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狼烟录 » 九

    “丘穆陵家的小娃儿。”老可汗也有些意外。“你还有何要说的?”

    木谣为自己成为焦点的每一刻而愉悦,他的笑容已经快咧到了耳根。“我还有一个喜讯,要跟老可汗分享。”

    王时安瞬间理解了他要做什么,他满腹惆怅,却无能为力,他也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一定要是他来陪木谣走这一遭——他是是唯一一个完全不会说狩曲话的长辈。

    他无能为力的苦笑了一下,感叹天命弄人,让他中年逢此一劫。

    他看到了木谣看过来的眼神,那里面满是欢愉。

    “我家郎君对可频公主一见钟情,想必二位的婚礼,可汗大人一定是要在场的。如此,想必可汗可汗大人也定要回京受封才是。”木谣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激动之心,用沉稳的语气说着流利的狩曲语言,在座之人,除了王时安,都听懂了。

    老可汗脸色一变,昏黄的眼珠中射出锐利的目光,死死锁住木谣。

    “可汗大人,公主本人也已同意。”木谣丝毫不退让,继续施压。

    “实不相瞒,倘若大王想要结秦晋之好,我家小女也未出阁,不如…”始终不开口的可频将军开口了,话还没说完,就被推门声打断了。

    众人皆转头望去,看见一个飒爽的姑娘带着一男一女闯了进来。

    “这就是…说曹操,曹操到。”她跳过门槛,闪亮登场,说着标准的归原话。

    可频将军看到她就“哎哟”了一声,满脸痛苦之色。

    木谣注意到了新鲜事物,快速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作揖道。“这位便应该是小公主了吧。”

    “我本是想来看看这懿亲王到底是何等人物,不想,他竟是没有来。”她露出了惋惜的神色。

    王时安马上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此间事情,便到此为止吧。”他往前走了走,拉着冯先靠近老可汗。“可汗大人,联姻之事,等大王入城之后再议吧。“

    老可汗点了点头。“使者见笑了。”他伸手指了指年轻人们。“尽是一帮娇纵过度孩子,教子无方啊。”

    王时安陪着笑脸,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木谣。他现在只想赶快结束这场失控的闹剧。

    正午时间,菟关门开了,老可汗带着一众人出城,里鲞也下马相迎,公主则在他身后的另一匹马背上,头戴着帷帽,马边上是她的小侍女,帮她牵着绳。

    此后大军入城,百姓夹道观看,里鲞不喜欢这样的场景,特地找了辆马车坐了进去。

    木谣和王时安也跟着可汗一道出了城,现在又骑着马再次进来,两人靠的比较近,低声说着话。

    ”三郎好算计啊。”王时安很生气。”如此大事,王某回京必当禀明。”

    “先生消气。”木谣恢复到了往常的样子。“短时间内想要集结北境残部的力量,如此是最简单的方法。”

    “兹事体大,岂能容尔如此儿戏?”王时安不买他的面子。

    “先生的风采,今日倒是让木谣刮目相看。”木谣也不在乎他的指责,此事势在必行。

    “哼。”

    “先生在博弈之中,不卑不亢,温文尔雅,着实让学生佩服。”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时安也不是不识抬举之人,他心中也明白,主谋并非眼前的木三郎,只是连续发生的事情,都超出他的想象,他本能的感觉到了异样。

    “诶。”他叹了口气,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说破天,还不如你那一剑好用。”

    此时,旁边跑来一骑,原来是里鲞叫王时安上车相谈。

    受到召唤的王时安赶忙下马,小跑着来到了前方不远的马车边。

    “大王,下官听传。”

    “上来说话。”马车没有停下,里面传出了年轻郎君的声音,驾车人,伸出一只手,拉了王时安一把,他顺势踩着侧栏迈了上去。

    “大王。”一进车轿,王时安便作揖行礼。

    “监军落座。”

    王时安稍微犹豫了一下,没有拒绝,坐到了侧边,毕恭毕敬。

    ”如今,北境已尽数在握,监军可知,此时此刻,最缺什么?”

    ”财帛?”

