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 第八十四章掐住赵家票号的脉门

第八十四章掐住赵家票号的脉门

    渔翔城颁布了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令,坚决禁止赵家票号的银票在城内流通。

    令人瞩目的是,这一重大举措并未在城内掀起波澜,反而成为了渔翔楼茶余饭后的轻松谈资。

    在贸易坊市的巧妙引导和市民的积极适应下,百姓们已经习惯没有赵家银票的生活,大家可以拿着剩下的银票去其他的县城换取粮食。

    虽然折腾了点儿,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太大波澜。

    随着骆西人大举进攻越西仓,越州局势变得愈发动荡不安。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家粮号却出人意料地宣布涨价,涨幅之大令人咂舌。

    这消息在越州城里像炸弹一样炸开了锅,老百姓们都气得跳脚,不停地咒骂着。

    有的人甚至悲观地认为,这下子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仅仅一个时辰后,渔翔粮号宣布粮食价格恢复到最初的低廉价格,之前发放的购粮券可以在渔翔票号兑换使用。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越州城为之轰动。

    骆西人围攻越西仓的危机虽然仍然严峻,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小小的渔翔粮号上。

    百姓们纷纷涌向渔翔城的票号和粮号。

    在渔翔粮号前面的空地上,大掌柜站在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他扫了一眼熙熙攘攘、齐整有序的购粮队伍,“乡亲们,别着急。我们粮号的粮食够你们吃的,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用怕。我保证,粮食价格绝不会再上涨,囤积没有必要,也绝不会给大家带来任何好处。”

    老百姓们对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头挺有好感,他的话让大家心里踏实很多。

    然而,人群中仍有人心存疑虑:“大掌柜,听说骆西人就要打过来了,那粮号为什么还要降价卖粮呢?”

    “还有,王家的粮价始终未变,如今却也传出涨价的风声,这难道不是战事不利的征兆吗?”另一人急切地追问。

    大掌柜耐心等待众人的疑问一一抛出,“乡亲们,请听我一言。只要有我们的三殿下坐镇越州,这里便是一片安宁。关于骆西人的进犯,我们早有准备,无需恐慌。至于粮价的调整,正是我们渔翔粮号坚守公平交易原则的体现。咱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紧张就乱抬物价,坏了大家的好日子。”

    在渔翔城说起三殿下这个名字,老百姓们心里就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激之情,支持他的声音像潮水一样瞬间就爆发出来。

    其他县城的人民们也都赶过来参观,看着这热闹场面,眼睛都快瞪直了。

    这时,人群中忽然响起一个声音:“对啊,自从三殿下来到这里,渔翔村就变成了渔翔城,这里的繁华程度远超州城盈城。我相信大掌柜的话,只要有三殿下在,越州的天就变不了。”

    这番话仿佛点燃了百姓们心中的信念之火,他们纷纷附和着,声音此起彼伏。

    “没错,咱们越州没事,也别屯着那么些粮食,都囤家里长虫嘞。”

    这么一说,大家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

    很快,原本长长的购粮队伍逐渐散去,人们纷纷响应,秩序井然地离开了渔翔粮号。

    四大家族的代表们闻风而至,他们早已习惯于在渔翔城中大摇大摆地行事。

    然而,这日他们的脚步却被店门外的一块告示板吸引住。

    告示板上醒目地写着:“赵家银票,一概拒收。”

    这些代表们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粮号的伙计见他们站在门口犹豫不决,便热情地迎上前来,“几位大爷,好几天没见了,今天想买点什么?告诉您个内部消息,一会儿我们这儿的粮食就要降价了,您几位稍等片刻。”

    这话把郭家的人乐得合不拢嘴,还给了小伙儿赏钱。

    可赵家的人脸色铁青,一边满口不客气地道:“乐啥呢?咱们身上除了赵家银票,哪儿还有别的现钱?就是打折了,咱们也买不起!”

    王家的人脾气不好,听得更是火大,嚷嚷着就要冲进去粮号。

    这时,大掌柜从店里走出来,耐心地解释说:“几位爷别生气哈,这是越王府刚刚发布的命令,要是有啥问题,可以去问问越王府。”

    一提到越王府和里面的曹豹和他们的忠勇军,王家人马上就没了底气。

    这时候,越王府的通知已经贴得满城都是,路上全是骑快马的人,一路吆喝着这事儿。

    赵家的人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再与大掌柜争执也无济于事,于是带着众人转身离开。

    就在他们转身之际,那个机灵的伙计却凑了上来,试图挽留他们:“几位大爷,怎么这就要走了?一会儿粮食就降价了,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我看几位都是大买卖人,这里虽然不让用赵家银票,但你们可以用渔翔银票,或者用现银也行啊,又不是拿不出来。”

    王家的人气得抓狂,找到发泄口子立马破口大骂:“你懂得个球儿!”

    四大家族的代表们在离开渔翔粮号后,并未立即离去。

    他们的目光被不远处票号前长长的队伍所吸引,每个从票号走出的百姓都面带喜悦的笑容,彼此间交谈时频频称赞自己赶上好时代,渔翔粮号是良心商家。

    郭家的人好奇心起,拉住一位刚从票号出来的百姓询问详情。

    那人手中捧着沉甸甸的银子,脸上的笑容灿烂如花,“渔翔粮号真是说话算数,只要出具购粮券,他们的伙计就痛快地把银子分文不少都给了我。”

    郭家的人连续询问了几个人,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渔翔粮号的信任和感激。

    郭家人失望而归,他们耷拉着脑袋走回其他几家代表身边,沉声说道:“他们真是好手段,仅仅用几两银子就赢得了人心和商誉。”

    赵家的人满腹狐疑,“这些百姓可知道这些粮食是从哪里运来的?”

    此前这几个人曾经商议好侦查渔翔粮号的粮食究竟从何而来,他们熬到夜深人静准备出门的时候,发现外面的街道已经被大队忠勇军士兵戒严。

    这些人不是身手矫健的密探,他们刚刚探出个脑袋,就听到严厉的呵斥声,吓得赶紧缩回来。

    一连数日,他们都在等待时机,但每次天一亮,那些运送粮食的大车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新的粮食却已经整齐地摆放在粮号的仓库里。

    面对这种情况,四大家族的人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放弃。

    就在这时,远处的街道上传来隆隆的车轮声。

    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大车缓缓驶入城中,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

    王家人眼尖,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些粮车是从北门过来的!那边有两条大路,一条通往越西仓和其他县城,另一条则通往盈城。”

    然而,赵家人却忧心忡忡。

    他们与盈城的联系一直未断,但如今这些粮车却神秘地出现在这里,让他们感到十分不安。

    “不对劲啊,通往盈城的那条路已经被鬼虱和王家的部曲封锁了,这些粮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立即派人赶往盈城,将这里的情况告知老爷。”

    郭家人的脸色也很难看,“几位,我们在这里猜测也不是办法。我听说渔翔楼里有很多高官显贵,消息灵通,不如我们去那里打探一下。”

    王家人叹口气,“可是他们不收赵家银票啊。”

    郭家人的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没事儿,我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