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81章 半年赚钱计划

第81章 半年赚钱计划

    电话是吕会新打来的,前些天想到股票时,周有武就让远在松江的吕会新帮忙打听一下。

    最开始周有武离开松江后,吕会新每天晚上都要打电话将松江的情况及时汇报,后来松江那边渐渐走上正轨,周有武就告诉他,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就不要每天都汇报了。

    他也觉得累,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所以周有武还特意嘱咐过高志华,省城这边的情况,也不需要事事都要汇报,有些小事能自己拿主意就自己定,在这方面,周有武还是很乐意放权的。

    “厂长,按照你的要求,我已经打听过了,松江目前还没有证券交易所,不过许多人都说,一两年之内国家就会成立相关交易市场的。”

    “目前松江市场上流通有七支股票,大约有六七千万股的样子,具体的资料,我已经让人往省城那里发了一份传真。”

    “好的,等传真发过来我看看再说。”

    又简单汇报了松江的情况,吕会新便挂了电话,他不清楚周有武为什么突然开始打听股票的事儿,他对股票也不大了解,这些天帮忙收集资料,只觉得假如厂长想给天行厂发行股票,实在有些太早了。

    但这些事情他自然不会多嘴,领导让办什么事情,自己照办就是了。

    拿到传真文件后,周有武便仔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就激动地在办事处宋科长的办公室走来走去。

    毕竟是大领导前来,所以宋科长就将自己的办公室让了出来。

    前世周有武有了些闲钱后,继续搞建筑行业吧,就得开始拼人脉关系,所以他跟一些朋友聊天时,就对股市产生了兴趣。

    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位据说是90年代中期就投身股市的资深老股民,请对方吃了几顿饭,听对方吹了几回牛,对股票有了点了解。

    虽然后来在股市根本没赚到什么钱,周有武一颗心思也就冷了下来,不怎么继续关注股票了,但有些老股民给他讲的故事,他记得很是清楚。

    1990年底,深交所、上交所相继挂牌成立,第一批在松江上市的股票只有八支,到了92年中旬,这八支股票普遍都翻了数倍乃至十多倍。

    吕会新传真给他的七支股票,周有武都详细看了一遍,其中电真空发行了五千万股,其余六支一共才一千万股左右。

    而且电真空目前的股价是90元一股,低于最初的发行价,属于破面股票,看到这个价格时,周有武只觉得,老天爷对待自己真的不薄!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当初那位老股民在一次酒后,非常遗憾地说自己入市太晚,没有赶上电真空飞速涨价的那半年时间。

    1990年五月,电真空的股价超过了500元一股!

    尽管这位老股民告诉周有武,其他股票在同期内都翻了好几倍,但周有武就盯上了电真空。

    只要最多半年时间,买入大量电真空股票,就能够将投入翻至少五倍,这钱周有武必须得赚!

    于是冷静下来之后,周有武点了支烟,就开始盘点自己手头上能用的钱。

    当初倒腾国库券,两个多月的时间,周有武用5万块钱赚到了二百八十多万,最后分钱时,崔林明应得10%,但他还是只拿了二十万,周有武又多给了他两万。

    倒腾国库券,周有武根本不可能将钱存入银行来回取,异地跨省跨行取钱,太浪费时间了,所以他就和崔林明俩人用行李箱装着大量现金来回跑。

    若是换个其他人来帮忙,周有武只怕晚上睡觉都不敢闭眼,这种事情只能找个信得过的人帮他一起做,所以这钱周有武给的并不嫌多。

    此后准备建厂,前前后后场地租赁、机器设备购置、生产线安装调试,差不多花了一百三四十万,崔林明以十五万占股10%,然后是原材料购置、零配件购置、工人工资、工厂日常开销等,到现在花了二百多万。

    而天行厂将各地区域代理权卖出,到目前为止卖出去了差不多四十个地市,回收了三百多万,此外还有零零散散的小零售商,松江、省城和本市三处直营店相继开业,算下来,目前天行厂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又有了一百多万。

    但给供应商的货款是按照时间节点支付的,天行厂目前施行三班倒工作制,再加上刚刚租用了县农机厂四车间和仓库,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定单要追加,相应的机器设备要采购,工人要新招募,所以周有武得让财务科做个统计,才能知道具体的流动资金数字。

