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 禹的时代开启

禹的时代开启

    大禹难道不是五帝时代吗?怎么说他开启了新的时代呢?他改变了禅让制,实行传子制,家天下,一下子掩盖了他好多成就,孩子会受到误导。所以我不想直接开始讲治水成功后,禹怎样取得帝位,又怎样改变社会发展方向,等等成就。因为我不把社会发展讲明白,顺应时代就无法说清楚,这样就会影响孩子对禹的正确判断。

    原谅我的私心,让我先说说禅让制。先说到禅让制,我还得从五帝时代社会状态说起,那会部落众多,时代呼唤一个可以维系社会的,使其完成“合群、分工、礼仪”,那么能够做到这些的人一定得是大家认可的,采取民主选举制度推出的人最为适合,那么这样的人如果死亡,就需要有新的君主来继承,怎么办呢?便产生了禅让,表面看是君主的禅让,实际是众多部落首领民主选举出来的。准确地可以说成“天授之”和“民授之”。

    具体实施过程是,先是在日常生活中涌现出了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着他们的行事为人获得人们的认可,老一代君主利用巡行天下的机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于是召开“四岳会议”,最终讨论确定了新的君主。这便是禅让制的过程。由于当时时代背景,当首领没有任何好处,选拔要求高,责任大,于是便有了让,谦让、推辞的意思,通过礼让,目的还是要选出真正的贤人善人来完成时代使命,那如果选举出来的人干后大家不满意,那就会另请高明,首领开心卸任。这些实行都是源于社会发展,同时首领没有任何益处,所以一切实行起来都是这样开开心心。

    可我之前说过,随着治水事业发展,首领的权利越来越大,利益也随之越来越多,到了尧舜禹的时代,禅让制实行的土壤和根基发生了变化,纯粹意义的禅让必须在公有制的土壤里,所以五帝时代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包括燧人氏时代,伏羲氏时代,神农氏时代都比较适合,因为没有贫富分化,氏族和部落首领更纯粹是公共服务的身份,所以禅让才能推行。我们反观尧舜时代,禅让都是有着风波的。

    尧帝很早就考虑了禅位的事情,在一次多人会议上,便提出了这个问题,涉及人选时,一个叫放齐的人便提议“嗣子丹朱开明。”人们的理念开始出现了变化,嗣子这个词出现就已经揭示了时代的微妙变化。之前的部落首领儿子再棒,也从未出现首领将帝位传给儿子的情况,虽然尧最终说道“吁,顽凶,不用!”以儿子过于顽皮凶劣来结束了丹朱接班的议题,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尧的时代已经开始有了继承制度的雏形,只不过是由于丹朱的原因没有成型罢了。最终禅让对象落到舜的身上,尧便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表面说是让两个女儿在舜身边测试其人品,但我们仔细思考,便发现这理由有些牵强,不过是丹朱不具备条件,那么让女婿继承也是有益的,所以你看禅让制是不是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了。

    舜在尧去世后,按照规定已经接受禅让,掌管天下,可他却“让辟丹朱”,可见当时传子的呼声已经很高了。人们不认可丹朱,不是不认可传子制度,只不过是丹朱的品质导致人们推选舜为首领。舜在选择禹时,“四岳会议”上他在提议推选治水官员时,便提出“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这个官职就带着定向了,他能够治理水患,将来就可以接我的班。大禹接受后也推让一番,这个让可以理解了,是对接班的让,体现了大禹的谦虚态度。最终舜一锤定音,才有了禹治水的经历。治水过程中,官员配合,非常好。

    可当天下平定后,涉及到帝位了,舜手下的首领们开始争竟,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可圈可点,但最终舜的一句“唯禹之功为大”才彻底解决了争端。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让的消失,不就是禅让制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了嘛!为什么我一直在说社会发生变化,原因在于洪水这个分割点呢!数百年的洪水滔天,大家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没有任何财富积累,活着就不容易了。但经过尧舜禹近百年的治理,最终进入安定的社会,各部落首领已经有条件积累自己的私产,还记得大禹考察各地特产,制定贡赋和路线吧!那么天下共主的利益不容小觑,所以涉及利益,谁不争啊!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后,处于团体顶尖位置的人便有了权利和利益,也便有了传子制度产生的土壤。

    我们进入正题,大禹是公有制时代的最后,也是私有制时代的开启。禹当上天子后,也仿照当年舜的做法,让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也躲避到自己势力强大的阳城去了。但商均有如丹朱,只知吃喝玩乐,民众不认可,经过同样一番谦让之后,舜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天子,为了安抚尧舜的后人,对他们进行了册封。

    先不说大禹继位后的成就,既然说他开启了新时代,就从推行新时代说起吧!随着继承制几代土壤的不断滋养,禹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有个好儿子,毕竟当时还不同后期继任者无论怎样顽劣,只要你有姓就行。在培养启时,禹可谓下足了力气。首先13年禹治水生涯中,启便和母亲在老家艰难生活,苦难给了启以生活的磨炼。面对父亲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母亲一定会告诉他,父亲为了百姓安危,公而忘私。禹治水成功返回家中后,面对一个消瘦羸弱,直不起腰,一跛一跛的父亲,是不是对启有了足够的促动,最终对于启的评价是“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接下来,大禹实行了礼制改革,“自禹兴而修社祀”。五帝以来,人们一直是“敬天”,而禹把“敬地”作为礼之本,修社祀就是敬祀土地神。发展农业生产,这个在大禹治水时便有了雏形。目的是什么,发展农业,稳定民生,从而才能稳定帝位。试想一下,后期朝代更迭最大的原因不就是人们生活入不敷出苦不堪言,不得不暴乱。这不得不说大禹具有领导者的谋略。

    最后他加强的权威。帝王不仅要得民心,还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借助一次会议,古代交通不便,对于开会聚集格外不易。禹在会稽山召开诸侯大会时,防风氏没有按时参会,禹便将其处死还戮尸,戮尸意思是斩辱尸体,以示羞辱。这时是不是突然有点暴君的感觉,这就是权威树立的方法。让众首领看到此刻已经不是氏族民主的时代了,王的权威不容动摇。

    为了拓展一个新的时代,不是我们想象那么简单,时间会自然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发展,而是要有领导力的人去助推。我开始便说大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绝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将帝位传给儿子,改变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