!

    于是不少人的心思,渐渐地就变了。

    本身就控制巨大的粮食交易,又加上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乡党,就让他们的心思逐渐的膨胀起来了。

    都说山东孔家是土皇帝,但真正的土皇帝,其实是他们这些江西、浙江、苏州的粮商。

    孔家是谁做皇帝,他们就向谁臣服。

    而他们是有能力谁在坐龙椅的。

    “你说的不错。”吴家大爷道:“粮食确实是咱们的根,但咱们也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天下之财皆无主之财,你不取,他不取,凭什么我也不能取?”

    万家二爷明显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道:“你这明显是歪理。”

    吴家大爷笑着一指旁边的胡家大爷,道:“万存章,你知道我是怎么说服胡执心的吗?”

    万家二爷愣了一下。

    吴家大爷收敛了表情,认真的道:“王琛自以为很聪明,但要我看,却蠢的可以。”

    “他的招数,如小阁老所说,确实是阳谋。”

    “但阳谋又不是他家的,凭什么只能他用阳谋,我们就不能用了?”

    万家二爷皱起了眉头:“你到底要说什么?”

    吴家大爷笑着道:“他的目的无非就是开海,他自认为开海之后,就能用外面的粮食来冲击咱们手中的粮食,但他又不敢一口气彻底开海,所以才会选了一个自认为阳谋的法子。”

    “但如果那些所谓的名额,全都是我们的呢?”

    万家二爷道:“你这还不是跳进他坑里了吗?”

    吴家大爷冷声道:“可如果我们也控制了从外面来的粮食呢?如果我们再用这些粮食去冲击江北的粮食市场呢?届时天下米贱,伤的会是谁?”

    万家二爷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片刻后,他转头看了一眼胡家大爷。

    胡家大爷笑着一甩折扇:“这王琛确实是够蠢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咱们控制多大的财富。”

    吴家大爷也笑着甩开了折扇:“他自认为扔给咱们的是抹了蜜的毒丸,但却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毒丸,而是一颗最上品的——大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