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光宗耀祖!! » 第三节 大锅饭

第三节 大锅饭

    转眼到了一九五九年,村子的人口也有两百多户,四五百人了。村里大榆树旁边的空地上,盖起来三间大瓦房,用于村里日常办公、开会使用。一天,村里的支书许宝从乡上开会来,敲锣打鼓号召村子里的人紧急集合。

    许宝站在瓦房前的土台上,颇具威严地说道:“上面说了,要成立公社,以后大家就在一个锅里吃饭。大家回去把锅碗瓢盆和粮食都交上来,做饭的锅灶也甭留了,自行扒了。明天开始,在公社食堂吃饭。我强调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有小民思想,明里暗里的耍心思,如果被我抓到,一律三天不给吃饭,喝水。”

    下面有人起哄地说道:“不给人吃饭喝水,屙屎拉尿管不管。”

    支书许宝被呛了一下,有些动怒道:“谁要敢这样做,我要他屁眼子出,嘴巴里进,看谁还管不住自己的臭嘴。”

    下面的人一支书许宝动怒来真的,不敢在打哈哈了。会开完,支书许宝带着自己任命的村务员张红军挨家挨户收粮食,收锅。村部那三间大瓦房特意清理出来一间,用来堆放粮食。支书许宝连夜喊人支起来三个土灶。第二天开始,到了吃饭点,村里面的人都排着队来打饭。

    起初有些思想程度不够的村民,白天蹭公社食堂,晚上吃自己的小灶。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村支书许宝带着张红军夜里巡查,看见哪里有明火,就踹门进户搜查找粮食,找不到粮食,就把人拿住,吊在村口的大榆树上。这招还真管用,这种不良小民思想风气,在村子里,彻底肃清了。

    村务员张红军看着满屋子的粮食说道:“长得那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粮食,咱要不要找几只猫,丢到屋里,免得进来老鼠偷粮食吃。”

    支书许宝骂道:“你他娘的就是小民思想!这么多粮食,就是来了耗子窝又怎么样,让它们吃,可了劲地吃,老鼠吃得胖,说明我们的公社办得才好。”

    每天集体劳作结束,到了饭点。村里的男人们、女人们都排着长队,到支部门口前的公社食堂来打饭。支书许宝咧着嘴,蹲在支部瓦房前的土台子上说:“我说的吧,还是公社好。谁吃不饱,就继续到锅里盛,谁要是饿瘦了,出去了别说是我们村的人,我这个村支书丢不起这个人。”支书许宝的一句话,像是给村里人的嘴上上了发条,只听见筷子扒碗,咂嘴的声音绵绵不断。

    张红军吃完碗里的最后一粒粮,用筷子敲起碗边,发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声音,他像个唱大鼓戏先生开始唱道:

    人民食堂办得好,能喝汤来能吃粮,

    省人省事省时间,爱吃啥菜把啥端。

    炊事员,真的棒,做的饭菜香又好,

    灶台灶下忙得很,蒸得馒头大又圆。

    女人们,犯了难,空出时间怎么办,

    咱们抢先把活干,要当田里花木兰。

    小孩们,别瞎闹,吃饱饭来把活帮,

    砍猪草,打土砖,照样也能发出光。

    社员个个心欢喜,心里胜似吃了蜜,

    鼓足干劲把活干,一个更比一个欢。

    伟大领袖毛主席,带着我们向光明,

    不畏艰难开新路,人民生活标准高。

    张红军唱完,赢来一片叫好声,都夸他的词编得好、唱得好。张红军被夸得脸上好似上了晚霞,红扑扑的,走下土台子又去锅里盛了一碗饭,吃了起来。虽然张红军已经吃饱了,但是他觉得非得把自己吃撑了,才更显得光荣。

    公社食堂吃饱了饭,胡耀祖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院子。得福,得禄,得寿肚子撑得圆圆的,像个小猪,坐在门槛上。妻子杨莲也连连地打嗝。胡耀祖在一旁打趣道:“饿死鬼投胎不成,那么多粮食在村支部堆着,还铆足劲地吃,一看你就是小民思想。”

    杨莲脸上赔着笑说道:“旁边的人都在拼命地吃,好像谁多吃,谁光荣似的。我这嫁给了一个知识分子,总不能丢你的人吧。”

    胡耀祖说道:“也就你把我看成知识分子,你见过哪个知识分子不捧着书本,却种田的。你也别高抬我了,省得我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杨莲说道:“种田的知识分子咋了,那也是块香饽饽。”

    胡耀祖扭过身子,将门槛上的“三只小猪”拽了起来,说道:“你娘不说,我都快忘了。都起来,你们也不小了,从今天开始,知识分子要教你们学知识了。”

    胡耀祖拿来一个木棍,在地上写上“得福”,“得禄”,“得寿”三个儿子的名字,并一个个地教儿子们认字,描写,并告诉他们名字背后的意思分别是“生活幸福”、“升官发财”、“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