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从世界尽头归来 » 第五十二章 一天(中)

第五十二章 一天(中)

    胡桃街位于老城区内,离唐威家只隔几条街。

    各式建筑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街面上熙来攘往地好不热闹。

    跳下拥挤的公交车,李暮雨沿街边由南向北,很快寻到一幢矮层写字楼。写字楼上了岁数,曾经光艳的墙面早已暗淡,其上满是印刷粗糙的小广告,靠近地表的底商门口人头攒动。

    李暮雨扬起脑袋,望向写字楼二层的外墙,只见原本空空如也的地方,挂了一个花里胡哨的牌子,上面写着{流光指纹}四个大字。料是他失踪的这些年,自己的老东家生意如常,仍旧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

    站在破旧的楼门口,李暮雨歪着脑袋插着兜,犹豫着要不要上楼瞧瞧,某一刻突然看到两道身影,便下意识躲进不远处的转角。过了几十秒钟,一男一女并肩迈出楼门,正是老总胡向荣和人事主管方芳。

    眼下正值春夏交际,集中供冷尚未启动,可当天的气温却有些高。胡向荣和方芳走出大楼,扭头走向旁边的便利店,随手撑开两个大塑料袋,一边闲聊一边挑选冰棍和冷饮,看样子是想帮公司职员们防暑降温。

    李暮雨凑上前去,靠在便利店的门外,假装漫不经心地神游。利用异能者敏锐的听觉,他清晰捕捉到两人的声音,通过那些漫不经心的闲聊,很快得知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已经在首都艺术设计圈干出了一些名堂。

    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两人便选好了冰棍冷饮,拎着大塑料袋返回楼上。李暮雨从旁边露出脑袋,盯着迅速消失的两道背影,也没再打算上楼探个究竟,扭头走向最近的公交车站。

    下午五点半钟。

    李暮雨来到三环东侧的澎湃大街。

    很快寻到了{声讯光年}的总部大楼。

    作为知名传媒公司,{声讯光年}实行轮班制,无论工作日还是公休日,总会有人在楼里面忙碌。李暮雨扬起脑袋,望向大楼十二层,即子公司{笔尖世界}的办公区。视线所及之处,只见不少屋子都亮着灯,而老总办公室却窗帘紧闭,料是童兀轩提前请好了假,最近这些天都不会来公司了。

    李暮雨站在街角处,靠在一颗行道树上,嘴里叼了根刚买的薯条,双眼沉默注视着起起伏伏的人潮。过得片刻功夫,有年轻女子挎着单肩包,抱着一摞材料走出大楼正门。她穿着合身的夏季制服,生着漂亮的栗色卷发,步履挪移间发丝轻舞,赫然便是齐筱雅。

    齐筱雅走向停车场,寻到一辆崭新的轿车,伸手拉开副驾驶的门,将挎包和材料丢在座位上,自己却没着急坐进主驾位,而是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李暮雨伸长脖子,见前女友倚着发动机盖,嘴唇开开合合地说个不停,也不知道电话那头究竟是什么人。

    约莫十五分钟后,齐筱雅终于结束通话,将手机塞进上衣兜里,吐了一口意味不明的长气。此时的女子眉头轻蹙,情绪看上去不太高涨,却也没有明显的怒意,不知道脑子里到底在琢磨些什么。盯着天空怔了片刻后,她似是彻底放弃了思考,钻进车里一脚油门驶离公司。

    李暮雨站在原地,不急不慢地吃着薯条,直至轿车消失在视野中,才背着手走向前方的公交站。不到半小时的功夫,他便来到北三环东路,走进一片名为胜古庄的老居民区。

    披着将殒的残阳,李暮雨轻车熟路地前行,径直穿过白桦树林荫道,寻至西北侧的一片楼群,只见眼前的景象一如往昔。绿地比多年前还要杂乱,墙边的砖缝里满是丛生的野草,几颗矮树也被住户的晾衣绳拉弯了脊梁。

    李暮雨走到路边,找了个长凳落座,将背包平放在腿上,摸出一捧散乱的陶瓷碎片。这原本是一尊彩陶人像,最开始只是断成了两截,某一天却被外力摔得稀巴烂,再也无法拼合成最初的模样。

    陶片已经开始褪色,断面满是不规则的毛茬,早已看不出原本的形状,其中一块碎片上刻着字,“年彧伯”的大名倒是清晰可辨。李暮雨坐在长凳上,不声不响地愣了片刻,把陶片重新塞回包里,无声无息地走向某幢单元楼。

    站在年久失修的楼下,李暮雨抬头望向三层,只见某间屋子黑灯瞎火,也不知道是主人没有点灯,还是目前根本就无人居住。待他顺着楼梯爬上三层,则见泛黄的屋门紧紧闭合,楼道里的昏暗灯光奄奄一息。

    李暮雨侧过脑袋,将耳朵贴在屋门上,试图捕捉房间里的响动,可便是以异能者的敏锐感官,也听不见任何人类活动的声音。几乎同一时刻,他的身后传来咔嚓轻响,是同层的另一家住户准备出门倒垃圾。

    “找老太太啊?”谢顶的大爷看见李暮雨,便随口询问了一句。

    “嗯,她没在么?”李暮雨轻轻点头,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送医院去啦!”大爷如是说。

