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80章 省城工学院

第80章 省城工学院

    周有武让人收集过相关的资料数据,省城去年人口统计,常住人口超过了680万,其中本市户籍数超过了150万,户籍人口650万以上。

    所以周有武定下的小目标,明年天行电动车的保有量,在省城至少要达到八万辆。

    若只是看最近的直营店销售数据,似乎这个小目标很好完成,但那是因为周有武在省城搞了连续十天的大规模宣传,现如今小规模的宣传仍旧没有停止。

    以周有武的估计,这样的销售业绩最多持续半个月就要降下来,毕竟省城这么多区县,有需求和购买能力的老百姓,总是愿意早买早体验享受。

    就像松江旗舰店一样,三百的日销售量已经过饱和了,所以吕会新打了电话,希望在松江的其他区也增开直营店,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各区的顾客需求,也可以减少一些旗舰店的压力。

    对此周有武也同意了,他本来的打算,就是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逐步增设新店,松江和省城都是一样的。

    在周有武的记忆里,前世国内电动两轮车的年销量峰值,应该是6000万辆以上,但那差不多是三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而电动两轮自行车年销量第一次破千万,应该是在2000年以后,具体哪一年,周有武也记不清了,他只记得,90年代中后期,电动自行车并不算很普遍。

    这些数据对周有武的产业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价值不大,因为若按照这些数据,国内电动自行车的年销量增幅大约是20%,以这个增幅倒推,明年天行厂只需要生产60万辆就足够满足市场需求了。

    但周有武记得,1995年国内清华大学就研制出了新型无刷电机,那个时候电动自行车才算是真正有了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支持和条件。

    而周有武此前跟省城工学院的严少庄教授聊过,严教授表示,国内外已经有一系列相关的论文出现,他本人对无刷电机也有些新想法,但是无奈能够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有限,不足以支撑他进一步的研究。

    当时周有武就觉得,这或许是上天给予他这个重生者的一点小福利,这也是他迫切要跟工学院联合搞研发的原因之一。

    只要严教授能够提前哪怕一两年将新型无刷电机研究出来,周有武再给连之浩副教授提点一两句,将铅酸蓄电池往锂电子蓄电池的方向研究下去,那么天行电动自行车,就真的立于不败之地了!

    所以周有武的近期目标,就是尽快在县里拿到一块工业用地,至少要满足年产量一百五十万辆的规模,不过周有武估计,至少三年内,年产量一百二十万应该就能够满足国内市场了,至于国外市场,他并不怎么看好。

    如果县里迟迟拿不到土地,或者拿不到这么多土地,周有武也不介意离开昭丘县,来省城附近发展,但他还是留有期望,希望留在家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厂的建设资金又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周有武必须要拿下春晚的广告,争取进一步打响知名度,卖出更多的区域代理权。

    他觉得脑子有点儿疼,工厂的诸多事务牵扯,周有武现在只希望,手下的员工们可以迅速成长起来,这样也算是替他分担相当一部分任务了。

    看来还是得研究一下股票,得快速套一笔现钱出来!

    晚饭吃的是盒饭,一直在办公室待到直营店九点多关门,周有武才跟着回到宿舍住下。

    第二天上午,高志华早早从家里赶到办事处,看看时间差不多,周有武就带着人朝省城工学院而去。

    毕竟是第一次与私人企业合作,工学院领导们很重视,但同时也很谨慎。所以学校的刘校长亲自出面,卢书记并未列席。

    但周有武也不会在意这些,于是一番寒暄和相互介绍完毕后,主持工作就交给了副校长江元涛。

    由于这一次出席的领导教授比较多,于是周有武再一次介绍了天行机械厂的大致情况,当他提出三年内要在省内建成年产量二百万规模的厂房时,便引起了不少人的惊叹。

    有位老教授觉得周有武年纪不大、吹嘘的口气倒是不小,就提出了疑问。

    周有武笑着说:“我们的产品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认可的,目前天行电动自行车已经在长江中下游五个省份铺开,我们厂的定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

