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驸马 » 025 为什么要扣住马宁远

025 为什么要扣住马宁远

    这个问题,不仅问住了何茂才,同时也问住了郑必昌。

    尤其是敏感多疑,或者说脑子比较聪明的郑必昌,他早就感到不对劲了。

    阁老和小阁老都来了信,已经明确说明了杨金水过关了,但为什么杨金水就是不回来呢?

    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琛见俩人不吭声,他浅浅的笑着对站在外面的李泗水招了招手:“去,让人给海知县和王知县拿个凳子来。”

    “是。”李泗水应了一声,转身叫人去了。

    片刻后,那个胖子门房,搬了两个凳子进来。

    海瑞和王用汲深吸了一口气,坐在了凳子上。

    王琛又笑着转头看向了何茂才:“何大人,既然事儿要他们做,那他们自然就有与会的资格,你呢?”

    “哼!”何茂才极其不爽的哼了一声。

    郑必昌咳嗽了一声,他不想再继续掰扯下去了,直接道:“议事吧。浙江的事儿,高府台在京里都知道了吧?”

    高翰文没想到话题这么快就扯到他身上,略微愣了一下,这才赶忙道:“属下知道。”

    郑必昌点了点头:“你给朝廷提的那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内阁也早用急递通告了我们。自本人以下,浙江的同僚都是好生佩服啊。”

    一边说着,郑必昌还一边和善的对着高翰文笑了笑:“根据高府台的这个方略,我们谋划了好些日子,总算拿出了个议案,下面你先看看吧。若没有别的异议,我们明天就按这个议案实行。”

    “哦对了,还有驸马爷,两个知县,你们都看看。”

    郑必昌的话说完,他的长随就把准备好的议案,分发给了王琛、高翰文、王用汲以及海瑞。

    海瑞读着读着脸色就变了,等全部读完,他立刻就站了起来:“各位大人……”

    只说了这几个字,剩下的话还未说出口,高翰文就一摆手拦住了他:“海知县,你先坐下。”

    郑必昌、何茂才,两人对视了一眼,前者开口道:“高府台,没有异议吧?”

    高翰文立刻就道:“有,这个议案和朝廷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不符。”

    郑必昌感觉牙开始疼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调保持平静,道:“哪里不符啊?”

    高翰文道:“这个议案只有方略的前四个字,没有后四个字。”

    何茂才心里的火压不住了:“这里不是翰林院,你能不能别这么咬文爵字的?直接说明白点不行吗?”

    高翰文道:“好,那我就把话说明白些。”

    回了何茂才的话,高翰文转头看向郑必昌,道:“中丞大人,就在不久前,也有人问我,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有没有想过稻田改了,灾民今年的荒也似乎度过了,可到了明年,淳安、建德两县的百姓早就把土地都贱卖了,还要不要活。”

    说着,高翰文站了起来:“一开始我心里很不痛快,千年的田,八百主,没有不变的天地,也没有不变的主人,让那些有钱的大户,出粮把灾民的田买了,然后改种桑秒,既推行了国策,又赈济了灾民,国计民生兼则两全、偏则俱废,这就是我当初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初衷。”

    “可看了这个议案。”高翰文拿起了桌子上放着的议案:“我有些明白了,如果照这个议案施行,明年淳安、建德两县的百姓将无以为生,因为这个议案通篇说的都是让那些丝绸大户赶快把田买了,赶快改种桑苗,至于那些买田的大户,会不会趁灾压低田价,卖田的百姓卖了田之后能不能过活,这里是一字无有。”

    “请问中丞大人,还有诸位大人,倘若真出了买田大户压低田价,十石一亩甚至八石一亩,百姓卖是不卖,官府管是不管?”

    “倘若不管,那鄙人在朝廷提出的两难自解,便只解了国计之难(困难的难),反添了民生之难(灾难的难),且将酿出新的制乱之源。”

    “这就不是两难自解了,因此,属下认为,这个议案要请中丞大人和诸位大人,重新议定。”

    今儿这一出戏是高翰文整部剧里唯一的高光时刻。

    他把自己翰林清流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但可惜,鸟用没有。

    郑必昌、何茂才,两人对视一眼,后者道:“买田、卖田是买主和卖主的事,这高府台也要管吗?”

    高翰文硬顶道:“倘是公价买卖,官府当然可以不管。”

    何茂才下巴一抬,蛮横的道:“什么叫公价买卖?”

    高翰文继续硬顶:“丰年五十石一亩,欠年四十石一亩。今年淳安和建德遭了灾,也不应该低于三十石一亩。”

    何茂才道:“如果三十石一亩,在淳安和建德便买不了五十万亩改稻为桑的田,今年三十万匹丝绸还要不要增了?”

    高翰文高声道:“我不明白,三十万匹丝绸的桑田,为什么一定要压在淳安和建德两个受灾的县去改?还有那么多没有受灾的县,完全可以买田去改啊。”

    何茂才道:“那些田,要五十石一亩,谁会去买?”

    高翰文道:“改成桑田,一亩田产出蚕丝的收益本就比稻田高,五十石一亩怎么就不肯买?”

    何茂才说不过了,开始耍起了‘无赖’:“你可以这样定价,但官仓赈灾粮已经发不了五天了。五天以后,如果那些买主不来买田,饿死了人,是你顶罪还是谁顶罪!!!”

    高翰文起身:“谁的罪,朝廷自有公论。”

    何茂才被高翰文连续顶撞了这么多次,最后甚至被顶的有些下不来台,此时已是恼羞成怒,他猛的把扇子摔在地上,高声大喊:“放肆!”

