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一章;胡亥败国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十一章;胡亥败国

    (胡亥)——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太熟知。本人在经过走访及问询的过程中,人们都对其大都含糊不清,七零八碎映像,甚至当代的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他也是一无所知。

    不过,这也完全能理解,毕竟,这个当年在秦朝时昏庸无能,且在短短三年间就败光了强大的大秦帝国八百多年的基业,人们对他没有映像,甚至不愿提及也在情理之中。

    而这位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秦二世(胡亥),因此,也是遗臭万年。

    今天,因文章内容需要,不得不走进那段历史,让我们也一起重温胡亥那段昏庸无能,且残暴无度的岁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天下。

    归途中,走到(沙丘),秦始皇突发暴病,这位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始皇帝,最终,也没能求来神丹妙药,带着他未尽的梦想离开了人世。

    而(赵高),也就是秦二世胡亥从小的老师,就在秦始皇刚刚病逝,赵高说服了丞相(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把不务正业的胡亥推上了皇位。

    而这之后,赵高当上了丞相,独揽大权,也可以说整个秦王朝由他一人说了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秦帝国的君主。

    秦二世(胡亥)也是秦国历代继承人中最昏庸无能的一个。为什么秦国未统一天下之前,历代君王皆有作为,统一之后,立刻出现了胡亥这样的帝王呢?

    胡亥,目空一切,无法无天,且荒淫无度。不顾大臣朝堂礼仪,极度任性。早年的胡作非为显露出胡亥顽劣的个性,一旦当权,他就搞乱了整个秦国。

    而赵高攻于心计,又是胡亥的老师,胡亥自幼就被教导,也深得胡亥欢心。赵高帮助胡亥除掉了皇位的所有竞争者。

    根据史书记载;胡亥先赐死秦始皇的长子,也就是本来要继位称皇的长公子(扶苏)后,登基称帝,成为秦二世皇帝。

    尽管除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然而胡亥并没有停止血腥的杀戮,在赵高的罗织罪名下,胡亥的十二位兄长在咸阳市场上被斩首示众。公子将闾等三位皇兄被囚禁在内宫里,最后,三人含泪拔剑自杀。

    (公子高)见势不妙想逃跑,又恐家族被株连,于是上书胡亥,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见到公子高的奏书大为喜悦,赐钱十万以葬。

    而后,胡亥又连自己的姐妹也不放过,把十位公主矺(zhe)死,也就是分裂肢体的酷刑。

    胡亥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这个最高权力,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最高权力,就把所有潜在的对手全部除掉,所以,他也不则手段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杀掉。以至于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据史书不完全记载,秦二世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三十二人之多。只有(公子婴),也就是后来的秦三世存活了下来。公子婴,装疯卖傻,故意装出自己已经疯癫,就这样逃过一劫,继续装疯卖傻,四处流浪。

    这也验证了司马迁描述的“沙丘之谋”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血腥的。当时的悲惨可以想象是怎样的悲天泣地!

    在胡亥赐死扶苏后,就有人曾怀疑那不是秦始皇的命令,怀疑他继位的合法性。胡亥因此心虚,他以疯狂的杀戮来堵截传言。

    胡亥,虽然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均按照较高的礼制下葬。

    在今天的陕西西安临潼,已发现的十七座墓排列整齐,说明当时是同时开挖,同时埋葬的。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一座空墓,随葬品级别最高,但棺椁内只有一柄青铜短剑,而未见人骨,有学者大胆推测,他很可能就是被赐死的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的棺冢。

    他们的生命是这样的短暂,风华正茂的青春瞬间被终止,与他们的尸骸一同埋入冰冷地下的,还有那段也许永远不为人知的残酷历史真相。

    而这之后,赵高又唆使胡亥将屠刀挥向了先帝的功臣。据史书记载,有一次上朝,赵高就上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戏剧,凡敢于说真话,而不符合赵高的大臣都被他逐各除掉。这一节为在“秦朝简史”里面有详细记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退回查阅。

    在将军(蒙毅和蒙恬)俩兄弟被杀之后,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也先后被杀。甚至曾经充当帮凶的李斯,最终被赵高控告谋反,腰斩于市,夷三族。

    由此可见,胡亥的能力,胡亥的阅历,掌控天下的权利的运用,跟自己的父皇秦始皇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胡亥掌权以后,一心享受那种荒淫无度的生活。将权力及国政事宜统统交给丞相赵高处理。

    这样,赵高就更加掌握了实权,而赵高掌握了最高权力以后,人性残恶的一面就恶性膨胀了。在秦始皇面前,这个谨小慎微,兢兢业业的阉人奴才,这个时候变成了一个胆大妄为,无恶不作的魔鬼,这可能就是人性在处于不同环境中,最真实的转换。

    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胡亥大规模征发徭役,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极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穷奢极侈的安乐窝。

    由于秦始皇出巡期间,在沙丘就突然病逝,回到咸阳时,尸体已经腐烂变质。

    但此时秦始皇陵的修建工程并没有完成。为了向世人传达自己的孝心,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胡亥,不惜耗尽国力为秦始皇修建陵墓。有数据表明,当年修筑皇陵的劳役最多时达到了七十二万人。

    秦帝国,一直遵循法家思想治理国家,然而可悲的是,精通狱法的赵高,玩弄法律于鼓掌之中。他肆意变更法律,随意增删条款,这些情形在秦始皇在位时,是不可想象的。而像木偶一样的胡亥看都懒得看一眼,完全照准。

    史记里,也有多段文章验证了这悲催的一幕;“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二世遵高之言乃更为法律”。虽然史记没有具体记载赵高都变更了哪些法律,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此以后不多的几年里,帝国的统治不是趋于宽容与理性,而是变本加厉,日渐疯狂。

    胡亥一直追求终身尽情享乐,赵高则建议;制订严刑峻法,令有罪的人互相揭发,诛灭内心不服的大臣,用自己亲近的人代替他们,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尽情享乐了。

    后来就有了“督责之术”,皇帝严厉督责官员,官员不敢违命,以至于向百姓收税越多,越是贤明的官吏,杀人越多,越是忠臣。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罪人尸体。

    史记记载;“胡亥即位以后,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叛者众,又建阿房之宫,治直道,修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己。

    公元前209年7月,也就是秦始皇病逝不到的一年的时间里,安徽蕲(qi)县大泽乡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一支约九百人前往戍守渔阳的队伍走到这里,发现前方洪水泛滥,无路可走,这些戍卒陷入了绝望,因为大雨耽误了行期,按照秦法;误期当斩。于是,他们揭竿而起,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然而,此时的都城(咸阳)却是另一番景象,咸阳宫内灯火通透,歌舞升平,昏庸无道的胡亥仍然沉寂于宫廷享乐中。

    在秦二世胡亥统治的时期,每日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国势急转直下。各路起义的出现,更使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千疮百孔,危机四伏,大秦帝国的形势已是岌岌可危。

    而这位昏庸无能,荒淫无度的秦二世胡亥,刚刚继位三年,年仅二十四岁,最终在赵高的逼迫下自杀,以平民之礼草草下葬。

    在今陕西西安的曲江池畔,留下这么一座不起眼的荒冢,墓中文物早已被盗掘一空,墓碑为清代所刻,寒酸局促的坟茔,与宏伟高峻的秦始皇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回顾秦二世胡亥的一生,真可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