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章;秦皇霸业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章;秦皇霸业

    秦始皇——这位儿时;颠沛流离,饱经磨难,中年;统一天下,称为千古一帝,晚年;傲视群雄,建立千秋霸业,不可一世的帝王,终究也没能求来,所谓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最终,带着他未尽的梦想离开了人世。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也给中华大地留下了一座座雄伟的遗迹。

    例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兵马俑,阿房宫等等数不尽的伟业,至今,震撼着世人。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些几千年来依然屹立东方,影响世界的雄伟建筑。

    由于本章节内容解析过长,所以我们就分成小段来叙述。首先,我们来探讨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篇;

    它,是中华大地上奔腾飞舞的巨龙,

    它,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长城,是怎样被修筑起来的呢?为什么要修长城呢?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长城,横卧在中国北部,像一条灰色的巨龙,绵延万里。

    曾经的厮杀声已经褪去,烽火台上的狼烟也不再燃起,一切似乎都在几时的发展中归于沉寂。但长城却不会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它镌刻着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书写着一个国家不朽的传奇。

    在现代化的今天,它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对他驻足观赏。

    遥想当年,横扫六合雄视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要调动近百万民力修筑长城呢?——这与我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有直接的关系。匈奴,主要活动在内蒙古高原和南至阴山,北抵贝加尔湖的广阔地区。

    他们逐水草而居,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匈奴人磨练出了精湛的骑术和箭术,形成了剽悍的民族风气。

    由于匈奴人生活的地域比较闭塞,所以他们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才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奴隶制,建立起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权,其最高首领为(单于)。

    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匈奴贵族对财富的占有欲望急剧膨胀,而当时的中原正值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各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北部边防,于是匈奴贵族趁机向秦,赵,燕的边境,大举进犯。他们大肆抢劫财物,掠夺人口。随着中原兼并战争的愈演愈烈,燕,赵北部边疆的防御也随之日益削弱。

    到秦统一中原之时,头曼单于,已经乘机率匈奴人占领了从阴山到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伊克昭盟一带的大片区域,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南下侵扰。这对刚刚建立的秦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除这一祸患,维护刚刚统一的政权,向来注重军事发展,以武力横扫天下的秦始皇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秦在统一六国之后,由于战争的破坏,整个中原呈现一片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景象。这让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意识到,虽然匈奴屡犯边界,但大规模反击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因此,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王黎)在北方屯兵戍守,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措施。

    经过几年的治理之后,秦朝内部大体安定,社会经济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反击时机也已经成熟。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视北方期间,曾亲临上郡,也就是今陕西榆林市南。在这里,面对当时匈奴贵族日益加剧的侵扰,他果断的做出了反击的决定。于是,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全面出击,拉开了中原的农耕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第一次大规模较量的序幕。

    在反击过程中,蒙恬很快就收复了河南地及榆中,即今甘肃省中部一带的广大地区。

    匈奴则一路望风而逃,一连退却了七百余里。自此之后,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摆脱了匈奴人的袭扰,这对于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匈奴人只是暂时失败而已,他们的势力依然存在。恢复元气后的匈奴骑兵依然会成为秦朝的威胁。因为在辽阔的草原,和北方绵长的边界线上,要想堵截消灭掉匈奴机动灵活的骑兵绝非易事。最终,秦始皇决定由蒙恬主持在北方修筑长城。用一道厚厚的城墙,来阻挡匈奴骑兵南下劫掠的步伐。

    长城的兴修,并非秦朝的独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纷纷利用山河之险修建连绵不断的城堡和长墙,用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正是鉴于这样长城抵御外敌的实际效果,秦始皇才下定决心,修筑万里长城。

    蒙恬修筑的长城是利用秦、赵、燕原有的长城,将其修缮后连接起来。这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有余的长城,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长城以其分布绵长,工程量巨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而著称于世。然而长城并非是一线排开,简单的城墙组合,它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军事重镇,关城,隘口,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防御体系。