    里鲞轻笑了一下。”财帛之事,我自当回禀,怎会叫监军前来详谈。”

    “那便是缺人了。”王时安又猜了一次。

    “是。”小王爷微微颔首。“我要读书人。我清楚监军在学子生徒之间颇有声誉,倘若可以草拟求贤令,想必一呼百应。“

    “王某自当尽力而为。”

    “此间止戈,穆校尉想必也要被召回,他虽是我的老师,但更有朝廷要职在身,我见你二人交往融洽,一路可以同行作伴。”

    “回禀大王,王某…”他顿了顿,似乎下定了决心似的。“王某有一爱徒,郎君若不嫌弃,我可去信一封,遣他来此。“

    王时安罕见的从里鲞的脸上看到了一丝喜色,便听他问道。“如此好事,先生何必吞吞吐吐。”

    “郎君有所不知啊,我这个徒弟他…”王时安话没有说完,便发现马车停下了,外面驱车的亲卫同时出声打断了他。

    “郎君,到了。”

    里鲞和王时安在左右的搀扶下下了车,可频公主在他们身后的马车中与她随车的小侍女也一并下了车,对着他们施礼。与其余众人会面后,所有人一道进入了这关内的正殿。

    老可汗和公主父母相见,一路牵着手,隔着帷帽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热切的说个不停,老可汗也时不时向着里鲞投射着目光。

    在正殿门前,小郎君停下了脚步。人群也都停了下来。“诸君。”他声音不大,但是所有人都听见了。“一切从简,诸位想必有很多人想见,很多话想说,全军休整三日,其余的,之后再说。”

    众人面面相觑,领了命令,便解散了。

    看着众人离开的身影,他长长的舒了口气。终日下来,他也觉得稍微歇疲惫,想要自己静静。

    里鲞自己走进了正殿中,他本打算端详着这里的每个角落,却被正座上“一团物体”吸引了目光。他快步走过去过去,发现是一个蜷着身子睡觉的姑娘。

    他蹙了蹙眉,打量了一下四周,确认四下无人后,用指尖轻轻戳了一下她的脸颊。

    少女醒了过来,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怎么就你一个人?”她开口,好似多年老友一般。

    里鲞稍微愣了一下。“就我一人。”

    小姑娘翻身站起来,标准的行了一礼。“见过郎君,我名可频驰雁。“

    里鲞一副恍然的表情。“原来是可频四娘子,娘子可是在此等人?”

    “便是大王了。”可频驰雁回道。“儿家便是好奇,里二郎到底是何许人物,是要亲眼好好看看。”

    “娘子可仔细瞧过了?”

    “相貌精神,是为英才,可惜容仪虚浮,不胜气力。”

    “娘子倒是直言不讳。”

    “一项如是。儿家还知道很多,比如郎君为什么要娶我可频女子,郎君为何想把阿爷,大伯送入京城,我可能…“她看了看里鲞的脸,没有她意料之中的变化,他平静如水,没有她想的有趣。”我可能还知道,郎君之后想要做什么。”

    “那,公主不妨说说看,我且听听。”里鲞表情非常的轻松,语气也很温和。

    “郎君想要我可频家女子便是希望用大伯的威望,招揽星落的我族残部,这是要人马便是要扩军;郎君被兄长忌惮此事在贵国也并非什么秘闻,只是大家讳莫如深,郎君被遣封北疆便再难回京,但若我父,大伯回京归降受赏,你便可回京成亲,纵使阿爷,大伯不愿前往,我那胸无大志的大兄为了他的荣华富贵也一定会去,我大伯溺爱子侄,加上你从旁胁迫,必定就范;郎君大张旗鼓繁荣致富,则是为财,这北疆有河便有鱼,有水便有米,这便是有粮;有走商,有雪林,这便是有木;有铁矿,便是有兵,郎君想要做什么,自是一目了然。“

    里鲞笑着不说话。

    “原来郎君擅长阳谋。郎君做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名正言顺,当真是好手段。”

    里鲞依旧只是微笑。

    “儿家懂了,如此对于郎君来说还是不够,那我便继续说说。“

    “娘子请。”

    “归原大地尚未统一,江州白家虽未臣子,但实则势力早已远超顾兆旧庭,但是江州也饱受流民蛮夷之苦,倘若可天下一统,便是功在千秋。”

    “已有木谣的水准。”里鲞点了点头,似乎是觉得点到为止了,他准备转身离去。

    “那他,可比我差远了。”

    “哦?”他停住了脚步。

    “如此发展,郎君需在此北境休养多年,何须手段回京,况且,以北境为封地,非郎君所能左右之事,郎君绝不会让计划落空,那结亲联姻恐怕也不是郎君回京的唯一手段,此一手为的是一石二鸟,更为掩人耳目,看来郎君还有其他打算。“

    一番话语,着实惊到了里鲞,他回头看着眼前的女子。“原来如此,雪原天才,竟有如此惊世智慧。娘子想要什么?”里鲞认可了她谈条件的资格。

    “大王误会了,我如今不过是降将之女,有何资格和大王谈条件,我只希望大王给我个机会。“她再次欠身行礼,低着头没有起身,似在恳求。

    “什么机会?”里鲞趁她低着头仔细端详了起来,她不如姐姐体态端庄,但也算得体秀气。

    “我恳请代姐出嫁。”

    里鲞笑了。“你想嫁我?”

