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时光回溯2017 » 时光回溯(三十四)

时光回溯(三十四)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王维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且有音乐天赋,此类文人参惮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艺术,博众泛学。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态豪放。诗词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山水诗着色取势,远近相宜,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与音乐美。

    视为营造理想文篇的理念。

    十二月十九日

    王维诗中的画境,清淡静谧。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

    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用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画出一幅清幽空寂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王维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与音响变化,闲逸萧散的情趣与恬淡自适的心境。

    喜欢《青溪》此首: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以水衬心,物我相融。

    词秀调雅,语言含蓄,清新明朗,具有音乐美。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貌神俊,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十二月二十日

    咏草:卒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阑于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细雨湿流光,微雨润草色。

    《蒹葭》诗写一段纯粹属于自己干净的情感,含蓄矝持,远远而望,遥遥之思,谨谨之心,谦谦之情,情深意真,却又如此洒脱,保存自身情感的尊严。

    《蒹葭》中用词处处轻柔,寄情于蒹葭,漫心于秋水,万水千山尽是优美轻盈,深情厚意消融于盈盈水波中,这恰是无我之境。

    张九龄诗词感遇十二首之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以春兰、秋桂不因花开幽谷而失去芬芳美质。喻志洁行芳的雅致情怀。

    感遇之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言词温雅醇厚,托物言志,丹橘傲冬,喻坚韧向上的品质。

    十二月二十一日

    要对所学充满耐心与自信心,无论学什么,要把它学懂、学通,有一股韧劲,汲取各方面美好的力量,来成就今生的自己。

    不为名利,只愿今生丰盈,留有迹印在。

    人生最奢侈的是,拥有一颗永远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一个健康的身心,一个永远牵手的爱人,一个自由的心态,一份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十二月二十二日

    读《泰戈尔传》:在这诗的国度,许多青年所受的最初的两个祝福是,尝诗的甘露与交好的朋友。

    清晨的时候,心上总不知不觉地泛溢着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池边的榕树,水上的树影、花香的空气,鸢的鸣声……这世界一切的美丽、甜蜜与芬芳,让我对整个世界充满了神秘与感动。

    西风柔和地吹拂着,风中带着花的芳香。月光照着,一条银色的河,潺湲地流下林路。

    如闲云之舒卷,流水之淙淙,完全为自己的快乐而写,表达出不受拘束的自由思想,这快乐的价值是无限的。

    在所有明亮的时日里,于沉默静寂中,自然伟大而庄严,沉挚而愉悦。

    泰戈尔那首《跟随着光明》的诗歌,给予了行者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十二月二十三日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解释意义,而在于敲打那心门。

    古代教育制度,学生能够在生命里感觉到一个比现实的满足更多高尚、更光荣的东西️--熟悉生命。

    真正的人的一个生命,不仅仅为了这一生,而更为的是一转世的永久的生命。

    《泰戈尔传》后言引用《园丁集》一段诗文,与之时光对话:

    你是谁,读者呀,在百年之后读我的诗者呀?(……对话在笔记中)

    我在这样的春天的繁富里,不能送给一朵花,不能送给前面云端的一缕金色。

    请开了你的门,向外望着,

    从你的百卉盛放的园中,收集百年以前的已灭之花的芬香的回忆,

    在你的心的愉悦里,也许你会觉得,在一个春天的清晨歌唱着,而送它的快活的声音度过了百年的时间的那种活泼泼的愉悦。

    希望在您百年前的指引下,活活泼泼地发现更多天地自然的美妙与芳香。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二年四月l二0一七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