    “国家一直在发展,经济水平一直在提速,我个人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前景是相当看好的,十年后这个行业就能超千万规模,二十年后就是三四千万规模,所以我们对相关新技术是非常渴望的。”

    老教授还是不相信,或许在场所有人里,只有周有武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如此的自信。

    刘校长便接过了话,他也不大相信周有武的话,但至少天行厂眼下的销售业绩是实打实的,只要周有武肯投钱,也相当于变相地增加了学校的科研经费不是?

    他于是说:“我们都很看好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工学院在汽车摩托车领域的技术研究实力,在国内都是有目共睹的。咱们都不是商人,还是听一听小周同志对商业领域的判断吧。”

    “对于与贵厂的合作,我们学校是相当欢迎和有诚意的。小周同志,你对双方合作有哪些要求和看法呢?”

    “大方向上,我希望咱们双方的技术研发中心能够快速成立组建起来,由于先前就向贵校的专家教授们请教并合作过,我们还是愿意请严少庄教授负责电动自行车电机相关的研究,请连之浩教授负责蓄电池和充电器相关的研究,控制器这一块则请曹清安教授负责。”

    “一旦合作成立,我们第一笔二十万的资金马上就投入,后续会视情况追加科研经费。诸位如果有资金上的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工厂的高科长,他来负责与诸位的工作对接。”

    “我也清楚,科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只希望专款专用,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论文和技术成果,专利权在我厂,贵校有署名权,根据技术改进和专利具体情况,我们也会有额外的资金奖励。”

    听到“专款专用”,刘校长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笑着说:“我们学校的科研设备不多,办公楼科研楼也比较老化,当然这些都是小问题,我们一定会尽力促成这一次合作的。”

    周有武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要钱了。于是笑着说:“这些细节我们都可以详谈,合作合作,哪有一次就谈成的道理?”

    刘校长有些尴尬地笑了起来,他的确是有心多要点儿钱,也改善一下学校的状况,只是此前工学院只是跟国企合作过,从来没有跟私企合作的经验。

    他心里大概有了底,周有武肯出钱,但这钱是必须要落到实处的,否则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可不会随意就到处撒钱。

    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接下来就是互相试探彼此的底线,然后对一些细节的问题进行讨论。

    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大学谨慎的同时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于是讨论到中午,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下午又继续讨论。

    最终四点多时,双方总算是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大致合作框架,周有武允诺,半年内为技术研发中心在校内新建一栋科研楼,又以个人名义向学校图书馆捐赠了五万块钱。

    他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工学院临毕业的大学生,愿意毕业实习的话,天行机械厂相当欢迎。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普遍都要由国家包分配,87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出台了相关规定,大专、本科毕业生分配工作后,到岗需要见习一年。

    所以周有武的小要求不算唐突,也非常合理,工学院的领导们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大的合作框架谈妥,其他细节讨论就不需要周有武再每次出面了,这些事务就交给了随行的高志华和宋科长等人。

    工学院方面,要调整办公楼、调整参与技术研发的教授、副教授们,也得需要时间,所以接下来合作的琐事还有一大堆。

    然后周有武就通过央视一套广告部联系上了春晚导演组,打电话咨询过后,他就知道,至少今年春晚的准点报时广告,天行厂是没戏了。

    倒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半个多月前,春晚栏目组已经确定了准点报时的广告商,哪怕周有武愿意多出价,对方也不同意。

    毕竟对方已经连续六年拿下了春晚准点报时的广告,人际关系够硬,在这个时间点上,周有武想要取而代之,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脉关系的问题了。

    拿不到准点报时广告,但是还有其他广告位,周有武咨询过后,心里那一股郁闷气也就消了,他准备过两天就再去首都一趟。

    然后他接了个电话,收到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