    此外,万里长城还是农垦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它恰如其分的把中原的农耕民族,和辽阔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分隔开来。

    但是,长城并不是一条国境线,相反,它是一条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对中原王朝来说,从秦开始,为了构筑护卫长城的防线,并在长城沿线设置郡县,迁徙人口,在那里屯田戍边,这客观上刺激了边地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又以长城为轴心,向外辐射扩展。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无疑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

    然而,万里长城既是秦王朝鼎盛一时的象征,也埋下了秦帝国败亡的隐患。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征讨匈奴,击败匈奴以后,决定修筑长城。于是,三十万大军就此沿着长城一线驻扎下来,一面修筑长城,一面还有防御匈奴。

    与此同时,秦帝国还派遣了五十万人的军队征讨南方的(白越),又征调大量民夫修筑驰道,陵墓,宫殿等工程。当时,每年有近两百万人从事各种兵役和徭役,而当时的人口总数大约在两千到三千万之间。

    劳动力普遍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秦始皇晚年在大规模征调民众服劳役和兵役时,便不得不采取残暴的强制手段。但劳力的派发仍然是捉襟见肘。更为重要的是,他完全违背了劳动人民的愿望,使人们感受不到天下一统带来的好处,而是觉得,在秦的暴政下只是无穷无尽的灾难。

    所以,在民间就流传着“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反应了人民对修筑长城的痛恨,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两千多年以来,世人对孟姜女这个人物也是争论不休。她的身世之谜,甚至她哭倒长城的行为是现实,还是虚构?我们现已无从考证。而可以确定的是,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北关街道的孟姜女祠一如既往的,门庭若市,香火不断。前来祭拜的香客也是来自大江南北。(当然,这里也是我的家乡,欢迎热爱历史文学的各位同仁前来感受那段历史底蕴,也欢迎天下友人观光游览)。

    同时这也体现了,天下普遍蕴藏着反秦的怒火。秦王朝将自己推到了火山口的边缘。

    万里长城,阻止了匈奴骑兵的南下掠夺,却阻挡不住被压迫人民的熊熊怒火。最终,强大的秦王朝被淹没在伟大的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

    长城本身,作为伟大的建筑工程,遗留后世,不仅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象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它本就高大的城墙,在历史的积淀中显得更加厚重。它绵延的身躯,在岁月的长河中又何止万里!

    秦始皇陵篇

    这是一块神奇的风水宝地,曾经演绎了无数个传奇故事,当年的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不惜上演(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五百多年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依山建陵,修筑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王国。可是地下王国建成之日,也是地上帝国崩溃之时。

    秦始皇千秋万代的美梦,随着他的离去而消云散,昔日的帝国早已随飞扬的尘土,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秦始皇陵却留下无数的谜团,引发后人无限的遐想。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五公里的骊山脚下,高大的封土丘在群山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

    但是,秦始皇为什么会选择在远离都城咸阳的骊山,修建自己的陵寝呢?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有权威性的解释是,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郦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从表面看,解释的挺有道理,但仔细推敲,我们会想到,皇陵修建时,秦始皇才十三岁,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就知道蓝田的美金美玉吗?

    而且,秦始皇登基之初,并未掌握实权,关于陵墓的选址,恐怕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陵墓的位置有关,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都在临潼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也就理所当然了。

    皇陵的修建几乎伴随了这位封建帝王的一生。

    公元前247年,当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登上秦国国君的宝座时,修建陵墓的工程就开始了。

    从嬴政即位到统一全国的二十六年时间里,陵园工程已经初步确立了规模和基本格局。但在统一中国后,由于拥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秦始皇开始大规模扩建陵墓。

    据记载,当时由丞相李斯主持,章邯监工,征发了七十多万刑徒,耗费巨资进行扩建。到秦始皇死时,陵墓还没有竣工。秦二世继位后,陵墓的修建还在继续。

    但是关于秦始皇陵墓的结构,陪葬的珍宝,防盗机关等等很多问题都不为世人所知,这就为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面,骊山和秦岭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然而,考古学家做过很多考察,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借助科学技术,现代考古学家基本确定,地宫就位于封土以下,距离地平面三十五米。地宫东西实际长二百六十米,南北实际长一百六十米,总面积四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五个国际足球场。