    “嗯?”李暮雨微微张大眼睛。

    李暮雨细问之下,才知老妇突发急症,被志愿者送去了医院。

    他管大爷要了地址,发现那医院离得不远,于是便徒步走了过去。

    晚上六点五十五分,李暮雨来到附近的医院,跑到住院楼里打听情况。他不知道老妇所患何病,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就只隐约记得个姓氏。所幸多数患者都有家属陪同,由志愿者送医的并不算多,倒也让他很快找对了科室。

    在值班护士的带领下,李暮雨来到病房门口,隔着窗子朝里面张望,只见老妇紧闭着眼睛,两条胳膊全都插着输液管。此时的她暮气沉沉,比几年以前更加消瘦,便如床边轻声作响的监护仪,一吐一息之间显得格外虚弱。

    门外坐着一男一女,模样看上去相当年轻,全都穿着{聚沙}的工作服,像是参加公益活动的大学生。望着突然出现的李暮雨,两个年轻人站起身来,眼中透出疑惑的目光。

    “她怎么样了?”李暮雨轻声开口。

    “您是?”那女孩试探性地问道。

    “她以前是我的客户,听说她病了,过来看看。”李暮雨言简意赅。

    “之前一直在抢救,现在脱离危险了。”那男孩闻言解释了一句。

    “那就好。”李暮雨点了点头,眼睛依旧盯着病床。

    “可医生说恢复成什么样不好说。”男孩又补了一句。

    “嗯。”李暮雨有所预料,几不可闻地吐了口气。

    “唉,无儿无女的,临老临老病了都没人照顾。”女孩心思细腻,念及老妇的惨淡生活,不知不觉开始掉眼泪。

    “能咋办,丈夫早早失踪了,她也一直没改嫁。”男孩没那么多愁善感,可情绪看着却同样不高。

    “咱们国家规定,配偶失踪两年,就可以解除婚姻关系了。”李暮雨收回目光,靠住旁边的白墙,自言自语般开口。“一般过个三年五载,多数人也就另觅新欢了,可她硬是守了半个世纪的寡。”

    “哥,你知道她的事儿?”男孩露出意外的表情。

    “嗯,之前听她说过。”李暮雨陷入短暂的遐思。

    有关老妇的往事,李暮雨没打算隐瞒,眼见两位志愿者心怀好奇,便也一五一十地如实道来。通过简短的闲谈,他得知两人是首都大学新生,为完成公益时长才来{聚沙}干活,赶巧不巧碰上了这次临时照顾任务。

    年轻的男女是对情侣,前不久刚刚确定关系,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得知李暮雨是本校学长,两人自有种难言的惊喜,待听了老妇的爱情故事,则在感慨之余心有戚戚,而在谈及悲剧的罪魁祸首时,也难以避免地义愤填膺起来。

    “哥,你最近看新闻了吧?”男孩的语气听着有些急切。

    “什么新闻?”李暮雨猜到对方所指,却仍然问了一句。

    “国家已经有眉目了,失踪可能全是绑架。”男孩语调加重。

    “嗯,听过一些。”李暮雨没有多言,不置可否地微微颔首。

    “据说都绑去国外了,一个叫泠雨的地方。”男孩自顾自往下说。

    “你说要是图个财,或者是寻个仇的,我好歹还能理解。”女孩先前站在旁边,听男朋友跟学长聊天,很长时间都没有吭声,此时终于泛着哭腔接话。“可是这些绑票的人,好像啥也不图似的,到底为什么啊......”

    “那些王八蛋在想什么,咱正常人哪儿猜得到。”明明与自己无关,男孩却落得咬牙切齿,仿佛亲历者般怒火中烧。“国家已经在行动了,清理体制内的毒瘤,等抓住那些始作俑者,好好审他们一溜儿够,就知道到底因为啥了。”

    “听说下次出海也在筹备了,国家准备找机会再去泠雨。”女孩探头望向病房内,目光落在老妇蜡黄的脸上。“以我国的力量,如果失踪者真在泠雨,肯定全都能给救回来,没准儿到了那个时候......”

    “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还是别抱希望的好。”男孩的思维更加理智,直接给女朋友泼了盆冷水。“就算在国内,无病无灾的,她丈夫都未必活得到现在,更别说被绑到与世隔绝的地方了。”

    “......”女孩欲言又止,最终沉默以对。

    “我不能在这儿待太久,麻烦你俩帮我个忙吧。”等这对情侣安静下来,李暮雨方才解开拉链,将背包里的瓷片掏出来,装在塑料袋里塞进女孩怀中。“什么时候她醒了,就把这些交给她。”

    “这是什么?”女孩露出疑惑的目光。

    “这是她的东西。”李暮雨简短地说道。

    “这是......”

    “回见。”

    望着袋中的瓷片,回味着刚才的故事,男孩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可没等他继续发问,李暮雨却转身便走,眨眼间消失在走廊尽头。

    其时已是七点半钟。

    夜色企图笼罩天穹,可在抵达首都领空时,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霓虹灯不计其数,覆盖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依旧摩肩接踵,引擎的轰鸣之声不绝于耳,首都原本就是一座不夜城。

    李暮雨站在站台上,望着车来车往的马路,怔怔地不知去往何处。转眼间过了十多分钟,他才将右手伸进衣服里,似是轻轻攥住了某样东西,旋即踏上一辆通往东北方向的公交车。

    约莫半个小时以后,青年来到某处公寓。

    见常闭的大门并未关严,便也没去接通对讲门铃。

    直接钻进停在一楼的电梯,轻轻戳了下十三层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