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58章 各怀心思的人们

第58章 各怀心思的人们

    “我就是有想法,也得先把咱们这一摊子支起来,再说考虑其他事情。”周有武说着就去摸烟盒,一摸才发现已经空了。

    于是他站起身来拿过崔林明的香烟,顺手拿起一旁崔林明的打火机,又顺手揣回了自己的口袋。

    “崔叔如果再问,就说咱们暂时没有精力考虑,但是话也不能说的太死。”周有武说着,然后发现崔林明的表情有些不对,便诧异地问:“怎么了?”

    “抽烟归抽烟,能不能别顺我的打火机!那可是牌子货,ZIPPO!当初咱俩一起买的!”

    周有武摸了摸口袋,掏出来一看,略有些尴尬:“啊哈哈,习惯动作,习惯动作!”便将打火机还了回去。

    崔林明一脸无语,只觉得怎么抽烟人个个都有顺人打火机的小毛病!

    晚上周有武没有留在办公室睡,而是跟着老爹一起回了家。老妈虽说在跟孙子的外婆争抢中占了上风,但毕竟周有玲还在上初中,所以也没办法留在大哥家帮忙照看,依旧是每天晚上要回家一趟。

    趁着老妈在厨房忙碌,周有武跟老爹坐在客厅里喝茶,便问:“爸,最近厂里情况咋样?”

    虽然他说的是“厂里”,但周建国知道,儿子问的不是天行厂,而是农机厂。他便皱起了眉头:“是不是有人找你了?”

    周有武笑着说:“没有,我就是听到了些消息。王厂长或者其他厂领导再找到你说事儿,你就直接告诉他们,农机厂那一摊子烂事儿,首尾工作都没做好,就先别想着找冤大头接手了。”

    周建国听儿子话里的意思,大约是可以考虑接手县农机厂,不由得一喜,不管怎样,这厂子都是他工作了小半辈子的地方,就这么破产倒闭了,他心里也不舒服。

    但又想起妻子的话,便朝厨房看了一眼,声音也压低了几分:“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情,农机厂的具体情况你也都了解,别为了人情啥的考虑就贸然接手。”

    周有武笑了笑:“爸,你放心,农机厂交给我,保管能够活下去,但是我不可能接手一切,谁家的钱也不是天上飞来的。再说了,咱们的电动自行车马上上市面销售了,至少两三个月后我才可能考虑这件事的。”

    周建国点点头说:“我清楚了。”他觉得自家老二儿子比自己有想法多了,也能做成事儿,他本就不是爱操心的,于是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这一次回家,周有武依旧是给家人们都带了礼物,周有玲就很开心,每次二哥回来,她都有礼物收到。

    老妈梁碧华也不再唠叨了,毕竟二儿子几百万的身家,还办起了工厂,不差这一点小钱,总归是儿子的孝顺和心意不是?

    自从得知周有武赚了大钱后,梁碧华的烦恼一下子就消失了。此前她担忧厂子要破产倒闭,两口子没了工作,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还要供应一个女儿读书,就觉得压力很大。

    但她向来是不愿意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展示出来的,但现在好了,她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些烦恼的事情了。

    一家人刚吃完饭,就有人敲门,于是周有玲风风火火地跑去开门。

    来的是农机厂三车间的张主任,是老爹的上级领导兼棋友,大约是没有想到周有武也在家,张主任脸上就有些尴尬。

    寒暄了几句,周有武看出张主任坐立不安,便说:“爸,张叔,你们聊,我还有事,先回厂里了。”又高声对在厨房忙碌的老妈喊:“妈,我走了啊,晚上不搁家里睡了。”

    等周有武离开后,梁碧华脸上就有些不高兴,儿子东奔西跑忙的很,难得回家一趟,就因为一些破事走了,回头看了一眼张主任,哼了一声。

    周有武知道,张主任来,显然又是想要从父亲那里探口风,或者想要通过说服父母,让自己同意接手县农机厂。

    正如他说的那样,县农机厂有一堆没有解决的烂事,拖欠正式工的工资、前几年搞三产留下的烂摊子、退休老职工的养老金等,这些问题家属院的人都清楚。

    所以看到周有武建了个工厂后,农机厂的领导们心思就动了起来,希望周有武能够接手农机厂。

    但正因为他们也清楚这一摊子烂事都堆在那里没法解决,直接找周有武的话,哪怕是傻子都不会接受的,所以就想要走迂回路线。

    周有武也不管这些事儿,先出门去跟徐召远打了声招呼,让他明早开车带着老爹去天行厂,然后就去了崔林明家。

    如今天行厂一切基本已经走上正轨,所以崔林明虽然在办公室也有张床,但也只是偶尔住一下,大多数时间还是要回家的。

    先前为了确定电动自行车的外型尺寸,以便做个参考,周有武让宋晓光去市里买了好几辆轻型摩托车,运回来拆卸后又组装了回去。

    崔林明便花钱买了一辆,当作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他跟着周有武倒腾国库券,也分到手二十多万,但这钱折成股份,也投入到天行厂里了。