    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十五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地宫有多深呢?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穿三泉”。而在(汉旧仪)一书则记载;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声称已经挖得很深了,无法再向下掘进,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这说明深度已经挖得不能再挖了。

    地宫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源源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也就是说用水银模仿天地万物,山川河流,用机械推动河流的运行。人鱼就是指娃娃鱼,也有的说是鲸鱼,用它们熬出来的油来点灯,使地宫,永不熄灭,形同白昼。

    有关水银的记载,通过现代科技考察,终于得到了证实。但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有考古学家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地宫顶部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甚至包括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面则是以水银代表山川地理,但这仅仅是推测而已,只有地宫打开之日才能得到证实。

    最令人着迷的是地宫里埋藏的珍宝,司马迁描绘的地宫是;“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从现代已经挖掘出土的地宫随葬品来看;比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及被誉为青铜之冠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等等,已经是震惊世界,而这,只不过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地宫中到底还有多少奇迹,只能留待后人去探寻了。

    人们常说,秦始皇陵的地宫中有防盗机关,至于有哪些防盗机关,谁也说不清楚。

    相传,秦始皇帝陵的周边有一层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洞进入墓室。而在地宫内,则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不仅可以营造出恢弘的自然景观,而且汞气体还有使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的功效。

    同时汞有剧毒,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还可以毒死盗墓者。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令匠作机弩失,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也就是说,陵墓中设有暗箭,如果盗贼一旦进入陵墓,触动机关,就会被箭射死。

    虽然很多内容我们暂时无法考证,但是,秦始皇地宫历尽两千多年而未被盗掘,却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通过勘察考证,陵墓的建设布局已经基本清楚。皇陵分陵园区和陪葬区,陵园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有内外两层夯土围墙,坟丘在内围墙中部偏南处,覆斗形,夯土筑造,底部每边长三百五十米左右,现存高度七十六米,坟丘底部就是地宫。

    地宫平面近方形,四周围以砖坯砌筑宫墙,宫墙南北长四百六十米,东西宽三百九十二米,墙体高厚各约四米,四面有门。

    坟丘西侧有铜车马坑,车马坑附近和坟丘南侧各有两个府藏库,坟丘北部有寝殿,便殿和骊山食宫建筑遗址。

    陵园内的这些建设布局,基本是按照现实中宫廷生活而设计的。陪葬区在陵园外四周,现在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陵园东侧发现了百余座马厩陪葬坑,十七座陪葬墓,其中,兵马俑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陵园西侧发现了三十一座珍禽异兽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马厩坑,和六十一座小型墓坑,还有建陵的役徒墓,石料加工厂。

    在东侧的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了铠甲坑,百戏俑坑,这一切形成了一个理想的地下王国。

    正是这个地下王国,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不少的谜团被破解,但是,进入地宫设有几道门?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地宫有没有空间?这一系列的谜团还有待后人去探寻。

    秦兵马俑篇;

    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所有的国家,征服了所有的诸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王朝。

    为了帝国的诞生,这支军队奋斗了多长时间呢?如果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把西方被戎狄占据的土地赐给秦人算起,这支军队整整奋斗了550年。

    如果从秦人在西周初年替周王牧马,同时组建军队守卫西陲边疆算起,他们奋战了800年。

    秦军一直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军队,一支被公认为最彪悍的军队。然而,后人对他的了解却并不多,他真实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们是怎样作战的?他们靠什么建立了空前的丰功伟业?

