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 客观分析一下禹的成就

客观分析一下禹的成就

    我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一定听说了禹定九州鋳九鼎。但这背后的意义估计很多人说不清,那我们就客观分析一样,禹所为的重大意义何在。

    定九州,进行全国性地理区域划分,大禹之前,五帝也进行过地理区划,根据名山划分,为什么说可以根据名山划分,因为山高,之前尧舜时期,我提到了四岳会议,这会儿孩子明白了吧!四岳就是以四座名山及其周边地区分别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划分地域,这种划分方式不够明晰。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足迹遍布天下,所以他的划分一方面根据地理区域特点,一方面根据文化特点。在州与州之间,分界线刻在树木上,就如同今日的界碑。

    划分地理区域,有什么好处呢!你可以看看今天我们国家的划分,中国有32个省,每个省有自己的管理体系,但都要以BJ为中心。这样便于国家进行层级管理,同时也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发展。黑龙江产业优势,便是农业,我们做好国家粮食的压仓石与广东等地发展现代化产业对于国家贡献一样大,那你想这两个省份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能一样嘛!

    这时你是不是理解了禹定九州的重要作用。以冀州,五帝中尧舜二帝的政治中心地带,禹出生之地为中心。就如同我们今天以BJ为中心,各省份加速发展,互相融合。文化也同样如此,就比如我们今天普及普通话一般,定九州,也是中原文化影响各地,各地影响中原文化,鼓励各区域文化特色的显现和加速交融。

    所以今天你去旅游,目的不就是感受不同地域环境特色,同时感受文化特色嘛!那如果没有大禹的细致划分,历史会出现怎样的状态嘛!也许你会说,历史的发展,终究会有这样的伟人出现,我不反对,但我想说的是,大禹确认实现了一个创举,同时也加速了中央政权的管理。他的足迹遍布天下,他的业绩也自然让天下人耳熟能详,所以这为禹建立了崇高的威望,自然为开启新时代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同时最为厉害的还是定九州后有利“经启九道”,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分析一下,13年后禹治水成功,是不是以后再也不发洪水了,去年夏天天津等地,甚至我们黑龙江省HEB市尚志市龙王庙发生洪水。那就是说明当时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禹没有一味强调成绩他深刻认识到了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问题,那么定九州后,各地可以集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便于将不同问题各个击破。比如大禹讲到冀州的状况时,提出壶口工程已经启动,梁山和岐山已经开凿,但两个工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彻底完工。扬州和荆州洪水退去后出现了滩涂,不及时利用,会因为潮湿而滋生细菌,利用好可以成为有效耕地,今天我们不是有化滩涂为坦途的做法嘛?不同的地域情况多种多样,而且要采取不同措施,也许要几代人才能彻底解决,我们还以冀州壶口为例,壶口工程居然是两千多年后汉武帝加以解决,堵住了决水处。可这些嘱托却是大禹时代已经发现并提出的,可见禹的远见卓识。

    定九州最终是便于有效监督管理。禹开启新时代时,是在继承并发展旧时代,黄帝时代,监管万国行成“万国和”,收效甚微。尧舜时代有了四岳会议,管理缺乏经济的联络和政治的认同和依托,形同虚设。所以从管理的角度看禹定九州更有意义。

    大禹九州制度首先是政治制度,他宣告你无论是哪个州的人,首先都是九州人,九州有共主,听共主的领导,共主设立州牧,管理好自己的地域。

    九州制度也是一种经济制度。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等等发展经济的条件不同,但要按照要求,统一规划,发挥有利因素,回避不利因素。这种经济制度也是便于改善民生,九州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经济基础稳定,才能彻底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个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很像,各省份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要保障民生,同时经济发展也是为了保障民生。

    九州制度也是文化制度。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还是看今日中国,虽然省份众多,文化多样,但随着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得以融合发展,但一切文化都是以BJ为中心,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普通话,以BJ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文化的相通最终才能达到民族融合。

    九州制度也是贡赋制度,这个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推行。一方面加强中央财政,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中央管理,提高中央集权。具体说一下,最早的供奉是祭祀,逐渐发展到祭神祀祖。管理天地间的上帝你要供奉,地上的统治者,也是上天派来管理人类的,所以也要供奉,这是提高了统治者的地位。禹定九州,中央是冀州,八州要向禹进贡。供奉自己州的特产,这样贡赋表明了一方臣服和四方归顺的思想观念,一旦某州不愿意献上贡赋,就是产生了谋反的想法。贡品中铜,是统治者身份象征,之前鲧治水私自使用铜材料,我想孩子没有忘记。各地便进贡铜。

    有了铜,怎么使用呢!于是大禹便提议制鼎。之所以制鼎,说来话长,鼎最初是炊具,后来用来盛食物。民以食为天,因此鼎便演变成宗庙礼器和墓葬的明器,最终演变为代表政权的神器。

    据说太昊统一天下,百姓生活安康,他便造了一个神鼎,代表一统天下。到了黄帝时期,造了三只宝鼎,代表了自己作为天下共主是得到天、地、人的支持。

    禹便想仿前人,造九鼎,取九州地域各自的铜造自己的鼎,同时鼎上有该州的山川形势,同时还有大禹治水时在该州遇到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等,便于百姓认清哪些动物是益虫,哪些是害虫。这些图案是画好草图,鼎鋳好后,拓到鼎上的。

    鼎成为了国家政权和帝位的象征。那么随着朝代更迭,九鼎未来也将面临改朝换代的命运。最为遗憾的是,九鼎至今未见出土,仅在史料中有记载,他的样子是圆鼎还是方鼎,我也不知道了。

    最后我们用孟子的话来维护一下大禹的圣人形象。孟子不仅倾倒于大禹的人格魅力,还对于大禹传子制度有着自己的认识,义与不义是相对的,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义的内涵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到了私有制存在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情况下,像禹那样顺乎潮流实施传子制度,相反倒是“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