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妈妈写给儿子的历史书 » 启开启了夏王国

启开启了夏王国

    夏是怎么回事,最初它是一个部落,据说是起源于豫西和晋南的一个与黄帝族有瓜葛、与颛顼族有渊源的知名部落。最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五十里小国”后来不断辗转发展变成“百里之诸侯”,到了尧舜时代,夏有了更大的发展,原因是因为夏族处于水畔,有与水打交道的能力,又与共工氏相邻,自然要被重用。后来夏族首领禹作为尧臣,一路发展,终于夏部落的文化也随着大禹的足迹不断延伸。

    夏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年轻尚轻,父亲传位给自己,自己便接替父亲遗志大刀阔斧地推动夏国的强大,使得子子孙孙将帝位传承下去,建立一个辉煌的夏王朝时代。

    夏启的建国之路异常艰难。首先由于禅让制的遗留,禹便推荐继承人为自己的助手伯益,但又委派启和启身边的人去做可出成绩的工作,百姓看到的便是启及其手下的务实,当启有了威望,禹晚年时候,将帝位禅让给了益,又让启去夺取政权。所以双方在禹去世后爆发了战争,失败的益意图东山再起,伺机而动,于是被启杀死,但旧部尚存,就像我们看电视时出现的旧朝遗老,时时想着反清复明。

    在这种情况下,夏启该如何名正言顺地做王呢!他来到了涂山,孩子听到这应该有些糊涂。涂山对于启来说是生身之地,而且大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这样的风水宝地,启要在这寻找到天意。一说到这,我想孩子们能够猜到。回忆一下《陈涉世家》,陈胜吴广起兵前做的舆论宣传,鱼肚中的“陈胜王”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自己的行为带有上天的授意从而名正言顺嘛!夏启主持了占卜仪式,并且得到了上天的授意,当时最大的吉利事,当政者完全可以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去做。在当时“信天”观念达到高度迷信的时代,这个天意足以让夏启名正言顺了。随后夏启召集天下的部落首领开了“钧台大会”,宣示了“涂山之卜”的信息。

    接下来夏启便开始扫清政治障碍,与有扈氏展开了一场激战。

    激战前为了名正言顺,夏启同样发表了战前演说,啊,六军的主将和全体将士们,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关乎民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竟然敢怠慢天子所任命的三卿。上天因此要断绝他们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左边的将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右边的将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驾车的将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使马的将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命令的人。将在祖庙神主前得到奖赏,不服从命令的人,将在神主前受到惩罚,把你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掉。

    就这样,出征的目的非常明显,是因为有扈氏有了两个大罪。至于我要去征战完全是奉上天的旨意。

    这样的出征理由,是不是感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下来。鼓励了起义者,推翻逆天的王朝。在夏启发明的这种征战理由下。中国历史上实现了多次的改朝换代。最终夏启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但对于一切新生事物,都有个生长的过程,夏启也不例外。他宣告了一个旧的公社制时代的退去,迎来了一个阶级社会的新时代。贫富分化私有制度,尊卑上下,传子制度,王朝世系都将上演。最终自禹至桀十七个帝王,夏王朝持续了471年之久。

    这里我再说一下之前提过禹开启了三代,三代包括夏商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型期,直到秦帝国建立才真正转型成功。这三代用时接近两千年,与秦以后的整个中华文明史的时间差不多。可见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是何等的艰难,曲折,经历了多少人,多少次征战。我想是无法用言语说清楚,更无需判断对错的。因为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不会停下脚步,但我想社会的发展进步终究会走向更好的一面,哪怕这中间经历过血雨腥风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