    一座偶然间发现的兵马俑坑,似乎可以解释这些问题。却在不断的探索中又产生了更多的谜团。

    秦军在那个诸侯崛起的年代,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秦人在战国争取到一席之地。此后,他们在纷乱的战争和复杂的形势下,逐渐为秦国清理出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们奋力拼杀,无坚不摧,结束了550多年的战乱,开创了中华文明史上的新时代。

    是历史创造了秦军,还是秦军创造了历史?这又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大变革时期承担起统一天下的重任。

    秦军,这支当时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从公元前263年开始,先是秦赵长平大战,最后全歼赵军四十五万,直至消灭六国,建立秦朝后,秦朝又投入五十万兵力,对岭南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征服了包括今天越南北部在内的大片领土。向北,则北击匈奴,由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在北方侵扰中原近千年的匈奴打退七百余里,使其十多年不敢南下。

    然而,这支规模百万,创造了众多奇迹的军队,他们又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因为留下的资料,都是关于他们如何暴虐好战嗜血成性的记录。至于他们如何编制?拥有怎样的装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战胜对手?这一切似乎都是迷。他们的音容相貌,只能在人们的想象中存在。

    直到有一天,几个陕西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1974年,干旱袭击了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杨村,焦虑的村民希望地下水源能够拯救他们枯萎的庄稼,几个村民便将打井的地点选在了一片石榴树林里。然而,向下挖了五六米之后,期望中的井水并没有看到,却挖出一个真人一样的陶土人头。

    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随后,考古工作者取代了当地的农民。就在这个打井的地方,专业的发掘开始了。

    经过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有几十辆战车,几百匹战马,几千名战士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各种资料证实,这就是当年威风凛凛所向无敌的秦帝国的军队。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现在发现的陶质陪葬兵马俑,共计约八千件。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它们排列成阵,气势壮观。此外,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包括戈、矛、铍、弓弩等装备,出土情况表明,不论步兵,骑兵或车兵,都装备有大量的弓、弩、箭,弓弩分大小两种。秦剑由铜锡合金铸成,并有其他十三种稀有金属,相当于中碳钢调制后的硬度。而且剑身表面还经过铬盐氧化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出土后仍然光耀夺目锋利如新。

    经史料考证发现,秦兵马俑是依据当时驻守咸阳郊区的卫戍部队而设的,因此,它代表了当时秦军部队的主要风貌。

    现在发掘的秦兵马俑分为一至四号坑,一号坑中兵种包括三种,一是;轻装步兵,这批部队主要集中在阵列的前端两侧,少量部署在阵尾。他们的主要装备是弓箭,人人都身背箭囊,手握强弓。但他们大多都没有穿戴盔甲,只有一两个军士长和军吏装扮的士兵穿着盔甲,手执长兵器,站在轻装步兵队列的后端,这可能就是秦军低级的指挥官。二是;战车部队,战车在一号坑中,主要是载三人的战车。其中有一个驾车之人,两个甲士,两个甲士的武器是一致的,配有弓箭和长兵器。战车部分分散在步兵群中,很可能是秦军的主要攻击力量。第三个兵种就是;重装步兵,这是秦军的主力,秦重装步兵的甲衣装扮是比较简单的,甲衣的长度在前面,一般护卫至小腹,再后,则是护住背心至腰部。这样的甲衣简单而轻便,利于步兵战斗和活动。

    秦一号兵马俑坑中没有发现盾牌和头盔,但实际上秦军是有盔和盾的装备的,很可能是当时秦军为了便于作战,放弃了这些防御武器。

    二号坑,是秦兵马俑中的精华部分,坑中战车部分,与一号坑中基本相同,但出现了四人战车和指挥车。二号坑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出现了骑兵。

    考证发现,秦骑兵的武器主要是弓箭,这说明,秦时骑兵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骑兵既有和其他兵种的混合编队,也有独立编队,这又说明骑兵的地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机动力量。

    整个二号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军阵,既有战车的独立阵列,也包括战车和步兵的混合阵列,还有战车和骑兵的混合阵列,这种大阵套小阵的连环组合,说明秦军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作战体系,要求统帅必须根据战时的具体情况灵活调度。