    以他手里的现钱,倒是可以买一辆几万块钱的吉普,但崔林明看不上,所以每天骑着摩托车乐呵呵地上下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眼睛近视,没法戴墨镜,就感觉自己一下子少了许多风度。

    听到有人敲门,在客厅看电视的崔林明打开门,就看到周有武拎着公文包、端着大哥大站在门口。

    “我要去办公室住,你骑摩托送我一程?”周有武问。

    “等我收拾收拾,我晚上也在办公室睡得了,懒得来回跑着折腾!”崔林明很聪明,他甚至不问为什么周有武下午时说要回家住,又突然变了卦。

    当周有武坐在了摩托车后座上,听见了轰鸣声后,他大声问:“你这摩托咋跟拖拉机似的?”

    崔林明很是得意:“我让晓光和高哥帮忙,把发动机改了一下,怎么样,带劲儿吧?”

    这他娘的跟炸街似的,带劲儿个毛啊!周有武吐槽,可惜崔林明已经听不见了,他开着摩托车慢慢出了家属院,就提速飞驰了起来。

    虽然是自己拉回来的人,但周有武并没有给宋晓光太高的职务,而是征求了他的个人意见,先在车间里当了个流水线的段长,或者说小组长。

    至于高志华,去年周有武找他时,他就留了心。后来周有武请省城工学院的教授们来做技术指导,顺便给高志华打了个电话,这位也愿意来看一看。

    毕竟搞自行车、摩托车维修太累人,钱也赚得不多,高志华儿子都四岁了,他这种学历不高的老知青,在省城想要生存下去也很艰难,所以有这么个机会,他总得试一试的。

    不过相比宋晓光,高志华更愿意研究技术,所以就去了技术科。只是天行厂毕竟是做电动自行车的,说白了许多技术要自己慢慢摸索,并没有太多本行业的人才,所以高志华就当了技术科科长。

    对于这件事,宋晓光并不觉得被区别对待了,因为周有武跟他明白地说了,干得好,就把他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夏日夜晚的七八点钟,小县城的街道上还是很热闹的,路过一片夜市区,周有武就拍了拍崔林明的肩膀:“晚上要不要喝点儿?”

    于是俩人下车,买了些凉菜卤肉,又提了件啤酒,崔林明这一次放慢了车速,慢慢骑回到天行机械厂。

    现在厂里不需要加班生产,厂外四周又略显偏僻空旷,整个厂区就只有门卫室的灯是亮着的。

    俩人到了办公楼下,提着东西回到办公室,就出了一层细汗,便连忙打开电风扇,坐在了会客桌前。

    只是忘记拿开瓶器,周有武看着两双劣质一次性筷子就犯了难,他还准备演示一下筷子开酒瓶的拿手小活儿呢。

    崔林明说:“你要是不嫌弃…”边说便将瓶子放在口中,随意一掰,就把酒瓶盖吐到一旁。

    “厉害啊!”周有武伸出大拇指,这一声称赞是由衷的。前世在南方时,他也常和建筑工地上的工友们喝啤酒,有个赣省的小伙子就会这么个绝活,结果最后把小半个牙齿给磕断了。

    崔林明便去一旁的文件柜里找一次性杯子,周有武的办公室是他负责摆设的,有些东西放在哪里,他比周有武还清楚。

    俩人慢慢喝着啤酒聊着闲天,也不聊厂子的事儿,也不聊工作的事儿,就畅想未来,畅谈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儿,所以难免会让许多老百姓感到混乱和迷茫。比如崔林明就一直担心,国家的政策会不会做出调整,对私人开办企业有所限制。

    自天行厂开始正式运营生产后,崔林明专门在本厂做了个调查,有一半以上的职工表达出了对本厂产品的购买欲望,这至少说明了,电动自行车是有市场前景的。

    所以他不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却害怕因为政策的影响,导致像天行厂这样的私人工厂企业无法继续开办下去。

    周有武就只能开导他,不过崔林明有个优点,太远的事情他看不到也想不明白,那么想一想焦虑一阵子就再也不去理会了。

    于是俩人把一件啤酒喝完,菜也吃得差不多,看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于是各自回屋睡觉。

    崔林明的副厂长办公室就在隔壁,没有周有武的厂长办公室这么大,只有一间,用文件柜隔出了张床,有个落地摇头电风扇,晚上倒也不至于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