    此外一旦跟县里谈妥土地的事情,新厂的投入同样是巨大的,但只要广告持续做,宣传持续到位,代理权能够持续卖出,定单不断增加,周有武觉得,还是能抽出一笔资金用来投资股票的。

    只是这么一算的话,他还有太多的事务要忙着操办,真正有精力去搞股票,差不多也得到元旦前后了。

    周有武的个人存折,一直存了五十万的活期没有动,这是他准备来用急的,假如不动用厂里的流动资金,周有武盘算了一下,他能拿出五十到六十万左右的闲钱购买股票。

    但他的目的是奔着赚个千万去的,最起码也得投入二百万,这样至少三年以内,他就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

    将一切思考了一遍,周有武就开始写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他现在的事务是很繁忙,但暂时也没有繁忙到需要找个秘书的地步。

    周有武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定要把第二天的工作规划写好,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对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作做一个计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左右不过是多花费半个小时的事儿,他犯不着专门找个秘书。找个女秘书吧,以他现在未婚的年纪,只怕各种闲话就传遍厂里厂外了,而且接下来两年之内,周有武大部分时间还得是到处跑,找个女秘书出行也不方便。

    然后他这么大致一算,跟省城工学院的合作谈判,差不多还需要一周的时间,剩下的就可以交给高志华接手处理。

    然后他要去首都一趟,谈一谈春晚广告的事情,再然后要去松江一趟,这么一算的话,大半个月又没了。

    去松江,自然是为了电真空股票的事儿,周有武决定先在股市投入五十万,然后逐步抽调资金投入,在电真空股价涨到一百元左右的时候,争取投入二百万以上。

    写好了工作计划,理清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周有武就疲倦地站起身来,站在窗前休息一下眼睛。

    黄嘉明对省城道路还不大熟悉,所以周有武就让他开车出去跟着办事处的人员到处跑,也算是熟悉一下交通情况了。

    高志华则已经接手直营店出任店长,并负责与工学院的对接工作。与工学院的合作,主要是前期许多琐碎的事务要处理,找一个本地人来,总归是要方便许多的。

    宋科长敲门进来,一脸喜色,手里抱着个文件袋,说:“厂长,好消息啊,粤省又拿下四个地市的代理商,咱们区域代理权地市一级,已经卖出去超过四十个了!”

    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于是周有武接过签约合同翻看了一下。

    最开始宋科长递交的销售计划,是各省省会都要搞直营店,被周有武给否决了。工厂设在昭丘县的缺点之一,就是可用的人才太少了。

    若按照宋科长这个计划,全国三十多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差不多都得派一支销售团队出去,不说前期投资和物流运输的问题,周有武也招不来这么多合适的销售人员啊!

    所以之后的销售计划,是首先以松江和省城两家直营店为主,这样就能够将影响力辐射到华东、华中地区,然后主要面向沿海城市和省份,派出业务员销售人员。

    周有武推出区域代理制后,销售科也没有闲着,宋科长一直在省城,负责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分批向各省派出。

    但是东三省周有武暂时不考虑进入,这跟什么地域歧视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电动车的蓄电池,一到了冬季电量流失就非常快,现在这个季节派人去,产品能卖得动才怪。

    别说是现在电动自行车所用的铅酸蓄电池,就是以后的锂电子蓄电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跟当地气候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所以周有武就希望工学院的教授专家们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技术改进,这个问题他也跟任平安范良永明说了,苏联那地方不比东北温暖,所以他并不怎么看好电动自行车在苏联的市场。

    但任平安觉得,苏联不行的话,还可以试一试东欧以及其他国家嘛。周有武也就只能保证,天行厂提供的所有产品,都会按照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对外出售。

    在第一波广告效应下的代理热潮退去后,周有武的目标仍旧不变,那就是优先打开沿海地区的市场,然后逐步向内陆省份推进。

    现如今粤省的代理商出现,证明销售科的工作还是非常努力的,也说明天行电动自行车的影响力,正在通过松江,逐步向外扩散,这就是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