    这样一支秦军,只有具备极为高明指挥艺术的军官,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战斗力。

    而三号坑从布局来看,它极有可能是秦军的指挥部,因为其部队的排布为卫队的队形,而且士兵所持的全是仪仗性质的兵器,而不是像一号坑和二号坑中出土的进攻型兵器。最有力的证据是,在三号坑中有一辆战车还发现了挂帷帐的挂环,这说明,如果在战时,这里将悬挂帷帐供统帅来指挥全军作战。

    令人费解的是,四号坑却没有兵马俑。据史料推测,应该是秦末农民起义,导致秦皇陵工程停止,于是,便留下了这供世人猜想的四号俑坑。

    秦兵马俑最让人称奇的是,其所塑造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达到了形神毕肖,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

    陶马臀肥腰圆,肌肉丰满,马头方正,鬃毛飞扬,它们四蹄挺立,露出不待扬鞭即欲奋蹄的神态。

    而数千名恍若真人的陶俑,神态各异,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尽显其中。

    将军俑,则身材高大魁梧,足登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昂首挺胸,拄剑而立,气宇轩昂,雍容大度。

    军吏俑,身披铠甲,头戴长冠,手执兵器,目光炯炯,深情冷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众多的武士俑中,有的年轻幼稚,眉宇舒展。有的老练深沉,皱纹横布。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憨厚质朴。有的侧耳凝神,聪明机敏。有的笑口微启,开朗洒脱。也有个别武士俑,满面愁云,忧心忡忡。

    从兵马俑可以看出,秦朝的士兵没有统一的服装,但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而且有着严格的兵种区分,良好的组织配合能力,同时也说明秦朝军队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严酷法律和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秦兵马俑,一支静静矗立的军队,它在埋藏了千年之后,展现给我们的依然是恢弘的气势,和威武的军魂。

    他让一个时代在跨越千年之后,又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阿房宫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其中最大的当属集天下建筑之精华灵秀的“阿房宫”。阿房宫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根据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记载介绍;《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当时阿房宫建筑规模之宏大。至今,在陕西西安三桥镇以南的阿房村,还保留有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

    在介绍阿房宫之前,本人先做以声明;(本人通过大量史记及影视作品记载,并以现代化走访取证,也未能完全了解阿房宫兴起与衰落的全过程。只能通过七零八落的碎片拼凑在一起,让世人更多地了解这座当时工程宏伟,气魄逼人的宫殿建筑)。

    喜欢历史文学的各位同仁也可以参考其他史记记载解析。因为对历史资料的缺乏,本人对阿房宫的描述也将一笔带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35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觉得秦都咸阳人口众多,且皇宫又小,于是下令在故周的都城“丰镐”,渭河以南,也就是当时皇家林园的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的皇宫,这座皇宫便是后来著名的宫殿,《阿房宫》。

    据史料“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容纳上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其工程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谓惊天动地。

    但考古学家经过数年的考古发掘,并结合史料记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阿房宫并没有修建成功,而考古学家得出阿房宫没有修建成功的原因是,在阿房宫的遗址上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烧的痕迹,还有任何宫殿建筑的痕迹。

    阿房宫,只是修建完成了它前殿的夯土部分,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王寺街道的阿房宫遗址公园。

    也就是说当年的阿房宫并没有修建完成,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烂尾工程)。

    而我们现在在阿房宫遗址所能看到的夯土部分,至今保存的相当完善,而且,夯土是经过炒熟,蒸熟之后,才用于夯实土堆。

    根据考古及史料记载,那么几千年来,人们传说中的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它没有修建完成。当年秦始皇征用几十万苦力,花费了数年的时间,也只是建成了坚如磐石的前殿土夯。

    那么在诗人(杜牧),和一些史料记载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个让西楚的霸王(项羽),背负了两千多年的黑锅,又是怎么回事呢?

    究竟,是专家的考古结论不可信,还是,记载史书的人胡言乱语,这个问题也只能留给后人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