    话罢,他转头看着郑必昌道:“中丞,一个知府如此目无上宪,搅乱纲常。我大明朝有律例在,你参不参他。”

    大堂瞬时一静。

    高翰文平静的道:“不用参,你现在就可以免我的职。”

    早已被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的海瑞当即附和:“还有我。”

    话罢,海瑞缓缓的站了起来。

    王用汲一看这情况,也赶忙站起来:“中丞大人,照此议案,卑职也难以施行,望中丞一并连卑职也免了吧。”

    双方,如两头公牛,一下子顶在了一起。

    郑必昌一看这情景,就知道今天这议案过不了了,他刚要开口延缓,却不想一直没吭声的王琛,这时候开口了。

    “行了,都别吵吵了,海知县、王知县,你们坐下。高府台,你也坐下。”

    说罢,王琛也不管这些人是否会听他的,他自顾自的道:“大家都是阁老、小阁老的人,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好吵吵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谁都没想到,王琛直接把这层关系,直接摆到了台面上来。

    郑必昌、何茂才,尤其是高翰文,直接就惊呆了。

    高翰文想开口说点儿什么。

    但王琛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他一摆手,堵住高翰文的口,然后道:“高府台,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先别急,先听我说。”

    说完,他看着郑必昌道:“我之前问你俩,知不知道杨金水为什么一直不肯回来。你俩都不知道,我也没告诉你们为什么。”

    “可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了。”

    听王琛如此说,郑必昌、何茂才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王琛道:“因为杨金水已经明确的知道,改稻为桑这事儿施行不下去了。”

    “什么?”

    “怎么会?”

    “为什么?”

    “这怎么可能?”

    众人一下子乱了,高翰文、海瑞和王用汲三人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王琛看着海瑞和王用汲:“两位知县,你们可以离开了,这份议案明天再议。”

    海瑞想说什么,但王用汲却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并歉笑着拉着海瑞走了。

    等两个知县一走,王琛就彻底的把话说开了。

    “现如今,朝廷什么情况你们心里应该都清楚,不仅国库空虚,各部门和各省还都在伸手要钱,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皇上,都在等着用钱。”

    “可内阁拿不出钱来。”

    “怎么办?”

    “于是就想出了改稻为桑这么个法子来。”

    “那么,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填补亏空呢?”

    “能,肯定能。”

    “但,同时也能的有限。”

    “为什么呢?”

    “因为下面如沈一石这帮人,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你我、你们、我们,也都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甚至就是阁老、小阁老、吕公公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于是我们这一大票人,就开始掏出刀子、叉子、筷子、碟子、锅子,然后一顿分食。”

    “到了最后,先不说这事儿能不能成,就算能成,你们认为届时入国库的银子,还能有多少?“

    “杨金水为什么不回来了?”

    “一是因为皇上已经知道了你们毁堤淹田的事情,只是胡宗宪把所有的事儿都扛下来了。”

    “不过马宁远被我扣了,没死成,所以这事儿还有变数。”

    “二呢?二是因为他知道没办法阻止你们,也没办法阻止其他人,只能任由你们来享受这场饕餮盛宴。”

    “你我、你们、我们,所有人都吃饱了喝足了,老百姓也该造反了。”

    “到时候一追究责任,你我、你们、我们所有人,就都成了马宁远,都成了原河道监管李玄,都成了原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

    “等我们这些人一死。”

    “裕王手底下的徐阶、高供、张居正,他们这些忠臣自然是赢得了满朝的赞誉。”

    “而阁老、小阁老,吕公公、杨金水,他们会怎样?”

    “他们什么事儿都没有。”

    “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再去找下一批我们这样的蠢货。”

    郑必昌听完了这些话,也索性放开了顾虑,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内阁和宫里都在压着我们。以前还有胡部堂在前面顶着,现在胡部堂已经被削去了杭州巡抚之职,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我们身上。”

    “如果我们按照宫里和内阁的要求去做,就像你说的,最后我们就会变成马宁远、常伯熙、张知良。”

    “可我们如果要不按宫里和内阁的要求做,难道最后的结局就不会变成马宁远、常伯熙、张知良吗?”

    “不,我们依旧会变成他们。”

    “因为就像你说的,皇上已经知道了我们毁堤淹田的事情,到时候他们吃不到肉,就会拿这些来说事儿,我们这些人,早晚都会被送去砍头。”

    郑必昌、何茂才,该不该死?

    该死!

    他们干的那些龌龊事儿,枪毙一百回都够了。

    但……

    还是那句话,他缺人。

    缺‘背景干净’的人。

    当然,这里的‘干净’又和马宁远不一样,马宁远是不属于任何阶层的干净,是只忠于胡宗宪的干净,而郑必昌、何茂才的干净,可以理解为‘抛弃’的干净。

    他们是纯粹的弃子。

    严嵩和严世蕃已经明确的抛弃了他们。

    他们现在还活着,纯粹就是严世蕃想赌一把,赌他们这两个蠢货能够帮他完成改稻为桑。

    但不管这‘改稻为桑’是否能成,他俩的结局都是个‘死’字。

    而王琛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利用他们的仇恨,或者叫报复心理,就能把他们变成两条忠犬。

    但王琛不会信任他们,因为他和严世蕃一样,都把这两人当做了一次性消耗品。

    王琛眼角挂着浅浅的笑意,盯着郑必昌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郑必昌有些发懵,他转头看了自己老伙计何茂才一眼,何茂才也懵,完全不知道王琛为什么发笑,而且还是大笑。

    郑必昌没办法,只能亲自开口问道:“驸马爷,您……笑什么?”

    王琛笑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收住了笑声。

    他看着郑必昌道:“那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把马宁远扣在手里?为什么我不让胡宗宪杀马宁远?”

    郑必昌的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他下意识的、磕巴的道:“为,为什么?”

    王琛淡淡的道:“白痴,当然是……为了能让你们,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