    “郎君想要可频氏的威望安定北境,我想要一个身份脱离家族,游历归原,我们可以各取所需,我甚至可以帮郎君出谋划策,加薪添柴,岂不两全其美。”

    “你真有趣。”

    “郎君倒是有几分无趣,太过古板,当真应该多笑笑,郎君笑起来,很好看。”她肃立起身子,对着里二郎笑了笑。

    里鲞思索了片刻。”且容我想想。“他没有直接回答。

    “恭候郎君吩咐。”她又行了一礼。

    北边的天总会黑的早一些,终于歇息在房间内的可频公主和小侍女文毓刚刚掌上灯,就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阿姊。”门外传来了一天下来唯独没见到的妹妹的声音。

    小侍女打开房门,把她迎了进来。

    “阿姊与大伯可谈过结姻之事?”驰雁刚一进门就小跑过去拉起姐姐的手问道。

    “多日不见,怎么妹妹一上来就问这个。”大公主嗔怪道。

    “我自是知道阿姊定会安然无恙。”小公主回以甜甜的笑容。”我是来给阿姊说个好事儿的。”

    “什么好事?”

    “我愿意替阿姊出嫁。”

    大公主激动的站了起来。“这怎能是好事。”

    小公主看着姐姐意料之外的反应,表情有些迷茫,她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傻姑娘,可怜你也被卷入这浑水。”

    “阿姊想是不愿意嫁的,我想去归原,大伯也想让阿姊留在身边,何乐而不为?”她有些不理解姐姐的反应。

    “此番话,我已经与阿爷说过一次,便也说与你听。”大公主叹了一口气。“我与你最是不同,父亲和叔叔对你从不加拘束,因为你才识过人,也因为他们对你有愧;你想想,平素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便是闯入议和会议也不曾有责罚。对我则限制严苛,我今次若不是嫁他,他日便是嫁入别家联姻。你是自由的,而我是注定的。”

    “阿姊是心有不满,还是不愿意嫁给他人?”小公主一针见血。

    大公主沉默半晌,又是一声轻叹。“我不愿意嫁与他人。”

    小公主一下来了兴趣。“阿姊心怡此人?少年郎君,玉树临风,倒也…”

    “莫要乱说。”大公主马上蹙眉打断了她,面色有些不悦,眼神瞟了几下,一旁含着笑意站着的文毓。“原本只想着,他杀我族人,占我家园,国仇家恨,恨不得啖其血肉,后来被他掳去,多日相处,他也非十恶不赦之徒,而今,败局已定,他也没过分为难你们,我还能对其如何?只是想着,让我再去等着哪天嫁与素未谋面之人,还真不如嫁与这里二郎。”

    “倘若下一个是翩翩公子呢?”小公主追击。

    “可我怎知道下一个会是如何?怎的都是嫁人,王妃又有何不好?”

    “阿姊…想当王妃?”

    “四娘这是什么话,若是没有情投意合的郎君,又有哪家姑娘不想当王妃呢?”文毓忍不住接话。

    “原来阿姊是这般想的。”小公主有些失落。

    “阿姊本就是一届凡夫俗子,哪能如你一般潇洒。”大公主轻轻摸了摸她的脸颊,眼神有羡慕有宠溺。

    小公主悻悻然离去。

    不远处的房间内,里鲞也在抱着炉子认真思索着。若是大公主,想必更好掌握,她虽聪慧,但和他里二郎还是相去甚远,容易拿捏;小公主更有趣,从心底,他更喜欢,但其惊世之才还在自己之上,他有几分忌惮。

    他叹了口气,突然觉得今日耳畔甚是清净,才发现,木谣尽不在此。

    他突然笑出了声,嘲笑自己竟这般傻,还需要为这种事情犹豫。

    “她会带来不确定性。”他自言自语,心中有了决定。

    “娘子,你觉得,这里二郎,会怎么选?”文毓待小公主走后,也凑来问大公主。

    “怎么你也问这般傻的问题?”大公主觉得好笑。“雁儿,她只是对着里二郎有些好感罢了。”

    “姑娘这是何意?”文毓不解。

    “她喜欢归原的文化,喜欢那里的风景,她遇到了一个足够聪明又兴趣相同的才俊,心有爱慕罢了。”

    “那姑娘为何不愿让她…”

    “不是我不愿,而是,里二郎不会选她。”大公主神色落寞。

    “这,又是为何?”

    “因为他啊,不会让一丝意外,闯入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